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277—2022 数字化农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黑龙江省).pdf
-
资源ID:62888426
资源大小:371.1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23∕T 3277—2022 数字化农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黑龙江省).pdf
ICS35.240.68CCS L 68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2772022数字化农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2022-07-07 发布2022-08-06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3/T 32772022I目次前言.II引言.1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24 缩略语.35 数字农服分类.36 系统模型及主要功能.46.1 系统模型.46.2 主要功能.47 通用要求.57.1 感知层.57.2 传输层.57.3 存储层.67.4 数据融合层.77.5 服务应用层.78 保障体系.118.1 安全保障体系.118.2 服务保障体系.118.3 政策保障体系.128.4 运维保障体系.12DB23/T 3277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黑龙江农垦垦通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中科达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协会、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龙网工程管理(哈尔滨)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广电黑龙江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哈尔滨工程大学、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赛迪智慧城市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珏辰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奥捷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国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荣君、陈峰、于新海、刘潇潇、孟炬、刘勇、于喜涛、彭晓溪、王宏忠、刘美洲、杨景灿、李晓冬、张甜甜、岳海滨、陈馨、辛继巍、张劲男、王向辉、李玉磊、张培月、刘飞、王凯琢、周全、杨美华、李文才。DB23/T 327720221引言本文件在智慧农业信息系统建设规范框架下进行起草。智慧农业信息系统建设规范适用于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框架搭建、数据与服务融合、智慧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用于生产、销售、服务、管理及保障体系。数字化农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在智慧农业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的种植业生产部分提出了在农业投入品供应、种子繁育推广、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农业信息建设、农业金融与保险、农村产权管理、农业组织建设、农业法律、农业周边产品等 14 项信息化服务内容,对智慧农业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生产部分提供了更具体的要求。DB23/T 327720222数字化农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化农业服务信息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数字农服分类、系统模型及主要功能、通用要求和保障体系。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数字化农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及整体规划设计、数字农服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改造、升级及具体数字农服类项目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9361201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 15629.11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 特定要求 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GB/T 250622010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与管理规范GB/T 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4482019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要求GB/T 289252012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协议GB/T 297682013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GB/T 307632014农产品质量分级导则GB/T 348032017农业社会化服务分类GB/T 353192017物联网系统接口要求GB/T 354112017电子商务平台产品信息展示要求GB/T 36626201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GB/T 376862019物联网 感知对象信息融合模型GB/T 386522020电子商务业务术语GB/T 513142018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标准GA 267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DB23/T 28142021智慧农业信息系统建设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348032017、GB/T 38562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DB23/T 3277202233.1农业社会化服务按照服务对象需求,为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及其产生的结果。来源:GB/T 348032017,2.13.2数字化农业服务数字化农业服务(以下简称数字农服),是智慧农业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智慧农业现代技术成果,按照服务对象需求,为种植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所提供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务活动及其产生的结果。3.3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来源:GB/T 386522020,2.1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PP: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CT: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i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NAS: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PP:手机核心处理模块(UniversalPhoneProcessor)WSN: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5数字农服分类按照GB/T 348032017的规定,数字农服主要分为以下14个大类:a)农业投入品供应;b)种子繁育推广;c)农业生产;d)农业技术推广;e)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f)农产品质量安全;g)农产品加工;h)农产品流通;i)农业信息建设;j)农业金融与保险;DB23/T 327720224k)农村产权管理;l)农业组织建设;m)农业法律;n)农业周边产品。6系统模型及主要功能6.1系统模型数字农服信息系统模型由感知层、传输层、存储层、数据融合层、服务应用层、用户服务交互层以及安全、服务、政策和运维四大保障体系组成。数字农服信息系统技术模型示意图见图1。图 1数字农服信息系统模型示意图6.2主要功能数字农服信息系统通过感知装置采集物体信息,经过传输网络及信息存储,通过数据融合进行信息处理,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处理的信息服务,数字农服技术模型主要功能如下:DB23/T 327720225a)感知层:应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和设备,实现对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各种数据的识别、采集、监测和控制。如作物长势、土壤成分、气象环境、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种植价格,操作经验等。感知层主要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等,主要设备包括卫星定位设备、遥感设备、农田各类传感器等;b)传输层:采用的网络技术包括无线网桥、光纤、3G、4G、5G、WSN、ZigBee 等,为数字农服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承载系统数据的传输;c)存储层:主要包括 NAS、FC、iSCSI 等存储方式,能够为数字农服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和运算,保障上层对于数据汇聚的相关需求;d)数据融合层:通过数据融合支撑,承载服务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对数据源的信息进行采集过滤、传输、存储,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为构建上层各类服务应用提供支撑;e)服务应用层:数字农服信息系统按照农业活动服务的内容划分;f)用户服务交互层:数字农服信息系统按照服务对象包含但不限于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社、金融机构等;g)保障体系:数字农服信息系统建设应包括四类保障体系:运维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服务保障体系以及安全保障体系。7通用要求7.1感知层7.1.1感知设备硬件采集设备硬件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硬件设备外观完好,无破损无腐蚀;b)设备标记清晰齐全,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制造厂家、编号、合格证等标记;c)根据部署的工作环境,其防护等级应满足 GB/T 42082017 的相关要求;d)设备具备防雷电措施,对于中、大型感知设备应满足 GA 267 的相应要求;e)根据黑龙江省气候特点,设备运行环境应考虑严寒地区温度因素。7.1.2感知设备接口感知设备接口应按GB/T 353192017 中感知层接口要求执行,同时满足以下要求:a)接口应具备自检能力,自检异常时应自动报警或停止工作;b)通过文字或图案标记来说明设备接口用途,接口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应应用安全规定;c)设备调试完毕后关闭产品调试接口权限。7.1.3感知设备通信技术感知设备通信技术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设备射频识别通信协议需符合 GB/T 289252012 和 GB/T 297682013 中接口要求;b)视频通信安全需符合 GB/T 281812016 中安全要求;c)具备通信数据校验功能;d)通信信息具备时间戳数据保护、敏感信息加密的要求。7.2传输层DB23/T 327720226传输层在建设时应遵循GB 15629.11的规定,同时满足以下要求:a)网络传输技术包括不限于无线网桥、光纤、3G、4G、5G 等;b)数字农服信息系统应支持多种网络方式,如互联网、专网等;c)网络部署具有简洁性,支持设备远程维护,简化运维管理;d)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需要符合国家信息保密管理相关的要求;e)传输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设计,采用冗余配置。7.3存储层7.3.1机房建设按DB23/T 28142021中7.3.1的规定执行。7.3.2分布式存储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设备上,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应支持多种类型端口及其协议,如 TCP、UDP、IP 等;b)支持自动部署和配置在不同的软件平台上;c)需支持全分布式对称结构,支持系统的无元数据模型;d)支持动态分级存储,能够对热点数据进行迁移;e)支持全局缓存。7.3.3集群式存储将多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空间聚合成一个能够给应用服务器提供统一访问接口和管理界面的存储池,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支持 NAS、FC 等常见存储方式;b)支持存储自动部署,实现即插即用,并支持设备的热插拔;c)存储设备支持多种形式管理,如命令行、图形界面等;d)存储支持自动检测,能够隔离故障。7.3.4云存储将类型完全不同的存储设备通过网络进行相同模式集成,提供相应存储和数据服务,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应支持查询存储设备的 CPU、磁盘、内存等信息,反馈设备运行状态、存储系统的各个节点的服务情况,同时及时预警资源的异常;b)需提供多种存储策略,策略包括数据的副本数量、加密存储、异步存储、压缩存储等,能够让用户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存储策略;c)支持指定云存储数据加密,包含但不限于由密钥管理服务、存储系统等提供的多种密钥种类,支持客户端加密;d)支持云存储设备的系统监控、节点管理、域管理、异地灾备、负载均衡等维护服务;e)存储扩展性应符合对容量进行实时扩充和升级,支持磁盘的热插拔,新增磁盘空间应具备良好的均衡负载性;f)支持大文件分片存储在多个存储节点,对各分片能够并发读写。DB23/T 3277202277.3.5数据安全按DB23/T 28142021中7.3.2的规定执行,同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平台下的数据备份;b)支持系统冗余部署,采取数据冗余保护机制;c)支持提供数据加密功能,防止未授权访问。7.4数据融合层应在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与复用、服务融合等三个方面进行数据融合形成系统性管理,并按DB23/T28142021中7.4的规定执行。7.5服务应用层7.5.1农业投入品供应7.5.1.1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库,提供作物种植所需生产资料的供应商、产品名录及生产资料的使用区域等,形成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体系。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种子供应;b)农药供应;c)肥料供应;d)农膜供应;e)其他农业投入品供应。7.5.1.2农业工程设备供应服务建立农业工程设备服务体系,将农机等工程设备按使用时期,建立不同的服务模式,实现工程设备的高效利用。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农机具供应;b)其他农业工程设备供应。7.5.2种子繁育推广7.5.2.1种子繁育服务建立种子品种培育服务体系、品种试验服务体系及种子生产服务体系,制定繁育计划,制定种子生产基地规划建设服务规范,形成原原种、原种及良种繁育的综合性繁育方案,实现种子繁育的科学性、规范性。7.5.2.2种子检验检疫服务建立种子的检验检疫服务体系,包括质量检验、产地检疫、进出口检疫等服务,保证种子安全。7.5.3农业生产7.5.3.1种植生产服务DB23/T 327720228建立农业生产计划,结合历史数据形成集农业生产前期规划、中期生产、后期管理的系统化服务体系。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土壤墒情监测;b)耕整地质量检测;c)耕整作业;d)播种;e)测土配方施肥;f)灌溉;g)植物保护;h)采收;i)秸秆综合利用。7.5.3.2农机生产调度服务基于高精度卫星定位、ICT、GIS、自动控制、无人机遥感等多种技术,与农机作业、调度相结合的农机生产指挥调度服务平台。具体服务要求按DB23/T 28142021中7.5.2.3的规定执行。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农机的订单管理;b)作业预约;c)实时对讲;d)农机轨迹监测;e)农机作业数据收集;f)大数据可视化分析。7.5.4农业技术推广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形成标准化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b)作物栽培;c)农田水利;d)土壤改良;e)水土保持;f)农业设施设备;g)农产品流通;h)农业防灾减灾;i)农业技术宣传教育与培训。7.5.5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7.5.5.1病虫(草)害识别预警服务采用田间监测设备和人工监测方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识别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情况,提供图像捕捉并存档、病虫(草)害识别、预警等服务能力。7.5.5.2防治防控服务DB23/T 327720229建立植物防治防控体系,提供病虫害知识信息和防治方法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提供与植保专家的对接服务等。7.5.6农产品质量安全7.5.6.1质量安全监测服务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提供监测、管理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质量安全指标和指标权重数据的维护;b)支持结构化展示质量安全指标,如分析图、趋势图等;c)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预测产品质量状态;d)依据 GB/T 307632014 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7.5.6.2安全检验服务与国家农产品检验系统对接,定期、动态获取农产品检验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7.5.6.3品牌信息管理服务应具备提供品牌信息管理的服务能力,对品牌、品牌属性、品牌管理方案、品牌推广方案、品牌评价、品牌持续改进措施等进行记录和维护,能够多种维度查阅、筛选品牌信息。7.5.7农产品加工7.5.7.1加工服务利用感知监控设备、信息化技术来识别、获取、加工、分析、存储加工过程数据,形成产品追溯数据,在加工过程中提供数据信息管理、加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服务等。7.5.7.2研发服务通过研发设备接口获取研发活动文件,对文件进行维护和存档,应具备提供研发文件接收和维护的文档柜管理服务能力,文件格式包含但不限于通用文本文件格式、视频文件格式、音频文件格式、专业文件格式等。7.5.8农产品流通7.5.8.1农产品溯源服务按DB23/T 28142021中7.5.3.2的规定执行。7.5.8.2仓储服务利用仓库感知设备和信息化技术监控仓库管理数据的变化,实时监控出入库信息、产品信息、环境数据信息、仓库设备状态及变化信息等。7.5.8.3配送服务基于4G/5G技术、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或全球定位系统提供实时定位农产品运输车辆的服务,确保能够实时获取到运输人员、产品、车辆位置的信息。DB23/T 32772022107.5.8.4合同服务提供购销合同管理的服务,维护订单中的生产者、消费者、购销品种、购销数量、生产质量等信息。7.5.8.5电子商务服务按DB23/T 28142021中7.5.3.3规定执行。7.5.9农业信息服务7.5.9.1精准气象服务按DB23/T 28142021中7.5.4.5的规定执行。7.5.9.2农业资讯服务按DB23/T 28142021中7.5.4.6的规定执行。7.5.10农业周边产品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乡村民俗风情及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的信息规划,建设一个为游客提供采摘、研学、观光等特色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平台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服务:a)观光门户网站服务,提供观光信息展示服务,如人文、景观、交通、住行等信息资源;b)观光应用 APP 服务,提供票务服务、消费服务等功能;c)电子导航服务,提供观光景区的消费、景观的电子导游服务;d)观光展示服务,提供基于 360 度全景技术、VR 虚拟现实全景技术来展示农产品种植及乡村景观的服务;7.5.11农业金融与保险7.5.11.1农业金融服务按 DB23/T 28142021 中 7.5.4.1 的规定执行。7.5.11.2农业保险服务按 DB23/T 28142021 中 7.5.4.2 的规定执行。7.5.12农村产权管理7.5.12.1土地承包管理服务基于感知设备采集农户基本信息,形成农户档案,提供承包权确认、承包合同签订的服务和审批、查询、统计分析等土地承包协议信息的服务。7.5.12.2农村产权确认与登记服务提供农村产权申请、记录、评估、核查、审定、签发等产权登记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管理服务,包括信息存储,信息查询,信息加工,信息统计分析,信息展示等服务。7.5.12.3农村产权流转服务DB23/T 3277202211提供产权流转信息发布、统计分析、查询等服务,为农村产权管理提供信息公示与咨询服务。7.5.13农业法律提供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在线培训服务,包括法律宣传、法律施教等普法服务。7.5.14组织建设与管理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农业资讯发布、政策法规宣传、活动组织与成果展示的服务。管理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技术协会、家庭农场、种植大大户、龙头企业等。8保障体系8.1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应贯穿于数字农服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数字农服的建成最终会形成数据资源池,其中包括大量农业管理相关数据,涉及到数据的对外开放与交换的,应按GB/T 284482019 和 DB23/T28142021中7.6的规定执行。8.2服务保障体系8.2.1服务对象各级政府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农民、农产品消费者以及涉农企业组织等。8.2.2服务人员数字农服的服务人员主要包括技术专家、系统建设人员、系统实施人员、信息咨询人员等。业务能力应符合以下要求:a)了解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b)及时响应服务对象请求,解答服务对象咨询的问题,指导服务对象解决问题;c)认真记录服务对象咨询的问题,及时进行归档保存,并保护服务对象隐私;d)技术专家应具备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8.2.3信息化服务设施设备数字农服信息化服务设施设备,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设备应正常可靠运行,并符合网络安全要求;b)信息化设备的性能应能够达到一般信息服务系统响应水平,响应时间和速率需满足服务对象需求;c)设备传出、输出的信息内容应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支持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格式展示。8.2.4服务设计服务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a)服务功能设计需要重点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及习惯,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b)服务功能流程应清晰简洁,使服务对象能够快捷地获取服务;DB23/T 3277202212c)服务文字需考虑服务对象需求,支持外文版本;d)服务信息的发布应按程序审核流程执行,保证其正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8.2.5服务评价与控制服务评价与控制应满足如下要求:a)数字农服通过线上、线下问卷等方式收集客户的满意度调查表;b)应定期对服务效果进行跟踪评价,改进服务质量;c)与服务对象产生纠纷时,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用户投诉处理。8.3政策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应遵循现有数字农服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与指导意见,确保数字农服建设和管理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适合当前经济形势,同时随着技术与事业环境因素的更新、政策法规变化而进行更新。8.4运维保障体系8.4.1维护要求按GB/T 366262018规定执行,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对于需求确定,要求依据维护计划,确定系统维护服务的类型、内容,明确维护服务的目标和对服务能力的要求,建立维护服务管理流程;b)对于维护支持,要求依据维护计划,采取不同层次的维护服务和技术支持;c)对于维护周期,要求实时、快速响应用户的维护请求,采取定期与非定期维护方式;d)对于维护形式,要求以远程、现场等方式维护。8.4.2设备管理按GB/T 36626-2018中8.1.3的规定执行,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设备的软硬件版本、数据要严格执行配置管理;b)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运维权要明确区分和管理;c)设备要求定期维护、升级,对于即将报废设备需要及时更换;d)设备的安装、运维要符合 GB/T 2887-2011、GB/T 9361-2011 和 GB/T 51314-2018 的要求。8.4.3日志管理按GB/T 366262018规定执行,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日志按照功能日志和数据日志分别管理;b)运维日志定期进行自动备份;c)运维日志包含操作时间、操作人员、操作类型、操作详细信息等内容;d)运维日志要建立归档、容错等应急处理机制。8.4.4访问控制按GB/T 250622010的规定执行,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按照各服务要求限制访问对象与非权限下的信息交互;b)按照访问机制管理各服务之间的远程访问与调用;DB23/T 3277202213c)建立完善的信息访问机制体系;d)按权限管理正式用户与临时用户的访问;e)确保访问授权未完成时,访问权限未被激活。8.4.5安全时间响应按GB/T 366262018中8.7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