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导式”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共6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读导式”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为了在教学中切实落实好“读”的训练,教师需要借助于“导”的方法。新课标下的“读导式”朗读教学模式恰当地运用“导”的方法,科学地把落实“读”的训练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相结合,在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关键词】: 读导式 教学模式读,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是阅读教学的真谛。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另外,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任务。听,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编码和口头表达能力;读,则是积累语言,获得语言知识的基本功;写,是在大量积累、理解语言基础上的书面综合运用。在教学中,“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读书就无法感知语言文字,无法理解课文内容,无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无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更无法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古人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等,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因此,想要整体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落实“读”的训练。为了在教学中切实落实好“读”的训练,教师需要借助于“导”的方法。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引导,引学习方向,导学习目标,导学生质疑。指导,点拔课文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启发思维,鼓励创新。辅导,设置阅读的分层练习,归纳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导”,要体现教师角色由传统的“台前”转入“幕后”,让学生实现“摘桃子”的愿望。 新课标下的“读导式”教学模式恰当地运用“导”的方法,科学地把落实“读”的训练与发挥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相结合,强调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亢奋、和谐、激进的学习氛围中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具体做法如下: 一、自由读,以趣激读 自由读,指学生自己读通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自读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初步理解语言文字,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确定自已的学习目标。以激趣读,指用激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是教师促使学生主动完成自读任务的方法,也是对教师导学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蕴涵的情趣因素,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引人入胜的语言,配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学生吸引到课文学习上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自觉读书,自觉预习。例如: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我采用了课前激趣法。我先向学生提出古时候有位神奇的射箭能手,他不需要射箭就能让天空飞翔的大雁掉下来,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很高、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翻开书,兴致勃勃地读起书来。在学生读通课文之后,我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书,想一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有了通读课文的基础,很快地完成了预习要求。然后,我让学生再读书,思考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如:不懂的词、句,不懂的内容,还可以自定本课的学习目标。然后,我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同时,完成预习作业。 除课前激趣法外,我还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多种激趣法以促进教学,如:比较激趣法,介绍激趣法、,交流激趣法、前后知识联系激趣法等。二、指导读,以问促读 指导读,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词语的重音或轻音、句子的快慢、语气的变化。学生因此把课文读得抑扬顿挫、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心。以问促读,即用问题作为目标,引导学生读书解题,达到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心的目的。这是促进“导读”的方法。此“问”不仅指教师的设问,也可以是学生预习时自已提出的疑问。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材,善于发现并抓住教材中富有启发性的字、词、段,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通过读书解答问题,从而达到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心的目的。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读书解答疑难,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如教学葡萄沟这篇课文时,根据本课特点,从两个层次上设问,可以更好地指导读书,理解课文内容。一是对浅显、易理解的内容,采取一问一答的对话式读,如设计“葡萄沟在哪里?”“那里出产什么水果?”“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让学生找出词语、句子朗读回答。二是结合课后思考题,精当地设计整体性强、体现课文重点目标的两个问题:、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有目的地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最喜爱”?“好”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读后讨论,然后回答,答后再读。这样在读中思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促进了学生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升华;通过由读到说再到读,葡萄沟水果多而葡萄特别多的丰收景象、品种多而呈现色彩多样、味道好而赞不绝口,再加上主人热情好客的画面就会浮现于学生眼前,学生就会油然而生喜爱和赞美之情。以问促读,读思结合,熟读精思,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通过问读结合训练,让教师、学生、文本产生共鸣,促进学生“入境”读书,也养成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三、小组读,以练促读 小组读,指在巩固学习阶段,依照书面练习的要求再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领会,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以练促读,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要求,专门为学生设计的练习测试,以检验学习效果。 四、质疑读,以读解疑 质疑读,指在对复杂的,难度较大的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读议结合,读中解疑,教学生在合作通过中学习。以读解疑,即用难度较大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书和充分的议论,逐步认清问题,解答疑难。“疑”,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此“疑”可以是教师设的疑,但最好是学生质疑,“读”是解疑的基础,“议”,是解疑的必要过程,只有读议结合才能达到解疑的目的。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和议论的时间,使学自悟、自得。切忌操之过急,以讲代过。 总之,新课标下的“读导式”教学模式既是教的方法,也是学的方法,可以相互渗透。实践证明,这种朗读教学模式的运用,深受学生的喜爱,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己组织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也锻炼了学生学习的毅力,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得到增强,学习效果明显好于过去,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小学语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师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读导式”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