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cajn.docx
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于久红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北京经理学院、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务系教师于久红。为大家讲解的课程是领导干部怎样看财务报表。第一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第二部分 资产负债表分析;第三部分 利润表分析;第四部分 现金流量表分析;第五部分 财务比率分析;第六部分 财务报表综合案例分析。1.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本章的学习要求有六点:一、了解财务报表分析有哪些需求者以及他们分别需要哪些信息。二、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主要原则、使用资料和范围。三、一般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四、一般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五、一般掌握财务报表附注和决策的相关性。六、重点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1.1 财务报表的含义财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文件。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1.2 财务报告的构成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利润分配表;5)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6)会计报表附注。1.3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告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是阅读会计报表,终点是做出某种判断,包括诊断、评价和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中间的分析过程有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等认识事物的步骤和方法组成。其中,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所谓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1.4企业的三种基本活动企业的基本活动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三类。筹资活动是指筹集企业投资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发行股票和债券、取得借款,以及用其它方式筹集资金等。投资活动是指将所筹集到的资金分配于资产项目,包括购置各种有价证券、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及其对上述资产的处置活动。投资是企业基本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营活动是指在必要的筹资和投资前提下,运用资产赚取收益的活动,它至少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五项活动。经营活动是企业收益的主要来源。企业的三项基本活动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1.5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财务报表的使用人有许多种,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人士。他们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财务报表,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1)债权人。债权人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人。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债权人可以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债权人的主要决策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公司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2>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要的资金可能的来源是什么。3>公司对于以前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是否能按时足额偿还。4>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2)投资人。投资人是指公司的权益投资人,即普通股东。普通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他们所关心的,包括偿债能力、收益能力以及风险等。权益投资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以及公司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变动的影响。2>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3>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3)企业管理层也称经理人员。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对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个人组成的团体,有时称之为“管理当局”。经理人员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经理人员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信息,他们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报表。4)政府机构有关人士。政府机构也是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如国资委等)、证券管理机构(如证监会)、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他们使用财务报表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1.6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报表分析和能力分析。其中,报表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股东权益变动表分析四个方面。企业能力分析包括六项内容: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获利能力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现金流动分析。这些能力分析往往是以比率分析的形式进行的。这六个能力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公司偿债能力很差,收益能力也不会好。收益能力很差,偿债能力也不会好。提高资产运用效率有利于改善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下降必然表现为现金流动状况的恶化。1.7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是指各类报表使用人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遵循的一般规范,可以概括为:目的明确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全面分析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动态分析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成本效益原则。1.8 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七步:1)明确分析目的2)设计分析程序3)收集有关信息4)将整体分为各个部分5)研究各个部分的特殊本质6)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7)得出分析结论1.9 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和原因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按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进一步分类。1>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其比较的方法有1与本企业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又称趋势分析。趋势分析就是分析期与前期或连续数期项目金额的对比,这种对财务报表项目纵向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动态的分析。通过分析前期与当期(如上月、上季、上年同期与本月、本季、本年同期)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金额的对比, 可以从差异中及时发现问题, 查找原因, 改进工作。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项目的比较,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动态, 以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 判断引起变动的主要项目是什么,这种变化的性质是有利还是不利,发现问题并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同时也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与同类企业或行业平均数进行比较,又称横向分析。将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与同行业的平均指标或同行业中先进企业指标对比,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成绩。与行业平均指标的对比, 可以分析判断该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先进企业的指标对比,有利于吸收先进经验, 克服本企业的缺点。3与预算或计划进行比较,又称预算差异分析。将分析期的预算数额作为比较的标准,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距就能反映完成预算的程度,可以给进一步分析和寻找企业潜力提供方向。2>按比较内容的不同,其比较的方法有: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如总资产、净资产或净利润),分析研究其成长能力。2比较结构百分比(如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以分析发现有问题的项目,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3比较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用倍数或比例表示的分数式,它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或能力。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比较。它们是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因此广泛用于历史比较、同业比较和预算比较。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有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某一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具体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两种。1>连环替代法。依次用实际值替代标准值,以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2>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因素的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的方法。1.10 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要求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第十九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应当满足以下要求:第十二条客观性原则。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十三条相关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第十四条清晰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第十五条可比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第十六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第十七条重要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第十八条谨慎性原则。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第十九条及时性原则。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1.11 财务分析所使用的资料1)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它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该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资产负债表是指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利润表是指反应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指反应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2)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附注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1>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2>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3> 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4> 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5>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6> 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7> 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股利金额(或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总额)。3)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有密切关系,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注意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有关审计报告。1>财务报表审计。按照我国现行规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国有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2>审计报告的类型。审计报告分为四种类型: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 资产负债表分析本章的学习要求有四点:一、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概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含义与内容。二、了解资产负债表分析的主要内容。三、了解财务状况的含义与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应当具有的特征。四、掌握资产负债表的重点项目分析方法。这是按照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财务报表的格式。2.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应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者股东权益分类、分项列式。2.2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它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种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被企业所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的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1)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资产满足下列四项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3)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期一年内(含一年)变现。4)自资产负债表日期一年内交换其它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资产,并应按其性质分类列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十一个信息的项目。1)货币资金。2)应收及预付款。3)交易性投资。4)存货。5)持有制到期投资。6)长期股权投资。7)投资性房地产。8)固定资产。9)生物资产。10)递延所得税资产。11)无形资产。2.3 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2)主要为交易目的持有。3)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4)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并应按其性质分类列示。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9个信息的项目:1)短期借款。2)应付及预收款项。3)应交税金。4)应付职工薪酬。5)预计负债。6)长期借款。7)长期应付款。8)应付债券。9)递延所得税负债。2.4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得利或者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类至少应该单独列示反映下列四项信息的项目:1) 实收资本或股本。2)资本公积。3)赢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在所有者权益类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权益。2.5 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分析财务状况是指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在公司的三张基本报表之间,存在着重要的数量联系。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最后项目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一定等于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中的未分配利益金额。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项目的金额一般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的年末与年初金额之差。如公司没有短期投资或者短期投资中没有现金等价物的话,这就是说,企业的利润表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展开说明。现金流量表则是对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度内数量变化的展开说明。三张报表原来是一张报表,因此不管出现多少张报表,他们都是一张基本报表。资产负债表可说明其某些方面的其它报表的组合体。2.6 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所具有的特征1)企业具有盈利能力。利润结构合理,利润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一定的盈利能力是指在企业会计政策保持一贯性的条件下,在绝对额上企业具有大于零的净利润。在获利能力比率上,其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等指标在同行业中处于平均以上水平。而利润结构合理有以下两层含义:第一,企业的资产总额带来了利息和税前利润。其中,对外投资带来了投资收益,其它资产带来了其它利润。因此利润表中的利润结构应该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结构相适应。第二,在企业各个年度可比同类费用的走势上,其总额应该与经营业务规模相适应。即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期间费用会随着经营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增长。而企业的利润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则是指,企业的主要利润组成部分有足够的获取现金能力,企业对利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在企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从长期来看,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净利润基本一致。2) 企业各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周转正常。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说,良好的企业财务状况的表现应该是各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周转正常,现金流转状况体现了企业短期与长期的发展目标。第一,稳定发展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可能会主要用于下列用途:1>支付利息费用;2>支付本年现金股利;3>补偿本年度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等摊销性费用;4>补偿本年度已经计提,但应由以后年度支付的应计性费用;5>如果还有剩余的现金流量,则剩余的净现金流量可以为企业对内扩大再生产、对外进行股权和债权投资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第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体现了企业长期发展的要求。从企业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量来看,企业的投资活动分为两类:1>为对内扩大再生产奠定基础,即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2>对外扩张,即向外购入股权、债权支付的现金。上述两类活动,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应该体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此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应有较强的计划性,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三,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该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状况,为上述两类活动服务。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结果为小于零,需要其他途径的现金来源,而企业又没有积累的现金的时候,筹资活动应该适时筹资,以满足上述两类活动的现金需要。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结果为大于零,需要其它途径的投资活动来消耗现金,以获取更多利润的时候,筹资活动应该积极寻找投资方向,以消耗上述两类活动积累的现金为企业创造效益。3) 资产质量好。企业的资产结构能够满足企业短期和长期发展,以及偿还债务的需要。这里的资产质量是指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的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质量。从不同资产的功能来看,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功能,因而其质量的表现也各不相同。第一,企业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减去短期投资,是企业短期内最具有活力的资产,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偿还短期债务的主要保障。因此高质量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应该表现为较为适当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以及较强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其它应收款与待摊费用往往是经营性流动资产的主要不良资产区域。其规模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成效。第二,企业的对外投资体现了企业谋求对外扩张或者赚取非主营业务利润的努力。因此,高质量的短期投资应该表现为短期投资的直接增值。高质量的长期投资应该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投资的结构与方向,体现或者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符合。2>投资收益的确认保持适量的现金流入量。3>外部投资环境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第三,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企业从事长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装备水平。因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质量评价主要应取决于这两项资产所能够推动的企业经营状况。高质量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应当表现为两个方面:1>其生产能力与存货的市场份额所需要的生产能力相匹配,能够将符合市场质量需要的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利润。2>周转速度适当,资产的闲置率不高。2.7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货币资金的质量分析。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最有活力的资产,同时又是获得能力最低,或者说几乎不产生收益的资产。其拥有量过多或过少对企业生产经营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货币资金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销售规模的变动。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是取得货币资金的重要途径,当销售规模发生变动时,货币资金存量规模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经营政策的变动。销售规模的扩大是货币资金增加的先决条件,如果企业改变信用政策,则货币资金存量规模就会因此而发生变化。例如,在销售时,企业提高限销比率,货币资金存量规模就会大些。反之,货币资产存量规模就会小些。如果企业收账政策改变,也会对货币资金存量规模产生影响。如企业奉行比较严格的收账政策,收账力度比较大,货币资金存量规模就会大些。3)资金调度。一般来说,企业货币资金存量规模过小,会降低企业的支付能力,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因此而负担不必要的罚金支出或因此而丧失优惠进货机会及最佳投资机会等。反之,如果货物资金存量规模过大,则会使企业丧失这部分资金的获利机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企业管理人员对资金的调度会影响货币资金存量规模,发在货币资金存量过小时, 通过筹资活动提高其存量规模,而在其存量规模较大时,通过短期证券投资的方法,加以充分利用,就会降低其存量规模。货币资金运用的质量分析。在货币资金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付款过程的内部控制是指整个付款的全过程。付款是因采购引起的,采购是因需求引起的,要考虑需求的产生和需求的合理性。第一,要考虑寻求的产生及为什么要买。第二,要考虑品质的需求。第三,要考虑供货商的选择。第四,要考虑大宗采购入库的情况。2>收款过程的内部控制。收款是由销售引起的,要注意对付款企业的偿债能力,注意及时对帐款进行催收,否则会导致坏帐。3>小金库问题。小金库不应该存在,企业的资金应该及时入帐,而没有入帐的表外资源的集合体,可能是货币也可能是实物导致了小金库,小金库的形成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国家税款的流失。2.8 短期债权的质量分析1)分析内容。资产负债表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属于商业债权。其它应收款适于非商业债权。预付帐应收补贴款,其中,应有关部门对企业已经承诺给予补贴,但是,这部分款项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成为债权的主体。预付帐款是由于采购产品而预付的款项,它不能成为企业的一种货币化回收的债权,所对应的应该是存货。所以主要的债权就是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其它应收款。2)应收票据分析。应收票据就是以商业汇票结算方式销售商品所形成的债权。商业票据的可回收性更强、更安全。应收票据和应收票款都是商业债权,应该放在一起分析。商业债权规模的决定因素:1>行业惯例。2>企业特定时期的营销策略对存货周转会产生哪些影响。3)应收帐款分析。应收帐款是因为企业提供商业信用产生的。单纯从资金占用角度讲,应收帐款的资金占用是一种最不经济的行为。但这种损失往往可以通过企业扩大销售而得到补偿。所以,应收帐款的资金占用又是必要的。对应收帐款变动情况的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分析企业销售规模变动对应收帐款的影响。企业销售产品是形成应收帐款的直接原因,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应收帐款会随着销售规模的增加而同步增加,这种变动是一种正常变动。2>分析企业信用政策变动对应收帐款的影响。如果企业的信用政策比较严格,应收帐款的规模就会小一些。反之,则会大些。同时企业收帐政策也将对应收帐款产生影响,当企业采取较严格的收账政策时,应收帐款的规模会小一些。3>分析企业会计政策变更对应收帐款的影响。4>分析会计估计变更对应收帐款的影响。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些会计报表项目不能精确地计量,只能加以估计。会计估计变更是因为: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会计的随意性。企业管理人员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如追求高盈利,用带有倾向性的假设对当前业务的未来结果做出预测。如果会计估计变更是因为第一条发生的,这种变更会增加财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但如果是因为第二条发生的,财务报表资料就可能掩盖了某些事实,造成财务信息人为失真。无论哪种情况发生,对应收帐款的会计估计变更最终都会使应收帐款发生变更。4)债权的质量分析。由于赊销引起的债权,如果年末与年初数相等,债权没有增加,说明企业的回款情况是正常的。如果年末数大于年初数,说明本年销售的数量大于回款的数量。如果年末数小于年初数,说明回款的数量大于本年的销售数量。要特别注意年末的债权比年初的债权有显著增长的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债权可能会恶化。债权的质量是指债权的可回收性,债权转化为货币的可能性。当年末与年初的应收帐款基本持平,说明回款情况非常好。1>债权周转率。债权每年周转四次,或者说是债权周转一次需要的天数与债权周转率有密切关系的是存货周转率。2>存货周转率。所谓存货周转率是指从购买原材料到产品被卖出所需要的时间。应收帐款周转率的指标等于赊销的净额或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存货周转率等于产品销售成本和营业成本除以平均存货成本。在存货周转一次有利润的情况下,周转速度越快,盈利水平就会越高。当企业生产的是可替换性非常强的产品时,企业的营销策略将直接影响销售。在考虑提高债权周转率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它对存货周转率的不良影响,可能造成存货周转率的下降。3>帐龄分析。帐龄就是欠款期的长短。公司应收帐款帐龄分析举例如下:一般来讲,应该是一年以内比较好,超过一年说明应收帐款的质量比较差。应收帐款质量包括两个方面,帐龄的结构和坏帐的比例。一般情况下,欠帐期越长的应收帐款债权的质量就越差。4>债务人构成分析。A注意债务人的所有制构成。企业的债务人可能是国有企业,可能是其它类型的企业,比如,比如个体户或政府机关等。B注意债务人的地区构成。不同地区的企业可能由于其经济实力所面临的形势及其对偿还帐务法制观念的不一致而形成较大的地区差异。C考虑债务人的稳定和波动关系。一般情况下,稳定的债务人收款容易,对波动的债务人的收款力度应该相对而言大一些。还要注意内部经手人的构成,比如,有的内部经手人做一笔赔一笔,要分析为什么。5) 其它应收款的不良性。其它应收款是由于非商品交易的原因形成的债权。公司的其它应收款可能是构成企业不良资产的主要部分,其它应收款应该比较小。其它应收款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A母公司注册资本的抽逃。比如,某企业母公司给子公司一千万人民币,但母公司拿走了八百万,这八百万不能当作货币资本,只能划到子公司其它应收款来充当注册资本,很可能永远回不来。B关联方。如子公司掏空上市公司。C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D正常的非商品交易形成的债权。例如,职工的有困难借款,职工出差借款,应收取的罚款等。对其它应收款项目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关注其形成的原因。2.9 存货的质量分析1)存货的范围。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资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活动重要的物质基础。存货资产的变动,不仅对流动资产的资金占用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存货变动更主要的受到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影响。例如,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和收缩。资产利用效果的高低。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存货管理的水平等等。2)存货数量的确定。两种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企业为每种存货建立明细帐,逐笔记录存货的收入和发出数量,随时结出存货结存数量。这样的处理在帐上能随时体现存货的应有数量,能够发现帐实相差的规模,能够查找差异形成的原因,改变存货的管理。定期盘存制是企业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只记录存货数量的增加,不记录存货减少的数量,期末存货数量按盘点数字来确定。这样的盘存方法很难知道存货是否存在丢失的情况。3)存货价值量的确定。外购存货的成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买价。二,运杂费。注意存货的采购批量对存货单位成本的影响。三,运输途中的合理途耗,这是最应该关注的一个部分。四,入库前的挑选、整理和准备费。五,税金。4)存货价值量的确定对自制存货的成本构成。自制存货成本的内容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其它直接成本和间接制造费用。注意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的料工费的划分。非生产领域的费用指是引起其间费用变化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以及形成长期资产的支出,例如形成固定资产的支出,形成无形资产的支出等。5)存货价值量的确定对发出存货、消耗存货的成本构成。企业发出存货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主要用的是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企业在利润会由于存货核算方法的不同而形成差异。存货价值量的确定对明显贬值存货的处理。一,明显贬值的存货包括:实效性强的存货,技术进步快、更新换代快的存货,受偶发性因素影响的存货等。二,成本。对存货的初始入帐价值的确定。三,市价,是指存货的可变现性质。四,成本与市价赎低规则的内容。当存货的成本低于市价时,以成本确认期末存货价值。当存货的成本高于市价时,企业应以市价来代替其成本,作为期末存货的价值并确认存货跌价损失,将损失计入当期利润表。用低的计为成本用来确定存货的价值量,警惕利用成本与市价赎低规则来人为调节年度间的利润。6)存货的质量分析。存货周转率是指从购买原材料到产品被卖出所需要的时间和周转快慢。在存货周转一次有利润的情况下,存货周转速度越快,盈利水平就会越高。周转速度越慢,盈利水平就会越低。当周转速度太慢的时候,企业就无法盈利了。存货与固定资产也有着内在的联系。7)存货变动原因分析。1>材料存货变动的原因分析。材料存货的主要项目是原材料,因此分析时应重点分析原材料变动的原因。影响原材料变动的原因主要包括:1,期初结存量。2本期购入量。3本期耗用量。本期耗用量又取决于各种产品的产量和各单位产品的材料耗用量。4材料单位价格。由于材料种类繁多,分析时为了减少分析工作量,突出主要矛盾,应选择主要材料或变动幅度较大的主要材料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分析工作分清主次,重点突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制品存货变动原因的分析。影响在制品存货变动的原因有:平均日产量、生产周期、在制品成本系数和单位产品成本。以上因素中,尽可能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是减少在制品存货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企业经过主观努力能够做到的。至于增加产量而使在制品存货增加则属正常情况。如果仅仅为降低在制品存量规模,节约资金占用而降低产量反而是不正常的。3>产成品存货变动原因分析。产成品存货变动原因的分析应从期初结存量、本期生产量、本期销售量和单位产品成本,四个方面进行。在以上四个方面因素中,销售量和生产量是决定产成品存货存量规模的最重要因素。企业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应做好销售工作,才能保证企业资金迅速回笼、资金周转加速、再生产活动顺利进行。2.10 固定资产分析1)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分。固定资产的概念确定以后,其它一些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耐用的生产经营资料,都应该做作低值易耗品来处理。固定资产应该是单位价值比较大、使用年限比较长的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那样严格。不用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折旧,而是对低价易耗品的价值进行摊销。低价易耗品可以视同存货管理,所以不叫折旧叫摊销。有的企业采用一次摊销。有的采用五五摊销。一次性对低值易耗品的价值进行摊销,会形成一些表外资源,所以用这种方法对低值易耗品的价值进行摊销时,企业应该设立备查薄。2)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与财务状况的外在表现。固定资产属于长期资产,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第一,用流动资产来购置建设。流动资产反应企业短时间内的活力,长期资产反应企业长期发展的能力,流动资产转化为长期资产会削弱企业的短期活力。企业如果有其它偿债压力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营上的困难。第二,用长期负债的方式来取得固定资产。例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类似于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支付完前期的费用以后,以租入该固定资产有关的收入和风险就已经转给了承租企业。出租方只保有该固定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虽然出租方拥有法定所有权,但是此资产已经可以列入承租企业的固定资产项目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纳入承租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融资租入资产的存在,主要会引起企业的长期负债的增加。但是货币的流出量不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短时间的货币压力就相对较小。第三,接受股东的非货币入资形成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会引起企业的负债率提高,可能会制约企业进一步的融资能力或限制企业进一步的融资能力。接受固定的非货币入资对报表的影响是增加固定资产同时,增加注册资本或实收资本。这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主要注意它的计价问题。可能产生的问题是价值。可以按照双方的协议,需要价值评估,不要留有这种未来争议的伏笔。3)固定资产与技术装备水平和规定效益。分析一个企业固定资产规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特定的技术装备水平应该和企业的发展情况相适应,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资产就是优质资产,并不是指该资产的物理性能最优。可能引起企业固定资产发生变动的几个方面原因:第一,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内在需要。第二,企业预测未来的市场将有比较大的市场容量的增加,原有的生产规模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要先把设备准备好。第三,其它原因。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固定资产的变动都对未来的成长规模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通过多生产产品来降低单位成本,或者通过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生产出毛利率更高的产品,以弥补产品成本的上升。如果企业的未来不能出现高毛利率的扩大,增加的固定资不能像预期那样扩大,增加的固定资产就可能导致设备的利用率下降,单位产品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仅仅是折旧费就可能造成企业效益的滑坡。4)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折旧可以理解为是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使用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金额。计提折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偿,折旧的速度将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更新的速度。折旧是企业会计中的专有概念,非正常的或自然灾害的固定资产价值损耗不能算是折旧,只能算是损失。由于价格波动引起的固定资产的价值的减少,也不能算是折旧。影响折旧确认的因素:1>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即固定资产的初始入帐成本。2>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是指企业选定的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选择应该考虑折旧的目的。计算折旧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