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docx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1)标准解读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学问,而是要为相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一般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才智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别的一员。很明显,地球上为什么相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别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事实上,人类始终在为找寻“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觉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依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一般性和特别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地球上为什么相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3)教学目标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能选用肯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一般性与特别性;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尝试运用已学学问,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相识方面的一个观点。(4)教学方法小组探讨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二、学问结构 相识过程人类对宇宙的相识学问积累可见宇宙:半径光年,约千米 天体系统的形成:主要组成:等较大天体银河系及河外星系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和河外星系:超过亿个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组成:太阳系中心天体():质量占太阳系和地月系行星:包括和运动特征:、地月系:组成和一般性:一般而特别的行星地球特别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三、教学过程一、人们对宇宙的相识(板书)人们对宇宙的相识经验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相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似乎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视察,发觉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围着地球转,地球似乎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事实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头,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运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相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阅读探究宇宙,你能说出一个星空神话的故事吗?老师举例:如同甘共苦的双胞胎兄弟、农神和她的女儿、埃及王后的秀发等,有爱好的同学还可上网查阅更多的星空神话。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 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依据课本P6活动,思索、计算并回答: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计算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可见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由此可见,宇宙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中的奇妙无穷,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究。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板书)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匀称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板书)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什么天体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多少光年?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哪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约有多少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关系如何?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什么天体系统?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恒星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4.2光年。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恒星和星云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已超过1250亿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的全部天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2、太阳系和地月系(板书)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中心天体什么?为何说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的行星可分哪两类?与太阳比其质量和体积有何特点?能否自身发光?组成地月系的天体有哪两个?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的质量占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约99.86%,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行星包括了九大行星和成千上万颗的小行星两大类,质量和体积比太阳要小得多,本身不发光。而地月系则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依据课本P8图13及阅读材料,思索、 探讨并回答: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哪九颗?请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排序。九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有何共同特征?请正确描述小行星带的位置目前已观测到的彗星有多少颗?说明彗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九大行星是绕日运行的主要天体,根据离太阳由近到远的依次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绕日公转具有共面、同向和近圆性的特点。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目前已观测到的彗星约有1600多颗,彗星绕日公转的轨道为扁长轨道,有些是扁长的椭圆轨道。其中最为闻名的是哈雷彗星,绕日公转周期约为76年。视察月相一个月。三、一般而特别的行星地球(板书)从地球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一般的行星。但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足够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相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才智生命人类。从这种意义上说,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别的行星。课本P10的阅读材料,明确在地球之外,高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极大。课本P11活动1,思索、探讨并回答: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有这些有利条件的缘由。假如太阳光照条件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逝了,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对此答案作出说明。请从九大行星的运行特征分析,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是否稳定和平安?除地球外,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个?并简述理由。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日地距离适中,使温度介于0100之间,水呈液态状态;地球大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大气。太阳的光照条件一旦发生改变,那么地球上所得的热量也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温度和水的相态,以至于影响到生命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也可能随之而消逝。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平安稳定。因火星与地球在距日距离、公转周期等方面与地 球相像,故火星上可能会存在生命物质。选择一种你最为擅长的方式,向家人、挚友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沟通。 四、板书提纲一、人们对宇宙的相识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2、太阳系和地月系 三、一般而特别的行星地球 五、教后感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二、学问结构相识过程人类对宇宙的相识学问积累可见宇宙:半径光年,约千米天体系统的形成:主要组成:等较大天体银河系及河外星系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和河外星系:超过亿个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组成:太阳系中心天体():质量占太阳系和地月系行星:包括和运动特征:、地月系:组成和 一般性:一般而特别的行星地球特别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三、学问链接人类对宇宙的相识阶段古代我国张衡等提出“天地说”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16世纪波兰哥白尼提倡“日心说”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20世纪60年头相识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总星系”星空的神话传闻宇宙诞生之初,泰坦诸神统治着整个世界,而撒旦(Saturn,土星)是万能的主宰,后来他的儿子宙斯,也就是现在的木星(朱彼得,Jupiter),野心勃勃地争夺了他的王位,从今后新一辈的奥林帕斯诸神便慢慢夺取了泰坦老神们的权力,这一些奥林帕斯的神仙,有许多位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其中包括宙斯的两位兄弟,一个是涅普顿,是现在的海王星(Neptune),他是海洋的统治者,人们称他为海神,是除了宙斯外权力最大的神。宙斯的另一位兄弟是普鲁陀(冥王星,Pluto)是掌管着冥府、地狱之神。雅典娜是希腊传闻的战神,宙斯的女儿;而太阳神阿波罗则是宙斯的儿子,象征光明与真理。黛安娜,月神,每晚驾着着月亮马车出来照射人间,她则是宙斯的双胞胎妹妹;维纳斯就是现在的金星(Venus)是爱与美的化身,马尔斯(Mars,火星),也是宙斯的儿子,出现在伊利亚得之役中的战神;众神中最精明狡滑的则是摩丘力(水星,Mercury)。由这几位为主的奥林帕斯众神及后来的其他诸神,留下了很多的传奇与史诗,而关于他们的传闻后来被记载成闻名的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则深深影响了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与科学等等,也成为星座神话的由来 同甘共苦的双胞胎兄弟西方人常把形影不离的好挚友称为“双子星座”,这个“双子星座”是由宙斯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变来的。兄弟俩大的叫卡斯托,小的叫普尔尤克斯。兄弟俩从小就投身在马人喀戎门下,没过几年就双双学得了一身绝技,卡斯托擅长马术,普尔尤克斯则精于拳击。学成后,哥俩儿浪迹天际,他们同甘共苦,经验过多数次冒险和战斗,其中就包括夺取金羊毛的远征。后来,哥哥卡斯托不幸被人杀死,弟弟普尔尤克斯在父亲宙斯的帮助下歼灭了仇人,为哥哥报了仇。他们俩生前从不分别,死后宙斯也把他们放到一起,这就是天上的双子座。 “志气号”最新发觉:火星上曾有大量流淌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2022年8月18日宣布,“志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新发觉了有水流冲刷痕迹的河床。他们认为,火星上的小山坡与火山口显示出,火星上曾有过大量流淌水留下的痕迹,而且水量要比科学家此前推想的要多得多。NASA加州喷气推动试验室的科学家说,“志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新发觉了一条长而宽的河床,河床显示出明显的被水流冲刷的痕迹,这也是反映火星原始环境的重要线索。科学家推想,这一河床是从名为“谷斯维”的巨大火山的熔岩表面破土而出的。“谷斯维”火山口恰好在“志气号”2022年1月3日登陆火星的着陆区域。此前,志气号曾对该火山口旁边名为“克劳维斯”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勘探与有关测试。 四、目标检测1、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A、140亿光年B、140亿年C、140亿天文单位140亿千米2、下列关于河外星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位于河外星系B、是目前视察到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C、是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D、是与太阳系级别相当的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的级别,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4、下列各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总星系B、地月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5、下列各组行星均属巨行星的是A、金星、地球B、木星、土星C、地球、木星D、水星、冥王星6、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远的是A、水星B、金星C、木星D、冥王星7、下列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有关的是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运动方向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九大行星绕日公转几乎在同一平面上A、B、C、D、8、2022年11月19日狮子座流星雨的来源是A、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B、哈雷彗星在该年喷发出来的物质C、坦普尔塔特尔彗星在该年喷发出来的物质D、1994年撞击木星的彗星碎片9、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A,C,G,H。(2)彗星J是在轨道上绕日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3)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表示地球的公转方向(北极上空看)。(4)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在星和星(填字母)轨道之间。(5)九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上。10、读下列天体系统层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右图中填出相应的内容。(2)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匀称的,和维系着它们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11、简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基本条件并分析地球具有这些条件的缘由。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一、课程标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标准解读 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本条"标准"的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自然环境"。"标准"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相识思路,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相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相识。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缘由。教学重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一般性和特别性。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斗转星移这些现象我们都是很熟识的,你们当中有谁知道在地球上这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吗?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其它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里将要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天体类型A、恒星由炙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似球状的天体B、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C、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自身不能发光。D、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质量很小的一种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颗卫星。E、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似乎从空中的某一点向外散射开,这种现象叫做流星体。F、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此外,还有其它的星际物质。其中,恒星和星云是两种最基本的天体 (附:练习巩固对天体特征学问的理解和相识)天体系统的层次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如下:A、地月系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地月系。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自然卫星。B、太阳系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C、银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银河系。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其相类似的天体系统,人称河外星系。D、总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天体系统共分为四个等级,根据从低级到高给的依次依次为:行星系恒星系星系总星系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1、地球是一颗一般的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划分依据:距日距离、质量、体积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2、地球是一颗特别的行星表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缘由:A、日地距离适中适于生命姓的发展的温度条件B、质量和体积适中吸附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C、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运动原始海洋的形成。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惟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究其缘由,除其所处的位置及自身条件外,还和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很大的关系。在太阳系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样,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平安的宇宙环境之中。课堂小结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缘由课堂练习针对每个教学目标而选取的题目,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学问并对所学学问巩固。 第一章行星地球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缘由。 3.培育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实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相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一般性和特别性。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一般性和特别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缘由。 教具打算 课本插图和课件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这是我们进入中学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或许你对地理很有爱好,或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当体会到地理学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许多帮助。 今日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很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学问的渊博,今日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老师精讲 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穷无尽,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视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相识哪些天体? 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 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相识许多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还有许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 师:录像中都有哪些天体呢? 生:(多人分别回答)闪耀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一闪即逝的流星、绕行星转的卫星 师: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天体,像人造卫星、神舟飞船、各种探测器等则是人造天体。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页,看图1.1中的四幅图片。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蟹状星云是金牛座中的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云,它的大小为12光年×7光年,总辐射强度比太阳强几万倍。 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体的天体,质量比太阳小,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光。土星有漂亮的光环,被较多的卫星所拱卫。它的体积约是地球的740倍之多,质量约是地球的95倍。 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天空某一区域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流星雨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旁边的恒星命名的,如照片所示的狮子座流星雨,是1998年天文工作者在西班牙拍摄到的。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星是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新出现而得到证明的闻名大彗星。哈雷彗星出现时,景色蔚为壮丽,彗尾横跨半个天空,与银河争辉。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师: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人们还可以观测到更多更遥远的天体。宇宙中有如此之多的天体,那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生:(一生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师:答得好。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目前,人们相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有以下几个层次: 1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月地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2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及其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地球是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3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又组成浩大的恒星集团,称为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银河系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万光年。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一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4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很多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用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数以十亿计的星系,其中离我们最远的估计为150亿200亿光年。天文学上把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这就是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师:依据我们刚才学习的学问,大家一起来看教材第4页的活动。 (合作探究) 师:(学生填写后)哪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1课时完)其次课时 新课导入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可能显得太渺小,在银河系中想发觉它的身影也比较困难,在太阳系中虽无法与太阳齐肩,但也算是八大骨干之一了,特殊是太阳对地球的关照许多,使地球在平凡之中作出了特殊的表现。我们就到太阳系中了解一下地球。 (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 (投影图片:太阳系模式图) 师:太阳系中有哪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依次,请一位同学看图回答。 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师:回答正确!八大行星绕太阳的转动叫公转,我们常用运动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来描述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运动。下面我们来做一项活动,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请大家接着看投影,细致视察表示八大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呢? 生:方向相同。 师:大家视察得很精确,回答得特别好A八大行星公转具有同向性的特点。大家再看表1.1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然后回答: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分别是大还是小? 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都较小。 师:很好!八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稍大一些,最大也不过17°。因此,八大行星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说明它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的特点。八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只有水星和冥王星较大,分别为0.21和0.25。它们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有近圆性的特点。 哪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别的地方? 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别的地方。 师:特别正确!地球具有的运动特征,其他七大行星也有。下面再请大家看投影。 (投影: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见下表)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平均密度 (g/cm2)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类地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0.05 0.82 1.00 0.11 0.056 0.856 1.000 0.150 5.46 5.26 5.52 3.96 87.9d 224.7d 1a 19a 58.6d 243d 23h56min 24h37min 巨行星 木星 土星 317.94 95.18 1316.000 745.000 1.33 0.70 11.8a 29.5a 9h50min 10h14min 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4.63 17.22 65.200 57.100 1.24 1.66 84.0a 164.8a 约16h 约18h 师: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结构特征,可以把八大行星分为三大类。请你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生:(可以让不同的同学进行补充) 师:(评价学生答题状况,多激励)依据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觉这三类行星分别有以下特征: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距离太阳近,表面温度较高,体积和质量都小,平均密度大。另外,类地行星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卫星很少,或者没有。 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距离太阳比类地行星远,表面温度低,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都很小。它们的卫星数目多,并且有光环。 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它们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最低都在200以下,平均密度大体上介于前两类之间。远日行星表层气体以氢和甲烷为主。远日行星都有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光环。 师: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没有特别的地方? 生:没有。 师: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别。因此,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的行星。 师:(过渡)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板书)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有着亲密的关系。请大家看书P6内容,探讨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 生:(读书,探讨,总结) 师:温度和水分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千米),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四周,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氢、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海洋的形成:首先,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上升,结晶水汽化;其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例如火山爆发,加速了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的过程;再次,地表温度的渐渐降低,使水汽经过凝聚、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原始大洋的出现,孕育了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并渐渐向高级生物进化。 师:(设问)地球以外有没有生命?请大家阅读教材P6:探究地外文明。我们要找地外生命,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生:应当参照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来找寻。 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在再做一个活动,主题是: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找寻外星人的方向? 提示:生命的出现须要哪些条件?找寻一颗什么样的恒星?在这颗恒星四周的什么地方找一颗行星?这颗行星须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合作探究) 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宇宙的范围是特别之大,随着人类探测手段的发展,人们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还会扩大,人们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相识也就会越精确和全面。我们还学习并知道了地球的一般性与特别性,以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这就为同学们将来找寻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指明白方向。 布置作业: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