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59043.docx
-
资源ID:62510082
资源大小:14.5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59043.docx
教学要求:1、学会12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表达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表达维也纳的。教学用具:小黑板、挂图。教学用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提示课题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中音乐大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儿吗2提示课题。2、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生字词及自己读错的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指导生字词。维也纳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装饰华尔兹掺和甚至镂花梁柱a.提示学生注意字音:纳、瑙是鼻音声母,甚读前鼻音。b.字形:卑的第六笔为撇,不能分开。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a.分小节读课文。b.通读课文。3通读课文,指导分段。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交流。第一段第1节: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第二段:第24节:维也纳无论是历史、装饰还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不愧为音乐之都。第三段:56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非常宏伟壮观,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4质疑问难。第二课时1、复习1听写。优雅掺和装饰星罗棋布集体订正。2这篇课文分几段,各段段意是什么2、精读训练1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勾划下来。交流,出示:奥地利首都维出纳人是世界著听音乐之都。你认为什么叫音乐之都训练朗读。2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3学习第1自然段。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维也纳的地理位置,这里环境很美指导朗读。4学习第24自然段。读读想想。每自然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第二自然段。a.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中心句b.你知道什么叫摇篮/我们最初成长的地方c.像怎么读懂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的d.指导写法:把中心句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突出了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e.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a.找出中心句。b.你是怎么读懂:维也纳是一座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c.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a.找出中心句。b.你怎么知道维也纳人一天也离不了音乐c.指导朗读。指导背诵。a.讨论方法。b.自由练背。c.配乐背诵。第三课时1、复习指名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继续精读训练学习第5、6自然段。1自读第5自然段,理清顺序。这一自然段按什么顺序介绍国家歌剧院的先简介历史,再描写它的宏伟壮观2细读。从文中哪些地方乍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创立于1869年,世界歌剧中心看录像,读文。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歌剧院宏伟壮观从整体造型到内部设施。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条理清晰3引读第6自然段。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3、总结课文,朗读课文。1你最喜欢音乐之都的什么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2指名读,评价。4、指导写作方法,延伸1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能谈谈吗2交流。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表达,表达特点。3练习。每小组设计一个中心句,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表达。内容总结1教学要求:1、学会12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2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表达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生字词及自己读错的词语的意思4第三段:56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非常宏伟壮观,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54学习第24自然段61你最喜欢音乐之都的什么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7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表达,表达特点83练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