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PPT课件讲课教案.ppt
脑卒中PPT课件慢性病对全球健康的威胁2003年死因构成比年死因构成比 全球全球 中国中国慢病(700万)意外伤害(100万)传染病(100万)慢病(3300万)传染病(1800万)意外伤害(500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1.6亿高血脂患者1.6亿;超重者2亿;肥胖者6000万;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糖耐量低减2000万 20022002年中国六类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年中国六类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六类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六类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超重及肥胖率(超重及肥胖率(%)Criteria for obesityCriteria for obesity:0-6 years0-6 years:WHO-Z score,7-17years:WHO Criteria,WHO Criteria,18yearsyears:Chinese Criteria Chinese Criteria Overweight Overweight 24BMI28,Obesity BMI28。我国不同地区我国不同地区7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城乡分别为城乡分别为19.3%和和18.6%,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至四类农村高血压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12.6%。Big city M/S city Class 1 Rural Class 2 Rural Class 3 Rural Class 4Rural糖尿病率糖尿病率(%)变化趋势变化趋势 20 years 20 yearsBig City M/S City沉重的负担沉重的负担-影响劳动力人口影响劳动力人口成人高血压患者中劳动力人口的比例成人高血压患者中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2004年全省主要健康指标年全省主要健康指标 出生率为出生率为10.7110.71,死亡率为,死亡率为5.765.76。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1.3911.39 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5.1415.14 平均期望寿命平均期望寿命75.9975.99岁。岁。居民前居民前5 5位死亡原因:恶性肿瘤、呼吸系位死亡原因:恶性肿瘤、呼吸系疾病、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心脏病,疾病、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心脏病,占全部死亡的占全部死亡的80%80%。浙江省2004年居民死因构成 从肿瘤发病情况看,恶性肿瘤报告发从肿瘤发病情况看,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病率215.65/10万,城市农村分别为万,城市农村分别为244.79/10万和万和183.21/10万,万,35岁以上年岁以上年龄组均有较高的发病率。肿瘤种类与死龄组均有较高的发病率。肿瘤种类与死亡情况一致。亡情况一致。全省全省2004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心脏病死亡率逐年上升,从心脏病死亡率逐年上升,从1995年的年的52.03/10万上升到万上升到2004年的年的66.35/10万;万;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从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从1995年的年的107.14/10万万上升到上升到2004年的年的122.83/10万。万。冠心病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冠心病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40.83/1040.83/10万,城万,城市农村分别为市农村分别为36.70/1036.70/10万和万和42.55/1042.55/10万,农村高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略高于女性,于城市,男性略高于女性,4545岁以上发病率上升岁以上发病率上升明显;明显;脑卒中报告发病率脑卒中报告发病率183.63/10183.63/10万,城市农村分万,城市农村分别为别为177.34/10177.34/10万和万和189.49/10189.49/10万,农村高于城市,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男性高于女性,3535岁以上发病率上升明显。岁以上发病率上升明显。全省心脑血管病死亡与发病情况全省心脑血管病死亡与发病情况2 2、糖尿病、糖尿病 151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3.02%3.02%,估,估计全省有糖尿病患者计全省有糖尿病患者9898万。万。城市患病率城市患病率4.12%4.12%,农村,农村1.93%1.93%。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2、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 1818岁以上居民肥胖患病率岁以上居民肥胖患病率5.39%5.39%,估计全,估计全省有肥胖现患病人省有肥胖现患病人175175万。万。城市城市5.92%5.92%,农村,农村4.78%4.78%;18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22.72%22.72%,估计全,估计全省有超重者省有超重者740740万。万。城市超重率城市超重率24%24%,农村,农村21%21%,男性,男性24%24%,女,女性性22%22%。3、血脂异常、血脂异常 1818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率为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率为24.66%24.66%,估,估计全省血脂异常现患人数为计全省血脂异常现患人数为803803万;万;城市城市30.34%30.34%,农村,农村21.56%21.56%;高胆固醇血症现患率高胆固醇血症现患率8.34%8.34%;高甘油三酯血症现患率高甘油三酯血症现患率20.73%20.73%;1、膳食不合理、膳食不合理钙钙、维维生生素素A等等营营养养素素缺缺乏乏仍仍然然存存在在。3-12岁岁儿儿童童维维生生素素A缺缺乏乏率率3.51%;居居民民钙钙摄摄入入量量576毫克,相当于推荐量的毫克,相当于推荐量的60%。膳食结构中动物类食物消费过多,谷类消费膳食结构中动物类食物消费过多,谷类消费偏少。偏少。全省居民脂肪供能比为全省居民脂肪供能比为30.16%,城市,城市脂肪供能比为脂肪供能比为34.28%,农村居民为,农村居民为28.16%,(世界卫生组组推荐(世界卫生组组推荐40.0very severe腰围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和腰臀比和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O的标准:的标准:男性腰围男性腰围102cm102cm、女性腰围、女性腰围88cm88cm作为上身性肥作为上身性肥胖的标准;胖的标准;腰臀比男性腰臀比男性0.90.9、女性、女性0.80.8作为上身性肥胖的作为上身性肥胖的标准。标准。我国的标准:我国的标准:腰围男性腰围男性85cm85cm,女性,女性80cm80cm作为上作为上身性肥胖的标准。身性肥胖的标准。2 2物理测量法物理测量法 全身电传导全身电传导(total bod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total bod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生物电阻抗分析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analysis)双能双能X X线吸收线吸收(dual-energy X-ray)(dual-energy X-ray)计算机控制的断层扫描计算机控制的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ic(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s)scans)磁共振扫描磁共振扫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can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cans)3 3化学测量法化学测量法 稀释法、稀释法、4040K K计数法、尿肌酐测定法计数法、尿肌酐测定法 诊断方法(诊断方法(diagnostic methods)一、概况一、概况(二)分类:(二)分类:1 1、单纯性肥胖(全身脂肪分布均匀)、单纯性肥胖(全身脂肪分布均匀)2 2、继发性肥胖(下丘脑、内分泌)、继发性肥胖(下丘脑、内分泌)3 3、药物性肥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性肥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一、概况一、概况(三)发病情况:(三)发病情况:目前,全世界肥胖患者目前,全世界肥胖患者2.52.5亿,欧美国家肥胖亿,欧美国家肥胖极为普遍,尤其是东欧和地中海国家,美国男女极为普遍,尤其是东欧和地中海国家,美国男女患病率患病率3232和和33.533.5 我国我国20022002年调查,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分别为年调查,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分别为22.822.8和和7.17.1,估计人数分别为,估计人数分别为2 2亿和亿和60006000万。万。与与19921992年全国调查相比分别增加了年全国调查相比分别增加了3939和和9797。分布上存在北方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城市分布上存在北方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高于农村。二、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二、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瘦素、解偶联蛋白、神经肽、:瘦素、解偶联蛋白、神经肽、刺蛋白、黑色素皮质素等。遗传因素在刺蛋白、黑色素皮质素等。遗传因素在3030,环境因素占,环境因素占6060。神经内分泌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摄食中枢和饱中枢:摄食中枢和饱中枢膳食因素膳食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喂养不当等,导致营养过剩。良、喂养不当等,导致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体力活动:与体力活动呈反比。:与体力活动呈反比。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生活和工作机械化增高:生活和工作机械化增高三、肥胖对健康的影响三、肥胖对健康的影响(一)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一)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儿童有心功能不全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儿童有心功能不全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趋势;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趋势;与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关系:生长激素过与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关系:生长激素过低、甲状腺素低、甲状腺素T3T3增高、性激素水平异常、增高、性激素水平异常、胰岛素增高、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胰岛素增高、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能低下;与生长、智力和心理发育的关系:骨龄大与生长、智力和心理发育的关系:骨龄大于正常体重儿童、第二性特征明显早于正于正常体重儿童、第二性特征明显早于正常体重儿童,智商、反应速度、阅读量和常体重儿童,智商、反应速度、阅读量和大脑工作效率都低于正常体重儿童,心理大脑工作效率都低于正常体重儿童,心理倾向于抑郁、自卑和不协调倾向于抑郁、自卑和不协调三、肥胖对健康的影响三、肥胖对健康的影响(二)对成人健康的影响(二)对成人健康的影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素;与某些癌症的关系:与妇科肿瘤和结肠癌与某些癌症的关系:与妇科肿瘤和结肠癌相关;相关;与糖尿病的关系:增加对胰岛素的抗性;与糖尿病的关系:增加对胰岛素的抗性;与胆囊疾病的关系:增加胆结石和胆囊炎与胆囊疾病的关系:增加胆结石和胆囊炎的发病率;的发病率;与内分泌和代谢的关系:肥胖者内分泌和与内分泌和代谢的关系:肥胖者内分泌和代谢都发生异常。代谢都发生异常。四、肥胖的膳食调控四、肥胖的膳食调控膳食调控原则膳食调控原则严格控制能量摄入严格控制能量摄入:轻度肥胖减少能量摄入:轻度肥胖减少能量摄入125125250kcal250kcald d;中度以上肥胖减少能量;中度以上肥胖减少能量摄入摄入550-1100kcal 550-1100kcal d d。建议供能比例是蛋。建议供能比例是蛋白质白质1515,脂肪,脂肪2020,糖类,糖类6565;选择优质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质:如奶、鱼、鸡、瘦肉等;:如奶、鱼、鸡、瘦肉等;限制脂肪限制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限制碳水化合物限制碳水化合物:糖类可以转化成脂肪;:糖类可以转化成脂肪;限制食盐与嘌呤限制食盐与嘌呤:增加食欲和肝脏负担:增加食欲和肝脏负担烹调方法和餐次烹调方法和餐次:宜蒸煮、烧和烤,忌油煎:宜蒸煮、烧和烤,忌油煎和炸和炸食物选择食物选择食物种类食物种类允许进食的食物允许进食的食物忌用食物忌用食物谷类谷类大米、面粉、玉米、大米、面粉、玉米、小米、荞麦小米、荞麦奶油蛋糕、蜜饯奶油蛋糕、蜜饯肉、禽、鱼(适量)肉、禽、鱼(适量)猪、牛羊肉、兔肉、猪、牛羊肉、兔肉、鸡肉、鱼类鸡肉、鱼类肥肉、动物脂肪、腊肥肉、动物脂肪、腊肉、肥肠等肉、肥肠等奶蛋(适量)奶蛋(适量)奶、脱脂奶粉、鸡奶、脱脂奶粉、鸡蛋(蛋(1个天)个天)全脂奶粉、奶油、奶全脂奶粉、奶油、奶酪酪蔬菜(不限)蔬菜(不限)各种新鲜蔬菜、绿各种新鲜蔬菜、绿色叶、茎菜、花菜色叶、茎菜、花菜含淀粉高的薯类和芋含淀粉高的薯类和芋头头豆类(适量)豆类(适量)各种豆类及其制品各种豆类及其制品水果(适量)水果(适量)各种新鲜的水果各种新鲜的水果含糖高的水果、脂肪含糖高的水果、脂肪多的干果和蜜饯等多的干果和蜜饯等五、肥胖的运动处方五、肥胖的运动处方(一)运动减肥的优点(一)运动减肥的优点坚持运动,可以改善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坚持运动,可以改善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敏感性;持续进行运动锻炼,可减低血脂;持续进行运动锻炼,可减低血脂;中度以上的肥胖者,应同时采用饮食疗法中度以上的肥胖者,应同时采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减少瘦体重的丢失而选择性和运动疗法,减少瘦体重的丢失而选择性地减少脂肪;地减少脂肪;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情绪,代谢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情绪,代谢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二)减肥运动处方1 1、运动种类、运动种类:主要项目:步行、慢跑、自行车、:主要项目:步行、慢跑、自行车、游泳、滑冰等。辅助项目:太极拳、乒乓球、羽游泳、滑冰等。辅助项目: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毛球、网球、健美操2 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4040岁为岁为140140次次分钟,分钟,5050岁为岁为130130次分钟,次分钟,6060岁为岁为120120次分次分钟钟3 3、运动时间、运动时间:一般:一般30304040分钟,每周分钟,每周3 35 5次次4 4、力量性锻炼、力量性锻炼:腹部:仰卧起坐、双脚直抬高、:腹部:仰卧起坐、双脚直抬高、抗阻性抬腿运动;肩胸背部:哑铃操和拉力器练抗阻性抬腿运动;肩胸背部:哑铃操和拉力器练习。习。第三节第三节 运动营养与高血压运动营养与高血压 一、概述定义: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心血管疾病。特点:发病率高(2010年数据示中国有2亿患者)、病残率高、致死率高、治愈率低。分类:原发性(95%以上)、继发性相关因素:肥胖、胰岛素抵抗、某些营养素的过量或不足、过量饮酒、人口老龄化。危害性: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的危险因素。20022002年调查显示,年调查显示,1818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发病率为压发病率为18.818.8,估计全国有高血压,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患者1.61.6亿。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亿。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经不明显。高级职称患病率差距已经不明显。高级职称患病率45.8345.83。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素。收缩压每升高收缩压每升高10mmHg10mmHg,脑卒中发病相对,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危险增加4949,舒张压每升高,舒张压每升高5mmHg5mmHg,脑,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646引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引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3版版2010修订版),中国高血压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二、营养与高血压的关系1.超重和肥胖 肥胖(obesity)或超重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可能机制:1)血容量增加;2)心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没有相应下降;3)胰岛素抵抗;4)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2.钠 钠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NaCl摄入过多可使血容量增加而引起血压升高:1)提高体液渗透压,下丘脑饮水中枢产生渴觉而使人饮水增加;2)体液渗透压增高,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释放抗利尿激素(ADH),后者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高钠摄入还可以:1)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而提高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2)抑制血管平滑肌Na+的转运;3)增加细胞内钙;4)干扰血管内皮细胞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NO)的合成而使血管收缩性增强,外周阻力增加。3.钾 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补充钾对高钠引起的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可能与钾促进尿钠排泄、抑制肾素释放、舒张血管、减少血栓素的产生有关。4.钙 膳食钙摄入不足可使血压升高。美国全国健康和膳食调查结果显示,每日钙摄入量低于300mg者与摄入量为1200mg者相比,高血压危险性高23倍。钙能促进钠从尿中排泄。5.镁 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反相关。提高膳食镁摄入有助于降血压,可能机制:1)降低血管紧张性和收缩性;2)减少胞内钙含量;3)促进血管舒张。6.膳食脂类增加PUFA的摄入和减少SFA摄入有利于降血压。7.酒精 少量饮酒有扩张血管作用,但大量饮酒反而有收缩血管作用。三、高血压预防措施三、高血压预防措施1 1、主动关心自己的血压、主动关心自己的血压2 2、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3 3、戒除烟酒、戒除烟酒4 4、运动和营养干预、运动和营养干预3 3个月,效果仍然不佳个月,效果仍然不佳者应该开始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终身服者应该开始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终身服药。药。四、高血压的营养防治一级预防重在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减重、低盐低SFA低胆固醇饮食、有氧运动、足够的膳食镁钾钙的摄入、戒烟限酒。1.控制体重 2.合理膳食限制钠盐摄入量 增加钾、钙、镁的摄入量 减少膳食脂肪摄入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膳食模式参考DASH 模式限制饮酒克服不良饮食习惯DASH膳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制订的高血压治疗膳食模式。特点:富含水果、蔬菜,包括全谷类、家禽、鱼类、坚果,其富含的营养素 有:钾、镁、钙和蛋白 质,而总脂肪、SFA、胆固醇含量较低,富含 膳食纤维。五、运动治疗高血压的机制五、运动治疗高血压的机制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容量降低血容量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外周阻力内分泌调节内分泌调节运动锻炼能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升高高密运动锻炼能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液的粘滞度。度脂蛋白,降低血液的粘滞度。六、高血压的运动处方六、高血压的运动处方对于没有心、脑、肾等严重合并症的轻、对于没有心、脑、肾等严重合并症的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均可进行运动疗法。中度高血压病人均可进行运动疗法。运动方式:一般为有氧运动,包括步行、运动方式:一般为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等。此外,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等。此外,气功、放松练习也是有效的。气功、放松练习也是有效的。运动强度:一般以轻中等强度为主。运动强度:一般以轻中等强度为主。运动时间:运动时间:30306060分钟每天,每周分钟每天,每周3 3次,次,运动治疗要长期坚持。运动治疗要长期坚持。一、概述一、概述1 1在中等及大动脉血管内膜和中层形成的脂肪斑在中等及大动脉血管内膜和中层形成的脂肪斑块,这些斑块主要由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构成块,这些斑块主要由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构成2 2可发生在冠状动脉、脑动脉、股动脉、髂动脉可发生在冠状动脉、脑动脉、股动脉、髂动脉3 3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瘤、外周血管病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瘤、外周血管病4 4危险因素危险因素 家族史、年龄、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家族史、年龄、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吸烟营养与膳食因素极为重要营养与膳食因素极为重要第四节第四节 运动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运动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始于青少年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按病理进程分类:细小动脉硬化:小动脉弥漫性增生,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中层硬化:中小动脉中层肌纤维断裂、玻璃样变、坏死;动脉粥样硬化:常见,是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大中动脉的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型病变。四个阶段:动脉血管内膜功能紊乱期;血管内膜脂质条纹期;典型斑块期;斑块破裂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阶段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结局二、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二、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一)血浆脂蛋白(一)血浆脂蛋白1 1乳糜微粒(乳糜微粒(chylomicronchylomicron,CMCM)小小肠肠粘粘膜膜合合成成主主要要运运输输外外源源性性脂脂类类(尤尤其其是是外外源源性性甘甘油油三三酯酯,TGTG)TGTG占占CMCM重重量量80%80%以上以上2 2极极低低密密度度脂脂蛋蛋白白(very very low-density low-density lipoproteinlipoprotein,VLDLVLDL)肝肝细细胞胞合合成成主主要要运运输输内内源源性性脂脂类类(尤尤其其是是内内源源性性TGTG)占占CMCM重重量量50%50%以以上上,胆胆固固醇醇含含量量3 3 低低 密密 度度 脂脂 蛋蛋 白白(low-density low-density lipoproteinlipoprotein,LDLLDL)是是VLDLVLDL的的降降解解产产物物主主要要含含有有内内源源性性胆固醇胆固醇4 4 高高 密密 度度 脂脂 蛋蛋 白白(high-density high-density lipoproteinlipoprotein,HDLHDL)肝肝和和肠肠粘粘膜膜细细胞胞合合成成,CMCM的的残残体体也也可可形形成成转转运运外外周周组组织织中中胆胆固固醇醇到到肝肝脏脏代代谢谢和排出体外的唯一途径和排出体外的唯一途径ProPro含量可达含量可达50%50%HDLHDL浓浓度度与与动动脉脉粥粥样样硬硬化化发发生生的的危危险险性间呈负相关性间呈负相关(二)高脂蛋白血症(二)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yperlipemia):血脂:血脂 正常上限正常上限但但血血浆浆中中脂脂类类几几乎乎均均与与蛋蛋白白质质结结合合脂脂蛋白是脂类在血中运输的功能单位蛋白是脂类在血中运输的功能单位目目前前趋趋向向于于高高脂脂蛋蛋白白血血症症反反映映脂脂类类代谢失常情况代谢失常情况 三、饮食因素与血胆固醇代谢脂类脂类: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饱多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膳食胆固醇膳食胆固醇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合成增加,血脂:脂肪合成增加,血脂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锌:锌 铬铬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C 维生素维生素E 饮酒饮酒茶叶茶叶其他其他:大蒜、洋葱:大蒜、洋葱二、脂类-动脉硬化*(一)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膳食Fat总量尤其是SFA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1.1.膳食脂肪酸与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脂肪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是导致血胆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SFA可以通过抑制LDL受体活性、提高血浆LDL胆固醇水平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以富含MUFA的油脂(橄榄油、茶油)替代富含SFA的油脂,可降低血LDL胆固醇、TG。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n-6PUFA如亚油酸(linoleic acid,C18:2)能 LDL-C,TC。n-3PUFA如-亚麻酸(-linolenic acid,C18:3)、EPA和DHA能抑制肝内脂质及脂蛋白合成,TC,TG、LDL、VLDL,HDL-C;同时后者还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uPUFA由于含有较多双键,易发生氧化,摄入过多可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水平,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反式脂肪酸 (trans fatty acids,TFAs):又名氢化脂肪酸,属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食品加工业以植物油为原料通过部分“氢化”处理所产生的油脂。u摄入过多可使LDL-C 、HDL-C 以及LP(a)升高,明显增加冠心病的风险。TFAs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甚至强于SFA。2.2.膳食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 人体内胆固醇30%40%为外源性(食物),HMG-CoA还原酶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受膳食胆固醇的反馈抑制调节,但是此种反馈抑制是有限的。3.3.磷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磷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磷脂为一种强乳化剂,可使血液中胆固醇颗粒变小,易于通过血管壁为组织利用,从而降低血胆固醇,避免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二)碳水化合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多:肥胖、血TG而导致血脂紊乱;膳食纤维:利于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三)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实验显示高动物蛋白摄入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蛋氨酸摄入增加可引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甚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后者是血管损伤或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1)损伤血管内皮细胞;2)促进血栓形成;3)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4)增加氧化应激,导致氧化型LDL产生。(四)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1.维生素E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呈负相关。可能机制:抑制LDL的氧化抑制与炎症反映相关的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控制血管的张力2.维生素C 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HDL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有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可能机制:参与体内羟化反应肝脏7-羟化酶的辅助因子参与胆固醇的代谢 抗氧化(阻止LDL的氧化,防止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的氧化损伤)3.B族维生素 维生素B12、B6、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向蛋氨酸、胱氨酸转化的代谢中过程中的辅酶,缺乏时,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五)矿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钙:保护作用,饮水的硬度与冠心病发病呈反相关,钙有助于降血压镁:有降低血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保护心肌细胞完整性的功能铜和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组成成分铬:人体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核心成分(六)其他膳食因素 1.酒 适量饮酒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可能机制:增加血清HDL胆固醇、降低血小板聚集性、促进纤溶。2.茶 富含黄酮类、多酚类、绿原酸。能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溶,清除自由基等作用。3.大蒜和洋葱 富含含硫化合物,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机制: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抑制LDL的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七)宫内营养不良 婴儿期遭受营养不良的成年人罹患冠心病的比例远高于正常人群-Barker 理论(胎源假说)。6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大蒜等)+少饮酒5饮食宜清淡、少盐(6g)4充足的膳食纤维(尤可溶性)+Vit3多吃植物性Pro,少吃甜食2限制Fat和Chol(300mg)1控制总E摄入+适当运动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保持理想体重三、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三、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四、动脉粥样硬化的运动处方四、动脉粥样硬化的运动处方(一)体力活动或运动的作用机制(一)体力活动或运动的作用机制1 1、增加心肌供氧量,增强心脏工作效率;、增加心肌供氧量,增强心脏工作效率;2 2、运动降低血胆固醇含量;、运动降低血胆固醇含量;3 3、抗血栓形成;、抗血栓形成;4 4、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5 5、改善情绪。、改善情绪。(二)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二)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1 1、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步行程序、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步行程序 恢复期康复活动以步行程序最简单易恢复期康复活动以步行程序最简单易行,步行以无症状、无疲劳感为宜。具体行,步行以无症状、无疲劳感为宜。具体见表。活动前后要数心率,应由家属陪伴见表。活动前后要数心率,应由家属陪伴步行,以保证安全。步行,以保证安全。表表 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步行程序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步行程序周周距离(距离(m m)时间(时间(minmin)速度(速度(m mminmin)2 24004008 81010404050504 4800800151553536 616001600303053538 816001600242466661010160016002020808012121600160017.517.5919114141600160015151071072 2、慢性冠心病的运动处方、慢性冠心病的运动处方运动目的运动目的:恢复体力,减少复发;提高心功:恢复体力,减少复发;提高心功能,增强对体力负荷的耐受量,控制体重、能,增强对体力负荷的耐受量,控制体重、降低血脂、降低过高的血压,从而控制冠降低血脂、降低过高的血压,从而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病的危险因素。运动种类运动种类:以耐力性有氧运动项目为主,配:以耐力性有氧运动项目为主,配合放松性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气功、保合放松性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气功、保健操。(步行:心率健操。(步行:心率100100次分;走跑交次分;走跑交替:替:30min30min;健身跑:;健身跑:8km8kmh h;骑自行车;骑自行车15min15min )2 2、慢性冠心病的运动处方、慢性冠心病的运动处方运动强度运动强度:从低强度逐渐过度到中等强度,:从低强度逐渐过度到中等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运动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钟为)次分钟为宜。宜。运动时间运动时间:一般主项耐力性运动每次:一般主项耐力性运动每次2030分钟,辅助性放松性项目可每天分钟,辅助性放松性项目可每天1020分分钟。钟。运动次数运动次数:每周至少:每周至少34次。次。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经过医生检查后,才能开始锻炼。:经过医生检查后,才能开始锻炼。初期应有一壶人员在场观察指导,适应后初期应有一壶人员在场观察指导,适应后病人可自行活动、自我观察、定期复查,病人可自行活动、自我观察、定期复查,耐力性项目锻炼需要耐力性项目锻炼需要5分钟准备活动和分钟准备活动和5分分钟整理活动。钟整理活动。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