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空中课堂实录.docx
23马说空中课堂实录环节一:导入同学们好,大家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伯乐本名孙阳,春秋时秦国人, 会给马看相,能够识别千里马。相传他曾为楚王寻千里马,从一个驾车人手中买 下了一匹骨瘦如柴的马献给楚王。后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精心喂养,这匹马被发 现果然是一匹千里马。它为楚王立下汗马功劳,也让伯乐声名远扬。一千多年后 的韩愈,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写下了这篇马说。环节二:介绍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赞韩愈“文起八代之 衰”,是对其文学成就的崇高评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被后人尊为“唐宋八 大家”之首。苏轼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是对其文学成就的崇高评价。环节三:积累语言请大家关注课文中以下红字的读音。祗(zhi )骈(pian ) 槽杨(li )粟(s£i)食马者(si ) 外见(xian )邪(窕)跟着老师一起来朗读一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朗读一遍课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 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 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环节四:讲解课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大致讲了什么内容。一般要明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我们可 以先从文章的标题着手。马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用记叙、议论、说明等方 式来阐述事理,比方我们曾学过的爱莲说。作者周敦颐通过描写自己所钟爱的莲花来表 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马说即谈马、论马,作者开篇就点到千里马,并且在短短一百余字的文章中,屡次 提及千里马,可见马说中的马指的就是千里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千里马展开的。 关注题目以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浏览文章的首尾局部来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文章的开头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结尾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我们发现首尾都提到了千里马,除此之外,也都提到了人。可见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也与人 相关。那么作者笔下的千里马有怎样的故事呢?人在千里马的故事里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作者对此抱有怎样的态度?通过逐步梳理这几个问题,我们最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通过 写千里马,作者最终想表达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弄清课文每段都写了什么内容,不同的段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 系。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内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第一段共有三句话,这三句话分别是怎样的意思呢?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这句 话写的是伯乐对千里马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个判断有悖常理?千 里马是以其日行千里的特点而得名,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存在与否,怎么会由人来决定 呢?这个疑问我们暂且放一放,稍后回过头再来看能否解决。第二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思是千里马是经常有的,而伯乐并非经常 有。这句话中的“而”解释为“但”,它表示转折关系,表示伯乐的不常有,使之与千里马 的常有产生了数量上的比照。伯乐指能发现千里马的独具慧眼之人。伯乐少,而千里马多。 前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就意味着必然有许多千里马,因遇不到伯乐而被埋没。我们发现这两句话中千里马的所指略有不同。第一句中的千里马,指的是有日行千里 之能,有千里马美名的神骏。而第二句中的千里马,仅指有日行千里之能的马。作者在开篇 的两句话中,写出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由于缺少伯乐,会有不少被埋没的千里马。 如果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那会有怎样的遭遇呢?我们来看第三句,意思是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遭受屈辱,和普通的 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称也。这句中的名马指的是千里马。如果千里马遇到的是奴 隶人会怎样呢?作者用“辱、骈死”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活着时苟且于奴仆的手下,受奴 仆的派遣,受尽屈辱,一直到死也只能与普通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称也,死后也 不能证明。这句中的故承接上文,说明这是伯乐不常有而产生的必然后果。我们还要注意这 句话中的奴隶人与伯乐构成的比照,他们给千里马带来的是截然相反的命运。那么这三个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第一二句都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意义。第一句较为直接,明确提出有了伯乐, 千里马才能被发现。而第二句那么较为含蓄的点出,由于伯乐的少有而使得众多千里马被埋没 的事实。第三句写出了千里马遇到奴隶人后受尽屈辱的悲惨遭遇,从而再次强调了伯乐对千 里马的重要性。这三句话都论述了人和千里马的关系。无论是伯乐的发现、成就,还是奴隶人的羞辱, 都反映出人对千里马的命运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朗读这一段呢。我们可以关注第一句中的"然后” 一词。通过重度强调作者所论述的千里马对伯乐的 依赖关系。可以中读第二句中的“而、伯乐”,强调伯乐的少有珍贵。第三句中,作者用“辱” 和“骈死”来表达出同情。“祗”字道出了作者对千里马不能施展才能的叹惋,流露出不平 之意。句末语气词“也”字在朗读时有拖长语音的效果,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遭遇的痛惜无 奈之情。那么没能遇到伯乐的千里马,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生呢?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命运呢?作 者这次抱有怎样的态度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同学们可以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从中看出导致千里 马悲惨遭遇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此抱有怎样的态度?这一段共三句话。第一句话写了千里马的特性一一“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有时能 吃下一石粮食,写出了千里马食量之大。第二句中的两个“食”都解释为“喂”。这句话的意思是,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 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写出了食马者的不知,也暗示了千里马被当作普通马喂养,只能 获得和普通马一样多的食物,根本吃不饱。第三句中的“是”解释为这,“是马”指的是前文中没有得到足够食物的千里马,“常 马”指的是普通的马,“等”解释为相同、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 里的本领,可是吃不饱,力气不够,他的才能和美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马一样, 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这段的第一二句是对千里马遭遇的陈述与分析。我们发现,千里马的悲惨遭遇之一是 食不饱,而导致这种境遇的原因是食马者的不知。由于食马者的无知,不仅不能觉察千里马 的才能,反而埋没了千里马。第三句话是对千里马的悲剧性命运的概述。“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连用 三个不字,层层递进,食不饱,导致力缺乏,力缺乏,所以才美不外见。如此这般,千里马 又怎么能显露出自己的能力而被群众知晓呢?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由于饲马者的不知啊。 我们从中可以读出作者内心的不平、不干。“且”字更凸显了作者的这种悲愤之情。一匹能 日行千里的神骏,由于饲马者的无知,最终竟然连一匹普通话都比不上,又怎么能够要求它 日行千里呢?作者以反问句宣泄心中的激愤,“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天生的才能与最终的结局 “安求其能千里也”放在一起来看,何其悲凉。我们再联系第一段中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一句来思考。有多少千里马, 因为终生遇不到一个识他懂他的伯乐,就这样背负着劣马的耻辱,过完一生,无声的死去了。 所以作者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意思是,只有遇见伯乐,千里马才能被发现、被 尊重,作为一匹千里马纵情驰骋。这一段前两句侧重于陈述,我们朗读时语气可以平缓一些,可以通过重读“不知”来 传达作者对于食马者的痛斥之情。第三句中,作者在写千里马的悲惨结局时入内心的情感激 荡起伏,既有对千里马结局的叹惋,也有对其命运的不平。在朗读时,应注意对语气词、副 词、疑问代词的处理,以更好的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比方“是马也”中的也字。这句话如果去掉也改成“是马,虽有千里之能”,句意没 有变化,但在朗读时就会发现,“是马”更为短促,节奏更快,“也”在此处起到舒缓语气、 停顿的作用。在朗读时适当拖长,有助于突显“是马”这一主语,也可用短暂的停顿引出后 文对千里马悲剧命运的控诉。“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中三个否认副词“不”写出了由于食马者的不知而 造成的一连串后果,最终导致千里马被埋没的结局。朗读时,语气可以逐渐加强,这是作者 在为千里马鸣不平。在“且、安”引领的两个句子中,作者的悲愤之情倾泻而出。朗读时需要着重处理这 两个字的语气。这段最后一句“安求其能千里也”同样是“也”收尾的。这个“也”和第一段收尾的 也表达的情感不同,这个也包含了悲凉和愤怒,让作者的这句质问久久回荡在耳旁。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第二段写了由于食马者的无知而导致千里马被埋没的痛苦,从而从反面证明了第一段 中“是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虽然食马者在第二段中仅仅出现了一次,但他的 不知却摧毁了千里马的一生。由此我们不禁要思考,写千里马的悲剧作者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带着思考,我们继 续阅读分析第三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 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和第二段侧重于写法不同,第三段主要是围绕人来写的。第三段的第一句话,“策”原 意是马鞭,在这里做动词使用,意思是用马鞭驱赶。“之”代指千里马,“策之”是指用马 鞭赶千里马,“食之”是指喂养千里马。这两句话的主语是人,在文中指的是与食马者一样不识千里马,却对千里马拥有绝对支 配权利的人。“鸣”的意思是鸣叫,“之”在此处无异议,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鸣之” 的主语是千里马,这句话比前两个分句多了一个“而”字,通过这个转折连词进行了主语的转换。“不能通其意”的主语是管理千里马的人,与“执策 而临之”的主语一致。同学们在理解句子时要注意主语的变化。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者用马鞭驱使千里马,却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 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千里马鸣叫,管理者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管理者拿着马鞭面对着千 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后一句的“呜呼”是叹词,可以理解为“唉”。“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大意是 说: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这三句话是作者针对天下无马之说做出的反驳和怒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作者通过“执策而临之”的动作描写和“曰:天下无马”的语言描写,简练而传神的刻 画出了管理者的形象。“天下无马”是管理者的慨叹,似乎表现出他们渴求千里马,无奈求 之不得。然而把这句话与前文中的“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结合起 来看,我们就能读出作者对这类人的真正态度。作者从“策之、食之、鸣之”三个方面,通过一个“不以、”两个“不能”犀利的指出, 千里马之所以被埋没、被糟践,全是由于管理者的无知。管理者的无知使得千里马无法施展 自身的才能,郁郁而终。而管理者最终竟还要大声哀叹“无马”,还有比这更挖苦的事吗? 而管理者的这番哀叹,正是面对着千里马时发出的。一个“临”字,表现出管理者的有目无 珠,见识浅陋,作者的嘲讽之意,跃然纸上。这一句话揭示了昏庸的管理者无法发现千里马的事实,再一次从反面证明了文章开篇世 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呜呼”表现出作者对千里马遭遇的扼腕叹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是自 问自答,通过两个“真”字加强了语气。这一段依然是以“也”字收尾, 这个“也”字包含的情感更浓烈,作者悲愤至极,他发出的是痛心疾首的呐喊。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最后三句话,读出作者的悲愤之情。“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我们来小结一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 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 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段指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这一段的核心内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第二段侧重写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的悲惨遭遇,从反面证明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第三段再次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表达出作者的愤慨之情,和对管理者 辛辣的嘲讽。由此我们发现这篇文章主要是围绕第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进行论述的, 这是作者的观点。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并非违背客观事实的论断,而是强调人对于千里马命运 的决定性作用。有千里马是因为有伯乐,而在不知马者的眼中,却只能是天下无马。文章的 字里行间,时刻透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悲惨命运的哀叹、不平、悲愤以及对管理者有眼无珠、 愚昧昏庸的挖苦愤慨。而随着论述的层层深入,作者的情感也愈发强烈激昂。作者的情感为什么如此激愤呢?我们可以关注一下作者韩愈当时的经历。韩愈初登仕途之时,很不得志。他在考中进士后,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获得重用。但 待命40余日,志不得通,三次上书三次都未果,这对韩愈的打击极大。但尽管如此,他仍 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来,他相继依附于地方节度使董进、张剑锋, 却仍不受重用,一直郁郁不乐,马说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结合作者的生平同学们再想一想,本堂课的核心问题:通过写千里马,作者想表达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在为千里马发出悲鸣,文中千里马的遭遇不正是作者自己以及 许多有志难伸的贤德之士的写照吗?千里马指的是被埋没的人才,食马者指的是位高权重、 却不懂得识别人才、导致人才被浪费的国家管理者。正因为作者有着切身的体会,才会借写千里马,为自己,为许许多多被埋没的有才之士 发出呐喊“其真不知马也”。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会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 论断。作者是多么期望能够遇到赏识他的伯乐,期望被朝廷所重用,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成为 一匹为人所称道的千里马。但期望有多高,现实的打击就有多重,因此才有了文中届满而发 的悲愤和呐喊。我们把这种写法称为托物寓意。环节五:课堂总结我们小结一下本堂课的内容。我们在课堂伊始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写千里马,作者想表达什么?为了解答这个 问题,我们分析了文中千里马的遭遇和人的形象。我们又通过思考文中所使用的语气词、副 词、叹词的作用,进一步理解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最后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理解了作者发 出悲鸣的真正原因是自己的怀才不遇。由此把握了文章主旨,也初步了解了托物寓意的写作 手法。环节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的作业是。1 .背诵马说。2 .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练习局部第23课第1到6题。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