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部编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岳麓版)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 一、秦的统一: 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意义: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心集权国家。 3、秦朝中心集权制度创立特点: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中心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管军事。 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方面:创立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自称皇帝;在中心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文化方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对于促进各地经济文化沟通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全国统一运用圆形方孔铜钱,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运用更为简洁的隶书。 思想方面:“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军事方面: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抵挡匈奴。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统一岭南,修筑灵渠),秦朝疆域广阔,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心集权国家。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6、开凿了灵渠。 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实行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心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沟通。 四、评价秦始皇: 1.功: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心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沟通,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斗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过: 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苦痛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其次年,农夫起义爆发。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1.表现形式: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上交三分之二)严酷的刑法二世更加残暴(赵高“指鹿为马”) 2.结果:秦朝的暴政严峻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抗拒。 二、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 1)时间:公元前209年 2)起义地点:大泽乡 3)根本缘由:秦朝的残暴统治,使社会冲突空前激化 4)经过: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独立为王。 起义军打到咸阳旁边,发展到几十万人。 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5)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夫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抗拒残暴的统治。 三、农夫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公元前207年,项羽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206年,刘邦进军关中,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倒戈,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相关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八面受敌、霸王别姬等 故事:鸿门宴 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 一、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称为是“文景之治”) 1、缘由: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留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提倡节约;提倡“以德化民”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背景:汉初分封了一些王国,后来王国力力的发展,严峻威逼中心政权的统治。 2汉武帝的大一统一览表: 背景 措施 效果 政治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 颁布“推恩令”,减弱封国力力 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心对抗 思想 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指责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心,对中心集权很不利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3效果: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三、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2、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盛发达;学会农耕,起先垦田种谷)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时间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形势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强盛 匈奴分裂,其中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政策 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昭君出塞 效果 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逼 漠北之战,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沟通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6课丝绸之路的开拓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朝时,人们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称为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访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目的),派张骞出访西域,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其次次出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再次出访西域,这次出访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沟通,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4、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标记着今新疆地区起先隶属中心,是中国不行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1、陆上丝绸之路(陆地):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无价之宝输入中国内地。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作用)(引进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的港口动身,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3、作用: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沟通。 4、历史价值: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才智和富有创建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质文化沟通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加民族凝合力和骄傲感;有利于当今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第17课评价历史人物评秦皇汉武 第18课秦汉的科学技术 一、纸的独创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纸的独创: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独创。(时间)西汉时,我国人民已经能够用麻和丝絮造纸。 2.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采纳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制成质优价廉的植物纤维纸。 3.造纸术的传播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此书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展的数学水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2、张衡独创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名医辈出 1、华佗(神医):东汉名医,精通针灸和外科手术,创制麻醉药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五禽戏”熬炼身体。 2、张仲景(医圣):东汉闻名的医学家,被尊称为“医圣”。他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这部书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我国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独创和改进造纸术;张衡独创地动仪;华佗制成“麻沸散”;九章算术里的某些成就(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还有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华蜜。 2、道教的兴起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张陵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教义:主见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二、司马迁和史记 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史书编写体例,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成就: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活灵活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课题探究:司马迁与史记: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古代宏大的史学家。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既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例:材料 1)这是谁说的?写在什么书上?答:司马迁;史记。 2)他生活在什么朝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西汉。这句话是:人当然都有一死,但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却死得比鸿毛还轻。 3)这部书内容如何?答: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4)这部书地位如何?答: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鲁迅怎样评价这部书?答:“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秦始皇陵兵马俑:泥土烧制,秦汉时期我国雕塑作品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 沙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汉代帛画中的稀有珍品,也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一)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我国是发觉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分是:会不会制造工具。2用火作用:用火烧烤食物、驱逐野兽、照明、防寒。用火意义:改善了生产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地点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 观念 社会组织 元谋人 约一百七十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能制造工具 知道运用火 北京人 约70万年至20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石器 运用自然火,会保存火种 群居 山顶洞人 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顶部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驾驭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死后安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河姆渡人、半坡人普遍运用磨制工具(用耒耜耕地),种植粟和水稻,饲养家畜,他们过着定居生活,缘由:原始农耕生活的出现与发展。标记: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记。作用: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行程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原始人类 距今时间 发觉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 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牛羊 骨制耒耜,已运用磨制石器 干栏式房屋 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学会纺织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旁边的半坡村 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运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 第3课远古的传闻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活动区域在黄河流域。黄帝和炎帝是黄河流域最闻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这一部落联盟以后渐渐形成华夏族,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炎帝:人称神农氏。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会制作陶器,独创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并且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学问。黄帝:公孙轩辕。建立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独创弓箭和指南车。他的妻子嫘祖独创养蚕缫丝,属下仓颉独创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隶首独创了算盘。 3.尧、舜、禹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禹的贡献: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水患,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最终解除了水患。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亳殷 汤 纣 周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2.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对象:宗亲、功臣内容: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须要向周王进纳贡品,并听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作用:主动:开发边远地区,亲密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弊端:当诸侯强大起来后,会威逼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3.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西周从今走向衰落。 4.灭亡:公元前771年,被犬戎族所灭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二、甲骨文:中国已经发觉的古代文字中年头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起先。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经济的发展1.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运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记。 二、王室衰微1.缘由:分封制逐步瓦解。2.表现:周王:周天子地位下降,无力限制诸侯;经济上依靠诸侯。3.结果: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事实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国和越国 齐桓公首先称霸条件?靠海,盛产鱼盐。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尊王攘夷”。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改变 一、战国七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齐楚秦燕赵魏韩,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战役:桂陵之战(魏、赵、齐)、马陵之战(魏、齐)、长平之战(秦、赵)。 二、商鞅变法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缘由: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2.领导阶级:新兴的地主阶级3.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4.时间、支持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5.内容:(1)政治方面:确县制,由国君干脆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2)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激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3)军事方面:嘉奖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6.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都江堰1.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岷江堰。2.构造:分为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3.用途: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防洪、浇灌、水运。4.意义:,成都平原成为沃“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才智。 第8课百家争鸣 学派 人物 时期 历史地位 著作 主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 政治思想核心“仁”,提出“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反对暴政。 教化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虚心好学、温故知新。 孟子 战国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孟子 “仁政”治国、“民贵君轻”、反对斗争 轻徭薄赋、可持续利用资源。 荀子 战国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德经 万物有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能相互转化。 主见“以柔克刚”,“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道家学派代表人 庄子 主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见“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法家学派代表人 韩非子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心集权专制统治。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兵家的鼻祖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百家争鸣的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旺盛,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心集权制 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中心集权制度。 3.措施:最高统治者: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中心:皇帝之下,设有中心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终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影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小篆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开灵渠、修长城军事: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_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秦末农夫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严苛的法律和残酷的刑罚、焚书坑儒、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干脆缘由:遇雨误期根本缘由:秦的暴政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夏、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过程:起义起先:大泽乡揭竿而起建立政权: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西进: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结果:起义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意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夫起义。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抗拒残暴的统治。 三.项羽、刘邦起义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秦统治者倒戈,秦灭亡 三、楚汉之争: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史称“楚汉之争”。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王朝。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长安,历史称西汉 二养精蓄锐政策1.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2.措施:吸取秦亡的教训。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奴婢释放为平民。激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三、“文景之治”(文帝景帝的统治的措施)1.措施:注意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切农桑。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加。历史上称“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中心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心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或大一统的表现或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减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在长安兴办太学。(3)经济上:中心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对外关系:派张骞出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作用:汉武帝时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起先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推恩令”中分封诸侯跟西周分封制的区分:(1)一个是削减诸侯国的土地,减弱诸侯地方势力,加强中心集权。(2)一个是给诸侯分封土地,加强诸侯实力,分散中心权力。 评价汉武帝:(1)汉武帝统治时期,实行一系列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减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加强中心集权;经济上:中心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增加财政收入;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心集权空前加强;4对外关系:派张骞出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加强西域和中原的经济文化沟通。(2)汉武帝是我国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2)都实行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心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列表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学的看法: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始皇“焚书坑儒” 不同点 方式 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 采纳法家的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特殊是儒家文化进行粗暴破坏 结果 促进了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的兴盛。 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其灭亡 相同点 目的 都是为了加强中心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 都是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政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时间约170万年约7020万年约3万年发觉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窟里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工具制造制造工具能够制造和运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和木棒)仍用打制石器,但已驾驭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针来缝制衣服)火的运用知道用火运用自然火,会保存火种人工取火生产生活采集狩猎采集狩猎还会捕鱼观念懂得爱美死后安葬社会组织原始人群的群居的生活方式,形成早期的原始社会氏族(血缘、公有、同等)地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以发觉头盖骨化石著名世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其他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分。2、192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觉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即名震世界的北京人。3、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4、北京人已经会运用自然火,还会保存火种。5、火的用途:烧烤食物,驱逐野兽,照明防寒。6、用火的意义:火的运用,增加了人们适应自然的实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7、北京人得到火的渠道: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生火,偶然的摩擦生火。8、世界上发觉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中国9、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组织叫做氏族。他们居住在一起,运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安排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10、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1.北京人在相貌上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的模样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2.北京人运用打制石器,而山顶洞人已经驾驭磨光和钻孔技术.3.北京人运用自然火,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4.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而山顶洞人则是按血缘关系结合成的氏族5.山顶洞人已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安葬,而北京人不会。6.北京人靠采集狩猎为生,山顶洞人不仅靠采集狩猎还会捕鱼2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母系氏族公社旺盛时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运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耒耜居住状况住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过着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农作物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原始畜牧饲养家畜;原始手工业制造陶器和简洁的玉器、原始乐器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陕西西安旁边的半坡村代表类型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运用工具磨制石器、木制耒耜、石刀(收割)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居住状况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生产生活种粟(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打猎、捕鱼;原始畜牧饲养猪狗等原始手工业制造彩陶、纺线、织布、制衣父系氏族公社中晚期的代表大汶口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地点山东泰安市大汶口运用工具磨制石镰、石锄等,还出现铜器生产活动农业、手工业(制黑陶、白陶、玉器等)生产关系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1、半坡原始居民的食物种类大大丰富,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2、半坡原始居民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3、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世界性贡献:最早种植水稻和粟,很早种植蔬菜。4、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那些进步?河姆渡原始居民已运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已会挖掘水井,饮水更加便利。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洁的玉器和原始乐器。5、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由哪些异同?相同点:都运用磨制石器,木制耒耜;都已有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都会制造陶器;都会建立房屋并过着定居的生活。不同点:农作物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了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房屋结构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为半地穴式房子;地理环境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位于长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作陶器,半坡原始居民制作色调鲜丽的彩陶。6、原始农耕文化有什么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普遍运用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得到发展出现定居村落。3华夏之祖华夏之祖华夏族的形成时间距今四五千年活动范围黄河流域形成过程黄河流域部落首领黄帝联合另外一个首领炎帝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今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人文初祖黄帝相传,黄帝建立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挖井,独创舟车,为以后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独创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独创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所以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原始社会结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标记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起先1、尧舜禹的优秀品质:尧生活俭朴,克已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疏导方法)2、禅让制: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看法,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实行同样的方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征求各部落首领的看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做禅让。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详细表现:民主推选;没有特权。推选的原则:选贤与能3图解“原始社会的解体”初中人教版历史提纲之一: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0页 共30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