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2967502       资源大小:35.28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

    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 学问与技能:1理解并记忆区域的概念2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3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的对比使学生驾驭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方法。 2通过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辩证的、科学的发展观,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培育学生酷爱家乡的情感。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一、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肯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可变性(2)差异性(3)层次性(4)整体性 3划分目的: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详细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索: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索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缘由分别是什么?: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样,缘由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 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30°旁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暖和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土地条件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土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少 黑土分布广泛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 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相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生产活动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四周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便利,商业贸易发达 活动: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缘由: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渐渐增大,房檐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缘由: 假如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相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民居的屋檐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温煦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耀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更而变更。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该区地理环境: 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力增加。) 开发时期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缘由分析 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力低下 中后期 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供应了自然水道;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运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改变 总体地位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社会 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 工业社会 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 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 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概念 形成 资源状况 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 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气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资源对生产来说是足够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 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 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 已显现出不协调 后期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丢失殆尽 本地区资源的耗竭 冲突加剧 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2特征:(1)区域具有肯定的区位特征:(2)具有肯定的面积、形态和边界。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3划分: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 差异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该区地理环境: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打算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动身,按如下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 哈尔滨一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一山西太原旁边地区一江苏南部平原地区一江西井冈山地区一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依据上述的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阅有关资料,探讨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视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缘由。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目标定位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核心点一区域的概念和内涵的特点1区域的内涵区域是地理学一个基本概念,其内涵有:(1)区域的划分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性),按肯定的指标和方法(主观性)划分出来的。(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肯定的面积、形态、边界。(3)区域具有肯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肯定位置,并与四周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4)区域的排他性,即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表现。2区域的特点(1)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如: (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困难,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洁,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越小。(3)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缘由。(4)可变性。首先是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探讨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标准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思维拓展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1)与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图2)核心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地理环境差异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30°N旁边,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43°N48°N,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以上,水热足够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暖和季节短,生长期较短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2)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水热条件良好较差耕地类型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水源条件河湖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宜发展畜牧业 (3)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交通条件位于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对外联系便利有便利的马路、铁路运输条件原料燃料缺乏,从国内外运入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类型轻、重工业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思维拓展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的技巧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横向和纵向。(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2)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核心点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更而变更2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开发早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实力增加,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3)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的农业地位有所下降。用框架图揭示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方法技巧运用歌诀法记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的改变:人城密集人均低,水网分割小面积;?粮棉让位东华疆,工商发展农其次。 类型1区域的概念和特征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肯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1)区域是()A肯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肯定的面积和形态明确的边界明确的区域特征肯定的政治地位ABCD(3)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性。()A相对一样差异B肯定一样相对一样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性答案(1)A(2)C(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概念和特征,驾驭好课本基础学问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B、C、D各项所列区域仅仅是区域的一种类型。第(2)题,有些区域的边界并不明确,有些区域的政治意义并不明显。第(3)题,区域内部的整体性(或相像性)是相对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肯定的。 运用歌诀记忆区域的内涵主观客观划类型,内部一样排他性;?面、边、形态都具备,还有区位是特征。 变式练习1下图中1、2、3线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1)(2)题。(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橡胶种植北界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答案(1)D(2)C解析第(1)题,A、B、C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第(2)题,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扮演了过渡角色。类型2地理区域差异及其成因读“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e、f两区域大致以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为界。(2)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不利之处是。(3)制约f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4)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为主,c地以为主,f地以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5)不同区域粮食作物也有所不同:b地以为主,c地以为主;d地以为主,g地以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答案(1)贺兰山3000米等高线(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多旱涝灾难(3)水源绿洲地区(4)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浇灌农业水分(5)水稻冬小麦春小麦(玉米)青稞热量解析由各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地形态况着手,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变式练习2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B地区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农业地域类型优势自然条件限制性自然条件 答案 B地区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江淮地区三江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优势自然条件热量丰富,降水足够,浇灌水源足够平原面积广袤,土壤肥沃限制性自然条件水旱灾难频繁热量不足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B为江淮地区,C为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江淮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降水丰富,宜发展水稻种植业,但本地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再加上地势低同等缘由,水旱灾难频繁。C地区由河流冲积形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但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类型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依据下面两则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粮食总产量(亿吨)改变图 材料二19781996年各因素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份额 (1)1995年至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亿吨,其中最少年份产粮少的自然缘由和社会缘由分别是什么?(2)在19781996年中,对我国粮食增产贡献份额最大的因素是和。(3)土壤改良对我国粮食增产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其中江南丘陵红壤的改良方法有哪些?答案(1)0.81自然灾难频繁;粮食收购价格降低,影响农夫种粮主动性,粮食播种面积削减。(2)栽培技术革新推广良种(3)增施有机肥;增施熟石灰以中和酸性;增加沙子以减轻黏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实力。该题从结构图、曲线图多角度地分析了区域发展对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另外,自然灾难和粮价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变式练习3下面图1是“我国甲、乙两省2022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2是“两省耕地面积改变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省会到甲省经最短铁路途年降水量的改变规律及其缘由。(2)20002022年期间,两省耕地改变的共同趋势是_。两省耕地改变肯定量较大的省是_(省名),改变率较大的省是_(省名)。(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改变的主要缘由。指出甲省在耕地爱护中应实行的最主要措施。答案(1)改变规律:由少到多。缘由: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2)耕地总量下降江苏青海(3)缘由: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动,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削减。措施:严格限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江苏省与青海省的区域特征,结合两种统计图,分析两省区域差异及形成缘由。(1)联系西宁到江苏徐州的最短铁路途是陇海线兰青线,这条铁路大致平行于纬线,从东到西距海洋越来越远,夏季降水越来越少;(2)干脆读图可知;(3)明确两省生态问题的差异。 1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各级区域间呈镶嵌关系B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区域等级越低,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反之就越小C整体性:指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行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相加之和D可变性:仅指区域边界可随时间而产生移动,不包括区域边界的模糊性答案A解析区域的差异性是相对于区域内部的同一性提出来的,等级越高,内部越困难,同一性越小,差异性越大;区域整体性功能要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可变性包括边界的模糊性。2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缘由是()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地势凹凸D距海的远近答案A解析影响气温凹凸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辐射,即不同纬度获得太阳辐射的差异。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而松嫩平原仅一年一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水分C地形D土壤答案A解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其中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的熟制、种类分布和产量的主要因素。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只对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产生影响,不对其工业生产产生影响B长江三角洲的耕地以水田为主,完全取决于其河网密布的地理特征C长江三角洲由于矿产资源缺乏,所以不能发展此方面的工业体系D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不仅对其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也对其他生产活动如商贸、工业等产生很大影响答案D解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影响,只不过是影响有大有小而已,但其影响也并非是肯定的;长江三角洲虽然没有矿产资源,但可以从外地输入矿产资源来发展此类工业;长江三角洲的水田农业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并非只是取决于密布的河网。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肥沃,而松嫩平原的黑土贫瘠B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的组合要优于松嫩平原C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为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相差无几D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松嫩平原矿产资源贫乏答案B解析水稻土和黑土均为肥沃的土壤;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虽然同属季风气候,但长江三角洲的水热条件较松嫩平原优越得多;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涵盖的地区中,分属我国哪些经济地带?(按经济地带省、区、市列出)(2)下列四种作物中,图示区域内有分布的是(多选)()A冬小麦B春小麦C茶D甜菜(3)在图中画出大秦、神黄两条以运煤为主的铁路途。(4)图中圆内工业区的名称是_工业区,属_经济地带。自然区属_区中的_地区。(5)圆内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答案(1)东部经济地带: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中部经济地带:山西、内蒙古等;西部经济地带:陕西。(2)ABD(3)略(4)京津唐东部东部季风华北暖温带潮湿、半潮湿(5)靠近棉花产区,原料足够;能源(石油、煤)丰富、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大;老纺织工业基地解析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考查读图分析实力,又考查逻辑推理实力;既考查自然,又考查人文,其中重点是经济。这类题目的解答,首先应驾驭正确的读图方法,擅长分析图中的数据资料信息,联系学过的基础学问和基本原理,发觉隐含条件,作出综合的逻辑推理和推断。解题时,先从图示海岸线轮廓可推断该地是我国华北地区,图中有我国三大地形区分布(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由气候推出该地的农作物种类;图中铁路途较多,可知该地交通便利,大秦、神黄线是为解决西煤东运而修建的,前者由大同至秦皇岛港,后者由神木至黄骅港;关于京津地区纺织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必需从发展纺织工业所需的原料、动力资源、交通、消费市场等方面去综合分析。基础过关读图,完成12题。1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爱护区三江源自然爱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ABCD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谷农业B高寒农业C阳光农业D绿洲农业答案1.C2.A解析三江源中“三江”指的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在图中分别是。青藏高原地区因地势高峻,气温低,积温不足,故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地带,这里光热条件较好。3不同历史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主要是因为()A区域地理环境不断发展改变B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不断改变C各历史阶段统治者的政令不同D区域大小不同答案B解析区域自然环境是稳定的、少变的,区域地理环境之所以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类产生不同的影响,是因为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更所致。4下列关于我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是黄河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答案B解析A项应是秦岭淮河一线;C项两者是并列关系;D项应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读下表,回答56题。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地点年降水量(mm)15.6466.6777.4205.4一月平均气温()8.56.61.29.0七月平均气温()27.423.523.923.65.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D洋流性质答案B解析考查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由于这四个城市都位于北纬35°40°之间,说明它们的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这四市的冬、夏气温以及降水量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这主要是由它们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6下列有关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两地位于季风区D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答案C解析地降水少,地位于华北地区,春汛并不明显;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大于400毫米,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从干湿区上看属于半潮湿区,以种植业为主。地位于东西部的过渡地带,农作物以谷子、高梁为主。7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1)依据能源是否可以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行再生能源,它们各有优缺点。细致视察甲乙两图,甲图中表示出来的能源属于能源,其主要优点是,甲图表示出来的能源在乙图中A河流域分布较(多、少),其主要缘由是_。(2)甲图中B山脉以东平原地区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利用不当导致的问题是,乙图中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是和。(3)试分析两图中河流内河航运的特点及缘由。(4)两图中沿海地区海盐资源丰富的是图,其缘由是。答案(1)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少地势平坦,落差小(2)土壤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湿地破坏(3)甲图:黄河流域航运价值小。中上游多高山峡谷,水流湍急;下游河流水浅。乙图:航运价值大,通航时间短。松花江流域水量丰富,地势平坦,但冬季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4)甲气候暖和,晴天多,风力强,地势平坦实力提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果,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读下图并结合材料,完成810题。8有关B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B能源、水源不足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9A地区与90°W同纬度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的有利条件是()A同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B都有大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同处在本国最大的工业区D都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10如下图所示,2000年与1985年相比,C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这种改变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某些因素在减弱,详细地说主要是下列因素中的() A廉价劳动力B科技水平C交通条件D信息答案8.C9.B10.A解析依据经纬度可推断B地区是环渤海地区,该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且困难较多;由于重工业较多、人口密集导致水源、能源不足;由于沿海地势低平、临着内海渤海,而利于修筑港口和船舶停岸;又由于经济较发达、有广袤的经济腹地而使该区港口区位较好。A是长江三角洲地区,90°W同纬度地区是美国南部农业带,在密西西比河口地带;美国没有温带季风气候,美国南部也不是其最大工业区,其最大工业区应在五大湖沿岸的东北工业区;长江三角洲的农业主要是水稻种植业,由于人多、经济较落后而机械化程度低。但二者都是大河三角洲地区。两个时间段对比可知,2000年该地高科技产业比重大大上升,廉价劳动力型的工业产值比重下降,这说明廉价劳动力这一因素在减弱。11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及多年年均降水量曲线图”。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C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D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答案C解析从地形上看为高原,为山地,为平原,为丘陵,依据年降水量可推断、对应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依次为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12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实行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实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材料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闻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爱护神。妈祖文化是我国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福建的湄州。(3)妈祖文化由湄州流传到甲、乙、丙沿海地区的现象称为_。妈祖庙分布在天津、上海、广州的共同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答案(1)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2)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3)文化扩散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河流入海口;海上多风浪。解析第(1)(3)问,针对本区域实际,结合平日所学学问可顺当解答,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学问储备与良好的思索习惯。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行为目标 区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了解区域的含义。 *结合实例说出区域的概念。 *描述区域的一般特征。 *列举不同类型的区域并说明其划分依据。 l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运用案例,理解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概括区域特征。 *比较上述两个典型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缘由。 l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的不同影响。 *收集某地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地理环境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推断当地经济发展方向,提动身展对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1归纳区域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四、教学过程: 老师创设各种情境启发问学生-学生看书和图分析、探讨、思索、回答 导入:我们生活在长江流域,而同学们都知道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基于平常的了解你们认为黄土高原区与我们这里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差异?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一)、什么是区域: 1、区域的内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肯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表特征、面积、形态和边界);区域具有肯定的区位特征;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样。 2、区域的分类: 按性质分(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文化区域等);按规模分(大型、中型、小型)等等。 3、区域的特点: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和可变性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由很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通过以下案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设问: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两地的生产和生活差异显著,你能描述两的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并从地图中找出两者差异的主要缘由吗?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表和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总结:产生两地差异的根本缘由是自然环境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 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差异 位于30N旁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大致位于4348N,地处我国东北平原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雨热同期,河湖密布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量较少,热量不足 土地条件差异 经人们长期改造形成水稻土,多水田,人均耕地小,较分散 为肥沃的黑土,多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 矿产资源差异 贫乏 石油等资源丰富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产活动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水田为主,盛产水稻、油菜、棉花,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发达 旱地为主,产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一熟,西部可发展畜牧业 工业 优越得地理环境使其商业贸易发达、轻工业发达、通过发达得海陆交通引进原料发展重工业,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四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城市和人口 人口密度高、城市密集、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人口密度较低,城市发展历史较短 交通运输 内河、海运、陆运、空运发达 内河、陆运发达(铁路网稠密) (三)、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农业社会)成长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2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资源环境(基础)、技术力气和产业结构 (四)、方法归纳: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要分析两个区域差异的时候,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在老师启发下归纳如下: 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 自然条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