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实习报告.docx
植物病理实习报告第1篇:普通植物病理实习报告 学院:植物医学学院 班级:植保1604 指的老师:周善跃 姓名:李太稳 学号:20220949 普通植物病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1.了解当年主要作物病害发生情况和病害种类,学习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方法。 2.了解各地在病害控制上的主要策略和措施,主要病害流行情况,分析病害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3.学习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鉴定方法,学会在植物病害鉴定中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 二、实习内容 1.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和调查 在田间主要根据症状特点进行病害诊断。首先应区别一种病害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在侵染性病害中应进一步区别是由哪一类病原引起的病害,需要认真观察所见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有无病征及其特点,发病部位,田间分布。同时从具体病害和现场实际条件出发,分析病害发生和流行的特点。 2.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采集植物病害标本,要求症状典型、病征明显,同时要注意采集病原物的不同发育时期,特别是有性时期的标本,以便鉴定。采集时要做好采集记录,采到的标本要及时进行压制,定期换纸,保证标本自然逼真、不发霉、不变色。 3.植物病害标本的室内鉴定 对所采标本,依据具体情况分别用症状诊断和病原检查,查对有关资料进行鉴定,真菌病原要求鉴定到属或种。 三、病害鉴定结果及描述 1小麦叶锈病 病状:叶片上有疱疹状病斑 病原:(Puccinia recondita=P .Recondita Roberge ex Desmaz.f.tritici ).称小麦隐匿 柄锈菌,属真菌界(Fungi)、担子菌(亚)门(Basidionmycota)、锈菌纲(Urediniomycetes)、柄锈菌科(Puccinaceae)、柄锈菌属(Puiccinia)。夏孢子单胞,球形至近球形,黄褐色,表面具细刺;冬孢子双胞,棒状,顶平,柄短暗褐色。冬孢子萌发时产生4个小孢子,侵染转主寄主,产生锈子器和性子器。性子器橙黄色,球形至扁球形,埋生在寄主表皮下,产生橙黄色椭圆形性孢子。锈子器生在对应的叶背病斑处,能产生链状球形锈孢子,与小麦条锈菌区分时,挑少许夏孢子,滴一滴浓盐酸或正磷酸,加盖玻片镜检,条锈菌夏孢子原生质浓缩成多个小团,叶锈菌则在中央浓缩成一团。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2小麦白粉病 病症:初发病时,叶面出现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病原:Blumeria graminis (DC.) Speer Erysiphe graminis DC.E.graminis DC.f.sp.tritici Marchal称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 采集时间地点:2022年6月20日,胶州 3.苹果轮纹病 病症: 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或小溃疡斑,稍隆起呈疣状,圆形。后失水凹陷,边缘开裂翘起,扁圆形,直径达1厘米左右,青灰色。多个病斑密集,形成主干大枝树皮粗糙,故称“粗皮病”。斑上有稀疏小黑点。 病原:Botryospu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 .t .sp .Piricola (Nose)Kogonezawa et Sukuma 该菌与干腐病菌同属1个种,但它是专化型。其小黑点是病菌的子座。1个子座含1个分生孢子器或子囊腔室。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 4、玉米大斑病 症状:下部叶片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病斑呈长梭型、中央淡褐色,外缘暗褐色。 病原: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rium turcicum)分生孢子圆筒形,两端略尖,直或稍弯曲,淡青褐色,小斑病菌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向一方弯曲,橄榄色。 采集时间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 5、小麦赤霉病 病症: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 病原:Gibberella zeae(Sehw.)Petch.称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略包于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顶部呈疣状突起,紫红或紫蓝至紫黑色。子囊无色,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两端钝圆。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20日,胶州 6、葱紫斑病 病症:病部长出深褐色至黑灰色霉状物 病原:半知菌亚门的香葱链格孢菌Alternaria porri(Ell.)Cifferri分生孢子梗直接生长于菌丝上,单生或束生。较少有分枝。分生孢子长棍棒状,多纵横隔孢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7、苹果花叶病 病症:叶片上形成各种类型的鲜黄色病斑 病原:李属坏死环斑病毒苹果株系(apaya RingSpot Virus ,PRSV)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8、枣疯病 病症:花柄加长,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反常生长,成浅绿色小叶。树势较强的病树,小叶叶腋间还会抽生细矮小枝,形成枝丛。发育枝正副芽和结果母枝,一年多次萌发生长,连续抽生细小黄绿的枝叶,形成稠密的枝丛。全树枝干上原是休眠状态的隐芽大量萌发,抽生黄绿细小的枝丛。地下部染病,主要表现为根蘖丛生。 病原: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简称MLO,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多形态质粒。无细胞壁,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形状多样,大多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9、小麦纹枯病 病症: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 病原: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 (Borud.) Rogers称喙角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无性态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 CAG-1称禾谷丝核菌CAG- 1、CAG- 3、CAG-6和AGC1等4个菌丝融合群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 4、AG5称立枯线核菌AG4和AG5融合群,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两菌的区别 前者的细胞为双核,后者为多核;前者菌丝较细,生长速度较慢,后者菌丝较粗,生长速度较快;前乾产生的菌核较小,后者产生的菌核比前者大;两个种均有各自的菌丝融合群。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20日,胶州 10、梨黑星病 病症:叶片受害,沿叶脉扩展形成黑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黑色霉层。 病原:无性态 半知菌亚门、梨黑腥孢菌Fusicladium virecens Bon 在病斑上长出的黑色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粗而短,暗褐色,无分枝,直立或弯曲。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梗的顶端或中部,脱落后留有瘤状的痕迹。分生孢子淡褐色或橄榄色,两端尖,纺锤形,单胞。 有性态 子囊菌亚门梨黑腥菌Venturia pirina Ader.,一般在过冬后的落叶上产生子囊壳,以在叶背面聚生居多。子囊壳圆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子囊棍棒状。子囊孢子双胞,上大下小病菌存在生理和致病性分化的现象。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11、梨锈病 病症:片受害,叶正面形成橙黄色圆形病斑,并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点,即性孢子器。潮湿时,溢出淡黄色粘液即性孢子,后期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对应的叶背面组织增厚,并长出一从灰黄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毛状物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子。 病原:担子菌梨胶锈菌(Gymnos porangium haraeanum Syd.)。病菌在整个生活史上可产生4种类型孢子:性孢子器(性孢子,受精丝)、锈孢子、冬孢子、担孢子。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12、花生褐斑病 病症:主要为害花生叶片,初为褪绿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病斑较黑斑病大而色浅,叶正面呈暗褐或茶褐色,背面呈褐或黄褐色,病斑周围有亮黄色晕圈。湿度大进病斑上可见灰褐色粉状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柄和茎秆染病 病斑长椭圆形,暗褐色。 病原: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 称落花生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多散生于病斑正面,深褐色。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于子座上,黄褐色,不分枝,直或微弯,基部圆或平切。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arachidis Deighton 称落花生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近球形,子囊圆柱形或棒状,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双胞无色。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13、莴苣霜霉病 病症:病斑初呈黄绿色,无明显边缘,后扩大,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叶片背面生白色霉状物(孢子囊及孢梗)。本病多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渐向上蔓延,后期叶片枯萎。 病原: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 Regel),属鞭毛菌亚门。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束生,无色,无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叉状对称分枝、主干和分枝呈锐角,孢囊梗顶端分枝扩展成小碟状,每一小柄长一个孢子囊。孢子囊单胞,无色,卵形或椭圆形,无乳状突起,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产生芽管。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14、西葫芦白粉病 病症: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危害次之,果实较少发病。叶片发病初期,产生白色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的白粉状霉斑(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病斑可连接成片,受害部分叶片逐渐发黄,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黄褐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子囊壳)。发生严重时,病叶变为褐色而枯死。 病原:菌子囊菌亚门单丝壳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闭囊壳内产生一个子囊,附属丝菌丝状。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15、芸豆锈病 病症:为害叶片。在菜豆生长中后期发生,染病叶先出现许多分散的褪绿小点,后稍隆起呈黄褐色疱斑 (病菌的夏孢子堆),发病初期,叶背产生淡黄色的小斑点,疱斑表皮破裂散出锈褐色粉末状物(此为病菌的夏孢子),夏孢子堆成熟后,或在生长晚期会长出或转变为黑褐色的冬孢子堆,其中生成许多冬孢子。叶柄和茎部染病,严重时危害叶柄、蔓、茎和豆荚。生出褐色长条状突起疱斑(夏孢子堆),后转变为黑褐色的冬孢子堆。豆荚染病与叶片相似,但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稍大些,病荚所结籽粒不饱满。表皮破裂,散出近锈色粉状物,通常叶背面发生较多。 病原:留顶单胞绣菌(U.appendiculatus)冬孢子单细胞,有柄,顶壁较厚,夏包子单细胞,有刺或瘤状突起。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16、黄瓜白粉病 病症:发病初期, 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 病原:Erysiphe cichoracearum,Sphaerotheca fuliginea属子囊菌亚门,瓜类单丝壳白粉菌。系专性弱寄生菌,只在活寄主上存活。分生孢子梗圆柱形,分生孢子长圆形,无色,单胞。闭囊壳褐色,球形,壳内有1倒梨形子囊,内有8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17、苹果白粉病 病症:主要为害实生嫩苗,大树芽、梢、嫩叶,也为害花及幼果。病部满布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 病原: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II.et Ev.)Salm.,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无性阶段Oidium sp.,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无色透明,多分枝, 纤细并具隔膜。菌丝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致使病部呈白粉状。分生孢子梗短棍棒状,顶端串生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18、黄瓜霜霉病 病症:苗期发病,子叶上起初出现褪绿斑,逐渐呈黄色不规则形斑,潮湿时子叶背面产 生灰黑色霉层,随着病情发展,子叶很快变黄,枯干。成株期发病,叶片上初现浅绿色水浸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转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枯,由叶缘向上卷缩,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抗病品种病斑少而小,叶背霉层也稀疏。 病原: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et Curt.) Rostov.病菌的孢子囊梗无色,单生或束生,从气孔伸出,上部呈锐角分枝,分枝末端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卵形或柠檬形,顶端具乳状突起,单胞,淡褐色。孢子囊可萌发长出芽管,或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变为圆形休止孢子,萌发芽管,侵入寄主。卵孢子球形,黄色,表面有瘤状突起。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19、花生黑斑病 病症:主叶斑现于叶正背两面,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扩展后融合成大型不规则斑块。叶柄、茎和花轴染病 生线形或椭圆形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有时外围具浅黄色水渍状晕圈。 病原:落花生短胖孢菌Cercosporidium personatum;Mycosphaerella berkleyi分生孢子梗。丛生,粗短,聚生于分生孢子座上,多数无隔膜,末端屈曲,褐色至暗褐色,分生孢子。倒棒状,较粗短,橄榄色,多胞,具18个隔膜,多为35个隔膜。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20、海棠锈病 病症:锈病主要危害海棠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嫩枝和果实。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扩大后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小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上着生针头大小橙黄色的小点粒,后期变为黑色。病组织肥厚,略向叶背隆 起,其上有许多黄白色毛状物,最后病斑变成黑褐色,枯死。叶柄、果实上的病斑明显隆起,果实畸形,多呈纺锤形;嫩梢感病时病斑凹陷,易从病部折断。 病原:梨胶锈菌和山田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两种。 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Miyabe ex Yamada)性孢子器生于叶片的上表皮下,丛生,蜡黄色,以后变为黑色,性孢子椭圆形,或长圆形,“侧丝”很多。锈孢子器毛发状,多生于叶背肥厚的红褐色病斑上,丛生,包被黄色,细胞长圆形或披针形,锈孢子球形至椭圆形,淡黄色,有细瘤,冬孢子广椭圆形、长圆形或纺锤形,双细胞,分隔处稍缢缩或不缢缩,黄褐色,柄细长,无色。担孢子亚球形、卵形。 采集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19日,莱阳校区 四、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我认识了一些新的植物,亲眼看见许多病害,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加深了许多,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经历了风和雨,老师在雨声里给我们传授知识,讲解病害,同学们在老师的身边做记录,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我和我的组员之间,分工明确,是的我们很愉快地完成了这一次实习,在实习的第二天,因为时间和地点不同,天气很不好,太阳光很毒,但我们的老师还是在烈日下辛苦地给我们讲解,带领我们寻找病害,即使汗流浃背也不休息,我们也都跟着老师,像第一天一样。接下来的实习期间,我们都各自去实验室,整理标本,做病原鉴定,提纯分离病原菌,做记录,去校园里看看其他的病害。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将会是我大学生活中很难遗忘的一段时期。 第2篇:病理实习报告 病理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植物病理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病原的鉴定以及病害的田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22年9月15日2022年9月16日 三、实习地点 果园、农场 四、实习内容 1、标本的采集 上午我们来到果园以及农场,了解果树及农作物的相关病害。下午对标本进行鉴定。 2、标本的鉴定 大家在实验室里对采集的到植物病害材料进行了整理、分类。对实习中不知道的病害材料进行了镜检。 Ø 具体方法: 1.将采集回来的标本在不破坏其病原体和症状的情况下,进行简易的清洁工作; 2.用挑针在有病原物的地方挑取一点病原,将其制成玻片; 3.在显微镜下寻找并观察病原物特征,初步鉴定孢子种类; 4.查看相关书籍,查找对应的孢子名称; Ø 病害的鉴定: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重要病害。 主要为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 至毁园。它的症状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溃疡型在早 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 斑。质地松软,易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 后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 色的卷须状物。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 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病原 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称苹果黑腐皮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秋季形成子囊壳。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无性世代为 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称苹果干腐烂壳蕉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于树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座(小黑粒点),产生多个分生孢子器。分 生孢子无色,单胞,腊肠形。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四个:(1)树体 负载量过大,“大小年现象”严重。(2)树体遭受冻害,树势变弱, 抗病力降低。(3)施肥不足,尤其是磷钾肥供应不足。(4)修剪 不当或过重,造成伤口多,未及时消毒处理,给予病菌浸入创造 条件。 对于苹果腐烂病的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加强栽培管理,清除菌 源,喷铲除剂,刮治病斑,桥接等。 玉米小斑病,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长蠕孢菌侵染所引 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一般造成减 产1520%,减产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无收。常和大斑病同 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发生地 区,以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危害叶片、苞 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 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 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2-4毫米大小 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 二、三层同心 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 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 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其发病条件主要 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 源。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玉米,在病株上产生分生 孢子进行再侵染。发病适宜温度2629。产生孢子最适温度 2325。孢子在24下,1小时即能萌发。遇充足水分或高温条 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 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主要防治方法有因地制宜选种抗病杂交种或品种,加强农业 防治,药剂防治等。 此外还有多种果树及农作物的病害。 五、实习总结 在这两天的植物病理学实习中,我获益良多,有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有意志的锻炼、耐心的考验、但最让我觉得重要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团体合作的精神是一个科研人员的重要品质。实习期间对农业植物病害有了新的认识,农业植物病害严重影响着我们们的农业、林业、环保等的发展进步,有些病害相当严重,这就降低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更增加了我们的生产投入。作为植保专业的学生,我们非常有必要认识、了解和掌握这类病害的为害特点和预防措施。非常有必要深入田间、实验室进行农业病害的鉴别、认识、只有充分认识了农业病害的病原特征、为害状等才能更好的了解、掌握农业病害的发生为害特点,为我们的农业生产服务。 第3篇:植物实习报告 植物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大学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正确地辨认植物。熟悉植物的名称(学名和拉丁名)分布,习性和经济价值。 实习时间:2009年6月7日 实习地点:太原市动物园 二、动物园简介: 太原动物园占地79.36公顷,有各种树木50余种,绿地率达85%以上,各种动物165种,2000余头(只),其中有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斑马(Equus burchelli)、羚牛(Budorcas taxicolor)、野驴(Equus hemionus)、美洲虎( Panthera onca)、金钱豹 (Panthera pardus)、黑熊 (Ursus thibetanus)、棕熊 (Ursus arctos)、褐马鸡 (Crooptilon mantchuricum)、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等珍稀物种,是山西省唯一的集野生动物异地保护、繁殖、展览于一体的专类动物园。全园共分7个展区:鸟语蓝天(鸟禽区)、热带亚热带动物区、花果山(灵长类区)、自然山林、草原风情(食草动物区)、服务休闲区、科普教育区。 动物园的规划以“人与自然相互融合、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为主题,建造成一个动物最接近大自然环境最适合动物生存的空间。在饲养和观赏方式上,变以往的封闭式静态参观为圈养和散养相结合的动态参与方式,满足了人们亲近动物的愿望,创造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自然环境。 太原动物园,北部为猛兽室;中部为鸟馆、水禽;南部为猴舍、熊猫、海豹馆,褐马鸡,珍珠鸡、羚羊、梅花鹿也杂居其间。 园内遍植树木花卉,并以大量盆花点缀其间。白色拱桥横跨南北湖,三条平坦宽阔的园路通往各动物展区。展区按地域分为三大观区:即大型食草、食肉兽类观区;禽鸟、中小型食肉、杂食兽类观区;中小型食草兽类观区。各观区又按动物的科目分类组成展馆。这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等,还有异国的白犀、长颈鹿、狒狒、斑马等动物。动物园绿树成荫,四季常青,环境优美;动物种类繁多,娱乐设施齐全。 三、实习内容: 1 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 别名:暴马子、白丁香、科属:木犀科丁香属。 形态习性:落叶大灌木,高达;树皮紫灰色或紫灰黑色,粗糙,具细裂 纹,常不开裂;枝带紫色,有光泽,皮孔灰白色,常个横向连接单叶对生, 叶片多卵形或广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宽.,先 端突尖或短渐尖,基部通常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全缘;叶 柄长.,无毛。树姿美观,花香浓郁,可做蜜源植物和提取芳 香油,是公园、庭院及行道较好的绿化观赏树种 2.金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 cv.) 科属:木犀科女贞属 形态特征:金叶女贞是由加州金边女贞与欧洲女贞杂交育成的,高23米,冠幅1.52米。叶片较大叶女贞稍小,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金叶女贞叶色金黄,尤其在春秋两季色泽更加璀璨亮丽。金叶女贞性喜光,耐阴性较差,耐寒力中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通逶性良好的沙壤土为最好。用于绿地广场的组字或图案,还可以用于小庭院装饰。 3.碧桃:(Prunus persica Batsch.var.duplex Rehd.) 别名: 粉红碧桃、千叶桃花。科属:蔷薇科(Rosaceae),李属。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一般整形后控制在3-4米,小枝红褐 色,无毛;叶椭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先端渐尖。花单生或两朵生于叶腋,重瓣,粉红色。其它变种有白色、深红、洒金(杂色)等 生态习性:喜光、耐旱,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生长期要求加强管理,施肥、灌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耐寒能力不如果桃。 4红瑞木(Cornus alba) 别名:红梗木、凉子木 科属: 山茱萸科 梾木属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朝鲜半岛及俄罗斯也形态特征: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丫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 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10月。生长习性:性极耐寒、耐旱、耐修剪,喜光,喜较深厚湿润但肥沃疏松土 5槐树:(Sophora japonica Linn.) 别名 :国槐、槐蕊、豆槐等科属 :豆科槐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5-25米, 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 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 2.5-7.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厘米,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花果期9-12月。 6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vahl) 别名:一串金,旱连子、落翘等 科属:木犀科 连翘属 形态特征:连翘为蔓生落叶灌木,高1 m-3 m,基部丛生,枝条拱形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黄褐色;小枝土褐色,稍四棱形,疏生皮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花:典型4数花。 习性特征:连翘的萌生能力强,在平茬后的根桩或干支,都能繁殖萌生,较快地增加分株的数量,增大分布幅度。连翘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常用连翘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为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连草解热口服液、银翘解毒冲剂等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 7柳树:柳树分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旱柳又称杞柳,亦为河柳, 是落叶灌木。柳树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柳根生长为主。 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 形状: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单叶互生,披针形,叶背灰白 色。雌雄异株,柔荑花序。蒴果,种子具种子毛。 分布:产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地。北京城乡常见栽培。耐寒,耐旱。用途:防护林及绿化树种,亦可作用材树种。 垂柳:(Salix babylonica L.) 形状: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枝细长,下垂。单叶互生,披针形。雌雄异 株,柔荑花序。蒴果,种子有种子毛。 分布:产于亚洲、欧洲、美洲。北京的公园、水旁常见栽培。耐寒,耐水湿。用途:绿化及观赏。 镘头柳:(Salix matsudana Koidz.Var.umbraculifera Rehd) 形状:杨柳科柳属旱柳变种。落叶乔木,分枝密集,树冠阔卵形,呈镘头状。 单叶互生,披针形。雌雄异株,柔荑花序。 分布:北京公路旁、公园常见栽培。耐寒,耐旱。 用途:观赏树种,绿化。 8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别名 :百花王、木芍药、洛阳红等 科属:芍药科 芍药属 形态特征: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株高1-3m,可达2m,老茎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花萼有5片 生活习性: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光,亦稍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4-5月。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因为与芍药同属芍药属,又多选用芍药作为砧木。 9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别名:将离、离草、婪尾春等 科属 芍药科芍药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有芳香,花生枝顶或生于叶腋;而牡丹花只生于枝顶,这是牡丹与芍药的区别之一。芍药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5-8个月。 生长特征:芍药性耐寒,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最好 10水蜡(Ligustrum obtusifolium Sieb.et Zucc.) 别名:小叶女贞 科属:木犀科、女贞属。落叶灌木。 产地分布:原产于我国中南地区,现北方各地广泛栽培,日本也有分布。北京中山公园苗圃有栽培。 形态特征:株高达3m。幼枝具柔毛。单叶对生,叶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35cm,全缘,端尖或钝,背面或中脉具柔毛。圆锥花序顶生、下垂,长仅45cm ,生于侧面小枝上,花白色,芳香;花具短梗;萼具柔毛;花冠管长于花冠裂片23倍。核果黑色,椭圆形,稍被蜡状白粉。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适应性较强,喜光照,稍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 繁殖方式: 多用播种繁殖,扦插也可。移植成活率高。 园林用途:由于此种耐修剪,作造型树或绿篱使用。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11睡莲(Nymhaea tetragona) 别名 :子午莲、水芹花 科属:睡莲科、睡莲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状茎粗短。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浮于水面,低质或近革质,近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6-11厘米,全缘,无毛,上面浓绿,幼叶有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 习性特征: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在岸边有树萌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生长正常,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日间开放,晚间闭合。花后结实。1011月茎叶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 12.樟树(Cinnamomumcamphora (L.) Presl) 别名:香樟、木樟、乌樟等科属:樟科 樟属 形态特征: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活习性: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 13白杨树(Populus bonatii Levt)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灰白色,枝圆棒状,棕色或灰棕色,幼时有柔毛。单叶互生,有托叶;卵圆形,长45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有两枚显著的腺体,边缘具微齿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嫩时有灰色细毛 生活习性: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