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5章.docx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5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5章 第1章水文情势调查时,水文调查与水温测量宜在()进行,必要时,可根据水环境影响预测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其他时期进行。A.丰水期B.平水期C.枯水期D.冰封期答案:C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 和落后生产工艺实行( )。A、限期治理制度 B、技术改造制度C、限期淘汰制度 D、区域限批制度答案:C解析:C:本题主要考察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和落后生产工艺实行的 制度。答案显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实施总量削减和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市、县人民政府C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国务院答案:A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关于水土流失影响调查结果,说法正确的有()。A:列表说明工程土石方调运情况B:调查工程对影响区域内水利设施的影响C:调查工程施工弃渣造成的水土流失D:若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验收工作已结束,可直接引用其验收结果答案:A,B,C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水土流失影响调查结果的内容包括:列表说明工程土石方量调运情况,占地位置、原土地类型、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恢复效果,采取的护坡、排水、防洪、绿化工程等;调查工程对影响区域内河流、水利设施的影响,包括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工程施工方式、采取的保护措施;调查采取工程、植物和管理措施后,保护水土资源的情况;根据建设项目建设前水土流失原始状况,对工程施工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弃渣、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和造成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流失总量及危害的情况进行分析;若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验收工作已结束,可适当参考其验收结果;必要时辅以图表进行说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中,关于评价内容与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长期监测监测数据,按HJ 663中的统计方法对各污染物的年均浓度指标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B.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评价,对采用多个长期监测点位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取各污染物相同时刻各监测点位的浓度平均值,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C.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评价,对采用补充监测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取各污染物不同评价时段监测浓度的最大值,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D.对于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补充监测数据现状评价内容,按HJ 663中的统计方法对各污染物的年评价指标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答案:A,D解析:(2022年)下列哪项属于抗性吸声结构( )。A.珍珠岩砖B.玻璃棉板C.穿孔板D.铝纤维板答案:C解析: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22)7.2.2.6常用抗性吸声结构可选择:a)薄板(薄膜)共振吸声结构;b)穿孔板吸声结构;c)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含超微孔、微狭缝等新型结构);d)管束类吸声结构;e)各类复合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等。抗性:通过管道截面的突变处或旁接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阻抗的改变而产生声能的反射。阻性是利用声波在多孔性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中传播,因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散发掉,使沿管道传播的噪声随距离而衰减。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一级评价的基本附件为()。A: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原始数据文件B:气象观测资料文件C:预测模型所有输入文件及输出文件D:以上全是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关于开采矿产资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B矿山企业的开采回来率应当满足市场要求C建设铁路、公路、水库、大型建筑物等工程前,建设单位应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情况D开采主要矿产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伴生矿产应统一规划,综合开采,综合利用,防止浪费答案:B解析:选项B 的正确说法是"矿山企业的开采回采率应当达到设计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5章 第2章某县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规划方案由R 河河道整治工程和污水治理工程2 各项目组成,拟进行河道清淤、河岸修正和绿化,改善河道景观;对现状沿河排污口进行截流封堵,完善市政污水收集管网,新建污水处理厂,解决地区污水排放问题。拟建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截流封堵沿河3 处排污口、修建12Km 污水管道、新建一座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5×104m3/d,选址位于县城东南郊经济开发区的东侧,收水范围为沿河两岸老城区、经济开发区以及规划新城区。老城区生活污水和经济开发区生产废水现状排放量共计2.6×104m3/d,经3 个排污口排入R 河。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为:进水格栅沉砂池A/A/O 生物池二沉池反应沉淀池转盘滤池消毒池出水。排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 标准。设计TP 总去除率为92%,其中反应沉淀池和转盘滤池的除磷效率合计为80%。污泥处理拟采用浓缩脱水+生物干化工艺,其中生物干化采用嗜高温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生物发酵;浓缩脱水后污泥产生量为60t/d(含水率80%),生物干化处理后污泥产生量为20t/d(含水率40%)。该县城地势西高东低,R 河由西向东从县城中心穿过,R 河城区段长约12km,在县城入口处断面多年平均流量为17.6m3/s,枯水期平均流量为4.5m3/s,水域环境功能为 类。R 河南岸老城区下游经济开发区主要行业为食品加工,机械加工等,开发区内有一座人工景观湖。北岸老城区东北约2km 处有一座燃煤热电厂,从R 河引水作为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厂外东侧有多处砖厂废弃取土坑和成片林地。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拟排入R 河。问题:1、项目可能的尾水资源化利用途径。2、计算本项目生物除磷效率。3、定性说明本项目的水环境改善作用。4、给出本项目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和去向(限2项),说明理由。答案:解析:1.参考答案:人工景观湖补充用水;机械加工生产用水;燃煤电厂循环用水;砖厂生产用水,林地绿化用水。2.设生物除磷效率为x,则(1-x) (1-80%)=(1-92%),解得x=60%3.参考答案净化R 河水质;改善河道景观;减少R 河取水量;改善河道水生生态环境。4.参考答案:(1) 作为林地肥料:本项目污泥采用好氧发酵方式进行处理,营养成分较高。(2) 用于砖厂制砖:本项目污泥经稳定化处理(高温好氧生物发酵、生物干化),含水率为40% ,满足砖厂制砖要求。关于植物样方调查的正确说法有()。 A.样方大小可根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 B.可用物种数量与面积的关系曲线确定样方数量 C.可随机确定样方面积 D.可依据物种数量及其均匀性调整样方答案:A,B,D解析: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地大小,样地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物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下列关于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A:流经填埋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B:填埋场工人的生活噪声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C:填埋场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D:填埋场作业及垃圾堆体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环境影响答案:A,C,D解析:B项错误,应是填埋场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某企业拟建一个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附环境风险评价专题B.该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C.该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D.该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下列污染物中,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的是()。A.苯B.苯胺C.二甲胺D.三甲胺答案:D解析: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规定了氨气(NH3)、三甲胺(CH3)3N、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甲硫醚(CH3)2S、二甲二硫醚、二硫化碳、苯乙烯、臭气浓度等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源的厂界浓度限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定义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对象包括( )。A、建设项目B、规划C、国家政策D、自然保护区答案:A,B解析:见教材P2。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Q1、Q2、Q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TN1=5mg/L、TN2=12、TN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Q4、Q5的总氮浓度分别为()。A.TN1=10mg/L、TN2=9mg/LB.TN1=5mg/L、TN2=10.5mg/LC.TN1=10mg/L、TN2=8mg/LD.TN1=5mg/L、TN2=8mg/L答案:C解析: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建设应重点考虑的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A:开发区内各企业污水处理工艺的调整B: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系统C:开发区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系统D:开发区污水排放布局与排放方式优化答案:B,C,D解析: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重点考虑污水集中处理、深度处理与回用系统,以及废水排放的优化布局和排放方式的选择。如在选择更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同时,考虑增加土地处理系统、强化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系统。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5章 第3章以下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考虑的重点区域是()。A: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B:人口密集区C: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下游区域D:重要湿地答案:A,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给予降级处分B.给予通报批评C.给予行政处分D.处以罚款答案:C解析: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以下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基 本要求的是( )。A.区域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6度B.场界位于居民区1000m外C.设施底部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1mD.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答案:C解析:C:本题主要考察焚烧厂选址基本要求。答案显然,设施底部应低于 地下水最高水位3m。此知识点非常重要,在案例分析考试中经常出现,考生务必 正确理解并记忆之。根据文物保护法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A、进行旅游参观活动 B、建立宣传标牌等影响景观C、进行其他建设工程 D、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在文物保栌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进行的活动的有关规定。笫十七条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是,因特殊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发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止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麻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总纲,下列分析内容中,属于规划协调性分析内容的有( ) 。A.给出规划的层级B.描述规划的功能属性C.确定规划的时间属性D.分析规划在所属规划体系中的位置答案:A,B,C,D解析:2022-6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开发利用或关闭铀(针)矿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关闭铺(针矿的单位,应当在办理退役审批手续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B.开发利用伴生放射性矿的单位,应当在办理退役审批手续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C.开发利用伴生放射性矿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采矿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D.开发利用铀(钍)矿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采矿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PM2.524h平均浓度值数据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日至少有12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B.每日至少有18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C.每日至少有20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D.每日至少有22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控制质量标准>GB3095-2022,表4污染物浓度数据有效性的最低要求,PM2.5的24h平均浓度值数据有效性规定为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C正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开展环境风险识别应准备和收集的资料有()。 A.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资料 B.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工程设计资料 C.国内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D.建设项目周边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答案:A,B,C,D解析:ABCD 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资料、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资料、安全管理体制及事故应急预案资料。环境资料: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事故资料:国内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5章 第4章某高速公路项目穿越针叶林和阔叶林混生的林区,内有狼、狐、鼠等野生 动物和鸟类,林区内不设取土场和弃土场及服务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重点有( )。A.林木砍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林木砍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C.对林区异质性构成变化引发的影响D.高速公路的切割对动物生境的影响答案:A,B,C,D解析:AB C D:本题主要考察高速公路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重点。答案显然。此 知识点非常重要,在案例分析考试中经常出现,考生务必正确理解并记忆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小城市指的是()。A: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50万的城市B: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30万的城市C: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D: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条的规定,城市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依据清洁生产促进法,企此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采用的清洁生产措施是( )。A.对不须包装的产品进行精美包装B.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毒性较大的原料替代原毒性较小的原料C.采用新工艺,虽比原工艺资源利用率低,但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D.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进行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清洁生产措施内容。答案显然。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符合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要求的有A. 距人畜居栖点500 m B. 场界应位于地表水域150m 以外C. 建在溶洞区D. 建在距离军事基地5km 外答案:B,D解析:注意: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没有修改羊。依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强环境监管制度”的要求不包括()。A:对生态治理工程实行充分论证和后评估B:完善环境监察制度,强化现场执法检查C:关闭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D: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或超总量排污答案:C解析:依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强环境监管制度的要求包括:要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或超总量排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生态治理工程实行充分论证和后评估;完善强制淘汰制度;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完善环境监察制度,强化现场执法检查;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下列规划属于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范围的是()。A:设区的市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省级及设区的市级工业各行业规划C: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D:省级及设区的市级乡镇企业发展规划答案:B,C,D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下列自然资源开发1级项目的评价期限要求要做生态环境后评价的是()。A.森林开采B.水利工程建设项目C.旅游资源开发建设D.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答案:B解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如下:2、3级项目以库区为主,兼顾上游集水区域和下游水文变化区域的水体和陆地;1级项目要对库区、集水区域,水文变化区域(甚至含河口和河口附近海域)进行评价。此外,要对施工期的辅助场地进行评价。评价期限:要分别对施工期、运行期进行评价,1级项目要做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26km为半径的圆B: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50km矩形区域D:边长52km矩形区域答案:B解析: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5章 第5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进行的活动是()。A修建围堤B利用堤顶兼做公路C采砂D在河道滩地修建厂房答案:A解析:教材中没有原文,但在条例中有。第二十四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修建固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种植高杆农作物、芦苇、把柳、获柴和树木(堤防防护林除外);设直拦河渔具;弃直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2022-1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下列行为中,属于该法适用范围的有( )。A、核设施选址B、核技术开发利用C、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稀土矿的开发利用D、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稀土矿和磷酸盐矿的开发利用答案:A,B,C,D解析:2022-1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规划中,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A.某矿区开发规划B.某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C.某市“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D.某省“三年政治行动”计划答案:A,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的内容有()A、工程分析B、环境风险评价C、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答案:C,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z(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zi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详见教材P48-49 。某拟建项目排放口的上游有一榨糖厂,仅旱季生产6个月,该糖厂允许COD排放量为180吨/年。点源调查时确认该糖厂旱季贡献的COD排放负荷是()。A:10吨/月B:15吨/月C:30吨/月D:45吨/月答案:C解析:由题中所给数据可知,该糖厂旱季贡献的COD排放负荷=年排放量/生产月数=180÷6=30(吨/月)。(2022年)湖泊根据其垂向水温分布特点,可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类。根据湖泊水替换次数指标判断,下表湖泊中,属于混合型的有( )。A.甲湖B.乙湖C.丙湖D.丁湖答案:B,D解析:2022版版教材P67,a=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当a20,认为湖泊、水库为混合型。在下列污染物中,未列入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大气污染 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是( )。 A.烟尘 B.粉尘C. 二氣化破 D.氮氧化物(以二氡化氮计)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大气污染物总 量控制指标。答案显然。202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必须( ),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A.客观、公开、公平B.客观、公开、公正C.客观、公正、公平D.公开、公正、公平答案:B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