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总结大纲(共合集).doc
教学工作总结大纲(共合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大纲一、课程名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二、总学时:48学时三、学分:3学分四、课程简介:本课程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讲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社会工作知识、理论和方法(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介绍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以及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进展,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为从事社会服务做准备。五、教材: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六、教学目的: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助人活动,也是一门学科,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围。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1)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用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知识来看待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实现科学性与应用性的统一;(2)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关系,做到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并重; (3)要处理好课堂讲述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同时注意课堂教学和以后学生实践(实习)的关系。社会工作强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助人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检验、被强化。七、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p 、课堂讨论。八、考试方式: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60分为通过。课程总成绩(满分100分)由试卷卷面考试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等三部分组成。其中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分别占该课总成绩的60、20、20。其中,试卷按60分(满分)命题,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及课程总成绩均由任课教师评定。九、考试所用时间:120分钟十、授课计划: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第一节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一、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一)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角度第一类,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 第二类,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第三类,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二)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二、社会工作的分类(一)按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分类(二)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即将社会工作者职责范围之内的社会问题做出划分。(三)按社会工作的对象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按社会工作所涉及的对象,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贫民救助工作、伤残服务工作、劳工福利工作、农民福利工作、患者社会工作、社会越轨者工作等。(四)按社会工作的方式(媒介)进行分类按社会工作的方式(媒介)可将社会工作划分为家庭式、社区或社会式、机构式三类。(五)按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方式进行分类按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方式可将社会工作分为直接式(初级)服务和间接式(次级)服务。(六)按主办机构的性质或经费来进行分类按主办机构的性质或经费来可将社会工作分为公办、私立、公私合办三类。(七)按专业水准进行分类按专业水准可将社会工作分为庶务性、政务性及专业性的社会工作三类。(八)综合式分类为方便计,不少国家、地区、国际组织采用一种多维的或综合的标准来对社会工作进行分类。其所用的维度涉及对象、领域、方面、部门、区域等。 第二节社会工作与相关领域的关系一、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的内涵(二)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三)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异同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对社会上处于困难境地的人们提供帮助。二、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一)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发展过程(二)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一)社会福利的内涵(二)社会福利制度的类型社会福利从理想到现实一般要经过三个层次,即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福利状态。(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异同四、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五、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性质一、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社会科学(二)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二、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三、当代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特征(一)多样性(多元性)(二)整合性(三)建设性(四)挑战性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复原的功能二、配置资的功能三、预防的功能四、发展的功能五、稳定社会的功能 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第一节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二、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一)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二)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四)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六)“福利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一、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二、专业社会工作的起及其初步发展三、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继形成并各领风骚(一)个案工作方法的形成(二)小组工作方法的形成(三)社区工作方法的形成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整合五、21世纪的社会工作第三节中国的社会工作一、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一)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二)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实践二、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工作(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工作 第三章社会工作价值第一节价值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意义一、价值的界定二、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1)从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2)从价值与社会工作的总体关系看(3)从价值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看(4)从价值与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关系看三、社会工作价值的结构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二、关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不同概括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矛盾 第三节形成中的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一、我国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二、我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本内容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与中国文化契合的可能性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一、什么是专业伦理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建设 第四章社会工作过程 第一节社会工作过程的要素一、社会工作者二、案主三、机构与设施四、自然与社会环境五、社会资六、干预行动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一、社会工作者的界定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层次划分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弱势群体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含义及其分类(一)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二)社会弱势群体的分类二、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弱势群体问题的特点三、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初析四、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节社会工作过程的一般模式一、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一)什么是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二)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基本特征(三)专业关系的重要性二、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第五章个案社会工作第一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一、个案社会工作的界定二、个案社会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三、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一、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二、心理社会派个案社会工作三、问题解决派个案社会工作四、行为修正派个案社会工作五、任务中心派个案社会工作六、通才实务派个案社会工作第三节个案社会工作实施的原则与程序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原则二、个案社会工作的程序 第四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技术、技巧一、个案会谈二、家庭访谈三、个案记录第六章小组社会工作第一节小组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历史一、小组社会工作的意义二、小组社会工作与个案社会工作的比较三、小组社会工作的功能与类型(一)小组社会工作的功能(二)小组社会工作的类型(三)小组社会工作的治疗要素与动力分析p 四、小组社会工作的起和发展 第二节小组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一、社会目标模式二、治疗模式三、交互模式五、整合模式第三节群体运作的过程与小组社会工作的程序一、群体运作的过程 二、小组社会工作的程序(一)前期准备(二)小组形成(三)沟通协调(四)达成目标(五)结束工作三、小组社会工作计划书的撰写第四节小组社会工作实施的原则与技巧一、小组社会工作实施的原则二、小组社会工作实施的技巧 案例介绍:“怒亦有道”施虐者 第七章社区社会工作 第一节什么是社区社会工作一、社区的概念及其分类二、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三、社区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一、社区组织的理论模式二、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三、社会工作的其他方法在社区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节社区社会工作实施的原则与程序一、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二、社区社会工作的一般程序第四节中国的社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在我国也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如传统的乡约制度,便是我国古代社区中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创举。 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 第一节社会行政概述一、社会行政概念的含义二、社会行政的构成要素、三、社会行政的范围四、社会行政体制 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发展演变一、西方社会行政的发展演变二、我国社会行政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社会行政的基本过程 1.计划(planning)2.组织(organizing) 3.人员配置(staffing) 4.领导(directing) 5.协调(coordinating) 6.报告(reporting) 7.预算(budgeting) 8.评估(evaluating) 第四节社会工作督导一、社会工作督导的概念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和目标三、社会工作督导的方式四、社会工作实习指导 第五节社会工作咨询一、社会工作咨询的概念二、社会工作咨询与社会工作督导的比较三、社会工作咨询的目标与原则四、社会工作咨询的种类 第九章老年社会工作第一节现代社会的老年问题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一、正确界定老年人群体二、现代社会中的老年问题(一)老年问题的含义(二)老年问题的成因(三)老年问题的表现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二)老年社会工作的起与发展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微观层次的理论(一)角色理论(二)脱离理论(三)活动理论(四)连续性理论(五)符号互动理论与标签理论二、宏观层次的理论(一)老年亚文化群理论(二)年龄分层理论(三)现代化理论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一、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原则 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一)老年人照顾(二)老年人心理和社会服务(三)老年人教育服务(四)老年人就业服务(五)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与教育二、老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一)老年个案工作(二)老年小组工作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一)开始阶段(二)达成服务契约(三)界定任务(四)采取行动(五)结束阶段 案例评析 第五节中国的老年社会工作一、中国的老年问题二、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状况(一)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二)我国老年人政策法规的建设(三)我国的老年人照顾(四)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五)老年人文化服务设施三、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一)促进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二)增进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发展(三)实现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四)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重点应放在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方面(五)促进相关老年人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六)加强老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十章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一、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一)儿童范围的界定(二)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二、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儿童群体的特点与儿童社会工作 从群体的基本特征来看儿童具有以下特点: 1.生理上的快速发育期2.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脆弱性3.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二)儿童权利与儿童社会工作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一)以救济为主的时期(自英国“济贫法”颁布至19世纪末)(二)积极的儿童福利时期(20世纪以后至今) 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一般儿童社会工作(一)儿童教育(二)儿童营养(三)儿童卫生保健(四)儿童游戏与娱乐二、特殊儿童的社会工作(一)残疾儿童社会工作(二)不幸儿童社会工作 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策略一、国家(政府)儿童社会政策与儿童社会工作(一)儿童社会政策的含义(二)儿童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二、社会组织与儿童社会工作三、学校与儿童社会工作四、家庭与儿童社会工作五、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第四节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一、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状况(一)儿童权益的保障(二)儿童的健康与保健(三)儿童的教育(四)特殊儿童的社会工作(五)儿童福利机构的建设二、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一)当前中国的儿童问题(二)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十一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一、对残疾的认识与理解(一)从医学模型到社会模型、ICF模型(二)从“个人不幸”到“公共健康”模型(三)从弱势群体到公民权利二、残疾人群体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一)残疾的含义(二)残疾人分类(三)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特征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其功能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一、残疾人社会(康复)工作的内容(一)医疗康复工作医疗康复是指通过治疗、改善、回顾残疾者的各项身体功能,以减轻能力障碍并获得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能力,为其重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生理方面的必要条件。(二)教育康复工作教育康复是指对肢残人进行普通教育,对聋哑人、盲人、弱智人进行特殊教育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它为残疾者重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文化素质方面的条件。(三)职业康复工作(四)社会康复工作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一)残疾人个案社会工作作为一对一、面对面形式的专业服务,残疾人个案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的复原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残疾人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是残疾人个体或其家庭,尤其是那些后天致残者及其家属。(二)残疾人小组社会工作残疾人小组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方法,在医务人员、教师、社会工作者等相关人员的配合与支持下,以残疾人及其家属等为基本成员,通过小组工作者的引导、小组成员间的经验分享、情绪支持和相互讨论,产生行为改变和恢复正常功能,以及与他人和周围环境达成有效的调适,最终促进残疾人功能恢复和能力发展的专业服务。(三)残疾人社区社会工作残疾人社区社会工作是指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为残疾人服务,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工作。它是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被建构于各国的社区服务体系之中。三、残疾人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一)残疾人社会政策对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是政府的责任。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谈到国家的职能时也指出:“政府的压迫力量和统治社会的权威就随着它的纯粹压迫性机构的废除而被摧毁,而政府应执行的合理职能,则不是由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机构,而是由社会本身的负责任的勤务员来执行。” (二)残疾人社区康复社区康复(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CBR)又称基层康复,是近些年来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残疾人工作模式和方法,是针对残疾人群体所提供的小型多样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三)“第三部门”对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以非政府组织(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和非营利组织(non profit organization,NPO)为研究对象。第三节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一、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状况(一)残疾人社会政策(二)组织机构建设(三)具体工作二、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残疾人群体及其问题日益凸显,构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思考题:1.试述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特征。2.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它具有什么社会功能?3.现代社会对“残疾”的理解与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对残疾人社会工作产生了何种影响?4.试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与三大传统工作方法。 5.试析政府、社区及“第三部门”在残疾人社会支持中的作用。 6.谈谈你对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前景的看法。 第十二章医疗社会工作第一节医疗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一、医疗社会工作的含义狭义的医疗社会工作是指在医院围绕医疗过程而展开的社会工作,它包括对病人的心理援助、提升病人的自助能力、帮助病人寻求社会资、安排病人的康复计划、为病人提供出院转介等工作。广义的医疗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运用社会工作专门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开发和利用社区、社会资,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增进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对健康的保护。二、医疗社会工作的起和发展现代意义的医疗社会工作起于英国。早在16世纪,英国便有“施赈者”在医院里做救济贫病的工作。第二节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内容一、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疾病的社会学观(二)生活适应模式二、医疗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医务社会工作(二)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三)心理卫生社会工作三、医疗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社会工作者对病人的角色2.社会工作者对病人家属的角色 3.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的角色4.整体住院计划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三节医疗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一、医疗社会工作的方法(一)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个案社会工作是医疗社会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其要旨是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巧,了解患者和疾病相关联的各种社会、经济、家庭、情绪等问题,通过会谈方式,收集资料,予以综合分析p ,找出问题之症结,建立社会心理诊断,再针对问题予以处置。(二)小组社会工作方法这一工作方法强调社会工作者将病人置于适宜的环境中,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反应,加上社会工作者的鼓励、支持与指导,使病人对疾病的反应与治疗有深切的了解,并尽快恢复生活的信心;同时,在这种有治疗气氛的小组环境中,病人可以较为容易地打破以前的孤独、消沉、苦闷,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积极的人生观。(三)社区社会工作方法 1.加强公共关系2.发动志愿工作人员3.利用大众传播工具发动社会力量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四)其他特殊方法 1.出院安置计划2.急诊室的社会工作二、医疗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一)推行医疗社会工作服务医疗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尝试发掘需要服务的对象及领域。除此之外,还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切实需要的公认的危机评估细则,这不但可以配合不同医疗社会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服务质量提供检验的标准。(二)进行社会诊断 1.个别诊断模式2.疾病诊断模式 3.环境诊断模式(三)医疗社会工作团队的合作在医疗社会工作团队中,各种专业成员因为不同的专业训练,在工作观念上难免有差异,特别是对人的角色和权利,以及队伍的作用及角色等的看法有所不同。医疗社会工作者接受的训练和对人际关系及沟通的认识,往往能令他们起到桥梁的作用,尤其在推动病人及其家属与医疗团队的联系上,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四)制定合约与案主制定合约在社会工作中有重要作用。社会工作文献表明,立约是一个有动力和发展性的过程,它包含着四个连续性的步骤:(1)探测与协商期;(2)初步订立合约;(3)根据初步合约内容进行工作,加深双方对目标的了解,订立正式和约;(4)完结期。(五)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医疗社会工作者针对病人及其家属的问题与需要,配合诊治程序,为解决问题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不同的工作方法可单独或结合在一起使用。(六)评估评估是针对实施的过程及目标而做出的检讨,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类似工作中找出最好、最适当的处理方法,并可以从错误中学习,提高服务的素质。评估的机制有很多种,例如单一主题模式、同事间的相互检讨、专题研究等。 第四节中国的医疗社会工作一、中国医疗社会工作状况(一)中国内地医疗社会工作状况 1.医疗社会保险 2.医疗社会救助3.医疗社会服务4.社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疾病预防 6.医疗社会行政(二)中国港台地区医疗社会工作状况二、中国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十三章工业社会工作第一节工业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职责一、工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二、工业社会工作概念的界定三、工业社会工作的职责 第二节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一、工业社会工作的起(一)福利运动的兴起(二)工业社会工作者的前身:福利秘书出现(三)福利运动的衰落二、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一)“工业咨商”服务的兴起(二)“工业酗酒方案”的实施(三)“员工协助方案”的实施 第三节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方式和方法一、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一)企业员工(二)员工家属(三)企业管理部门(四)工会代表(五)社区二、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及内容(一)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二)工业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 1.直接服务2.间接服务三、工业社会工作的方法(一)个案社会工作(二)小组社会工作(三)社区社会工作(四)社会工作研究与社会工作行政 1.社会工作研究 2.社会工作行政案例:在东北A企业开展社会工作的情况(一)企业基本情况(二)小组活动背景(三)小组工作目标(四)活动内容分初期、中期、后期分别设计(五)小组目标评估 第四节中国的工业社会工作一、我国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概况(一)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工业社会工作(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社会工作(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社会工作二、当前我国工业社会工作的特点及内容三、我国工业社会工作的未来展望1.鼓励工厂、企业设立专职的工业社会工作者岗位 2.大力推行工业社会工作教育3.国家和政府应该从政策上对社会工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第十四章矫正社会工作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起和发展一、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一)矫正的含义(二)矫正社会工作(三)矫正社会工作的分类二、矫正社会工作的起和发展(一)刑罚观念的发展与矫正观念的产生(二)矫正社会工作的起和发展 第二节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一、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一)对人的假定以及对犯罪的认识(二)尊重、平等、接纳的价值观二、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监狱化与矫正 1.标签论与贬降仪式 2.贬降与监狱化3.监狱化与矫正(二)罪犯改造的心理规律与矫正犯罪行为是在与现实环境相适应的犯罪心理的支配下产生的,因此,对罪犯的教育改造首先是对其犯罪心理和犯罪心理结构的改变。三、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 1.通过监狱为服刑犯人提供服务2.通过社会教养机构为相关人员提供的矫正服务 3.通过特殊的教养机构提供的矫正服务 第三节中国的矫正社会工作一、我国的矫正制度与体系(一)我国的司法矫正制度与体系 1.监狱矫正制度与体系 2.其他司法矫正制度与体系(二)我国的行政矫正制度与体系 1.劳动教养制度与劳动教养管理所 2.工读制度与工读学校二、我国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狱政管理(二)教育改造(三)劳动改造 第四节中国的社区矫正一、社区矫正概述(一)社区矫正的含义社区矫正(munity correction)是指社区刑罚执行活动,与监禁刑罚相对。社区矫正可分为狭义的社区矫正和广义的社区矫正。(二)社区矫正的特征 1.执行对象的特定性 2.非监禁性3.惩罚的宽缓性 4.社区参与性(三)社区矫正的功能(1)从个人层面来看,社区矫正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2)从犯罪群体层面来看,社区矫正有助于改变矫正对象实施重新违法犯罪行为的预期效用。(3)从社会层面来看,社区矫正有利于增强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四)我国社区矫正实践的发展历程社区矫正作为社区的刑罚执行活动,与刑罚方法和种类以及刑罚的适用关系密切。因此,在讨论社区矫正历史发展时必须要涉及刑罚制度的历史发展。二、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矫正2.帮助服务三、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过程(一)建立专业关系(二)收集、分析p 资料(三)分析p 和诊断矫正对象的问题(四)建立社区矫正计划(五)社区矫正的介入(六)社区矫正的评估与跟进四、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制度建设不足2.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的矫正社会工作者 3.社区建设不够成熟 第十五章反贫困社会工作 第一节贫困的概念及其测量一、贫困的概念 1.绝对贫困 2.相对贫困二、贫困的测量 1.绝对贫困的测量方法 2.相对贫困的测量方法第二节对贫困现象的理论解释与现实分析p 一、关于贫困现象的几种理论二、我国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 1.我国贫困的现状2.我国贫困的原因 第三节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实务基础一、贫困治理理念与实践的创新二、贫困治理工作:政策与制度建设 1.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建设 2.社会扶持政策建设三、贫困治理工作:社会工作的作用 1.社会工作为反贫困提供了专业价值观2.社会工作为反贫困提供了“优势视角” 3.社会工作为贫困治理提供了专业的方法与技术四、贫困治理工作: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运用 1.贫困治理中的个案社会工作 2.贫困治理中的小组社会工作 3.贫困治理中的社区社会工作 教学大纲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民主革命的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 2.了解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多次反袁斗争。(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以及辛亥革命的失败。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失败原因;袁世凯及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反动统治。教学难点: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民主共和制度难以落籍的原因。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包括对清末“新政”的评析)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三民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国二、孙中山与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二、旧民主革命的终结(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4课时 大学语文教学、考试大纲(征求意见稿)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面向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渎、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教学与考核要点大学语文教学与考核要点大致可分为文学知识、语言知识、作品阅读分析p 和作文四个方面。(一) 文学知识部分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对作家作品知识的教学,要求学生认知课文作者的字号、所属朝代或国别,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主要文学成就、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认识专书的编著者、编著朝代、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体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认知课文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及其主要特征;认知我国古代诗文的特殊文体分类如散文中的语录体、纪传体、书信体、史论体、游记体、寓言体;古体诗中的楚辞、乐府、歌行,格律诗中律诗、绝句,以及词、曲、赋等和它们的主要特征。 (二) 语言知识部分要求学生认知课文中的特殊句式,解释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实词、虚词、句式的含义或用法。教师对语言知识的讲解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不要求作语法方面的分析p 。(三) 课文阅读分析p 部分对学生的总体要求是:n 识记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其所属时代或国别; n 识记每篇课文的文体类别,了解其主要文体特征;n 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旨(论说文的中心论点,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的基本感情,小说的主题思想),认识其思想意义;n 把握课文的结构特点,正确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概括其大意; n 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创作特色,并对各种文体常用的文学表现方法和技巧,如对比、铺垫、暗示、比兴、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等能联系课文作简要分析p 。n 识别并理解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等,并能联系课文说明其修辞作用;n 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p 句和富于表现力的精彩词句,理解其含义和表情达意作用; n 背诵规定的课文。各篇课文阅读分析p 的考核内容如下:1.先秦诸子语录(一)1) 概括论语八则语录的主旨。 2) 熟读并尽可能背诵论语八则语录。 3) 理解老子三则中蕴含的哲理。 2.秋水1) 概括本文主旨,说明其客观思想意义。2) 理解本文通过虚构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方式进行说理的寓言特色。3) 理解本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4)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及表达作用。 5) 识别文中的排比句和反诘句。 6) 理解本文所用的逐层推进的说理方法。3.饮酒(其五)1) 概括这首诗的主旨。2) 分析p 诗中写景句子所体现的思想意蕴。 3) 理解“悠然见南山”句中“见”字的妙处。 4) 背诵这首诗。4.定_莫听穿林打叶声1) 认知此词的写作背景。 2) 理解此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3) 分析p 这首词言在此而意在彼,隐喻寄托的艺术特点。 4) 背诵这首词。5.先秦诸子语录(二)1) 概括所选孟子各则语录的主旨。2) 简要评述孟子“仁政”思想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3) 识记文中所用的比喻、排比、对偶句及其表现作用。6.冯谖客孟尝君1) 分析p 冯谖的性格特征。2) 了解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三窟”的具体内容。3) 分析p “欲扬先抑”的手法对突出冯谖形象、增强文章趣味性的作用。 4) 认知孟尝君及其左右的言行对冯谖形象的衬托作用。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 分析p 上片复杂的感情内容。2) 理解上片融情于景、以动作显示内心的抒情方式。 3) 分别说明词中所用典故的涵义。4) 认知词中所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之处及其表现作用。8.燕歌行1) 分析p 本诗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2) 理解本诗运用多角度的对比来突出主旨的特色。3) 熟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一名句,并分析p 其精警处。4) 识记这是一首边塞诗。9.羌村三首1) 识记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 2) 简要概括三首诗的主要内容。 3) 简析羌村三首其一的心理描写。 4) 体会此诗具有的“诗史”意味。 5) 理解此诗语言凝炼的特色。 6) 背诵羌村三首其一。1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1) 识记这首词开宋代豪放词、边塞词的先声。2) 理解此词所表现的思想矛盾和复杂情感:既表现了御敌守边、建功立业的气概和抱负,又表现了边地之苦和思乡之情。 3) 分析p 这首词写法上视听结合,“一”“万”;“千”“孤”对比的特点。4) 分析p 上片情景交融的特色。 5) 背诵这首词。 11.报刘一丈书1) 概括本文的主旨及其认识意义。2) 分析p 本文干谒者、权贵者、守门人的形象特征。 3) 简析文中干谒权门一段描述的形象生动性。1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 识记这首诗是一首借饯别以咏怀的七言古诗。2) 联系本诗的结构分析p 这首诗所表现的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 3) 领会“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的妙处。 4) 背诵这首诗。13.声声慢1) 识记这首词是照后期词的代表作。 2) 概括这首词表现的情感内容。3) 分析p 这首词是如何通过描绘残秋景物来渲染愁情的。 4) 分析p 这首词运用叠字的艺术效果。 5) 认知此词语言浅近的特色。14.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1) 概括这套曲的主旨。2) 古人评价此曲“制作新奇”,试析其“新奇”之处。3) 认识此套曲采用的代言体形式,分析p 其化神圣庄严为荒唐滑稽的讽剌效果。15.金缕曲赠梁汾1) 了解作者与顾贞观的友誼。 2) 概括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3) 分析p 这首词表情达意直露而不浅薄的特点。 4) 说明词中几处用典的含义及其作用。16.雨巷1) 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 2) 理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和“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意蕴。3) 领会此诗意境朦胧,兼有比兴寄托和象征的艺术特色。 4) 表情朗誦这首诗。17.蒹葭1) 理解此诗中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相交织的感情内容。2) 分析p 这首诗中蒹葭、白露、秋水等景物对显示人物情感活动的作用。3) 理解“秋水伊人”的象征意蕴。4) 分析p 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18.湘夫人1) 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2) 分析p 这首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特点。 3) 理解诗中借“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种假想之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分析p 这首诗的浪漫特色。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