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管理概述(doc 40)(1)dbhv.docx
-
资源ID:62748272
资源大小:1.40M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质量成本管理概述(doc 40)(1)dbhv.docx
目 录第一章 质量成本管理概述11.1 质量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11.2 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21.3 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和内容31.3.1 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31.3.2 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41.4 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水平之间的关系41.5 质量成本的分类51.6 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6第二章 质量成本的核算102.1 质量成本核算的意义102.2 质量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102.3 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12第三章 质量成本的控制153.1 产品质量最佳水平的确定153.2 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163.2.1 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成本控制163.2.2 生产过程质量成本的控制163.2.3 销售过程质量成本的控制173.3 全面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173.3.1 全面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的意义173.3.2 全面质量管理的阶段183.4 利用价值工程进行质量成本设计管理193.4.1 价值工程的基本内容193.4.2 价值工程的特点193.4.3 利用价值工程进行产品质量成本设计管理203.4.4 用价值工程进行成本设计的方法23第四章 质量成本的分析、报告、预测、计划及考核274.1 质量成本的分析274.1.1 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274.1.2 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274.2 质量成本报告284.3 质量成本预测294.4 质量成本计划304.5 质量成本考核30第五章 质量成本管理的新发展325.1 作业质量成本管理325.2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335.3 目标质量成本管理335.4 质量成本责任会计34参考文献35后 记36第一章 质量成本管理概述1.1 质量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所谓质量,国际标准ISO8042:1994中对其所作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而质量成本则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要而使产品达到预定质量水平所必须发生的耗费与可能发生的损失之和。质量成本管理则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结合而发展起来的。质量成本管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统计质量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主要是指1924年以前泰罗的科学管理,其特点是依靠质量检验的专业化队伍,按照既定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事后检验和质量把关,以减少废次品。二战期间,由于军事工业的快速发展,标准化质量管理既费工又费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美国电话公司工程师休哈特为代表,采用数理统计和概率的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和对废次品进行“防护性”的事前控制,省时省工,效果明显。以道奇罗末格为首,采用统计方法,解决了破坏性实验下控制质量现状、减少损失的难题。这两大突破促使了统计质量管理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提出了将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用与产品质量不合格所引起的损失一并考虑,将质量与成本结合起来,形成了质量成本管理。20世纪60年代后,费根堡姆在研究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把质量成本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产品生命周期。形成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技术装备、物资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到用户使用的全过程的质量成本管理,并提出五类重要的质量成本,即间接质量成本和卖主质量成本;无形质量成本与“责任暴露”质量成本;质量设备成本;寿命周期成本和用户质量成本等。80年代,哈林顿在不良质量成本一书中,把质量成本改名为“不良质量成本”,并划分为直接不良质量成本和间接不良质量成本。在间接不良质量成本中,把用户损失成本、信誉损失成本、用户不满损失成本等全部包括在不良质量成本之中。哈林顿还进一步还将质量检测、试验设备和有关报告质量数据的设备投资,如计算机、打印机等列为不良质量成本。对操作者特别是管理者的差错造成的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也列为内部差错成本和外部差错成本。质量成本范围的扩大也同时要求质量管理范围的扩大,从而推动质量成本管理的发展。1.2 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1994年在美国质量管理年会上说过,20世纪将以“生产率的世纪”载入史册,21世纪将是一个质量的世纪,全球化的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质量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公司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英国的英国通讯公司、日本的富士和丰田公司、墨西哥的克莱斯勒公司等都把全面质量管理(TQM)作为20世纪90年代最主要的成功因素,因为全面质量管理能够减少成本,并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许多久负盛名的大奖,如美国的MalcolmBaldrige质量奖、日本的Deming奖;墨西哥的Premio Nacional de Calidad奖都是为优异质量而设置的。为什么质量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呢?其原因在于:(1)提高质量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利润。如Motorola公司通讯和电子仪器的制造商,其1994年的质量改进方案节省20亿美元,占全年收入222亿美元的9%。Motorola公司1994年的经营利润为24亿美元。显然,如果不是依靠贯彻质量控制方案节约了大量成本,Motorola公司1994年的收益将会很低。(2)提高质量可以防止低收入。如果企业的竞争对手正在改善其产品的质量,而企业本身却没有在提高质量方面进行投资,其可能的结果是该企业市场份额和收入的下降。因此,提高质量的目的在于防止低收入,而不是产生高收入。(3)提高质量能够提高公司的声誉和顾客的关切度,从而能够提高企业未来的收入。如Motorola公司由于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加了顾客的满意度,在8年的时间内,它的收入增长了380%,利润增长了800%,股票价格上涨了600%。(4)提高质量可以履行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有关环境管理标准的ISO4000,该标准的目的在于引起企业对环境目标的注意,并发展环境系统以改善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审计和绩效评估系统以对组织完成环境目标的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1.3 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和内容1.3.1 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1)广泛性质量成本具有广泛的内涵,它要求功能、成本、服务、环境、心理等诸方面都能满足用户需要,它既适用于有形的产品,也适用于无形的劳务,如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决策质量等。因此,现代质量成本不仅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质量成本状况,而且还要覆盖非物质生产部门质量管理的效益状况。质量成本除了反映现实的内容外,还应研究反映潜在的和隐含的质量成本支出。(2)动态性质量成本是个相对的、变化的、发展的概念,它随着地域、时期、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的变化而赋予不同的内容和要求,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知识的更新,其内涵与要求也不断地更新和丰富。因此,质量成本作为服务于质量经营和体现产品质量适用性的专项成本,必须保持自身的动态性,随着产品质量适用性的变化而变化。如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代新型产品必须具有环保、无污染、节能和更高的安全性等质量要求,这都是新型产品质量成本投入新的增长点。(3)多样性由于不同的质量成本主体所要达到的目的各不相同,质量成本的考核方法有多种多样,因此,质量成本除了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形式外,还要兼用其他的计量形式,从而从各个侧面反映质量成本的内在属性。(4)收益性质量成本作为服务于企业资本增值盈利的管理成本,目的是通过核算和反映一定量的质量改进资本投入与由此产生的质量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构,从而为质量经营决策提供全面的价值依据。因此,现代质量成本不仅应能及时、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质量成本支出,而且还要反映质量收益,进行质量成本的经济效益核算和决策,以便企业在市场竞争、顾客的需求和企业生存、获利之间进行权衡。由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拟定的国家标准质量成本管理导则(第二稿)中规定质量成本的内涵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它包括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在特殊情况下,还需增加外部质量保证成本。1.3.2 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质量成本管理是对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试制、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进行的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对生产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具体来说,质量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开发系统的质量成本管理(2)生产过程的质量成本管理(3)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管理(4)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质量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将在第三章的质量控制中介绍。1.4 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企业要想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就要多支付研发费用,培训和提高工人的技能,加强质检工作,多耗用检验工时和返修工时,还要增加破坏性试验,多消耗原材料、能源,因而在一定时期内产品质量水平越高,质量成本水平越高,相应的产品成本也越高。当产品质量水平越来越高时,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上升,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却会下降。在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以后,消灭了废次品,减少了返修工时,就会降低产品的成本。在产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大大减少了废品和返修品,因而可以直接减少合格品所负担的废品损失,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同时,由于消灭了废次品,提高了合格品产量,因而可以间接减少产品所负担的计时工资和固定费用的份额,大大降低产品成本。从产品质量的性质考察,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产品在设计、制造、销售、使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全部效益如何。因此,产品质量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而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适合的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结合,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如果不增加质量成本,产品质量水平低,不仅废次品多会提高成本,还有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对客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补偿成本,必然使产品成本提高。1.5 质量成本的分类尽管很多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和国际组织对质量成本内涵的表述在形式上有所差异,在内容上有所侧重,但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确保规定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而支出的费用,以及因为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损失的总和。质量成本分为两个部分: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运行质量成本又由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组成。具体内容为:(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为了防止产生不合格品与质量故障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质量工作费用、产品评审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奖励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和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2)检验成本检验成本是为检查和评定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管理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和标准所需的费用,主要包括进货检测试制费、现场产品制造和加工检测及产品测试等费用。(3)内部缺陷成本内部缺陷成本是指产品交用户前由于自身的缺陷造成的损失,及处理故障所支出的费用之和,主要包括不可修复的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的返修损失、返工后或矫正后的产品重复检测和试验的复验费用、由于产品质量事故引起的停工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等。(4)外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是指在产品交用户后,因产品质量缺陷引起的一切损失费用,主要包括由于质量缺陷而支付的诉讼费用、索赔费用、退换货损失、保修费用和降价损失等。(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提供用户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费用、产品质量验证费、质量评定费用。此外,对于低质量所发生的机会成本如由于低质量而导致的销售的下降,低价降价而放弃的收益等,通常并不在会计系统中进行计量,因此,又称隐含成本。但是,机会成本有可能是很大的,并且是重要的成本动因,因此,在分析时应加以考虑。质量成本就其发生的性质可能划分为3类:第一类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而发生的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第二类是由产品质量和生产工作质量造成企业实际支付的厂内缺陷成本和厂外缺陷成本;第三类是由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造成企业不必支付而应计算的厂内缺陷成本(如质量事故而发生的减产损失、停工损失等)和厂外缺陷成本(如因不良质量而失去了销售和市场份额等),也即机会成本。质量成本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显见质量成本和隐含质量成本两种。从价值补偿的角度考察;显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有形损失,必须得到补偿,它直接对企业造成损失,因而,又称直接质量不良成本。显见成本可以从企业会计记录中获取数据的成本,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厂内缺陷成本、厂外缺陷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等。隐含成本是实际发生但并未支付的无形损失,只需计算而不必得到补偿,主要是由不良质量而形成的机会成本,它间接地对企业造成损失,因而,又称间接质量不良成本。这些机会成本往往不列示在会计记录中。质量成本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考察还可以分为可控成本和结果成本两类,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和厂外质量保证成本是可控成本,通过其增减变动对厂内缺陷成本、厂外缺陷成本和隐含成本产生影响。厂内缺陷成本、厂外缺陷成本和隐含成本是结果成本,是因质量达不到既定要求、控制失效而造成的厂内和厂外损失,它受可控成本的影响。1.6 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 在理解质量成本的概念及构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正确合理地设置质量成本项目,才有利于对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正确设置质量成本项目的原则主要有:1视企业的具体情况,包括行业类型、生产规模、质量成本费用的特点等;2视现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其他有关规定等。国外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不尽相同,下面是国外质量管理专家设置的质量成本项目的比较:表1-6-1美国费根堡姆瑞典桑德霍姆预防成本1质量规划费用2工序控制费用3质量信息设备的设计和研制费用4质量培训费用5产品设计鉴定费用6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7其他预防费用1质量方面的行政管理费2新产品评审费3质量管理培训费4工序控制费5数据收集分析费6推进质量管理费7供应商评价费鉴定成本1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费2实验室验收试验费3实验室或其他计量服务费4检验费5试验费6核对工作费7试验、检验装置的调整费8试验、检验用材料与小型质量设备费9质量审核费10外部担保费11质量信息试验和检验设备的维护和校准费用12产品工程审察和装运前再审查的费用13现场试验费1来料检验费2工序检验费3检测手段维护标准费4成品检验费5质量审核费6特殊检验费内部损失成本1废品损失2返修损失3材料采购方面损失4工厂联络费1废品损失2返工费用3复检费用4降级损失5减产损失6处理费用7废品分析费用外部损失成本1保单范围内的投诉费2保单以外的投诉费3产品售后服务费4产品责任费5产品包装费1受理顾客申诉费2退货3保修费用4折扣损失我国各行业企业在推行质量成本制度的过程中,也设置了不尽相同而又基本一致的质量成本项目。我国国家标准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规定的质量成本科目是:一级科目质量成本;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如有特殊要求时增设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三级科目共21项,规定各部门、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列表如下:表1-62 我国质量成本项目表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有色冶金企业1培训费2质量工作费3产品评审费4质量情报费5质量攻关费6质量奖励费7改进包装费8技术服务费1原材料检验费2工序检验费3半成品检验费4成品检验费5存货复检费6检测手段维修费1中间废品2最终废品3残料4二极品折价损失1返工费用2停工损失费3事故处理费1索赔处理费2退货损失3折价损失4返修损失费电缆企业1质量培训费2质量管理办公及业务活动3新产品评审费4质量管理人员工资等5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费用6工序能力研究费7质量奖励费8提高和改进措施费1进货检验和试验费2新产品质量鉴定3半成品及产成品检验和试验费4检验、试验办公费5检测房屋设备折旧及大修理费6检测设备、仪器维修费7检验试验人员工资奖励费用1材料报废及处理损失2半成品在制品产成品报废损失3超工艺损耗损失4降级和处理损失5返修和复试损失6停工损失7分析处理费用1保修费用2退货损失费3折价损失及索赔费用4申诉费用机械企业1培训费2质量工作费3产品评审费4质量奖励费5工资及附加费6质量改进措施费1检测试验费2零件工序检验费3特殊检验费4成品检验费5目标鉴定费6检测设备评检费7工序费用1返修复检费2废品损失3车间三包损失4产品降级损失5工作失误损失6停工损失7事故分析处理1索赔费用2退货损失3折价损失4保修损失5用户建议费机械部门讨论稿1质量培训费2质量评审费3新产品评审费4质量改进费5工序能力研究费6其它1进货检验费2工序检验费3材料、样品试验费4出厂检验费5设备精度检验费1返修损失费2废品损失费3筛选损失费4降级损失费5停工损失费1索赔费2退货损失费3折价损失费4保修费航空仪表企业1质量培训费2质量管理人员工资3新产品评审活动费4质量管理资料费5质量管理会议费6质量奖励费7质量改进措施费8质量宣传教育费9差旅费(因质量)1原材料入厂检验费2工序检验费3元器件入厂检验费4产品验收定检费5元器件筛选费6设备仪器管理费1产品提交失败损失2综合废品损失3产品定检损失4产品折价损失5其他1索赔损失2退货损失3返修费用4事故处理费5其他二级和三级科目见下表:表1-6-3二级科目三 级 科 目一、预防费用1质量工作费2质量培训费3工资及职工福利基金4新产品评审费5质量管理活动费6质量改进措施费7质量评审费8其他费用二、鉴定成本1进货检验费2工序检验费3质检部门办公费4工资及职工福利基金5检测设备维修费6产品质量认证费7产品试验费8检测设备的折旧费9其他费用三、内部损失成本1不合格品损失费2返修费3降级损失费4停工损失费5产品质量事故分析处理费6积压损失费7责任损失费8其他费用四、外部损失成本1索赔费2退货损失费3折价损失费4保修费5工资及职工福利基金6其他费用五、外部质量保证成本1质量保证措施费2产品质量证实试验费3评定费4其他费用 按照ISO8402:1994对质量成本的定义,质量成本只包括“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和“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而不是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成本,也不是“为获得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和损失。因此,在归集质量成本费用时,必须在正确理解质量成本内涵的基础上,将各项费用或损失归入适当的项目中。比如设备的大修理费,就不应列入质量成本。也就是说,为维持正常生产所需必备条件以及为提高产品质量等级水平所发生的费用,都不属于质量成本的范围。还有,从上述列示的质量成本项目及其归集的费用范围可以看出,质量成本中的大部分费用和损失都可以按现行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核算,而有一部分确实能使企业减少收益或造成损失的费用,如由于质量事故而发生的停工损失、由于产品质量不好而发生的降价损失等,则不属于现行会计核算的范围,而需要用统计核算的方法来处理。第二章 质量成本的核算2.1 质量成本核算的意义1.对开展和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质量成本核算为开展和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提供必需的实际质量成本信息。它为质量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实际资料,为控制、分析和考核提供了直接依据。2.对推行和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综合运用的一整套管理体系。质量成本核算在反映质量成本形成的过程中,从经济的角度也反映了质量形成活动,包括设计、研制、制造、销售、服务、用户使用的全部过程。它对实现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的经济性要求提供了信息保证,为综合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高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3.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质量成本核算反映了质量费用的实际发生和质量成本形成的全部过程。它为企业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分析质量成本升降的原因,确定合理的质量成本结构,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提供了依据。4.对加强质量责任管理,正确进行业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质量责任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落实质量经济责任制。质量成本核算为评价和考核各个责任单位的业绩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对加强质量责任管理和业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2.2 质量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在进行质量成本核算时应设置“质量成本”一级科目,下面按质量成本的构成分设“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五个二级科目。同时还要设置汇总表和有关的明细表,列示如下:1质量成本汇总表2质量成本预防费用明细表3质量成本鉴定费用明细表4质量成本内部损失明细表5质量成本外部损失明细表6质量成本外部保证费用明细表现举例如下:表2-2-1质量成本汇总表单位项目质量成本汇总单位(元)合 计铸造车间金工车间装配车间检验科销售科······金额百分比内部故障成本废品损失费返修损失费降级损失费停工损失费处理故障费小 计22222222221103030303030150252525252512530303030301502020202020100······外部故障成本索 赔 费折价损失退货损失保 修 费其他损失小 计22222222221103030303030150303030302014030304030301603020303030140······鉴定成本各种检验费检测设备维修、更新 费小 计222244303060302050103040202040······预防成本质量计划费新产品评审费工序质量控制费质量情报费检测设备费质量培训费质量奖励费小 计2222222222222215430303030303030210303030303030202003030303030202017030203020303030170······表2-2-2 预 防 成 本 明 细 表 项目 产品质量计划费新产品评审费工序质量控制费质量审核费质量改进费检测设备鉴定费质量奖励费质量培训费合计甲2525252222222020181乙111212121313141491丙2222222222222222176其他几项质量成本明细表的形式与表2-2-2相似。2.3 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便于核算和明确责任,应当根据质量成本项目(科目)的具体内容、费用开支范围和费用发生的区域,将质量成本核算的责任归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建立核算网点,明确传递程序,实行归口管理。核算应按质量成本的三级科目进行。显见质量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也属于显见质量成本)按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隐含质量成本则按明细项目进行统计核算。总质量成本等于显见质量成本和隐含质量成本二者之和。质量成本核算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的方法:统计核算方法,统计和会计相结合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具体来说:1.质量成本统计核算方法的特点(1)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实物尺度、劳动尺度和货币尺度。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来反映质量水平、质量缺陷、质量费用等。(2)以反映质量成本总体情况和质量经济性的基本规律为目的。不强调核算资料的完整性和精确性。(3)运用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分组法、平均法等统计方法获取所要求的核算资料。统计核算方法的优点是重点突出、简便易行;主要缺陷是数据不精确、可靠性较差。这种方法适应于处在质量成本管理与质量成本核算初级阶段的企业采用。2.质量成本会计核算法的特点质量成本会计核算法是将质量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成本通过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归集、分配与计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1)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辅以劳动计量尺度和实物计量尺度。(2)依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记录质量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数据资料准确可靠。(3)利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的专门方法,按生产经营过程质量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记录与反映。质量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优点是数据准确、资料完整、核算严密;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程序比较复杂。这种方法适应于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比较健全,核算人员素质较高,并有较好的核算基础的企业采用。3.质量成本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质量成本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质量成本比较易于用会计方法反映的部分应用会计核算方法反映,对于不易或不能精确计算的部分应用统计核算方法反映。显见质量成本可以通过会计核算在会计账簿中进行反映和归集。隐含质量成本实际并未发生或支付,故比较适合于用统计方法进行核算。有些显见质量成本的资料也可用统计方法进行收集处理。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的特点:(1)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尺度、实物尺度、劳动尺度。(2)核算方式机动灵活,力求资料的完整和准确。(3)采取统计调查、统计分组、凭证、记账、报账等方法收集质量成本的数据资料。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既有工业统计学,又有成本会计学;优点是简便易行、计较精确、方式灵活;缺点是资料的准确性略显不够。这种方法适应于已初步具备有一些统计核算经验的企业。三种方法各有不同特点,其理论基础、优缺点和适应范围也有差异。但是三种方法也有共同之处,核算目的和要求相同;原始凭证及数据收集渠道一致;质量成本项目相同。因而企业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采用适合本企业的核算方法。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所面对的竞争者也各不相同,作为大型的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本身基础较好,应当建立质量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以应对来自全国甚至世界级大企业的挑战;对于中等规模的企业,为求在更大的领域进一步发展,并结合自身情况,最好采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为过渡到会计核算打下基础;对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较差,采用统计核算方法逐步积累经验,在继续壮大的基础上,抓好质量成本管理。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发展,在考虑质量工作与企业财务的联系方面,ISO9004-1:1994除了提出质量成本法以外,还提出了过程成本法和质量损失法两种也已被证明是有用的方法。同时指出“并不排除其他方法,或这些方法的修改或组合。”对于这两种方法,限于篇幅,不做过多陈述。第三章 质量成本的控制质量成本控制就是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并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控制是保证各项质量成本经营的重要手段,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意义在于:1. 质量成本控制是质量成本经营的重要手段;2. 质量成本控制是推进企业改善全面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动力;3. 质量成本控制是建立和健全厂内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条件。3.1 产品质量最佳水平的确定 优质、高效、低成本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是越高越好,在一定条件下,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因而在质量成本控制中应当将产品质量同质量成本和产品价格联系起来确定最佳质量水平。实践表明,内部运行质量成本的各构成要素之间,还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增加了预防成本,内、外部故障成本就会降低;增加了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就可能加大,而外部故障成本就会减少。增加了投入,损失就会下降;反之,减少了投入,损失就会上升。投入成本和损失成本的关系如图所示: 内部损失成本 质量总成本 合格产品 外部损失成本 适宜质量水平单位成本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0 不合格品率 p 100%合格品率如图,当投入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为0时,合格品率几近于0;而逐步增加投入时,合格品率就迅速上升,损失成本则急剧下降,而总运行质量成本(投入加损失)也迅速下降。在p点时,如再降低不合格率,则需投入的成本就开始迅速增加,总成本也随之上升。因此。合格品率为p时所对应的总成本即为最适宜的质量成本。3.2 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3.2.1 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成本控制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除了选择最佳质量水平外,还应考虑设计阶段的成本,进行质量成本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一般包括设计规划成本,如调研费用、结构组合费用、条件审察费用等;试制实验成本,如样品试制费用、实验费用、鉴定评审费用等;技术管理成本,如技术文件的管理成本、情报管理费用、设计管理费用等。上述这些费用既构成产品的设计成本,又是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费用,构成产品质量成本的一部分。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设计出质量最佳产品。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1)控制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2)不必要质量成本的分析(3)加强产品设计的论证和评审(4)加强样品的试制和试验,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的完善(5)加强技术文件的管理,控制技术管理成本3.2.2 生产过程质量成本的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能否保证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厂的技术能力及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一切产品的质量问题,大部分产生于这个过程,因此,应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保证最佳的加工水平。生产过程质量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控制质量成本;(2)加强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不良品率在较低的水平;(3)组织好技术检验工作,保证检验费用的合理;(4)加强不合格品管理,降低厂内厂外损失;(5)加强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3.2.3 销售过程质量成本的控制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是指在销售过程中为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性费用。一般包括产品服务费用、保修费用、退货损失、折价损失、索赔损失等。产品服务费用是指在产品包装、运输、安装、使用和维护方面为用户提供服务活动而支出的费用。保修费用是指保修期间或根据合同对用户提供修理服务所支出的一切费用。退货损失是指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用户退货、换货而支出的一切费用。折价损失是指由于产品质量低于标准,经与用户协商同意折价出售的损失和由于折价损失而减少的其他收益。索赔费用是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经用户提出申诉,而进行索赔处理所支付的一切费用。因此,加强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对降低产品的质量总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资本增值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加强产品包装、储运的质量管理,降低产品质量损失;(2)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控制质量成本;(3)加强索赔处理,控制索赔费用支出。3.3 全面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3.3.1 全面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的意义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质量来进行。它不仅要求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管理,它还要求从企业最高决策者到一般员工均应参加到质量管理过程中。全面质量管理还强调,质量控制活动应包括从市场调研、产品规划、产品开发、制造、检测到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全员参加、全过程、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力求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质量管理模式。 所谓全员参加意味着质量控制由少数质量管理人员扩展到企业的所有人员。所谓的全过程是指将质量控制从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控制扩展到整个产品寿命周期。 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是指应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数理统计法。 全面控制质量因素意味着把影响质量的人、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检测手段、环境等全部予以控制,以确保质量。 事实证明,产品的质量与制造成本的关系很大,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要取得全面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另外,全面质量管理还强调以下观点:1用户第一的观点,并将用户的概念扩充到企业内部,即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的用户,不将问题留给用户。2预防的观点,即在设计和加工过程中消除质量隐患。3定量分析的观点,只有定量化才能获得质量控制的最佳效果。4以工作质量为重点的观点,因为产品质量和服务均取决于工作质量。3.3.2 全面质量管理的阶段全面质量管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称为计划阶段,又叫P阶段(Plan)。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