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电路分析基础第9章 习题.docx

    • 资源ID:62690656       资源大小:107.0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路分析基础第9章 习题.docx

    第9章习题一、填空题9-1.RC低通滤波器,在相位上,输出电压 输入电压一个角度。9-2.RC高通滤波器,在相位上,输出电压 输入电压一个角度。9-3.滤波器具有选频作用,将所需要的频率成分一,将不需要的频率成分o9-4.在含有L、C的电路中,出现总电压、电流同相位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o9-5. 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中的角频率g=,九=o9-6.R = 10Q, L = 1H, C=10()4F,串联谐振时,电路的特性阻抗夕=,品质 因数Q=。9-7.对某RLC并联电路端I I外加电流源供电,改变。使该端口处于谐振状态时,最 大,最小,功率因数4=O9-8.RLC谐振电路具有选频能力,品质因数越大,越好,通频带BWo 9-9.RLC串联谐振电路在谐振时,电感上电压和电容上电压其绝对值大小, 但相位相差O9-I0.RLC并联谐振电路在谐振时,流过电感和电容的电流其绝对值大小, 但相位相差 0二、选择题9-1.处于谐振状态的RLC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将呈oA.电阻性B.电感性C.电容性D.视电路元件参数而定9-2. RLC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时测得电阻两端电压为6V,电感两端电压为8V,那么电路 总电压是。A. 8VB. 10VC. 6VD. 14V9-3. R = 5Q、L = 50mH,与电容C串联,接到频率为IKHz的正弦电压源上,为使电 阻两端电压到达最大,电容应该为。C.20/FD.2/F9-4.以下关于谐振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RLC串联电路由感性变为容性的过程中,必然经过谐振点B.串联谐振时阻抗最小,并联谐振时导纳最小C.吊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并联谐振又称为电流谐振D.串联谐振电路不仅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中,也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9-5.RLC串联回路谐振U寸,阻抗,总电流,回路品质因数Q越高, 通频带,选择性 oA.最大B.最小C.越大D.越小E.越好F.越坏9-6. GLC并联回路谐振时,导纳,总电压,回路品质因数Q越高, 通频带43那么,选择性 oA.最大B.最小C.越大D.越小E.越好F.越坏9-7.信号频率465KHZ,选用 滤波器;信号低于500Hz,应采用 滤波器;希望抑制5()Hz信号的干扰应采用 滤波器:希望抑制IKHz以下信号,应采用 滤波器。A.低通B.高通C.带通 D.带阻9-8.RLC串联回路谐振时,|心| = |4|=, GLC并联回路谐振时 ,在相位上,它们是 OA.Qs B. Q4C.同相D.反相三、计算题9-1试证明如图9-1 (a)是低通滤波电路,图(b)是高通滤波电路,求出截止频率3)。图9-192收音机的输入调谐回路为R-L-C串联谐振电路,当电容为160pF,电感为250pH, 电阻为20。时,求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9-3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信号源电压为IV,频率为1MHz,现调节电容使回路到达谐振,这时回路电流为100mA,电容两端电压为I00V,求电路元件参数R、L、C 和回路的品质因数。9-4为了测定某一线圈的参数R、L及其品质因数Q,将线圈与一个C=199pF的电容 器串联进行实验。由实验所得的谐振曲线如图9.4所示。其谐振频率另为800kHz,通频带 的边界频率分别为796kHz及804 kHz。试求:(1)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2)线圈的电感及电阻。9-5 RAC串联电路中,端电压=0 10sin(25001+15o)V,当电容 O8|jF时,电 路吸收的平均功率P到达最大值Pmax= lOOWo求电感心和电阻R的值,以及电路的。值。9-6图9.6为游波电路,要求负载中不含基波分量,但4s的谐波分量能全部传送至负载,如。 =1000md/s,C = lb ,求力和乙。9-7图9.7电路中工为非正弦周期电压,其中含有331及7M的谐波分量,如果要求在输出电压U中不含这两个谐波分量,问L, C应为多少?9-8在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中,电阻为50C,电感为0.25mH,电容 为10pF,求电路的谐振频率、谐振时的阻抗和品质因数。9-9在上题的并联谐振电路中,假设谐振时阻抗是10KQ,电感是().02mH,电容是 200pF,求电阻和电路的品质因数?9-10如图9.10所示电路能否谐振?假设能,那么谐振频率是多少?9-11 一个电感为0.25mH,电阻为25c的线圈与85pF的电容并联。试求该电路的谐 振频率和谐振时的阻抗。9-12电路如图9.12所示,假设要求从A、B端看去,无论电源频率为何值,Zab均等于纯电阻(即在任意频率下,电路均处于谐振状态),那么电路参数应满足什么条件?9-13 RLC串联电路,谐振时测得=20V, Uc = 200 V。求电源电压Us及电路 的品质因数Q。9-14 RLC串联电路中,端电压=5后cos(25001)V,当电容C=1Q1F时,电 路吸收的功率P到达最大值匕恤=150 W。求电感L和电阻R的值,以及电路的。值。9-15 RLC串联电路,电源电压Us =2mV , / = 1.59MHz ,调整电容C使电路到达谐振,此时测得电路电流/。二 0-2mA ,电感电压Um = 100mV ,求电路参数火、L、 C及电路的品质因数。和通频带A©。9-16 某收音机的输入等效电路如图9.16所示。/? = 8。,L = 300mH, C为 可调电容,电台信号Us| =1.5mV ,= 540kHz ; Us =1.5mV , f2 =600kHz (,(1)当电路对信号勒发生谐振时,求电容C值和电路的品质因数Q。(2)当电路对信号目发生谐振时,求C为多少?(3)当电路对信号4sl发生谐振时,分别计算酬和在电容中产生的输出电压。9-17 图 9.17 所示 RLC 并联电路中,is =5V2cos(25(Xk + 600)A , /? = 5Q,L = 3()mH o问电容C取何值时,电流表的读数为零?求此时的炉、底、Il及1c。9-18 一个电感为0.35mH、电阻为25。的线圈与86pF的电容并联。试求该电路的谐 振频率和谐振时的阻抗。919图9.19所示电路能否发生谐振?假设能,试求谐振频率。图9.17图 9.199-20画出网络函数=-32xlO5jf(10+10(*10的波特图。9-21某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A,=710(式中f的单位为Hz)(1 + y)(1 + j 工)10105试求:该电路的上、下限频率,中频电压增益的分贝数,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在中频 区的相位差。

    注意事项

    本文(电路分析基础第9章 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