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docx
-
资源ID:63022924
资源大小:13.7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3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docx
203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2030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中国当代文艺探讨在确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 )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3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探讨的最终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探讨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探讨“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 >。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4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化家(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5( )是介于社会学和教化学之间的,探讨教化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化进行社会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化政治学 B教化心理学 C教化社会学 D比较教化学 6一种理论力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种理论是否反映了( ),以及对其反映的充分程度。 A真理 B科学 C自然世界 D阶级冲突 7人文社会科学学问起先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8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 9. 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很多哲学流派主动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出现了若干被统称为“( )”的思潮和流派。 A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B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C西方马克思主义 D社会批判理论 10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 )。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二、名词说明(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1定性探讨: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探讨。质是特定事物区分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冲突所确定。 12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教化学:教化学是以人类教化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化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14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看法,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看法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5. 20世纪历史学探讨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4分)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4分) (3)现代历史学探讨的主体性的张扬;(4分) (4)历史学探讨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3分) 16. 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相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5分)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5分) 三是在心情理论领域中,心情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5分) 四、论述题(本题目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答案不求一样,尤其激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30分) 17.当前世界从小学到高校,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最近我国关于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的热议更加强化了这一思潮。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化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化观念和教化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干脆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途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气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剧烈;探讨骨干通才化;探讨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建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高校,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12分) (2)教化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究竟,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化观念和提倡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 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学问经济对人的学问实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呼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养的呼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高校的教化,变更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学问技能轻看法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育“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相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相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12分) (3)联系实际进行论述。(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