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ppt
中药的药性中药的药性霍丽丽v中药治病基本原理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v中中药药的的药药性性(中中药药的的性性能能)把把药药物物与与疗疗效效有有关关的的性性质质和和性性能能统统称称为为药药性性,它它包包括括药药物物发发挥挥疗疗效效的的物物质质基基础础和和治治疗疗过过程程中中所所体体现现出出来来的的作作用用。是是药药物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v药药性性理理论论研研究究药药性性形形成成的的机机制制及及其其运运用用规规律律的的理理论论称称为为药药性性理理论论,其其基基本本内内容容包包括括四四气气、五五味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等。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 1)含义: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含义: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前后的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归纳出来的;括,是依据用药前后的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中药的性状是描述药材的各种天然物理特性。中药的性状是描述药材的各种天然物理特性。(2 2)观察对象:中药的性能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性)观察对象:中药的性能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性状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状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3 3)内容不同: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内容不同: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方面。药物性状指形状、颜色、气味、降沉浮、毒性等方面。药物性状指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v中药的作用中药的作用 1.1.治疗作用治疗作用药物治病防病的基本作药物治病防病的基本作用。用。v 2.2.不良作用不良作用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作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作用,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与用,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有关,也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有关,也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人的体质因素有关。v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功效 是中药治疗作用的同义语,亦称中药的是中药治疗作用的同义语,亦称中药的“功能功能”。功。功效术语往往凝练为短短数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效术语往往凝练为短短数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的表述形式。括的表述形式。v中药的主治中药的主治 是指其所主治的病证,又称为是指其所主治的病证,又称为“应用应用”或或“适应证适应证”。v功效和主治的关系功效和主治的关系 从认识方法而言,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从认识方法而言,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 从临床运用的角度来看,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从临床运用的角度来看,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应用)和性味归经的枢纽,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应用)和性味归经的枢纽,因此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因此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四气四气v1 1、四气的概念及起源、四气的概念及起源v四气:是指药物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又称又称“四性四性”。v起源:最早见于起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序录序录“药有酸咸甘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至真要大论即有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论述。的论述。2 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v寒(大寒、微寒)和凉寒(大寒、微寒)和凉属阴属阴 凉弱于寒凉弱于寒v热(大热)和温(微温)热(大热)和温(微温)属阳属阳 温弱于热温弱于热v平性平性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偏凉,炙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偏凉,炙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v3 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 四气确定的四气确定的依据依据:用药反应用药反应 四气确定的四气确定的基准基准:病证寒热病证寒热 药物寒热药性如何确定?药物寒热药性如何确定?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药物。药物。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药物。药物。与所治疗疾病证候的性质是相对的。与所治疗疾病证候的性质是相对的。v4 4四气四气所表示的药物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作用 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热化痰、清心开窍、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热化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凉肝息风等作用。现代:抑制中枢神经、交感现代:抑制中枢神经、交感-肾肾上腺系统机能;抑制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上腺系统机能;抑制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系统;抗感染、抗癌。性腺等内分泌系统;抗感染、抗癌。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阳助火、温经通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阳助火、温经通络、回阳救逆、温阳利水、暖肝散结、引火归原络、回阳救逆、温阳利水、暖肝散结、引火归原等作用。等作用。现代:兴奋中枢神经、交感现代:兴奋中枢神经、交感-肾上腺系统肾上腺系统机能;兴奋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机能;兴奋呼吸、循环、代谢及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v5 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四气与功效的关系 (1 1)药物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药物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药性的寒热只反映药物影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药性的寒热只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只是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只是药物功效的一种抽象概括,绝非药物的具体功用。药物功效的一种抽象概括,绝非药物的具体功用。v(2 2)药物的寒热是从特定的角度概括药物作用的)药物的寒热是从特定的角度概括药物作用的性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性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全部。全部。v6 6、四气的意义、四气的意义(1 1)分清药性的寒热分别应用:)分清药性的寒热分别应用: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至真要大论即有即有“寒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阳热证。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用温热药。(2 2)寒热温凉程度不同,恰当用药: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寒热温凉程度不同,恰当用药: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伤其阳。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伤其阳。(3 3)寒热药并用:治疗寒热错杂证;纠正偏性,增强疗效;利用)寒热药并用:治疗寒热错杂证;纠正偏性,增强疗效;利用反佐,防止格拒。反佐,防止格拒。(4 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5 5)“寒无犯寒,热无犯热寒无犯寒,热无犯热”。根据季节不同,指导临床用药。根据季节不同,指导临床用药。寒冬时没有实热证,不要随便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在夏季寒冬时没有实热证,不要随便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在夏季没有寒证,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没有寒证,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第二节第二节 五味五味v1 1、五味的含义及起源、五味的含义及起源v五味的含义五味的含义指指药物的真实滋味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包括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苦、咸,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药物的作用药物的作用。除五种。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淡附于甘,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涩附于酸,故称“五味五味”。另外,香气还附于辛味。另外,香气还附于辛味。v起源:五味最早见于起源:五味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本经本经。药物的。药物的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到的,入腹以后则知道了它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到的,入腹以后则知道了它的药性作用。前人有的药性作用。前人有“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这里的味、性即指药性、药味。人们将药物的滋,这里的味、性即指药性、药味。人们将药物的滋味和作用联系起来,用滋味来解释药物的作用,这味和作用联系起来,用滋味来解释药物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就是最初的“滋味说滋味说”。后来,五行学说盛行,以。后来,五行学说盛行,以五行配五味,五行配五味,“滋味说滋味说”就发展为就发展为“五味说五味说”,并,并在在内经内经中得到丰富和系统。中得到丰富和系统。本经本经明确提出明确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2、五味的确定依据、五味的确定依据 1.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2.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药物的作用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确定味的主要依据确定味的主要依据确定味的主要依据:1.1.药物的滋味药物的滋味药物的滋味药物的滋味 ;2.2.药物的作用药物的作用药物的作用药物的作用 3、五味的实际意义、五味的实际意义 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基本范围。五味的属性:五味的属性:辛辛 酸酸 甘甘 苦苦 淡淡 咸咸阳阳阴阴辛辛 甘甘 酸酸 苦苦 咸咸金金 土土 木木 火火 水水v3 3 五味的作用五味的作用v辛味辛味 能散能散 发散发散 v 能行能行 行气、行血行气、行血 v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具有邪,具有发散表邪(透疹)发散表邪(透疹)的作用。治疗表证。的作用。治疗表证。v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v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v“辛以润之辛以润之”: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补肺。补肺。甘味甘味 能补能补补益补益 能缓能缓缓急止痛缓急止痛 能和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调和药性、和中、解毒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v酸味酸味 能收能收收敛,收敛,v 能涩能涩固涩。固涩。v 能能收敛固涩收敛固涩。具体有敛汗、止咳、止泻、固。具体有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作用。可用于正虚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作用。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等作用。v涩味涩味 能能收敛固涩收敛固涩。v本经本经“涩为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涩为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味同味同”。即涩附于酸之意。即涩附于酸之意。v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v苦味:能泄、能燥、能坚苦味:能泄、能燥、能坚v苦泄苦泄含义有三含义有三 通泄通泄通实邪通实邪如如,泻下通便,治疗便秘。泻下通便,治疗便秘。降泄降泄降逆气降逆气如如,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清泄清泄清火邪清火邪如,清上焦之热、清中焦之热、清如,清上焦之热、清中焦之热、清下焦湿热等。下焦湿热等。v苦燥苦燥即指燥湿作用。即指燥湿作用。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属湿证。均属湿证。v坚阴坚阴或称或称“存阴存阴”,即泻火存阴,即泻火存阴 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味药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味药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故称之为保存,故称之为“坚阴坚阴”、“存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苦味能补阴液。v咸味咸味 v能软能软咸味有咸味有软坚散结软坚散结的作用。的作用。v 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症瘕痞块。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症瘕痞块。能下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治疗大便燥结。咸味有泻下的作用。治疗大便燥结。“咸走血咸走血”;“咸补肾咸补肾”v淡味淡味 能渗、能利能渗、能利即有即有渗湿利小便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治疗水湿的作用。治疗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内停所致的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v“淡附于甘淡附于甘”“五味五味”可和可和“五行五行”、“五脏五脏”相结合相结合木木 火火 土土 金金 水水肝肝 心心 脾脾 肺肺 肾肾酸酸 苦苦 甘甘 辛辛 咸咸v“性性”与与“味味”形成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最重要的两个成员重要的两个成员。要准确、全面地认识某一药物的功效,必。要准确、全面地认识某一药物的功效,必须须性味合参性味合参。v气味相同,作用相近;气味相同,又有主次。气味相同,作用相近;气味相同,又有主次。v气味不同,作用有别。气味不同,作用有别。v气同味异,味同气异,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v一药数味,效用扩大。一药数味,效用扩大。v临床用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配伍用药,气味取舍临床用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配伍用药,气味取舍v由于性味属药性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由于性味属药性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性味合参,还要与功效结合。因此性味合参,还要与功效结合。1 1 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起源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起源v 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用的定向概念。第三节第三节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v升升上升提举上升提举,作用趋势向上作用趋势向上v降降下达降逆下达降逆,作用趋势向下。作用趋势向下。v浮浮向外发散向外发散,作用趋势向外。作用趋势向外。v沉沉向内收敛向内收敛,作用趋势向内。作用趋势向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v2 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v升浮升浮属阳属阳v沉降沉降属阴属阴v疾病的病势:向上(呕吐、呃逆、喘息),向下疾病的病势:向上(呕吐、呃逆、喘息),向下(脱肛、遗尿、崩漏),向外(自汗、盗汗),向(脱肛、遗尿、崩漏),向外(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内(表证未解而入里);v疾病的病位:在表(外感表证),在里(里实便秘)疾病的病位:在表(外感表证),在里(里实便秘),在上(目赤肿痛),在下(腹水、尿闭);,在上(目赤肿痛),在下(腹水、尿闭);v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v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3 3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四气五味四气五味 具有辛、甘(淡)味、和温热之性的药物,属具有辛、甘(淡)味、和温热之性的药物,属阳,大多具有升浮之性;阳,大多具有升浮之性;具有酸(涩)、苦、咸、和寒凉之性的药物,具有酸(涩)、苦、咸、和寒凉之性的药物,属阴,大多具有沉降之性;属阴,大多具有沉降之性;v本草纲目本草纲目:“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热无沉”;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物的质地轻重:轻虚升浮,重实沉降;:轻虚升浮,重实沉降;备要备要:“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炮制炮制:酒:酒升;姜升;姜散;醋散;醋收;盐收;盐沉。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配伍配伍:从众效应;:从众效应;引经药的作用。引经药的作用。本草纲目本草纲目“非无定性也,夺于群众之势,不得非无定性也,夺于群众之势,不得不然耳。不然耳。”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升降在物,亦在人也”v4 4、升降浮沉的作用、升降浮沉的作用v升浮药,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升浮药,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其作用都有向上或向外的趋势。具有疏散解表、透疹消疮、其作用都有向上或向外的趋势。具有疏散解表、透疹消疮、开宣肺气、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开宣肺气、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症、升阳举陷、涌吐、开窍等功效;行气开郁、活血消症、升阳举陷、涌吐、开窍等功效;v沉降药,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沉降药,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其作用都有向下或向内的趋势。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其作用都有向下或向内的趋势。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食导滞、降逆止呕止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食导滞、降逆止呕止呃、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崩止呃、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崩止带、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带、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v另外,某些药物作用趋势不明显,如南瓜子,具有另外,某些药物作用趋势不明显,如南瓜子,具有杀虫作用。杀虫作用。v还有一些药物作用趋势具有双向性,如:麻黄还有一些药物作用趋势具有双向性,如:麻黄即能发汗解表(升浮之性),又能利水消肿(向下即能发汗解表(升浮之性),又能利水消肿(向下的趋向);川芎的趋向);川芎既能既能“上行头目上行头目”祛风止痛,祛风止痛,又能又能“下行血海下行血海”活血调经。活血调经。5 5、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v 改变改变病势病势趋向,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纠正机体功趋向,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纠正机体功能失调,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能失调,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v 作用于机体的不同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因势利导,祛邪外出。v通常情况下:通常情况下: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病变(部位)在上、在表宜用升浮,不宜用沉降。宜用升浮,不宜用沉降。病变在下、在里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不宜用升浮。宜用沉降,不宜用升浮。病势(趋势)逆上者病势(趋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宜升,不宜降。v某些情况某些情况 必须升降同用,以调节气机,恢复脏腑功能。必须升降同用,以调节气机,恢复脏腑功能。交泰丸中黄连、肉桂的配伍,一升一降交泰丸中黄连、肉桂的配伍,一升一降 麻杏石甘汤中石膏、麻黄的配伍,一升一降麻杏石甘汤中石膏、麻黄的配伍,一升一降第四节第四节 归经归经v1 1、归经的概念: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是中药性能的重要内容。药物作用部位,是中药性能的重要内容。归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是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 经经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经络或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某一脏腑。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的源流:归经的源流:最早在最早在内经内经有有“五入五入”、“五走五走”的记载。的记载。伤寒论伤寒论有六经辨证用药理论的记载,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有六经辨证用药理论的记载,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了基础。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本草衍义本草衍义本草拾遗本草拾遗将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与脏将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与脏腑经络联系在一起。腑经络联系在一起。金元时期金元时期珍珠囊珍珠囊正式把归经作为药性,标志着系统的归经理正式把归经作为药性,标志着系统的归经理论已确立。论已确立。至清代,沈金鳌正式提出至清代,沈金鳌正式提出“归经归经”一词一词。在在要药分剂要药分剂一书一书中,于每味药下均列中,于每味药下均列“归经归经”一项,用以说明药物的作用范围。至一项,用以说明药物的作用范围。至此归经理论得以完备此归经理论得以完备。v2 2、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以药物所治疗的病证为依据治疗的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从药物的疗效从药物的疗效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经络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发生病变,体表经络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传到内在脏腑,内在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病变可通过经络传到内在脏腑,内在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上来。络反映到体表上来。心心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血瘀心痛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血瘀心痛肝肝眩晕、胁痛、巅顶头痛、抽搐、目赤昏花眩晕、胁痛、巅顶头痛、抽搐、目赤昏花肺肺感冒、气喘、咳嗽、胸闷、浮肿感冒、气喘、咳嗽、胸闷、浮肿胃胃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出来的。总结出来的。归经的方法:归经的方法: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 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 归经的方法不同,但都与脏腑经络密不可分,脏腑经归经的方法不同,但都与脏腑经络密不可分,脏腑经络学说是归经的理论基础。络学说是归经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根据药物自身特性进行归经的方法。此外,还有根据药物自身特性进行归经的方法。4、归经的意义、归经的意义(1 1)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如清热药由于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如清热药由于归经不同可治疗不同部位的热邪。不同可治疗不同部位的热邪。(2 2)掌握归经理论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如治疗头痛的药物由于掌握归经理论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如治疗头痛的药物由于归经不同而应用不同。归经不同而应用不同。(3 3)依据脏腑经络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恰当选择药物。依据脏腑经络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恰当选择药物。(4 4)必须和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全面。必须和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全面。(5 5)借归经理论掌握药物所治的众多病证。)借归经理论掌握药物所治的众多病证。(6 6)根据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指导加工炮制药物。)根据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指导加工炮制药物。4、引经、引经 在归经理论中,前人认为一些药对机体的某一部分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归经理论中,前人认为一些药对机体的某一部分具有特殊的作用,其选择性特别强,并且其选择性特别强,并且 可以引导同用的其他药物打于病所,而提高疗效,可以引导同用的其他药物打于病所,而提高疗效,因此,将这些药物称为引经药,其所具有的特殊归经作用称为引经。因此,将这些药物称为引经药,其所具有的特殊归经作用称为引经。桔梗:引药入肺桔梗:引药入肺 牛膝:引药入肾牛膝:引药入肾4 4、学习归经理论应注意的事项、学习归经理论应注意的事项(1)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2)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成分在体内的分布。第五节第五节 毒性毒性 一、古代一、古代“毒性毒性”的含义的含义 1 1“毒药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2 2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3 3药物的偏性。景岳药物的偏性。景岳“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偏也,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偏也,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v二、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二、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v毒性毒性: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害性。v毒药毒药:一般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一般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v剧毒药剧毒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剂量已经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安全系治疗剂量已经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安全系数小;也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数小;也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v 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的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多与药物自身特性、机体的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多与药物自身特性、炮制、配伍、制剂等多种因素有关。炮制、配伍、制剂等多种因素有关。v 由于中药常见一药多效能,如常山既可截虐,又可催由于中药常见一药多效能,如常山既可截虐,又可催吐,若治疗疟疾,则催吐就是副作用,所以中药副作用还吐,若治疗疟疾,则催吐就是副作用,所以中药副作用还有一定的相对性。有一定的相对性。三、中药毒性的分级三、中药毒性的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四、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四、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1正确总体评价中药的毒性,总体来讲,中药具有正确总体评价中药的毒性,总体来讲,中药具有安全低毒的优势。安全低毒的优势。2正确审慎地对待本草文献有关中药毒性的记载。正确审慎地对待本草文献有关中药毒性的记载。3 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慎重应用,保证安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慎重应用,保证安全。全。4加强对有毒药物的使用管理。加强对有毒药物的使用管理。v五、产生中药毒性的常见原因五、产生中药毒性的常见原因v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v用法不当;用法不当;v炮制不当;炮制不当;v配伍不当;配伍不当;v误用伪药;误用伪药;v个体不适应;个体不适应;v药不对症。药不对症。v 六、掌握中药毒性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六、掌握中药毒性对临床的指导意义v(1 1)从辨证、基原、剂量、剂型、炮制、配伍、)从辨证、基原、剂量、剂型、炮制、配伍、个体差异、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确保用药安全,个体差异、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确保用药安全,避免中毒的发生。避免中毒的发生。v(2 2)根据)根据“以毒攻毒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的前提下,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v(3 3)掌握药物的毒性及中毒临床表现,以便作出)掌握药物的毒性及中毒临床表现,以便作出明确诊断,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明确诊断,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