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点金术》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62965501
资源大小:50.01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8课《点金术》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docx
第8课点金术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太阳,你好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山巅”“滋润”“寄予”等词语意思。 2培育学生边读书、边思索、边想象的读书习惯。 3引导学生感受太阳公公博大无私的爱,学会感受和观赏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培育儿童美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太阳对人类的无私馈赠,以及借太阳的目光来赞美自然,赞美儿童,赞美真善美。 教学难点 理解“在孩子身上,寄予着人类的理解和希望”这句话的意思,感受作者借太阳的目光表达对孩子们的希望。 教学打算 1打算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用于板书。 2打算比较清爽、美丽的音乐带用于配乐朗读。 3适当打算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多媒体图画。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喜爱太阳公公吗?瞧!今日它来到了咱们课堂上。(师出示并贴太阳公公图片)让咱们伸出手一起向太阳公公打个招呼吧!(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向太阳问好) 2(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师伴音朗诵: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微笑着行走在天上,将阳光洒满大地,将暖和滋润万物。到处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太阳公公给咱们带来了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呀!孩子们,你们想对太阳公公说点什么呢? 3引出课题:今日就让咱们带着对太阳公公的爱,一起来学习34课太阳,你好(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留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遇到生字时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生自由初读。 3检查生字词认读状况。 (多媒体出示生词)指名认读生词,老师相机正音,指导认清字形,同桌互读检查。 齐读生词。 4检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状况。 师:生字都相识了,下面请同学们再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指名回答,师小结:是呀!太阳公公用它的光和热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多美的世界呀! 三、品读吟诵,读中感悟 (一)学习26段。 1那么太阳公公究竟为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美妙的世界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26段。 出示:品读建议 2自由地读一读第26段,结合旁批边读边思索:太阳公公为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美妙的世界? 3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多读几次,边读边体会。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假如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4学生根据品读建议进行特性化的阅读。 5集体沟通,老师相机点拨,出示画面,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太阳公公对孩子们的爱。 问:谁情愿来读读自己勾画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重点指导以下: (1)品读第2段。 指名读。 除了望见山巅的积雪溶化,流水潺潺,你还望见些什么?听见些什么?(学生绽开丰富的想象) 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悦,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读一读吧!(生读) (2)品读第4段。 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致地读一读这段话,想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不写瓜田长出了瓜,果林挂满了果,而写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分组读,边读边思索) 多媒体出示两句话: 叫瓜田长出瓜,果林挂满了果。 叫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 能读出心中那甜如蜜的味道吗?(指名读,评议,齐读) 从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你还体会到什么?(多媒体播放反映果林丰收的画面和音乐)师再问: 从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相机点拨(孩子们的快乐,农夫伯伯丰收的喜悦)。 小结:一个“甜”一个“蜜”,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瓜果的甜,还感受到了孩子的快乐,农夫伯伯丰收的喜悦,这种写法真妙呀!让咱们读出自己的感受吧!(齐读这一段) (3)品读第6段。 指名读。 体会“滋润”的意思。 a孩子们,当你特别口渴时,喝一杯凉爽的水,你感受怎样? b水分足够,感到特别舒适,这就是滋润的意思。 c问:太阳公公用他的光和热滋润了鸟儿的歌喉,让它欢乐地歌颂,滋润了山川,它还滋润了什么? 小结:太阳公公用他的光和热滋润了世间的万事万物,给小鸟创建了一个多美的家呀!(播放多媒体课件:鸟叫声)让我们和小鸟一起用自己满心的爱歌颂大自然,歌颂那滋润万物的太阳公公吧!(齐读课文26段) 4太阳公公还知道些什么,还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呢?谁能当当小诗人接着往下说。(生绽开想象自由谈) 多媒体出示: 太阳公公还知道小挚友喜爱,就放出光来,发出暖和来,让。 5太阳公公用他的光和热给咱们带来了一个多美的世界呀!让我们满怀心中的感谢向太阳公公说一声太阳,你好!(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学习713段。 1引读第7段。 师:太阳公公就这样每天微笑着行走在天上,全世界美的东西他都望见了,全世界丑的东西他也全望见了,然而太阳公公爱什么?最爱的是什么呢?(老师引读相关段落,板书:最爱孩子) 2为什么太阳公公最爱的是孩子?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细致地读一读第12段,边读边思索。 3生自读思索。 4集体汇报。 相机点拨: (1)(多媒体出示第12段最终一句)齐读。 (2)(多媒体出示反映斗争、饥饿的图片和音乐)是呀!太阳公公不仅看到了人世间一切美妙的东西,更看到了贫困、饥饿、斗争、流血。问:孩子们,你们希望将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师小结:没有饥饿,没有斗争,让世界充溢和平,这就是人类共同的志向和希望。而要实现着一切美妙的愿望须要我们全世界的少年儿童去共同创建,所以说,太阳公公在孩子们身上寄予着人类的志向和希望。所以,太阳公公最爱孩子。 一切来到太阳下的孩子他全都爱。 (板书:一切孩子全都爱) (3)孩子们,让咱们齐读这一段话,感受太阳公公在咱们身上寄予的殷切希望吧! 四、回顾全文,拓展延长 1面对太阳公公如此博大而深厚的爱,你们想对太阳公公说点什么呢? 2小结: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对太阳公公的问候,带着对太阳公公的爱,带着心中的感谢,再向太阳公公道一声:太阳,你好!(生再次齐读课题) 3太阳公公为我们帮了那么多事,我们又能为太阳公公做些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 课后建议: 可以当当小画家,画出你心中的太阳。 可以当当小诗人,写一首歌颂太阳的诗。 可以当当歌颂家,唱一首赞美太阳的歌。 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诗句背一背。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0课竹石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驾驭本课的2个生字。 2、能背诵诗歌。 3、能说出诗歌的大意和意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等,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培育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2、树立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志气和信念。 教学重点: 驾驭本课的2个生字。能说出诗歌的大意和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等,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培育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树立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志气和信念, 教学打算: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课件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板书设计: 30、竹石 郑燮 咬定千锤百炼 坚劲 立根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出名的号板桥) 2、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沟通,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非常坦荡、潇洒)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美丽,栽了很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很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怪异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3、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殊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很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观赏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学诗 1、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 3、学生自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 4、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三、体情 1、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 2、诗人喜爱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会诗人写竹,是写什么?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钦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 4、你喜爱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如:竹是空心的,很虚心;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实,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一般的竹子! 沟通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心中有数”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行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适宜。” 五、巩固 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爱的写竹的诗句。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溢”“厚实”起来。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教学过程讲究承接、回环,从入课时赏画到结课时在画上题诗,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一幅画教案 一幅画是一篇赏析文章,全文视察依次清晰,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清爽美丽。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清作者的视察依次。 3想象画中美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美丽的词句和喜爱的段落。 教学重点 感受、品悟、积累美丽的语言,弄清作者视察依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中的美景,驾驭并能运用课文视察方法练习写作。 教学打算 cai课件、美丽的轻音乐或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画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看,今日老师给你们打算了什么?(投影展示文中的插图)望见这样一幅画,你们想说些什么? 2导入新课。 哟,孩子们都在仔细观赏这幅画呢?你们知道吗?一位小挚友最喜爱这幅油画了,他不但像你们一样观赏了这幅画,而且还写了一篇美丽的文章一幅画(板书课题)。看看这幅画,看看这个题目,孩子们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激励学生质疑)老师归纳,提炼出主要问题。 那么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这幅令人沉醉的画卷中,和作者一起观赏这幅画吧! 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了什么 1孩子们,你们都是学习的主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应当怎么办?对,老师信任你们能自主读懂它! 2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自己读通课文,留意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这幅画画了些什么?用铅笔勾画出文中描写的画中景物。 (3)作者为什么最喜爱这一幅画? 3师:现在孩子们可以按自学要求,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学习课文,假如你有体会、有感受,请与同桌相互沟通,和他一起共享胜利的欢乐;假如你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同桌,寻求他的帮助。 4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深化到学生中巡察,了解学生自学状况。 三、沟通自学状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细致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须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摇线、悦耳、奇形怪状”等词语。 3说说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主要内容,都写了些什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先汇报,老师点拨。课文的第26段写了这幅画的内容,作者在第2、3段中描写了天空大山绿树草地野花小木屋等景物,其中侧重描写了绿树;在第4、5、6段中抓住小溪溪水两旁的野花石铺小路石头等进行描写,其中抓住了小溪动态的描写,写出了自己的联想。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 过渡:孩子们,刚才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已经知道课文写了画上的天空、大山、绿树、草地、小木屋、小溪、野花、石铺小路和石头。画上的景色美,作者写的文章美吗?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书上描写的这些内容吧! 1老师配乐,有感情地美读课文第26段。 2老师在读的时候,希望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小组探讨:课文这几段按什么依次视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晰作者由远到近观赏图画的依次,并且一边观赏,一边发挥想象,使画上的内容活起来。写的时候,采纳打比方等方法,写得生动而又详细。 五、拓展延长 请你自选一幅你最喜爱的画或自己画一幅最美的画,按肯定的依次,细致视察,充分发挥想象,并写一写。看谁选的画最美,看谁写的文章最美! 附:板书设计 一幅画远:天空、大山、绿树、草地、野花、小木屋 近:小溪、野花、石铺小路、石头美 视察有依次有想像画面美、活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对称现象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对称现象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建立起“对称”的概念。 2、经验视察、操作、沟通等过程,在此过程中有主动的学习心态。 3、感受生活中物体的对称美,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对称” 1、开宗明义,指出学习课题:对称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学问对称。 2、独立看书第115116页 老师:请同学们看书115116页,边看边想,你发觉了什么? 3、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觉 老师:看了,想了,想不想说说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觉或看书后的想法。 要求:组内每个人均要发言,老师可以通过看、听、问的方式了解组内说的状况。 4、全班沟通 抽代表在全班沟通,有不同的发觉时,其他小组派代表补充,相同发觉不重复发言。 要求:发言时要说明是组中集体的相识还是个别相识,假如有个别相识,应说明是谁相识到 的。 老师在此过程中要留意调控,假如学生表达偏离建立对称概念的目标时,要适时相宜导回,并留意点到“对称”的本质,即对称事物(以及后面的轴对称图形)的共性:可以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完全一样。不要在“美”、“美丽”这些非本质属性上过多纠缠! 点评:“对称”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然而这两个字对学生来说仅仅是两个字(符号)而已,它究竟有什么实际含义,学生是弄不清晰的。为了让学生脑中有一些初步的、详细的表象,就须要供应肯定数量的素材让学生充分进行感知,进而初步发觉这些对称事物的共同特征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究竟到哪里找这些素材呢?现成的课本上就 有!于是便有了上面的教学支配。此支配充分利用了教科书上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教科书的作用。学生独立看、想,然后组内沟通,再全班沟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在生活中(室内、室外、校外)找对称现象,拓宽对称外延的相识 (1)老师:同学们通过看书、沟通知道了很多物体是对称的。其实生活中远不止这些对称现象。想一想,你还发觉过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为什么说它是对称的?先独立想,再告知同伴,好吗? (2)抽代表全班沟通,相互学习。 在说明为什么说它是对称时,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说出基本意思即可。 点评:书上看到、学到的“对称”现象,生活中也有!此环节的支配一是用初步感知的对称现象的共性,在生活中去找符合这类共性特征的现象;二是拓宽对称的外延。 三、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对称”的相识 (1)书上第117页第2题“做墨渍图”。 (2)书上第117页第3题:“搭积木”,无积木者可用小棒、图片等代替。 要求:要边做边说,如:我搭了一口箱子,是对称的 点评:“做”更能强化对对称的相识。 四、在辨析中深化对“对称”的相识 通过小黑板(或课件)出示很多图片(也可就用书上第119页练习二十第1题的素材),让学生辨析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并简述缘由。 五、通过生活中的反例进一步深化对“对称”的相识 老师:生活中有没有不对称的事物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索,再相互说说,最终全班沟通。老师要引导点穿:不对称的事物也有!但有些事物不对称的话就不美、不谐调、不便利。如:缺了一只眼、一只耳朵、一只手、一条腿的人或其他动物。 点评:先正面建立了“对称”概念,再通过反例深化相识“对称”的本质。 六、小结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称)能闭上眼睛想一想对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 指出:正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对称现象,我们这个世界才会这样漂亮、美丽,想知道关于对称的更多学问吗?下节课我们再接着探讨它。 点评:本课最大特点是抓住建立“对称”概念这个关键,先利用教科书上的材料让学生在脑中初步建立起一些表象,再通过用“对称”的本质特征在生活中找对称现象,之后在动手做、动口辩等活动中深化对“对称”的相识,这样支配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很好地体现了课改理念。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笔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笔算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问题的实力。 2、通过探究、思索、总结,经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合作沟通,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育学生书写整齐、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驾驭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 2、理解并驾驭试商方法,精确书写商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明确算理,精确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打算 看题干脆说出得数。 1、抢答:80÷20= 60÷30= 240÷30= 350÷50= 2、估算:93÷30 143÷70 师:细心的同学,发觉它与前面的抢答题有什么不同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把两位数看做比较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143140,140÷70=2所以143÷702) (二)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真棒,快速而精确的答出了这么多题,你们想变得更聪慧吗?想! 师:老师告知你们一个方法“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日”到了,我们去阅览室看看吧! 1.92÷30 (1)a(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细致视察,说说从中获得的相关数学信息。 b出示例1(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指名让学生读题。 c引导学生列式92÷30,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就是看看92里面有几个30) d放手学生:你能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与同位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巡察,找寻不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用之前学的学问,很快地说出结果。 (想乘法做除法 92÷30=32 30×3=90 90+2=92 估算 9290 90÷30=3 92÷303 摆小棒 请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 理解算理 ) e引导学生沟通,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竖式计算,本节课探讨的问题。)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a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竖式计算92÷30,请一名学生板演。 B(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商是几?商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学生沟通。 师:为什么商3? 生1:刚才用小棒摆过了,分了3份,就是3个1,所以商3. 生2:估算9290,92÷303。 师:刚好除完吗? 生1:有余数,余数是2。 生2:余下2本,不能再分给1个班了。 生3: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了。 师:商为什么写在个位? (生1:92里有3个30,而不是30个30,所以要写在个位。 生2: 92里面1个30都没有,要多看一位,92里才有30。 生3: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来除。 生4:做除法要从高位除起,一位数确定比两位数小,商1都不够,所以要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总结:像这样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把商写在个位上。 2.140÷30 师:我们已经分完了连环画,再来分分故事书吧! a出示例1(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引导学生列式140÷30 b谁能先估一估能分给几个班?(学生估算:30×( )=140 5个班须要150本,140本不够分。) c (老师事先发给学生方格图)请同学们拿出手中方格图, 140个格就代表140本书,用红笔圈一圈,实际分分,验证一下。(理解算理)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图:140个方格,提问学生每30个方格为一份,能分出几份?能分4份,还剩下20个方格。也就说明140里面有4个30,所以,在个位上) d怎样用竖式计算呢?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老师板书 因为除数是两位数,所以被除数要先看前两位。(拿出一张纸片,先遮住被除数的个位,让学生比较与除数30的大小)同学们发觉什么问题?(14除以30不够商一)那怎么办?(看前三位) 老师把纸拿开,140除以30要商几?(商4)为什么商4,商5行吗?(引导学生看方格图,分了4份,余下的20个格不够30个格一份了。商5不行。30×4=120,120最接近140。 30×5=150,150比被除数140大。) 商要写在十位还是个位呢?(个位。分了4份,就是4个1。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120和20怎么来的?(30×4=120,还剩20) 总结: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时,要看前三位,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3、整理算法。 引导学生视察92÷30与140÷30的竖式,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异: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同:除数都是整十数 ) 探讨沟通除数都是整十数时(课件出示) a应当从哪里除起? b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c商要写在那个数位上? 探讨后总结: a从高位除起 b看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 c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4、巩固练习 a好,我们就运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来计算。 沟通订正,(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说一说第一题和第四题的计算过程。 b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了什么学问?在计算时要留意哪些问题? 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终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基础上教学的。因为这是一节计算课,它本身就比较枯燥,而理解算理,正确计算又是它的重点,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要想方法调动起学生爱好。因此我利用李咏主持的“特别61”节目创设笔算除法“特别61”这样一个大的教学情境,以此为突破口调起学生胃口,目的是激发学生爱好。从整节课来看,这个情境创设还比较有效果,学生参加的主动性也比较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纳情境.问题与自主探究的方法,通过复习口算除法,归纳复习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打好了基础,也为引导学生提炼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在新课的学习中我始终围绕“如何试商?商应当写在那个位上?为什么?” 这一中心问题,让学生绽开充分的探讨,通过独立思索、小组合作等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用估算的方法思索可以分给几个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竖式探讨商原委应当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师生共同分析,通过老师点拨,达到用笔算验证估算,体现出估算、口算、笔算之间的紧密联系,达到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以儿歌的形式加深理解与巩固。 一节课中学生留意力一般最多维持20分钟左右,我用“特别61” 最精彩的环节,砸金蛋,三个金蛋里分别有苹果、蛋糕、鲜花送给学生,以此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巩固本节课所学学问,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达到“想学学会会学” 的目的。通过大量的巩固练习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由于教学情景比较新奇,整课堂的氛围都比较活跃,学生参加学习的主动性比较高。 不足之处: 1、对教材的挖掘实力还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讲解140÷30的商究竟应当写在哪一位上这个问题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我应当多多强调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这样会让学生对以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更加理解和清晰商就写在什么位置上。 2、教学的节奏较快,赐予学生合作沟通的时间太短。 在教学例1时,我支配了让同学们探讨沟通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因为担忧时间不够的问题,所以让学生沟通的时间太短。这样会导致学困生依旧没有弄懂这个算理。 3、老师课堂敏捷应变的实力还有待于提高。 教学中在处理课后“做一做”的三道计算题时,应当考虑到由于时间问题,这三道题应让学生敏捷选择完成两道,了解学生重点学问驾驭状况就可以了,节余时间来处理其它问题。 4、对课件的制作实力不是很强 三年级下册语文点金术生字组词西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点金术生字组词西南师大版【惩】 读音:chéng 巧记:二人(彳)一“心”走“正”路。 字义:惩罚,警戒 组词:惩处惩办惩治惩处惩戒惩恶扬善惩前毖后惩一儆百依法惩处 造字:形声法 造句:这伙犯罪分子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笔顺:上部左窄右宽;下部“心”托住上部。 2【罚】 读音:fá 巧记:横目()立刀(刂)而言(讠)。 字义:处分犯错误和犯罪的人 组词:惩处罚款惩罚罚不当罪 造字:会意法 造句:无论是谁,犯了罪都要受到惩处。 笔顺:下部略宽于上部。“”要扁平。 3【即】 读音:jí 巧记:一个新郎没有帽(),耳朵也被拉直了(卩)。 字义:当时或当地靠近 组词:即日即刻即景生情若即若离不即不离可望而不行即 造字:会意 造句:本条例自即日起施行。 笔顺:“卩”竖为悬针竖,向下长伸。 字歌: “就”“便”用马上 今日称即日 用来表接近 可望不行即 4【闷】 读音:mèn 巧记:把“心”关“门”里。 字义:心烦,不痛快密闭,不透气 组词:郁闷苦闷闷倦闷气闷沉沉闷闷不乐闷子车闷葫芦 造字:形声法 造句:小明被别人误会了,他心里很郁闷。 笔顺:字形略长。“门”略阔;“心”大小适当。 5【肠】 读音:cháng 巧记:一“月”汤水未进()。 字义: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长管形,分大肠、小肠两部分借指心思,情怀 组词:肠胃肠子愁肠衷肠 造字:形声法 造句:肠胃可以消化食物。 笔顺:左部形长;右部上窄下宽,两撇平行,长短不同。 字歌:加水煮汤放入肉肠白杨树下美名远扬 6【辘】 读音:lù 巧记: 字义:辘轳安装在井上的一种器具,用来汲水。机械上的绞盘有的也叫辘轳辘辘拟声词,形容车轮等的声音 组词:饥肠辘辘 造字:形声 造句:旅行马车辘辘驶进了视野。 笔顺: 7【吻】 读音:wn 巧记:“口”边“勿”言,心里喜爱。 字义:用嘴唇接触表示宠爱嘴唇动物的嘴 组词:亲吻吻别唇吻口吻短吻鱼 造字:形声 造句:我在海边玩耍,间或有浪花来亲吻我的脚丫。 笔顺:“口”居于左上部;“勿”横折钩向内收。 字歌: 牛羊是动物 马虎易疏忽 加口变成吻 请君勿自误 8【雕】 读音:dio 巧记:推后(隹)一“周”。 字义:刻竹、木、玉石、金属等用彩画装饰 组词:雕刻木雕浮雕雕弓雕墙雕梁画栋 造字:形声法 造句:他有一手雕刻绝活。 笔顺:左部稍窄;右部“亻”挺直,“”略低。 字歌:有隹是大雕用石造碉堡冰冻花凋零发言有声调 9【蠢】 读音:chn 巧记:“三”“人”一天(日)捉两“虫”。 字义:愚笨,笨拙虫子爬动 组词:蠢事蠢才蠢货蠢动 造字:形声法 造句:聪慧的人有时候也会做蠢事。 笔顺:上部撇捺伸展,盖住下边;下部右边“虫”略大。 字歌:小虫名为蝽爬到椿树上蠢蠢欲动时碰上一螳螂 10【训】 读音:xùn 巧记:四“川”话(讠)。 字义:教育,训诲可以作为法则的话训练 组词:训斥训诫教训训话古训家训培训训练军训 造字:形声法 造句:他被父亲训斥了一顿。 笔顺:左窄右宽。右部中竖短些,三笔间的距离相等。 字歌:土旁念深圳马儿性温驯加页事顺心出言留家训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笔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笔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实力:驾驭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进行娴熟地计算;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笔算习惯,通过应用题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化。 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算理,驾驭笔算方法,进行娴熟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百位上的数乘一个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和百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供应材料 1出示打算题325×42 指名一生说说计算方法,师板演。 2改一改,构建新的学习材料 师:假如我42改成142,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要学的”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 (二)分析探讨 1探讨这样的题目应当怎样算? 生想一想,做一做,同桌交换想法。 2指名一生板演,其它学生视察他的做法和你的是不是相同,以及他有没计算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