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泉亭记》2021年四川宜宾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x
-
资源ID:62853104
资源大小:11.7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饮泉亭记》2021年四川宜宾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x
2021年四川宜宾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饮泉亭记明刘基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日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日:“古 人云此水,一献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 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日“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日“饮 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 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 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 哉?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已,人心之贪与廉, 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日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 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那么 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 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那么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 假设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 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O 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 叔齐下矣。16、以下关于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出刺广州出:出任B.终当不易心易:容易C.遏邪说遏:遏制D.人命之修短系乎天 修:长17、以下关于加点文言虚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昔司马氏有廉臣焉焉:兼词,“于是”。B.夫君子以身立教以:介词,用。C.大丈夫之心之:助词,的。D.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而:连词,来。18、把以下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0分)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参考答案】16、 B 17、 A18有人指责他矫情,很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的。用刀剑逼迫却不被不义之行所屈服,面对如滚水似火焰一样的险境而不被 不义之行所撼动。【参考译文】从前西晋有一个廉洁的官员,名叫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经过贪泉饮 水,赋诗说:“古人说此水,饮一杯值千金。如果让伯夷、叔齐来饮,应当是 始终不变心的。”后来吴隐之最终以其廉洁自律而终其一生。后人称道廉洁之 土时,也一定会称(他)为“吴刺史”。元代宪副吴君任职广西时,把(贪泉边) 的亭子命名为饮泉”,是钦慕吴刺史的(缘故);而宪副的廉洁,最终可与吴刺 史相提并论。至正十四年,宪副的孙子吴以时,拿着以前的征土京兆杜伯原所写的“饮 泉亭”三个字,来征求我的意见(向我求取文章)。我过去看过前人谈论吴刺史 饮泉的事,有人指责他矫情(或“故作姿态”,“掩饰真心”),很不认为他 的行为是对的。君子用自身的行为来树立典范,能用来培植正道,遏制邪说, 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的,(大家)都应当看到并且学习,又怎么可以指责并讥讽 他呢?卜个人的寿命长短是上天决定的,不可以凭借人力争取就能得到的。然而 做恶事或善事,却是由自己决定的。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 的,难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改变的吗?假如那里有(一口) 泉水,说是喝了的人会死,我却发奋那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冒死饮用,死亡不 是我能决定的,而怀抱必死的念头而勉强饮用,这就是矫情,这是没有好处而 是沽名钓誉,那么君子就会指责并且不去做这样的事。大丈夫的心胸,要用仁 义充实,要用礼仪确立,用刀剑逼迫却不被不义之行所屈服,面对如汤似火一 样的险境而不被不义之行所撼动,那难道是一勺水所能惑乱和改变的吗?人们喜好名利,都是被外物所蛊惑,(好名与好利)只要有一样,那么(他) 的操守就不能稳固,因而外物就能够改变他了。像吴刺史这样的人,我知道他 决不是矫情来沽名钓誉的人,只因为他深知道义,明智而自信,忠心实意,所 以(他)饮了泉水来昭示世人,让人知道贪婪与廉洁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借 助外物的(力量)的,让那些外表上追求名声然而内心贪婪污浊的人,不能用借 口来减轻自己的罪过,这就是所说的扶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 道,真的是能够使愚顽的人开启心智,使懦弱的人变得自立,他的功绩不在伯 夷、叔齐之下啊。(2021四川宜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