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三点建议.doc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三点建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三点建议本文从分析p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制度管理、规范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三个方面入手,指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一个崭新的环境,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会在不同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不进行及时的了解分析p ,指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进步,而且还可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深入分析p 大学生管理的方式和方法。1 健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在思想政治方面还是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的,对大是大非问题也有较强的鉴别力。但是社会结构和环境的变革也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新的变化。当今社会到处都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也将当今大学生推到了这变革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适者生存,强者生存”已被大多数人认同,这就使得“政治是空谈,经济是现实”,“少论国家,多想自己前途”的偏颇经济思想和淡漠政治的倾向在一部分大学生头脑中渐渐形成。因此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上,而应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教育并不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也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教育要抛砖引玉,不悱不发。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首先要通过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明确识别事物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有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课内课外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程序实施管理2.1 规范管理主旨是依法依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现行的高校大学生行为准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等因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千变万化,学校还应制定具体化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学生竞争的平等,保证管理过程的良性发展。如大学生奖学金评定中, 如不按程序进行,随意加分,都要引起学生的不满,带来管理上的极大混乱,起不到奖学金的奖优示范作用。可见认真按照管理程序组织实施是大学校园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保障。此外,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把日常琐碎工作系统化归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炼提升,贴近学生生活,这样工作针对性更强,管理效果更加突出。2.2 把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等融入到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框架中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既要管理好,又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与他们平等相处,关注他们的正当权利等。而实际管理中会发现一些学生的纪律观念淡薄,比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不出早操、不上自习等。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唯有建立健全良好的日常行为考核和评价机制,没有考核,就没有约束。在日常管理中,任课教师要把学生平时上课时的纪律遵守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辅导员要把学生平时的遵纪守法、集体观念、劳动观念、文明举止等方面的表现与班委选举、学生会竞选、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入党等联系起来。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3 规范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3.1 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且要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要随时注意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动态。让每个大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工作者的职责。学生管理还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严格管理为核心。班主任、辅导员应该经常查课、记考勤、定期开班会、讲评学习情况、进行考前纪律教育、考后及时总结等,促使学生重视学习,教育学生珍惜大学时光,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学生有了学习压倒一切的观点,动力就有了。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信念,这将是他们在大学里所收获的毕身财富。3.2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课外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高校应该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做出努力。更多地鼓励和资助大学生成立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团体,如社区志愿服务队、协会、学会等。只要学生团体的成立和活动不与国家法律冲突,不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违背,学校就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社团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社团,其成员能够通过参与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新生虽然面对着许多方面的转变,但通过参加社团可以使他们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找到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另外,学生的团体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完全应由学生们讨论自行制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力求把这些活动办得富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这种充满欢乐的活动中巩固和加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集体精神生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总之,对大学生的管理应“多管齐下”既有益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气氛,又通过合理规范的管理创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大学生。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但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管理是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它决定着学生质量的好坏,因此,如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以何种教育管理方式提高高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有着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一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p 1从生质量上看,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我院的大部分学生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和社会生,今年又招收了外地生。这就导致相同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悬殊,同一班级或各系部学生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缺少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较差、自律能力不足的缺点,这给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带来巨大困难。2从思想意识上看,学生价值观念逐渐转变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大学生的灵魂,如盲目崇洋媚外,祖国意识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等。同时在价值观上更加“务实”,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理想境界的空虚,集体观念的淡薄,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3从心理素质上看,学生心理问题值得关注从我院招生情况来看,处在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在少数,因而在面临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就业困难等问题时,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困扰,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自卑是高职院校学生当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自卑往往导致自负、眼高手低,这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就业时也存在一定问题。4从行为习惯上看,学生生活能力欠佳目前,在校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很多同学形成任性、自私、张扬、特立独行等个性,这就容易导致日后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漠不关心,造成宿舍关系紧张等问题,这种在入学前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由、散漫的心理状态造成大部分学生不愿受到过多管束,因此,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难度大的现状。5从其他方面上看,学生管理难度增大第一,网络进入校园后,在教学科研等领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也认为通过网络获取了大量信息,开阔了视野,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网上信息良莠混杂,一些有害信息严重腐蚀大学生的心灵,网上不负责任的言论容易带来思想混乱,同时学生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正常学习,给学生管理带来很多新的问题。第二,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凸显,其能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评奖、评优、惩处等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否则学生会采取合法手段维权,这也对我们学生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二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学生管理理念需要创新一直以来,在学校各部门中对学生教育管理的认识都存在误区,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就是学生工作者的事情,没有意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体的,没有意识到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更有些教师一直存在着“我是教师你是学生”的理念,没有树立“教育管理服务育人”的思想,这样的理念已经与时代的发展特征不符。2学生管理方法有待提高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以管理者为中心开展的,管理者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经常采用行政性和强制性的方式来管理学生,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都归结于学生素质太差,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加剧。另一方面,学生工作内容庞杂,使得大部分学生工作者都在处理琐碎繁杂的日常事物,而无暇开展针对学生特点的研究,表层工作做得多,深层研究做得少,这使得学生管理者更像是消防员,哪里有问题扑向哪里,全员齐抓共管的机制并没有落到实处。3学生管理队伍力量不足我院学生管理队伍目前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面对日渐扩大的教育规模和学生数量,当前薄弱的学生管理力量显然无法满足繁杂的学生管理工作。虽然我们积极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干部和辅导员助理,但他们的管理方式只限于老师界定的范围,又担心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发生矛盾,使得部分工作只流于表面未能落到实处,所以学生管理仍然面临着力量不足的问题。三 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1从学生管理工作者角度来说第一,理念上要将“以生为本”真正落到实处。要改变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首先要在管理理念上改变以往的错误认识,建立“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其内涵就是要发现个人的自身价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以尊重、理解、关爱和宽容的态度进行管理,以服务学生为己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第二,方式上要积极开展深度辅导,做到因人施教。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法,使我们的工作真正达到目的,是每位学生工作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管理方式在培养人教育人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针对每位同学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深度辅导,做到因人施教,这是管理革新的重要方向,它包含着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第三,人员上要打造一支素质能力兼备的得力队伍。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工作,只有建立一支业务精、作风正的队伍,才能构建好权责分明、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从而使学生管理工作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2从学生发展角度来说第一,管理为先,养成良好习惯。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刚一入校时加强基础管理,通过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文明修身活动”、“党员先锋引领计划”等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让原本在高中时很少受到关注及表扬的学生在良好的鼓励的氛围下学习和生活,从而在大一初始阶段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技能为重,注重第二课堂。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有很好的组织策划能力,因此在管理上要侧重培养学生的技能,通过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科技作品立项”、“广告创意大赛”等比赛,以赛代练;同时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重视第二课堂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目标就是以学生为载体,以系部作依托,培养专业化、项目化、技能化的应用型人才。第三,素质为本,培养职业人才。面对着越来越难的就业形势,我们应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将就业指导全程化、分类化:大一侧重引导和规划教育,大二侧重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大三侧重于就业指导,旨在培养出更多的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p 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合格的职业人。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让管理者在工作者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特点,不断调整工作重点及工作方式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兴利除弊,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当前,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如价值趋向多元化,学习动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弱,自制能力较差等。为此,各高职学院针对当前大学生出现的新特征,都在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并制定了许多新的管理措施。【关键词】:p :高职院校学生;新特征;多元化;措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到来,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也相应的降低,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特别是高职学生。学生的来多渠道,(既有职高毕业生,也有普通高中毕业生,还有曾经在社会上工作过的青年。)这意味着带来的是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多元化、复杂化。也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高职学生的生情况和学生的自身素质情况,高职学生的特点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现象:心理素质不高;自信心不足;自我要求不严格;自律意识差、缺乏责任感;文化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等。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局限今后高职学生在学习和职场竞争的短板。为此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们也不断的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创新管理方法,在此提出以下几个观点供大家进行探讨。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意识首先作为一名高职学生,他们就已经是一名成年人。是在国家的法律规章制度下进行生活学习的一名公民。为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上,而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高职学生培养成掌握正确的政治理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自愿奉献于社会现代化事业的“四有”新人。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并不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也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必须怀着真挚而深厚的爱去做工作,充分发挥积极情感打动人和陶冶人作用。用情感的力量去打动人、感染人,用逻辑的力量去说服人。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去打动、感染受教育者的心灵。与受教育者建立一种心灵的沟通,对受教育者的处境、思想行动和心情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也能给以具体的分析p 和评价,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总结经验教训。作为高职学生很多都缺乏坚定意志、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通过各种课内课外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明确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知耻改过的观念,勇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确辨别是非荣辱,加强自我约束,使优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成为他们主动的人生追求。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作为一名正常的、普通的大学生无论是在年龄、体质、思维各方面都已经经历了成长阶段,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丰富的学习经验和少量社会经验。应该是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思维能力,能够客观冷静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成年人。但事实上,由于父母的宠爱让不少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依赖性,自己缺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能力。并且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不少学生成天沉迷在电脑的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生活。终日逃课上网,夜不归宿,在游戏和聊天中挥霍自己的青春和父母的血汗。由此可见,大学生自我管理是何等的重要,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么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就要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建立自我信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帮助学生拓宽生活学习范围,使学生逐步从依赖走向独立。通过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从而拓宽学生的世界观,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便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控制自己的行为,清楚、冷静地了解自己所处的地位,自己的优势和短处,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这样才能使自己将来不会后悔。三、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树立目标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后,各高校相继进行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工作则越来越不好找。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为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白高职学生与高中学生、中职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之间的区别,让学生了解高职学生与高中学生、中职学生和本科学生在职场上的竞争优势。通过这些让高职学生找准今后学习的目标,职场目标和人生奋斗方向。帮助学生有正对性的去学习专业知识和加强职业技能,为今后在职场竞争占得先机。同时向学生讲述历届的学长在职场上的成功经验去鼓励学生。让学生不在因自己是一名高职学生而感到自卑;让学生明白读书并不是没有前途,也让学生从一片迷茫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立足点,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和方向。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建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建立信心。四、管理要落在规范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上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且要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要随时注意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动态。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整个人都松懈下来,整天无所事事,缺乏自制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上倦怠、生活上懒散、精神上空虚消沉,自我要求降低,独立自主能力差,种种不良习惯给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规范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要从入校时就抓起。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让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以及优秀学生党员等向新生介绍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安排大学生活,如何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可以联系、组织往届毕业生中的优秀分子进行现身说法,介绍学校专业是他们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奠基石,介绍专业人士的成功事迹,使新生对本专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职业印象。为他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树立好榜样,增强学习动力。学生管理还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严格管理为核心。班主任、辅导员应该经常查课、记考勤、定期开班会、讲评学习情况、进行考前纪律等,促使学生重视学习,教育学生珍惜大学时光,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学生有了学习压倒一切的观点,学习动力有了,学习主动性就出来了。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信念,这将是他们在大学里所收获的毕身财富。五、正确运用激励方法,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十八九岁。正处在个性鲜明,思想逐步成熟的阶段,同时也是逆反心理表现得较为明显的时期。有时一件小事就可能引发不可预见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如果过多的利用学校的学生管理守则严格约束,有时效果会不佳,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时也会影晌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方式。要多运用激励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而且在激励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刺激”,如:对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就鼓励他们争取一天要比一天要有所好转,要有所改进,不去要求这类学生一下就达到跟平时表现好的学生一样,要以不同的标准去分别去要求他们,去鼓励他们进步。当他们有所进步就在全班进行表扬,加强他们的荣誉感,满足感。促使他们逐步建立规范意识。对于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和要求自己。六、树人先塑己在亮剑中李云龙所说“一支部队的性格和气质,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同样的作为高校的管理工作者,个人的性格和气质也是非常主要的。如今的师道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在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广博的知识既是涵养的基础,又是威信的泉。要不断地吸收最新的科技知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宽厚的知识结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小善为大善,日积月累,逐步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身教重于言教,在日常的教育中身教比言教更有影响力,教育者只有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做大学生的表率,才能发挥教育作用。通过教育者自身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总之。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革,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有了新的特点,这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要不断更新观念,科学地把:“情、理、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的校规、校纪,在执行中要注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助人,以法育人。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变以往包得过多,管得过死的管理模式。积极构建全新的大学生管理理念和体制,积极营造一个开放、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正确理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专业课教学、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是高校办学的三件大事。本文以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为视角探讨了高职院校在这两项工作中的教育管理模式。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取得的进步高职教育在我国广泛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高职教育从规模到内涵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方面也做了大量探索。1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成为共识。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固然很重要,但对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更重要。因为高职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对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2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它是指在学生管理中,学生工作处为学院一级管理机构,各系为二级管理机构。前者负责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服务,后者负责本系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在此基础上,许多高职院校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高职培养目标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进程,例如在学生管理中引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系统,尝试以班级和宿舍为终端的“双元制”管理体制,实施素质拓展认证制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这些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使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得以进一步完善。3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质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核心内容表现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接受,并在不断地亲身实践。例如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把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难点与热点结合起来,等等1。4形成主渠道与多种辅渠道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多数高职院校都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注重发挥党团活动的教育功能,广泛开展群众性社团活动,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教育体系。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虽然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提高高职办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短、生员结构复杂,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1,如何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高职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在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如果宽松有余,就容易使相当一部分自立与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因散漫而荒废学业;如果过于严格,又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2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理论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究其原因,既有观念问题,如对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应有的认识;也有体制问题,如相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不便于部门之间的深层次合作。3继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任重而道远。明理诚信、敬业爱岗、吃苦耐劳是高职学生应有的人格品质,而以培养这些品格为己任的高职教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诚信缺失、官僚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对校园教育的冲击强而有力,提高诚信教育实效性的难度可想而知。面对一直在家长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学校进行吃苦耐劳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又有待商榷。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在长期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实践中,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创新尝试,下面重点阐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思考与实践。1整合教育与管理机构,推动学生教育与管理部门的深层合作。因为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行为自律性欠缺,所以需要更多的教育引导与组织管理。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一项系统:1:程,需要全员参与、多部门合作。传统的部门合作形式常常是由某一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助成立专项事务管理委员会,多属于松散型的合作,适合于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而要解决充满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学生的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问题,就需要各部门的合作更加紧密,以充分实现各工作部门的优势互补。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处、社科部、团委整合为学工部,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方便了合作,便于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统一筹划及人力资的合理调配。2实施教育管理学分制度。一些高职院校启动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许多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院校还有必要帮助学生设定发展目标,以引导与保证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教育管理学分制就是以学分计量为手段,以学生必须接受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它把教育与管理的内容量化为学分,分别制定分值比例,建立学生的学分档案,并把它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教育管理学分制包括教育学分与管理学分两部分。教育学分项目包括军训、入学教育、人文素质讲座、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诚信行为、社会实践、自律活动、技能比赛等;管理学分项目包括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自我管理、违纪情况等。教育管理学分制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从制度上保证其参加必须的教育活动,达到最基本的发展目标。3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形成各学期主题鲜明、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根据各学期的教育重点确定主题,如行为规范、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理想价值、职业道德、实践发展等;教学内容上,与各学期主题相一致;教学方式方法上,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座谈式、访谈式、报告式、案例式、情景式、表演式、辩论式、演讲式、体验式、调研式等,增强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实效性;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方面,拓展教育途径,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相互支撑的三维框架;在思想道德教育考核方面,形成“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实践考核”三结合的模式。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4通过学生参与公寓管理的途径,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三自”即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高职学生是战斗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有更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三自”意识就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建立以“三自”为主线的项目体系是开展“三自”活动的关键,以育为主,以管为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教师资,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公寓管理、自律自查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参与社会实践等“三自”项目,师生共创“三自”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5,利用高职办学特色,充分挖掘社会实践资。由于社会实践教学影响因素较多、组织过程较为复杂,许多学校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实践教学覆盖面狭窄的局限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充分利用高职办学特色,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比如将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也建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即所谓的“双基地”建设。“双基地”建设有利于体验教育,也有利于实现教学和育人的综合培养目标,具有可操作性。6丰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高职学生是未来的技术工作者。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他们更应该成为人文技术工作者,在自己的技术劳动中体现为社会负责的精神。因此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人文素质讲座是各高校的通常做法。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上,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1)人文基础课与人文微型课并举。人文基础课是关于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大型选修课程;而人文微型课则是指与专业课紧密结合的专业文化课,是从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分化或延伸出来的,在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教学中,由专业课教师完成的,面向一个系、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学生小组开设的微型课(必修或选修),课时的分配要独立但可以不分立 (做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教学计划内)。微型课的开设为专业课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人文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使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到人文教育的实践中。(2)加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调查显示:6553的学生认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学校进行组织,7212的学生认为需要教师的引导2。教师可以依托其专业优势,凭借自身的兴趣和专长组建人文教育小组,这种资利用有利于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3)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规范化与常规化建设。需要落实三项工作:一是有规划和方案,减少工作的随机性与随意性;二是注重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始终以常规化的观念指导工作的具体落实;三是把成熟的项目制度化,这是常规化的重要保证,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同时常规化需要在院、系、班三个级别的系统上建立;四是充分利用学生资以及社会教育资。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特长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学院的教师资是有限的,但社会的教师资是无限的。不仅课堂教学可以外聘教师,学生的课外教育活动同样可以外聘教师。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都是在课外进行的,校外人员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他们的辅导工作;学生也可以合理利用业余时间,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通过上述工作,高职院校可以形成教育引领管理,教育融于管理,管理促进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与管理互动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