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我们的手》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2971960
资源大小:13.5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我们的手》教学设计.docx
2022年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我们的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的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手”为主题的组合单元。手是劳动的工具,是创建的凭借,也是传递情感的介质。我们的手一课则是从友爱的角度选编的课文。全诗共4个小节。作者采纳比方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妙生活的憧憬,把华蜜、友好、真诚、欢乐等人性中美妙的情感传递给酷爱生活的人们。各小节的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和构图美。诗的内容浅显,但意境深远,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校以“大语文教学观”为基础,担当了省级科研课题“小学生阅读心理的探讨”,我们四年级教研组成担当了子课题之一的“小学生阅读情感的探讨”。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经过近两年的探究,学生已能从已知阅历、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动身,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相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2)学习以“是”为比方词的比方句,并能仿写。(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2)培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实力。(3)结合本单元“金钥匙”默读思索,学习作批注笔记。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方,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妙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么?(枫叶、海星)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剪纸、画画、写字)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活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才智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阔的本事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看看作者还发觉了手的哪些功能。(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你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些。在书上做出简洁的批注。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是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怎么办?(遇到生字可以查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还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多读几遍。)你们的方法都不错!聪慧的孩子最会学习。起先学习吧!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索:我们的手是什么?(电线)(2)现在,我们依靠集体的力气,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每位同学说时,其他同学仔细听,做出评价。小组汇报。(3)(出示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齐读这句话。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方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4)这一小节,同学们学得真仔细。老师信任,通过有感情的读,大家会体会得更好。指名读,美读。让读的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谈谈读的怎么样?好在哪里?2、学习其次节。(1)指名读。思索:我们的手是什么?(桥)(2)为什么这样比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3)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竞赛读。3、学习第三节、第四节。(1)自由读第三、四节。边读边思索:我们的手是什么?(2)齐读。(3)有感情的朗读。四、品读课文,感悟内涵(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阔的本事究竟是什么呢?(传递美妙的感情)(2)男女生对读。(3)师生接读。(4)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师生互动。当你握住我的手,我们的手是什么?学生仿写。伸出你们的手,相互握一握吧,说说你们的手是什么?五、整体回顾,总结全文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最美妙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妙。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妙的感情传递下去。六、布置作业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段。总评:本诗清爽明朗、意境丰富、图文并茂、富有想象空间。林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新课改理念所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特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导入新课时首先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看看自己的手像什么?用手做些什么?在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导入。然后老师顺着学情,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索,从中获得感悟,读得入情入境。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阔的本事究竟是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探讨,同时绽开更深一层的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老师提问:“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先师生互动,再让学生合作创编,接着又采纳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沟通。这既是对课文理解的延长,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思维实力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