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冲刺——疑难跟踪提优试卷B卷.doc
-
资源ID:62512856
资源大小:19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济宁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冲刺——疑难跟踪提优试卷B卷.doc
山东省济宁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冲刺疑难跟踪提优试卷B卷一、 积累与运用(39分) (共12题;共34分)1. (1分) 查字典。“旗”字共_笔,第三笔是_。“曲”字共_笔,第二笔是_。2. (2分) 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贝壳(ké) B . 正月(zhng) C . 提供(gòng) D . 潮汛(xùn)( ) (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竹匾(bin) B . 祭祀(sì) C . 伶俐(lín) D . 闰土(rùn)( ) (3)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畜生(chù) B . 仿佛(fó) C . 熟练(shú) D . 一匹猹(chá)( ) (4)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刺猬(cì) B . 秕谷(b) C . 五行(xíng) D . 允许(shn)( ) 3. (2分) 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 摇曳(yè) 孕育(yùn) 苍穹(qión) B . 馥郁(fù) 冠冕(min) 琼浆(qión) C . 婆娑(sh) 硕大(shuò) 鸣啭(zhun) 4. (2分)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A . 的 B . 去,到 C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D . 古时当作“这个”用 (2) 故人西辞黄鹤楼( )A . 意外的事情 B . 缘故,原因 C . 故意,存心 D . 老,旧,过去的 (3) 劝君更尽一杯酒( )A . 再,重(chóng) B . 越发,愈加。 5. (2分) 下面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逮住(di) 值得(zhí) B . 睁眼(zhng) 乱窜(cun) C . 熔化( róng) 过敏(mn) D . 理由(yóu) 譬如(p) 6. (2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李”和“里”的音节都是l。 B . “马”和“妈”的读音相同。 C . “孙”是由“子”和“小”组成的。 7. (2分) (2019四上·滨州期中) 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家雀(què)儿 系(jì)鞋带 B . 投降(xiáng) 蝙(bin)蝠 C . 少(shào)年 潜(qián)能 D . 曲(q)线 归还(huán) (2) 为下列句子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 飞机装上雷达,_在漆黑的夜里,它_能安全飞行。A . 虽然但是 B . 即使也 C . 宁可也不 (3) 与“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怜”字意思相同的是( )。 A . 顾影自怜 B . 独怜幽草涧边生 C . 同病相怜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爬山虎的脚不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B . 蟋蟀的住宅一文选自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C .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发现,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眼睛和耳朵。D . 观潮一文,作者不仅描写了潮来时的样子,还描写了潮水奔腾的声音。8. (2分) 选一选。(填序号) (1) “芙蓉向脸两边开”中的“芙蓉”指的是( )。 A . 芙蓉花 B . 荷花 (2)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出自( )。 A . 墨子 B . 孟子 (3)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以及( )。 A . 军事家 B . 文学家 (4) 下列诗人不属于唐代的是( )。 A . 王昌龄 B . 杜牧 C . 苏轼 (5)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一句( )。 A . 歇后语 B . 谚语 9. (2分) 下面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 . 教室像一只只蜂巢。 B . 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 C . 下课了,校园像一个鸟岛。 D . 落花会变成大树的营养。 10. (2分) 下面例句,正确的缩句是( )。例:彭总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A . 彭总不好看了。 B . 彭总的脸色。 C . 脸色不好看了。 D . 脸色有些了。 11. (2分)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 . B . C . D . 12. (13.0分) 知识积累。 (1) 古诗经常会运用修辞手法以达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如贺知章的咏柳中的“_,_”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_,_”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高适的别董大中的“_,_”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2) 水浒传中,大闹五台山的人是_,“智多星”_参与了智取生辰纲。 二、 阅读与欣赏(31分) (共2题;共31分)13. (15.0分) 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舌头狗的舌头是“体温调节器”。夏天,狗常张开嘴,用舌头把热向体外运。蛇的舌头好像“探(tàn)测(cè)仪(yí)”,爬行时,舌头一伸一缩,帮助它找食物和探路。青蛙的舌头向外分叉,伸出时舌头上的黏(nián)液(yè)粘住小虫子,然后再送回嘴里。啄木鸟的舌头长得又长又细,上面的倒钩能伸进树洞,钩出里面的害虫。(1) 短文共有_个自然段,第二个自然段有_句话。 (2) 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缩_ 冷_ 里_ 短_(3) 短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舌头。 (4) 文中动物的舌头各有什么特点或作用?请你连一连。 狗 有倒钩蛇 舌头向外分叉青蛙 调节体温啄木鸟 寻找食物和探路(5)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舌头的特点?试着写一写吧。 14. (16.0分) (2020六下·南通期末) 课外阅读运用。 _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 上所有的一切者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 每天晚上必须用眼睛扫一遍,才关灯睡觉。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叫:“我也这样, 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的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了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 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思维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切一切, 都与今天相距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水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倒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她藏书及摸书的嘴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 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情像沉浸在一幅迷人的画里。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的。”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了。(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嗜书如命: _。经久不衰: _。(2)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3)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一句中,“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指什么?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来说明。 (4) 为什么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 (5) 文中多次提到“翻翻、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书的韵味。这三个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6) 文章结尾说“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的”.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 表达与交流(30分) (共1题;共30分)15. (30分) 习作展示厅。 童年是彩色的,是充满乐趣的,在这个年龄你一定学会了干许多事情,如:画画、游泳、滑冰、玩电脑、下棋、干家务等,这些本领你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39分) (共12题;共34分)1-1、2-1、2-2、2-3、2-4、3-1、4-1、4-2、4-3、5-1、6-1、7-1、7-2、7-3、7-4、8-1、8-2、8-3、8-4、8-5、9-1、10-1、11-1、12-1、12-2、二、 阅读与欣赏(31分) (共2题;共31分)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4-4、14-5、14-6、三、 表达与交流(30分) (共1题;共30分)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