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教学教育.docx
爱的艺术“爱”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就是要把爱公正地洒向每 个孩子的心田,把爱真诚地投向每位学生的身上。曾经看到 过一个调查报告: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 从老师那里获得知 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渊博 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到达,由 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 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 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 师合作,把老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 露内心世界,提供自己的喜怒哀乐。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时,全班同学都在认真读书时,我 观察到一名女学生的神态有点不对头,做作业是偷偷摸摸的, 我没做声,和往常一样慢慢地从另一小组那边很自然地转到 该生旁边,才知她在做别的作业。为了不伤她的自尊心,我 并没戳穿她,我假设无其事地走到讲台前,再仔细观察一下, 那位学生还是在一股劲地做别作业,这一次我有意从正面袭 击走到她面前,她喇地把那作业用手盖住。她的脸红了起来, 并看我一眼,立即读起书来。我没说一句话,走到另一组去 了。这一情况只有她的同桌和我知道。课后,我找这位同学 谈话,她知道错了,而且感激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戳穿 她和批评她,这样无声的教育真起到了很好效果。在以后课 堂中,我已经看到了她在学习上劲头比以前足了,学习比以 前自觉了。四十分钟的课堂,都能专心致志、踊跃发言,作 业质量明显提高,并且能主动向好同学学习,有问题时常来 问老师,所以学习成绩有了明提高。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老师要宽容,注意保护学生的自 尊心,学生犯了错误,不能大骂痛骂,不要在其他同学面前 进行指责;批评要讲究方法,有时无声的批评耍比有声的批 评所起到的教育效果好得多,必要时要给学生“台阶”下, 这样会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 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分更强烈。”还记得有一次随口和班中一个女生说:“你今天的衣服 真漂亮,是妈妈给你新买的吗? ”后来这个内向的女孩子看 见我每次都主动问好。我无心的一句话,让学生感觉到老师 对她的注意,拉近了我跟她的距离。原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 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适时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哪怕一 个眼神,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自己,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被人重视的感觉也会让学生 自信起来。对乖巧聪明的学生,我们很容易爱,对于那些有明显缺 点,学习上有偏差的学生,我们总是不那么喜欢,虽然这是 人之常情,可作为老师,我们的爱却不能厚此薄彼。怎么把 这些学生也爱起来呢?我想,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时刻想到 他们还是不懂事、不成熟的孩子;多想想他们的优点,欣赏 和鼓励他们;多进行换位思考,从他们的角度去想,我们总 能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爱”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就是要把爱公正地洒向每个孩子 的心田,把爱真诚地投向每位学生的身上。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 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J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 说教。只要用爱的春风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爱的春雨 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笔者相信:每一只“小鸭”最终都 会变成“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