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hnwa.docx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政务专业毕 业 设 计 (论 文)设计题目: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姓 名 王磊 准考证号 990410401539 指导教师 2011 年 03 月 15 日毕业设计(论文)评议意见书专业电子政务姓 名钟旖旎题目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答辩组意见 答辩组负责人: 年 月 日备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学员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学习后,全面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实践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任务是: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包括题目的选择、资料的查阅、外文资料的翻译、研究方案的制定、具体研究的过程、研究成果的总结、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中的语言表述等)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为进一步搞好本职工作和今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基本要求毕业论文的组成:毕业论文由封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十一部分组成。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三、重点研究的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四、主要技术指标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下达任务日期:2010 年 12 月 20日要求完成日期:2011 年 03 月 15日 指导教师: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在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5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和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应从更新管理理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再造政务流程、优化行政决策机制等方面推动政府管理创新。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改革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电子政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政府管理创新的真正实现。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整合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职能、组织结构、管理理念等,以达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是电子政务下的政府管理创新方向。二、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阐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约束管理理论(TOC),提出将其运用于指导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实践,通过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实现政府公共管理信息化新境界。而且对政府管理创新面临的历史机遇、问题、创新方向以及电子政务下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进行了较充分的研究。并大胆设想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的创新模式。三、进度计划12月20日01月13日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学习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01月13日02月15日 确定研究方案,方案论证,编写论文。 02月16日03月15日 撰写毕业论文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的评议四、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 要:文章介绍了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电子政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信息技术前言在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5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和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 自1999 年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如果追溯到自1993 年开始的“三金工程”,则这个历程已经有16 年的时间。如果从更早的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算起,则电子政务实践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在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技术与制度的变革是两大推动力量。其中,制度是更为稳定、更为保守的力量,制度变迁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但是技术变迁则是更活跃、更富有生机的力量,它影响、带动着制度的变迁。这两种力量的作用在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尤为明显。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给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带来的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不仅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办公效率与政府服务社会的水平,也正在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组织结构的变化产生着深层的影响。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AbstractOf the five applied fields of information highway which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advocates, cyber administration, electronic business, long-distant medication, long-distant education and cyber entertainment, cyber administration ranks the first. Informationization of government is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ization of society. Cyber administration is inevitable as information society progresses.Since government-on-line program started in 1999, cyber administration have developed for 10 years. If we date back to the three-gold-program started in 1993, the process can be existed for 16 years. If we count it since the earlier office automation of government , the practice of cyber administration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 years. Technology and transform of system are the two pushing forces in the progress of social history. Between these, system is more steady and conservative which the transform of system has a fundamental decisive effect. The vicissitude of technology is more active and vibrant which affects and brings along the vicissitude of system.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forces behaves evidently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informationization bringing along industrializa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is process,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brings to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government is evident and far-reaching, not onl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executive efficiency and service of government but also deeply affecting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al func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On entering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affects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 The CCP and our countr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r cyber administration. On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Fif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a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brings alo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eventually spanning over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emphasized that we shall transform government functions further, enhance management methods, introduce cyber administration, improve executive efficiency, reduce executive costs and form a executive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standard behaved, coordinately operated, fair and transparent, clean and efficient.目 录前言qan 7Astract 8第1章电子政务的概念及意义111.1电子政务的概念111.2电子政务的意义111.2.1 提高行政效率,在长期内降低行政成本111.2.2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服务能力121.2.3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121.2.4 拓宽与公民的互动交流渠道,深化政府治理进程131.2.5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社会信息福利水平131.2.6 促进与他国政府交流,提升政府国际形象13第2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132.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142.1.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142.1.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162.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的成绩162.2.1 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完善,软硬件设备投资逐步增加172.2.3 公民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利用率和满意度逐步提高17第3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73.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173.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193.2.1电子政务立法相对滞后193.2.2部门间信息共享水平仍然较低,协同办公能力有待提高193.2.3 对公众信息需求了解不够,忽视对公众与企业的满意度调查193.2.4 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水平低下203.2.5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长期存储受到忽视213.2.6 忽视电子政务项目的IT 治理,资金运用不透明213.2.7 公务员队伍依然缺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1第4章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21第5章第五章 我国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对策235.1 加快电子政务立法进程,保证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的公开、安全与效率235.2 关注公众需求,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强化网站服务能力245.3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加强建设245.4 重视电子文件管理,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开发利用制度255.5 发展移动政务,完善立体化电子政务服务体系255.6 加大落后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投入力度25六、结论 26参考文献 26致 谢 27第一章 电子政务的概念及意义1.1电子政务的概念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它是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从服务对象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即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 to Government,G2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 to Business,G2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 to Citizen,G2C),其中的每一种类型都包含众多的服务内容。 1.2电子政务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改革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从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政府改革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信息技术在政府的应用为政府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量和前所未有的契机,对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1 提高行政效率,在长期内降低行政成本这是电子政务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们普遍认同的理念。从理论上讲,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1)电子政务使无纸办公成为可能,电子文件、网络会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买纸张和举行会议的费用。(2)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政府组织的扁平化,减少政府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提高政府文件上传下达的效率。(3)电子政务促进部门间与府际合作,优化政府流程,提高协同办公能力,从而提高行政效率。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的假设迄今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验证。借鉴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在电子政务建设初期,由于需要在信息技术与人员培训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并且由信息技术引起的组织变革成本也会有所增加,因此总的行政成本会在一段时间内急速增加。而当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都趋于成熟,政府组织流程的改造也逐步完成后,行政成本将会有所降低。因此,由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成本的变化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如图1 所示:1.2.2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服务能力政府职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职能;二是公共服务职能。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自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渐从“以管理和审批为中心”向“以服务和指导为中心”转变,政府机构的设置、政府各项职能工作的设计逐渐以方便公众为导向。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加快了这个转变的进程。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机构可以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为公众、企业与社会组织提供多种在线服务(如教育培训、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等),增强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能力。1.2.3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电子政务工程的实施使得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大大加快,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最重要的平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 年5 月1 日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及政府机构的网站上都设有“信息公开”栏目,公开方式包括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两种,公开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政府事务的多个方面,从而增加了政府的透明度,使得公众能够方便了解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动态,理解政府政治意图,随时监督政府机构和官员的行为。政府信息公开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政府政策实施与公共管理的效果。1.2.4 拓宽与公民的互动交流渠道,深化政府治理进程近十年来,公共治理的思想对于世界各国政府有着深远影响,公众与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决策,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已经在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电子政务平台拓宽了与公民的互动交流渠道,对于深化政府治理进程有重要意义。由于电子政务的信息传递成本相对低廉,使用方法简单,使得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成本降低,从而激发了他们关心公共事务的热情,为社会公众行使民主权利和参政议政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公众可以通过政府网站表达政治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政府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倾听公众意见,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快速反应,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提高社会管理效果。近几年来,我国在“两会”期间开通的“电子人大” 等广义政府网站,还有受到普遍欢迎的“网上听证”活动,促进了政府与公众之间就重大公共问题的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5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社会信息福利水平随着电子政务系统运转时间的增加,政府网站上的信息资源以及内网系统的电子文件不断积累,形成了丰富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对于电子文件、数字档案的有效管理、长期保存和开发利用,不但提高现行文件的利用效率,也大大提档案等非现行文件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除此之外,国家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危机管理以及各专业数据库与知识库的建设与开发利用,不但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科教、卫生等非营利组织、公民个人的利用以及企业的增值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而提高了社会信息福利水平。1.2.6 促进与他国政府交流,提升政府国际形象联合国每年对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建设进行评价和排序,并且不断提出新的建设理念,2008 年提出了“联合治理”(connected governance)的理念。这使得各国政府不光独立地看待本国电子政务的建设,而且重视与别国之间的比较和向标杆国家学习。另外,通过政府网站,各国政府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甚至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政府服务能力的高低。在一个“地球村”的网络治理环境中,政府不得不接受来自多方面的监督,随时调整外交与国内公共政策,改善管理与服务质量,提升自身的国际形象。第二章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交集,其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其内涵和外延取决于对电子信息技术和政务活动所下的定义。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而狭义的政务则专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目前党委、人大、政协、军队系统和一些企事业单位都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活动,而且这些活动都可以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来进行。所以,电子政务的概念已远远超出电子政府的范围。2.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2.1.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办公自动化阶段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就已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如文字处理、数据存储等,这就是所谓的“办公自动化” (OA)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代替部分手工劳动,提高政府文字、报表处理等工作的效率。2 “三金工程” 阶段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号召当时的电子部和相关部门大力协调,督促并落实几项重大的信息工程,并于年底正式启动的“三金工程” (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三金” 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形成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对政府、企业和家庭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3政府上网工程阶段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22日,由中国电信总局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主办、联合4J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标志着电子政务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这项工程的主旨是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建设互联网站,并推出政务公开、领导人电子信箱、电子报税等服务,从而为政府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两网四库十二金”阶段2OOO年10月,电子政务被列为十五计划重要内容,电子政务建设进入新时期。“十五”期间,国家提出了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政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确立我国2003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一站”:是政府门户网站; “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则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覆盖了我国电子政务急需建设的各个方面,涉及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特点各异,又相互渗透和交融,初步构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5全面规划、整体发展、实质应用的新阶段2004年10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提出“扎实推进电子政务,把行政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2006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更是指出:要整合网络资源,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构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数据交换中心、数字认证中心,推动部门问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开发基础数据资源和办公资源,完善重点业务系统。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互动的门户网站体系,依法开放政务信息,促进办事程序规范。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这标志着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在建设过程中注意全面规划,整合现有资源,注重实质应用,通过电子政务应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新阶段。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础建设方面,各省、市、自治区都在构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有的地方成果显著。比如广东省基本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该平台横向连通了省四套班子、100多个省属单位,纵向连通21个地市和100多个县区。基础数据库和业务系统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金字工程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务公开成效明显,专业化的政务网站不断涌现,到2OO6年7月我国以“govcn”为后缀的网站已有11,978个。很多城市建立了“一站式” 的电子政务网站的建设。这些网站已经成为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使公众可以在网上方便、快捷的办理各项行政管理事务。在突破体制性障碍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逐步建立了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投资管理、效果评估、专家评审等制度和体制,电子政务建设步入规范化。将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相结合,建设了一批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信息化项目。电子政务立法有了初步的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已经制定了许多关于电子政务安全和建设的各类规章制度。2OO4年电子签名法的通过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即将出台的政务信息公开法也将给电子政务建设带来强大动力。2.1.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3.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到政府政务的活动,因此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变革。2.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的成绩十多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信息公开条例、数字签名立法、17 号文件、34 号文件、“十一五”规划的相继出台,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从实践上来看,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各级政府机构办公系统的完善、顶层规划、网站群建设、“一站式”服务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体系正沿着最初“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设想稳步发展,“以公民为中心”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为社会公众、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引人注意的有以下三点。2.2.1 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完善,软硬件设备投资逐步增加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省、市级政府网站建设已经达到99%的水平,县级政府网站建设近两年也大幅增加。这表明我国电子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善,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已经很高。但是在基层政府以及较低层次的政府下属机构中,由于资金缺乏、领导不重视等原因,仍然存在着硬件设备老化、网络办公条件落后、应用软件简陋、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但是这些部门也往往是与用户直接打交道的部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政府内部办公效率,也影响了为公民服务的水平。2.2.2顶层规划与网站群建设提高政府网站建设水平自2006 年以来,顶层规划思想引入我国,接下来是将之付诸实施的“网站群建设”工程,加上由政府主导的每年一次的官方评价排序活动,对地方政府网站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促进了我国政府网站的建设。目前我国政府网站的建设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信息公开栏目建设、网上办事服务项目、地方特色建设、多语种与国际化建设、网站更新速度与安全建设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信息构建(IA)的思想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正越来越明显地运用到政府网站的建设之中。2.2.3 公民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利用率和满意度逐步提高随着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功能的不断完善,我国公民对于电子政务的认知度、利用率和满意度都在逐年提高。来自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地的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的研究数据表明,公众对政府网站的满意度不仅受到政府网站的技术功能、安全水平的影响,也受到公民自身的因素如职业、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目前,我国从中学阶段开始设置信息技术课程,宁夏等省份的农村地区还为农民举办信息技术培训班,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民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促进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第三章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2003年底,联合国发布了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简要叙述:(一)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受到热切和广泛地关注。2.旅游、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3.东西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二)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无限,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电子政务领域可谓商机无限,在中国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电子政务领域尤其如此。权威人士分析,未来几年内,我国各级政府投资电子政务的总金额预计将达到2000至2500亿元人民币。另外,在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业界专家认为当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入的资金应该在400亿元左右,这将吸引众多的IT企业群雄争霸。因此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三)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在摸索中前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水平不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更是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严重脱节。2001年8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了电子政务的立法阶段。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和公开发布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了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发展阶段,为今后正式立法奠定了基础。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该法将直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下一步,我国在近期内将会陆续推出包括电子政务法、电子交易法、电子签章法、电子投票法等相关法律,以构筑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框架。(四)地区建设蓬勃发展北京、广东等一些发达省市继续加大电子政务建设投入并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技术培训,从人员上保证了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内蒙古、青海等省也加快了前进步伐,他们在积极借鉴发达省市电子政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自身拥有的稀缺资源换取资金来源,与广大企业开展公私合作以及吸收民间投资等途径解决自身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和技术等困难,不断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3.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近几年的电子政务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在某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多方面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所以,无论从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还是从政府改革与经济社会信息化的需求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目前只能说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理论、实践问题需要分析研究,也有很多实际困难需要面对和解决。在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3.2.1电子政务立法相对滞后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只有一些部门规章或者地方规章,缺乏纲领性的法律。而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电子政务的目标之一是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要求做到统一规划、整合资源,这也需要改变法律法规方面的部门性和地方性。而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则需要更多的类似电子签名法和即将到来的政务信息公开法这样的法律来加以规范。3.2.2部门间信息共享水平仍然较低,协同办公能力有待提高从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来看,数据集成、系统集成、建立面向服务的电子政务架构难度并不大。但是,从我们的访谈和实地调查来看,政府部门间的内网与外网信息共享水平仍然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制度不完善,缺乏权威的协调机构与有力的协调机制。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政府决策层对于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各级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CIO 制度,目前的信息中心主任在职位级别和协调权限上都有一定的局限。3.2.3 对公众信息需求了解不够,忽视对公众与企业的满意度调查尽管“服务型”政府在理论上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但是在实践中,行政组织传统的“只向上级负责”而非“关注效果,向用户负责”的作风仍然十分普遍。较大一部分的政务网站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群众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却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各级政府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各自为政,步骤不协调,难以形成共同建设的合力。部门和领域之间信息割据、网络不能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低水平重复建设。这导致的问题包括:(1)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较小,在可公开可不公开的灰色地带大都做法保守,以不公开为主;(2)忽视公众的需求调查,只围绕着上级政府的评价指标转,在网站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但是与公众的真实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网站的有效利用率仍然很低;(3)网站的服务功能仍然不够完善,网上办事项目较少,忽视企业用户的需要,缺乏信息无障碍通道建设,忽略残疾人等信息弱势群体的需要;(4)我们的研究显示,政府在网站建成后,基本没有进行过对公众、企业用户的满意度调查,在网站升级投资立项时,仍然存在着很大主观性与盲目性。3.2.4 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水平较低,有些山区的信息基础设施成本过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低下。边远地区的政府网站一般只有风貌介绍、区内要闻、法规规章、招商引资,大部分属于信息披露类网站。根据我们对山西某村的调查,当被问及是否知道政府网站时,村民有超过一半(53.46%)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政府网站;在46.54%知道政府网站的被调查者中,经常登录政府网站的仅占9.90%,偶尔或很少登录政府网站的超过33.66%,其他为不登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1)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国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还非常低,特别在中西部地区,还存在大量盲区。此外,很大一部分农民目前还只是处于温饱状态,不具备购买计算机等入网设备的能力。(2)乡村结构分散。“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乡镇数量较多,乡镇数达35000多个,村委会64 万个以上。从经济地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