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七).docx

    • 资源ID:62966015       资源大小:53.95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七).docx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七)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一)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一) 学习目标: 1、和同学沟通课内外阅读时遇到的具有簇新感的词句,体会有“簇新感”的语言魅力。 2、能养成主动积累“有簇新感”词句的习惯。 3、通过看图、感悟、诵读,理解并体会古诗,积累所见一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体会有“簇新感”的语言魅力,能养成主动积累“有簇新感”词句的习惯。 难点: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学法: 图文结合 探讨沟通 感情诵读 学习打算: 师:多媒体课件 生:阅读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日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二、沟通平台 (一) 师:孩子们,老师在读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很不一样,具有簇新感的句子。 课件出示: 窗外非常宁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似乎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齐读句子。 1、 师:这个句子选自我们这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你觉着这个例句什么地方具有簇新感?和同桌沟通沟通。(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留突出了窗外的宁静。) 再读句子。 3、拿出课文纸,画出具有簇新感的词句,并四人以小组沟通具有簇新感的地方。 指名沟通。 4、师:遇到这样有簇新感的词句,我们该如何做呢? 板书:摘抄积累 反复阅读 5、抄写积累的有簇新感的句子。 (二)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篇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师范读。 自由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职业没有凹凸贵贱。选择自己酷爱的,能为别人做奉献的事业。) 在这篇散文诗里,老师很喜爱这一句有簇新感的句子。 出示:我情愿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什么地方有簇新感? 预设:更夫。(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来提示人们时间的人。) 说了说这句话蕴含的丰富哲理。 2、默读诗歌,画一画自己认为有簇新感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三)读一读自己所积累的词句。 师:就像旅行总能看到簇新的风景,阅读时我们也总能遇到簇新的词句。在平常的课内外阅读中,遇到这样有簇新感的词句,不仅要摘抄积累下来,还要反复阅读。 三、日积月累 (一)师:童年是最华蜜的,因为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丰富多彩。老师想请你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童年趣事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告知大家。 生自由表达。 师: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那个时候的孩子喜爱玩些什么,肯定很有意思。 生读:村居 师: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在干什么?(放纸鸢) 生读:宿新市徐公店 师:这些孩子又在干什么?(追黄碟) 生读:小儿垂钓 师:这个孩子在干什么?(钓鱼) (二)出示:所见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袁枚笔下的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2、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师: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还不算会读。我们还要读好诗歌的节奏。师范读。各种形式诵读。 3、孩子们,请你们看看这幅图,谁能告知我“牧童”是做什么的? 4、齐读,想想:牧童在干什么?板书:牧童 依据回答板书:骑黄牛、唱着歌、听到蝉叫、闭口站立。 5、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这个小牧童起着黄牛,嘴里还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响亮)从哪儿看出来的?(振林樾)什么意思?(在林中回荡) 小牧童走着走着,突然听见-蝉在鸣叫。师点明:鸣就是鸣叫的意思。 小牧童听见蝉在鸣叫心里-想要捕蝉。谁来说说“欲”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牧童想要捕蝉呢?立是什么意思? 6、袁枚笔下的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悠然自由、机灵聪慧、活泼可爱)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朗读。读出他的- 7、师:这首诗很简洁,我信任你们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节奏)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五)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五) 课题: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 2.了解同一个句子读法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3.学会给爱好小组取洪亮的名字,并能说出所取的名字所包含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发觉一些成语的特点,并试着找找有这些特点的成语。 2. 驾驭句子的正确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下面的词语,说说都有什么特点?(PPT2) 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日日夜夜 清清晰楚 是非不分 大同小异 黑白分明 吃里扒外 自给自足 自言自语 自说自话 逍遥自在 2. 这节课我们再来相识一些词语,看看它们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二、教学“词句段运用” (一)词的运用 1. 出示词语,生自由读词,不相识的字借助拼音。 2. 分组探讨: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说说自己的发觉。 3. 学生汇报词语特点:和人的身体有关 4. 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如:心宽体胖 载歌载舞 情同手足 左膀右臂 肝胆相照 笨手笨脚 目瞪口呆 头重脚轻 眉飞色舞 咬牙切齿 手足相残(PPT3) 5. 选词说句。 【设计意图:采纳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探究分析的实力,让学生学会通过探究发觉规律。】 (二)句的运用 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句子。(PPT4) 1. 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这些句子,并探讨:这些句子应当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 沟通:读的时候应当留意些什么?。 3. 小组代表读句子 4. 师指导读,通过提问抓重读词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读。 如:第一句话是为了让妈妈信任“我”所说的话,所以应当强调“真的觉得”,这里应当重读;其次句话是为了强调他不懂书里的意思,所以应当强调“一点儿也不懂”,这里可以放缓速度且加重语气;第三句话是为了强调弄清晰梳理的道理的主动性,所以“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和“就是挨打也值得”应付放慢读的速度,加以突出强调。 【设计意图:采纳小组探讨和沟通感悟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和阅读理解实力。】 5. 练习读句子。(PPT5) (1)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暖和的名字。 (2)从明天起,我要做一个华蜜的人。 (三)段的运用 1. 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比如我喜爱游泳,喜爱美食。你们喜爱什么?说说看。 2. 依据学生的爱好爱好,给学生分组。 3. 以现在的分组为单位,给你们的爱好小组起一个名字,要求: 名字能体现活动的特点。 名字有特性,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4. 起先活动,师巡察。 5. 小组汇报所取的名字,并说说取这个名字的缘由是什么? 6. 比一比:集体探讨沟通,看看哪个爱好小组的名字最有意义、最洪亮。 第三课时 完成练习册 教后思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九)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九) 教学目标: 1.沟通有簇新感的句子, 养成积累簇新感的句子的习惯。 2.积累关于人体器官的四字词语, 丰富自己的词语积累。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抓住句子中的节奏和重音, 把句子读得更好。 4.背诵古诗所见, 理解古诗的内容, 感受诗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养成积累簇新感的句子的习惯。 2.抓住句子中的节奏和重音, 把句子读得更好。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一下, 我们仍旧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彼此交换, 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 甚至更多。”假如你在学习中习惯跟很多人交换思想, 你就会成为一个思想丰富的人。由此可见学习、生活中的沟通是多么重要啊。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中的沟通平台。 二、沟通平台 1.今日我们要沟通的是有簇新感的句子, 请看例句: 例句1:窗外非常宁静, 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 似乎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是大青树下的小学里面的句子, 一读起来就让人感觉到上课时校内里的宁静, 这是因为作者用环境来做了衬托。 例句2:我情愿我是一个更夫, 整夜在街上走, 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这是泰戈尔新月集里的句子, 表达了孩子对“更夫”这一职业的憧憬。 2.收集有簇新感的句子。就像旅行总能看到簇新的风景, 读书总会遇到簇新的句子。当你遇到有簇新感的句子, 肯定要多读几遍。很好的句子要背下来, 还要查明它们出自哪里, 也可以抄到积累本上。 3.小组进行簇新句子朗读, 评出你们小组的最佳句子。 4.朗读你们小组举荐的簇新句子, 并说一说举荐理由。 5.把各小组举荐的簇新句子抄下来, 装饰一下, 贴在学习园地里。 三、词句段的运用 1.出示四字词语: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心惊胆战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读一读这些词语, 说一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预设:用圆圈画出表示人体器官的词语, 用圆点标出近义词。明白这组词语的特点是含有人体器官的名词, 且里面含有一对近义词。选择一个你知道的词语, 说一说意思, 表演一下。 2.同类词语积累。学生积累含有人体器官, 每个成语中都有一对近义词的词语。 预设: 载歌载舞 耳闻目睹 指手画脚 耳聪目明 目瞪口呆 眉飞色舞 得心应手 抛头露面 3.指导朗读句子。 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诀窍就是抓住节奏和重音。 妈妈, 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 说:“学问/学问, 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晰道理, 就是/挨打/也值得。” 预设: 读第一段话时, 重读“真的”, 强调要表达“我”的看法, 重读“地下”, 突出花朵上学的地点;读其次段话时, 重读“一点儿”, 读出很焦急的语气;读第三段话时, 要重读“不懂就要问”“挨打也值得”, 用自信的语气, 突出特别情愿、认可的看法。 4.我的社团我做主。在班里组织几个爱好小组吧!试着给自己的爱好小组取个洪亮的名字, 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提出要求: (1)为爱好小组取的名字要能体现活动的特点。 (2)要加入有特性的词语, 让人一看就记住。 出示范例:黑白棋社、鲲鹏航模队、巧手剪纸组等。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图片和古诗所见。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突然闭口立。 2.小组探讨诗歌的意思, 提示:抓住关键字。 预设: 林樾: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鸣蝉:鸣叫的蝉。 3.小组探讨, 翻译诗文。 展示翻译成果: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响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突然想要捕获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立刻停止唱歌, 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背诵诗歌。小组之间进行挑战, 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全部背过。 五、我的收获 学生谈收获。 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没有收获簇新的句子?有没有积累生动的词语?有没有背过美丽的古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十)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十) 教学目标: 1.学习精彩句子的写法。 2.学习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成语。 3.驾驭朗读技巧和方法。 4.熟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重、难点: 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沟通平台 1.自由朗读“沟通平台”中的两个句子。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写得好吗?好在哪里? 3.小组沟通。说一说,议一议。 4.指名说一说。说完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提示:第一个句子是一个拟人句,把鸟儿、蝴蝶等都当人来写,它们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写既生动形象,又能突出同学们读书读得好。来源:学|科|网 其次个句子,把自己写作一个更夫,做更夫的事情,很有簇新感。 5.有感情地齐读这两个句子。 6.在积累本上抄写这两个句子。 7.总结:阅读时,有些精彩的句子能使我们读来很有簇新感,能让我们怦然心动,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给我们带来启迪等。我们要擅长捕获这样的句子,积累这样的句子。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自由读一读第一题的成语,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其他学生留意仔细听,并评价。 3.师指导难读的字,如“张牙舞爪”的“爪”读zho,“面红耳赤”的“赤”是翘舌音,“口干舌燥”的“燥”是平舌音。 4.指名回答,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些成语都是表示人的神态和动作的。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用到哦! 每个四字词语中,都有一组近义词,前面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后面四个词是其次、四两字为一组。 5.指名开火车读一读成语。 (二)学习其次题。 1.自由朗读这三个句子。 2.小组内互读,并探讨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提示:朗读的时候,要把感情代入其中,假设句子中的角色就是自己,不同角色的人物应当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留意重音,突出句子的意思。如第一句中的“真的”要重读,其次句中的“一点儿”要重读,第三句中“就是”要重读。 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朗读,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读得好。 4.全班齐读,读出感情。 (三)学习第三题。 1.请一个学生读一读这一题的要求。 2.学生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子。 3.调查一下,班里学生都有哪些爱好爱好。 4.将班里的学生对号入座,把有相同爱好的学生归类到一个小组。 5.小组成员探讨协商,给自己的小组取个洪亮的名字。 留意:所取的名字要能体现出爱好的特点,并且让人印象深刻。 6.商议好以后,用一张好看的卡纸写下自己小组的名字。 7.全班展示自己爱好小组的名字。 8.评一评,哪个爱好小组的名字取得最好。 三、日积月累 1.同学们知道古代的孩子都干什么吗?有一位诗人,在路上遇到一个小童,觉得很好玩,于是把这个小孩写进了诗里。这位诗人是清朝的袁枚。(简介袁枚) 2.能让诗人如此喜爱的一个小童,他在干什么呢?自己读一读古诗所见,了解一下吧。 3.读完古诗,有谁知道,这个小孩在干什么?(放牛) 4.他一边放牛一边干什么?(唱歌) 5.理解古诗的意思。先自己结合每个字的意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再在小组内说一说,最终指名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6.是什么让这个小牧童停止了歌颂呢?(因为他听到树上有蝉在叫,想去捕获那只蝉,所以突然不唱歌了,凝神听蝉鸣声在哪里。) 7.你喜爱这个小牧童吗?为什么? 8.小结。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短短的20个字,把小牧童放牧的生活描绘得生动好玩,表达了诗人对小牧童的宠爱之情。 9.齐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六)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六) 教学目标 1积累本单元所学的有簇新感的词语和句子,并正确地摘抄。 2学习描写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成语,并学会正确地书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把握停顿节奏和重音。 4给爱好小组取个洪亮的名字。 5背诵古诗所见,感受古诗的美妙。 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有簇新感的词语和句子。 2积累描写人的成语。 3背诵古诗所见,感受古诗的美妙,感受诗中的美景和情感。 难点: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把握停顿节奏和重音。 2给爱好小组取个洪亮的名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学习“沟通平台”。 过渡语: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常常会遇到生字、生词,还有一些很有簇新感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可以多读几遍,然后摘抄到笔记本上。 1学生自由朗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小组内相互读、正音,沟通自己喜爱的其他有簇新感的词语和句子。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书上的句子。 4抄写词语、句子。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学词语。 1自由读这些成语。 2指名读,带读。 3谈发觉: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都是 用来描写人的,有的形容人的动 作,有的形容人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还能说说类似的成语吗?(如:怒目圆睁、弓腰驼背、心急如焚等) 5选取一个成语演一演或用成语说一句话。 (分组合作,先是组内相互表演,然后在全班内表演,再指人点评) (二)读句子。 1按要求试着自由朗读书上的三个句子。 2小组内交 流,相互朗读,相互评议。 3指名朗读,全班评议,老师相机指导。 朗读句子,除了要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之外,还要恰当地运用停顿和重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表示停顿) 示例: (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晰/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4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 (三)给爱好小组取名字。 1老师提出建议。 在班里组织几个爱好小组,请你来给爱好小组取个洪亮的名字吧! 2小组内沟通探讨,写出爱好小组的名字。 3请各小组派代表说出爱好小组的名字,全班评议。 老师相机指导:给爱好小组取名字,留意名字要新奇、洪亮,能体现出这个爱好小组开展活动的特点,要加入一些特性化的词语,让人 一看就能够记住。如: 天籁合唱团小天鹅乐队欢乐读书吧 兰亭书法小组蓓蕾语文社圆梦足球队 4自愿组建爱好小组,举荐组长,协商如何开展 活动。 (四)课后活动。 第2课时 学习“日积月累”。 1视察左边的图片: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喜爱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2指导朗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读,强调某些字音的正确读法。 (3)老师示范读, 要读出节奏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4)再指名读,要读出 真情实感。 3体会诗意和诗境。 (1)同桌沟通 :从这首古诗中你读到了什么? (2)全班沟通,老师补充讲解诗 歌描绘的画面及大意。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 对田园风光的宠爱之情。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古诗并背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二)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沟通平台,积累课文中有簇新感的词语和句子。 2.词句段运用,学习积累带有人体部位名称的成语,有感情朗读本单元的精彩句子,练习给爱好小组起个有创意的名字。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所见,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1.采纳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沟通不会的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日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沟通平台 板块一:沟通平台 窗外非常宁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似乎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情愿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说一说,说说这些句子好玩在哪里,你是怎么理解的? 3.背一背。 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熟读成诵, 看谁背诵得快。 4.抄一抄,把这些好玩的句子抄写在你的笔记上,可能的画配上插图。 【设计意图: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取有簇新感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朗读背诵和抄写,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5.老师评议,并小结:课文中或课外阅读中往往有一些很簇新、很生动、很好玩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多读几遍,并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积累下来。(板书:簇新、好玩的句子)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积累。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心惊胆战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竞赛读。 2.说一说,小组沟通,读读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成语都是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板书:成语) 3.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有的描写人物动作,有的描写人物神态,有的描写人物心理。 4.想一想:这些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做动作演示一下这些动作。 5.演一演:先小组内各选一组动词演一演,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相识带有人体部位或 器官名称的成语,在读中理解并积累下来。在读读背背中,相识了生字,积累了词语,以备写作时用。】 (二)句子积累。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 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晰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板书:句子) 小组沟通,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3.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读出感情? 自由练读,分小组竞赛读,代表展示读。 (三)给爱好小组取名字 在班里组织几个爱好小组吧!试着给每个爱好小组取个洪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1.读一读这些爱好小组的名字。(板书:爱好小组) 2.说说你对这些爱好小组名字的理解。 如“黑白棋社”确定是下围棋小组,围棋有黑色棋子和白色棋子。 3.你喜爱什么爱好小组,你也试试取个名字。 比如,书法爱好小组,取名为“小小书法家组”;钢琴爱好小组,取名为“朗朗钢琴社” 四、日积月累 板块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师范读,学生跟读。相互沟通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老师简介: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是清代文人袁枚所作。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欢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宠爱之情。(板书:所见 五言绝句) 4.词语说明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响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7)立:站立。 5.看注释,小组合作,沟通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加全班沟通,老师小结。 译 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响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突然想要捕获树上鸣叫的知了,就立刻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创作背景:所见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放牛的小孩骑着牛,大声地唱着牧歌,也许是想捕获那只鸣叫的蝉吧,突然停止了歌声,站立在柳树旁。这一切叫袁枚望见了,袁枚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袁枚亲眼看到的。 7.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根据这个节奏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8.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会读、会背古诗,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诗句,了解古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读背背,学会积累诗句,提高古诗鉴赏实力。】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簇新、好玩的句子 成语 句子 爱好小组 所见五言绝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摇 ( )晃( ) 披( )散( ) 张( )舞( ) 提( )吊( ) ( )红( )赤 ( )忙( )乱 ( )疾( )快 ( )干( )燥 2.默写古诗所见。 参考答案 1.头 脑 头 发 牙 爪 心 胆 面 耳 手 脚 眼 手 口 舌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课后反思】 胜利之处: 由于大部分都是本单元的重点词句,所以教学时激励学生自己先读读这些词句,再相互沟通对词句的理解,然后有感情朗读,并抄写下来,能够很好地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习古诗时,本着“以学定教”“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励学生借助拼音,结合插图,自读古诗,小组合作沟通诗意,老师在关键的时候提示一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这种 方式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 通过拓展延长,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增大了学生的负担。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3项内容,分别是沟通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沟通平台版块是通过读读、抄抄一些课文中出现的有簇新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会积累;词句段分别出示了成语、句子、短语,学会认读词句,积累语言,学会感情朗读句子;日积月累部分学习 袁枚的古诗所见,充溢儿童情趣,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词有哪些? 1.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八)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八) 妙析教材 这个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沟通平台”指导学生能和同学沟通课文里有簇新感的语句,有意识地积累自己感爱好、觉得美丽的语句。“词句段运用”中包括沟通发觉成语的特点,积累成语,通过朗读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在班里组织几个爱好小组并为小组取名字。“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所见。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自己感到簇新的语句已经有了肯定的积累意识。成语学习在二年级已有接触,因此这八个成语的特点,学生也易于发觉。在班里组织几个爱好小组,也是学生感爱好的活动,但在组名的选取上须要老师的指导。古诗所见是一首描写儿童的诗,学生应当能产生共鸣,背诵起来问题不大。 教学建议 沟通平台-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沟通自己收集到的簇新语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成语-通过探讨沟通,从不同的角度发觉成语的特点。 句子-借助不同的朗读方式,表达句子的意思。 给小组取名字-合作创新,为爱好小组取符合其特点且有特性的名字。 日积月累-结合图片、诗意指导学生快速背诵。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培育学生相互沟通有簇新感的语句的实力。 2培育学生细致视察的实力,并能和同学沟通成语的特点。 3指导学生练读句子,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组建爱好小组,并为小组取合适而又洪亮的名字。 5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所见。 【过程与方法】 运用沟通、探讨、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相互沟通的好习惯。 2培育学生视察发觉及朗读的实力。 3让学生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沟通成语的特点,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 组建爱好小组,并为小组取个洪亮的名字。 教学打算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累本,课前组建好爱好小组。 课时支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沟通有簇新感的语句,学会摘抄积累词句。 2积累成语,沟通自己的发觉。 3练读句子,沟通自己体会句子意思的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沟通。 难点 体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沟通平台 1多媒体出示下列语句。 窗外非常宁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似乎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情愿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2请两位学生朗读。 3拿出积累本,分小组沟通自己的摘抄。 4全班沟通。 5评比本周“最佳积累本”。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成语,沟通发觉。 1出示下列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心惊胆战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2小组内相互猜猜成语的意思。 3全班沟通成语的意思。 4结合课件了解成语意思。 5小组内议一议这些成语的特点。 6全班沟通。(这些成语中都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这些成语中都含有近义词。) 7把这些成语摘抄到积累本上。 (二)练习朗读,沟通朗读方式。

    注意事项

    本文(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七).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