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精选5辑.docx
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精选5辑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精选5辑 第1辑 痈的常见致病菌是A.B.C.D.E.参考答案:B 按照国家卫生标准,牛奶的比重应为A.1000 1004B.10081012C.l0141Ol8D.1.O201024E.10281032正确答案:E 除哪一个外均是月经的特点( )。A.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的子宫内膜脱落出血B.性成熟得主要特征C.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至下次月经第一天为一月经周期D.分为4个阶段E.月经第一次来潮称初潮正确答案:B此题暂无解析 大结节性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A慢性酒精中毒B心力衰竭C病毒性肝炎D日本血吸虫病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 1998年13月,上海市发生甲肝流行,后经调查证明是人们生吃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那么下列不属于此次甲肝流行特征的是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病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果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产生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流行即可平息D、甲肝在13月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别参考答案:D 煤焦油、矿物油等混合物中含有的致癌物主要是( )。A.氯丙烯B.氯甲醚C.苯并(A)芘D.芳香胺类E.B一萘胺正确答案:C此题暂无解析 下列指标可较全面地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A、中位数和方差B、均数和中位数C、中位数和极差D、均数和标准差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参考答案:D 秩和检验是一种( )。A.检验法B.x2检验法C.F检验法D.非参数检验法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此题暂无解析 艾滋病检测样品的采集处理和送检参考答案:(一)HIV抗体、抗原检测最常使用的样品是血清或血浆。1血清样品采集和处理: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35ml静脉血,室温放置12小时,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离心,尽可能地吸出血清备用。2血浆样品采集和处理:抗凝剂最常用的是KEDTA,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35ml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或直接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反复轻摇,室温放置,血浆和血细胞会分层,尽可能地吸出血浆备用。3送检要求(1)经HIV初筛实验室进行初筛检测后,若需上送的样品,只送血清或血浆,标本量要求达到1ml,最少不能低于0.7ml,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将可能被拒收。标本用螺口的血清管装,在管外标记好病人姓名;每份标本需填写"HIV复检送检单",表格内资料要填写齐全,送检时与标本分开放置。(2)应采用WHO提出的三级包装系统第一层容器:装样品,要求防渗漏。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名、种类和采集时间。在试管的周围应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随样品应附有送检单,送检单应与样品分开放置。第二层容器:要求耐受性好、防渗漏、容纳并保护第一层容器,可以装若干个第一层容器。将试管装入专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第三层容器:放在一个运输用外层包装内,应易于消毒。在第三层容器外面要贴标签(数量,收、发件人)。(二)HIV核酸定性检测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清、血浆或血细胞。1血清样品采集和处理:同HIV抗体、抗原检测。2血浆和血细胞样品采集和处理:抗凝剂最常用的是KEDTA,采集的抗凝血应在48小时内分离PBMC和血浆,否则应在2448小时内分离血浆和血细胞。3样品的运送和保存:4冷藏送检采集的抗凝全血,采集后务必在24小时内送到目的实验室。分离出的血清、血浆、血细胞、PBMC均立即放入80冰箱备用。样品的包装同上述三层容器包装。(三)HIV核酸定量(病毒载量)测定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浆。1抗凝剂的选择:不同病毒载量检测方法选用不同的抗凝剂,最通用的是KEDTA。2血浆样品采集和处理:同HIV抗体、抗原检测。3样品的运送和保存:同HIV核酸定性检测。(四)CD4+和CD8+T淋巴细胞检测使用的样品是抗凝全血。1抗凝剂的选择:最常用的是KEDTA。2抗凝全血的采集: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35ml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或直接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采血后立即握住试管两端颠倒混匀数次,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以防止凝固,但用力不可太猛,避免溶血。3样品的运送和保存:尽可能快地在24小时内将样品送至目的实验室。在室温下(1823)保存和运送样品,避免过冷和过热,一般春、秋、冬季无需冷藏,天气太热时,需要用一个隔热的容器盛装样品,并且把这个容器放于另一个有冰袋和吸热物质的容器中。样品的包装同HIV抗体、抗原检测。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精选5辑 第2辑 三羧酸循环接受乙酰CoA的底物是A.琥珀酸B.苹果酸C.枸橼酸D.草酸乙酸E.延胡索酸正确答案:D 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比的是A、极差RB、中位数MC、变异系数CVD、标准差SE、生存率参考答案:C 为判断病情程度,应作哪项检查A.血嗜酸粒细胞计数B.呼气流速峰值C.血清IgED.血气分析E.胸部X线正确答案:B 被评价者的实际年龄42岁,评价年龄48岁,增长年龄47岁,此被评者属于A健康型B自创性危险因素型C-般性危险型D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E少量危险型正确答案:D 接触三硝基甲苯的生产或作业属于A.染料生产B.炸药生产C.铸造作业D.塑料生产E.喷漆作业正确答案:B略 某地调查110名男性,感染某疾病30人;l20名女性,感染人数40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某病感染率的点估计是0308B.点估计的抽样误差是0。0103C.男女感染率之间经Z检验,算出统计量为0993D.感染率的区间估计(02449,03637)E.女性感染率与男性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正确答案:E 关于队列研究的定义正确的是A、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向前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B、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向后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C、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D、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因果联系以及联系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E、选定暴露与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比较两组人群发病(死亡)结局,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密切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参考答案:D 下列哪一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A省力省钱B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C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度D可直接计算归因危险度E选无本病者作为对照正确答案:D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理解解析:此题为理解判断题。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病例对照研究无法得到发病或死亡的频率,故无法计算归因危险度。 关于学校健康促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B、设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C、创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D、共同促进学生健康E、以上各项均正确参考答案:E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精选5辑 第3辑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E 女,28岁,喝牛奶后常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可建议其改用( )正确答案:A 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传人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B.中枢突触的多少C.刺激的强弱D.感受器的敏感性E.效应器的敏感性正确答案:B 启动子是指( )。A.NDA分子中能转录的序列B.与RNA聚合酶结合的NDA序列C.与阻遏蛋白结合的NDA序列D.有转录终止信号的序列E.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的序列正确答案:B此题暂无解析 土壤的自净类型包括A.物理自净B.化学自净C.物理化学自净D.生物化学自净E.生物迁移自净正确答案:ABCD土壤的自净是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土壤的自净类型包括: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物理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 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 ( )正确答案:E 追踪测量某男孩9岁到l9岁的身高和胸围,计算身高胸围指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青春期突增高峰前,该男孩的身高胸围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B.突增高峰时达最高值C.突增高峰后随年龄增长,身高胸围指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D.青春期突增高峰前,该男孩的身高胸围指数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E.以上说法全部错误正确答案:E此题暂无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A属于分析性研究B设立比较组C研究方向由果及因D探索并检验病因假设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答案:E)病例对照研究在探讨、检验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时,应用社会学、统计学、逻辑学和医学等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推导和分析,使病例对照研究相对于描述性和实验性研究来说具有独特的方法学色彩,因此,在流行病学方法学上分属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在分析暴露与效应的关系时,通过设立专门的比较组,使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获得“反面”的证据。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现在”的病例“过去”的暴露史,即研究方向由果及因,因而具有回顾性的研究性质。正是由于“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则难以避免各种偏倚对研究的影响,因此,它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被限定在“探索并检验病因假设”,而不是“验证病因假设”上。 ( 118120 题共用题干)某县有2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60%,现欲对农村妇女的计划生育措施情况进行调查。第 118 题 调查对象应为该县所有的A农村妇女B育龄期妇女C农村育龄妇女D农村已婚妇女E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正确答案:E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综合应用解析:对于调查研究,可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调查总体、调查对象和基本调查单位。本题的调查目的是了解某县农村妇女的计划生育措施情况,故调查对象应为该县所有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故选项E正确。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精选5辑 第4辑 末梢血反映骨髓造血细胞增生程度准确的指标是A出现有核红细胞B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C网织红细胞百分数D网织红细胞绝对值E红细胞出现豪-周小体正确答案:D(答案:D)末梢血反映骨髓造血细胞增生程度准确的指标是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而网织红细胞百分数虽也有一定意义,但不如绝对值准确,例如网织红细胞百分数为2%时,虽已超过正常(正常值为0.5%1.5%),但若红细胞数是100万,其绝对值则为100万乘以0.02,即2万,这还是低于正常(正常值为4万8万),所以准确的指标是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以RNA做模板,催化合成cDNA第一条链的酶是正确答案:A(答案:A)反转录酶先合成一条与RNA模板互补的DNA单链。 2 、能产生溶原状态的噬菌体称为A.温和噬菌体B.毒性噬菌体C.前噬菌体D.溶原性细菌E.L型细菌正确答案:A温和噬菌体可有三种存在状态:游离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宿主菌胞质内类似质粒形式的噬菌体核酸;前噬菌体。前噬菌体偶尔可自发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物因素的诱导下脱离宿主菌基因组而进入溶菌周期,产生成熟噬菌体,导致细菌裂解。温和噬菌体的这种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称为溶原性。 以下哪一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适用于研究罕见病B可在一次调查中调查多个危险因素C不需大样本D可计算疾病的发病率E可从所获得的资料很快得出结论正确答案:D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暴露因素的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10.6,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是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E有害因素正确答案:B(答案:B)总体的RR有95%的可能性落在0.10.6的范围,即RR小于1,它说明暴露因素存在时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比暴露因素不存在时发生这种疾病的危险性小,即暴露因素是该疾病的保护性因素。 腱器官是一种A.张力感受器B.长度感受器C.压力感受器D.温度感受器E.化学感受器正确答案:A LD5。局限性的主要表现可除外A.不能为后续重复剂量试验提供参考B.LD50数值波动性很大,影响因素很多C.物种差异对LD50影响很大D.对于致死水平只能粗略估计,实用性有限E.给予的有效信息量较少正确答案:A动脉血压变动于10.724kPa(80180mmHg)范围内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机制是A.神经调节SXB动脉血压变动于10.724kPa(80180mmHg)范围内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机制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双重调节D.自身调节E.神经、体液及自身调节共同作用正确答案:D自身调节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在去神经支配的肾或离体肾中也存在,因此是自身调节机制。 下列哪项符合度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 )。A.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025B.精神萎靡C.肌肉明显松弛D.腹部皮下脂肪0.4cm以下E.身长低于正常正确答案:A此题暂无解析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精选5辑 第5辑 某医学院曾收治三例分别在院外接受过试验性肝穿刺引起急性腹膜炎的病人。术中医生在抽出脓液5 10ml后,即拔除穿刺针,术后未作常规处理,2小时后呈急腹症症状。结果二例治愈,一例死亡。对试验性肝穿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要动机是好的,虽然是事故,它也有一定的正价值B不论穿刺动机如何,只要造成事故,它的价值就是负价值C肝穿刺应该由有训练的医生进行,一定要避免盲目性和危险性D医学研究的试验设计必须科学、严密E试验前必须经有关专家审定是否符合科学要求正确答案:A 有机磷农药致机体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引起神经功能紊乱B.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C.抑制心血管功能,兴奋平滑肌D.引起乙酰胆碱的大量释放E.增强胆碱酯酶的活性正确答案:B有机磷农药致机体中毒的主要机制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最适宜的 ( )正确答案:C 维生素E的最好食物来源是A、鱼类B、蛋类C、肉类D、植物油E、蔬菜水果参考答案:D 条件可食肉是指A、不新鲜的畜肉B、轻度腐败变质的畜肉C、受意外伤害死亡的畜肉D、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食用的病畜肉E、没有经过后熟的肉参考答案:D漏诊是指A.实际有病,试验阳性B.实际有病,试验阴性C.实际无病,试验阳性SXB漏诊是指A.实际有病,试验阳性B.实际有病,试验阴性C.实际无病,试验阳性D.实际无病,试验阴性E.试验阳性,实际有病正确答案:B (151153题共用题干)某市某日空气质量报道当日的AH值为5110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人性粉尘,据此 该市当日空气质量的表征颜色为A.天蓝B.墨绿C.浅黄D.橘红E.紫红正确答案:B 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A确定病因B验证病因C寻找病因线索D检验病因E否定病因正确答案:C(答案:C)描述性研究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的特征进行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揭示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步骤。当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从描述性研究着手,取得该病或健康状态的基本分布特征,从而获得有关的病因假设的启示,然后逐步建立病因假设,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性研究提供线索。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也仅在于此。检验、验证病因假说是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 肌肉运动的能源中,最经济的来源是A.ATP-CP系列B.糖C.乳酸系列D.脂肪E.蛋白质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