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第二课时精品教学教案-学案.docx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敎材第6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五第5、第6题。1.引导學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2.培养學生互相协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索的过程,激发學生的學习兴趣。3.体验数學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法。課件、投影、小棒等。1.口算。(投影出示)36+2=70+29=60+15=48+50=4+81=91+7= 23+40= 9+20= 20+23= 15+3=2.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8+6=7+9=8+4=根据學生回答板书:1.敎學例2。(1)用課件演示联欢会场景。老师描述:在联欢会上,同學们唱歌跳舞表演节目,老师给他们搬来了饮料。(課件显示桌上的一箱饮料有28瓶,零散的有5瓶,一名女同學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2)求“一共有多少瓶”。让學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8+5。板书:28+5分小组讨论怎样计算28+5。组织交流计算方法。甲组代表回答:28+5可以这样算,先把28根小棒凑成30,从5根里面取出2根,凑成30根后,再用30根加上剩下的3根是33根,所以28+5=33;也可以先把5分成2和3,用28加2等于30,再用30加3等于33。因此算出了有33瓶。老师板书:28+2=30 30+3=33乙组代表回答:28+5,我们是这样算的,通过摆小棒,把单根的合并,8加5是13根,满了10根打一捆,20+10=30,30+3=33,所以28+5=33;还可以先把28分成20和8,8+5=13,再用20+13=33,通过摆小棒想到了28+5的计算方法。根据學生的回答,老师板书:8+5=1320+13=33同學们分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28+5=33。2.敎材第65页“做一做”第2题。在學生独立计算后,让學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根据學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老师板书: 6+7=13 46+4=50 8+2=10 8+3=1140+13=53 50+3=53 10+61=71 11+60=71 5+5=10 8+9=17 48+2=5010+30=40 40+17=5750+7=571.敎材第65页“做一做”第1题。2.计算下面各题。26+7=2+39=6+18=26+9= 57+5=29+4= 48+5= 9+83= 37+9= 25+6=哪道题计算错了,把它改正过来。課堂作业新设计1.317+4=1120+11=31446+8=1430+14=442. 33412435623353924631思维训练敎材习题敎材第65页“做一做”2. 53714057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在用个位上的数加一位数后,还要加上整十数。敎材的内容分两层:第一层,呈现开联欢会的部分场面,并用图画和对话形式呈现计算问题和所需要的一个相关数据,图下配有算式。第二层,让學生通过动手操作,探讨计算方法。學生有前面學习20以内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又有动手操作的基本能力,计算时,不难发现:可以先把28凑成整十数,把5分成2和3,28+2得30,30+3得33;还可以先算8+5得13,再算13+20得33。下面的两幅图,分别用小學生的话说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用实物图(整捆和单根的小棒)分别显示动手操作的过程。在计算完成的基础上,小精灵请同學们“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學生交流自己探索的成果(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由學生身边的活动实例引出计算问题,使计算敎學蕴含具体的生活内容,对學生产生吸引力;让學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显示不同的算法,体现了課程标准中“鼓励學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从提出问题到动手、动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到交流成果,都体现了让學生主动参与的编写意图。學生是在學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學习本节課的,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去學习新知识。1.充分开放敎學过程,促进學生主动参与。整节課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给學生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引入阶段,在情境的支持下让學生自己提出并确定學习、研究的材料;探究阶段,通过學生自己摆小棒,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来展示、证明自己的计算方法,使研究过程体现开放与自主,努力营造个性化的學习方式,以促进各个层次學生的交流与发展。巩固发展阶段,學生根据不同的要求在方框里填数,加深了对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在填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2.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使學生经历學习过程。“两位数加一位数”一課,从情境入手,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成用學生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展开和验证,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获得和理解计算方法。使學生在“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总结算法”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数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學生探究问题的能力。3.以数學知识为载体,体现課程标准精神,促进學生探索。本节課的设计力图以“两位数加一位数”这一数學知识为载体,通过學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學生的数學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學生的學习方式,体现課程改革的精神,达到“小學数學敎學要使學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遵循學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學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的要求。通过學生自己动手研究,推导“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展示交流,呈现多样化的算法,能较好地使學生感受到學习的成功和研究的乐趣,既使學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又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数學情感与价值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