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南京大学商学院刘厚俊bpgr.docx
-
资源ID:63071208
资源大小:93.53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南京大学商学院刘厚俊bpgr.docx
现代西方微观经经济学Microecconomiics现代西方微观经经济学南京大學商学院院刘厚俊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经济济学的研究对对象§ 一、经济学的的产生§ 1.“经济”的的概念§ 词典中“经济”(Econoomy)一词词,含义有三三:§ 一指“经世济民民”、“经邦济世”,有治国富富国、利民裕裕民之道,含含盖着广泛的的人类社会经经济活动;§ 二指日常生活中中的俭省节约约;§ 三指金融工商等等事业的活动动。§ 英文中“Ecoonomy”一词,是由由希腊文“家庭”与“管理”两词合并而而成,古希腊腊思想家色诺诺芬在经济论中使用“经济”一词原意是是家庭管理论论,反映了当当时奴隶制自自然经济的特特点与局限。在色诺芬时代,家庭是社会的经济单位,奴隶们分属于各个奴隶主家庭,所以家庭管理实际上就是研究如何搞好各个奴隶主庄园的组织和管理。在经济论中,色诺芬强调经济(家庭管理)应成为一门学问,这个学问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 现在“经济”一一词的含义,则则泛指人类社社会中人们获获取各种物质质财富或物质质生活资料的的一切谋生活活动。2.稀缺性经经济学的出发发点§ 物质生活资料是是人类社会赖赖以生存和发发展的基础。但但人们所生产产的物质生活活资料,相对对于人们的欲欲望来说总是是有限的或稀稀缺的,总不不能充分满足足人们各种各各样的需求。因因此,客观存存在的物质生生活资料的稀稀缺性的事实实,就是经济济问题产生的的根源,也是是经济学研究究的出发点。§ 稀缺性(Scaarcityy)即指生产产的产品资源源(经济物品品)不能满足足人们的需要要的情况。这这是一个永恒恒的问题,是是一条普遍的的规律。§ “我有阿拉丁神神灯,不需要要经济学”。§ 3.选择经济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家认为,由由于稀缺性的的普遍存在而而引起选择的的必要性,就就必然产生经经济学。§ 一切经济问题来来源于稀缺性性。§ 由于稀缺性,怎怎样使有限的的物品和劳务务在有限的时时间内去满足足人们最急需需和最迫切的的欲望,就成成为人类社会会经济生活的的首要问题。要要解决这个问问题人们只有有去“选择”。§ 选择:为最大限限度满足人们们的欲望和需需求,怎样利利用现有资源源去生产经济济物品。二、经济学的研研究对象§ 1.多种多样的的观点§ 究竟什么是经济济学?不同时时代和不同国国家的经济学学家有各种各各样的定义与与说明。有人人从经济学研研究和考察人人们的经济活活动角度,认认为经济学是是研究人类社社会生活中经经济问题的一一门科学;有有的人从面对对稀缺性现实实必须做出选选择角度,认认为经济学是是研究经济主主体怎样进行行选择的一门门学科;有的的人从经济主主体为§ 着既定目的去参参与经济活动动的角度,认认为经济学是是研究在经济济活动中的经经济行为的一一门科学;有有的人从有限限经济资源的的配置的角度度,认为经济济学是研究经经济经济资源源的有效配置置的一门学科科;有的人从从经济社会的的福利角度,认认为经济学是是研究在既定定资源条件下下怎样增加社社会福利的一一门学科。§ 引用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中的一一段话:(略略)2.当代西方经经济学的研究究对象§ 从20世纪300年代起,西西方经济学界界普遍接受了了英国经济学学家L·罗宾斯提出出的定义:经经济学是研究究用具有各种种用途的稀缺缺资源来满足足人们目的的的人类行为科科学。罗宾斯斯的定义强调调了经济资源源的稀缺性和和人们面临的的选择。以后后的经济学定定义都以此为为基础演化发发展。如美国国在60年代末出出版的国际社会科科学百科全书书中的经济学学定义:“经济学是研研究稀缺资§ 源在无限而又有有竞争性的用用途之间配置置的问题。它它是一门研究究人与社会寻寻求满足他们们的物质需求求与欲望的方方法的社会科科学,这是因因为他们所支支配的东西不不允许他们去去满足一切愿愿望。”萨缪尔森在在经济学第12版中对经经济学的定义义是:“经济学是研研究恩和社会会如何进行选选择,来使用用可以有其他他用途的稀缺缺的资源以便便生产各种商商品,并在现现在或将来把把商品分配给给社会的各个个成员或集团团以供消费之之用。”3.资源配置的的说明§ 所谓资源配置,就就是把资源分分配到各种可可供选择的用用途中,以生生产出能够满满足人们不同同需要的不同同物品。有效效地配置资源源是经济学的的最基本问题题。为了论述述与说明这个个问题,西方方经济学使用用了两个重要要概念:生产产可能性曲线线和机会成本本。§ (1)生产可能能性曲线:是是指在一定技技术条件下,充充分利用现有有资源所能生生产的各种商商品的最大数数量的不同组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界图:§ (2)机会成本本(oppoortuniity§ cost)或择择一成本,是是指为多得到到一单位的某某种物品而不不得不放弃的的另一种物品品的数量。用用生产可能性性曲线可以说说明机会成本本。上例中增增加K的数量就要要减少W的数量。三、经济体系的的功能和基本本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对对象表明,对对一个经济社社会来说,首首要的任务就就是要充分利利用稀缺资源源,按照社会会经济目标的的要求,选择择合适的商品品组合进行生生产。这就是是合理有效地地利用和配置置资源。因此此,一个社会会的经济系统统通常应具备备如下功能或或解决以下基基本经济问题题。§ 1.生产什么。§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充分就业。§ 5.物价水平。§ 6.经济增长。§ 其中前三个问题题是微观经济济学研究的问问题,即资源源配置问题;后三个问题题则是宏观经经济学要考察察的问题,即即是资源利用用方面的问题题。§ 70年代后,西西方社会又出出现了失业和和通货膨胀、能能源危机、环环境污染、生生态破坏、贫贫困化、城市市膨胀等一些些新的问题,从从而进一步扩扩展了经济学学的研究内容容和范围。第二节 西方方经济学的研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方方法§ 与规规范分析方法法§ 1.实证分析:即说明经济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如何解决的”。这种方法法首先要提出出对经济现象象给予解释的的理论,然后后用事实来验验证理论,并并依据理论对对未来作出预预测。当经济济理论把自己己局限于表述述经济活动的的原因与结果果以及各经济济变量的函数数关系时,这这种理论就称称为实证经济济学。§ “经济学是不精精确的科学”。§ 2.规范分析:即研究经济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么”或社会经济济问题“应该是怎样样解决的”。这种方法法就是依照经经济事物的社社会价值判断断,规范经济济政策措施和和经济行为后后果的是否可可取性。当经经济学的研究究把因果分析析与价值判断断结合在一起起时,这种经经济学就叫作作规范经济学学。§ 3.实证分析与与规范分析的的关系:前者者从“量”的角度分析析;后者从“质”的方面考察察。例如对经经济增长问题题的分析。二、均衡分析与与过程分析§ 1.均衡与经济济均衡§ 均衡:力学概念念引入经济学学§ 经济均衡:经济济体系中各种种相互对立或或相互联系的的力量在变动动中处于相对对平衡而不再再变化的状态态。或是经济济体系内各有有关变量的变变动都恰好相相互抵消,没没有引起经济济变量发生§ 变动的压力和力力量的状态。§ 2.局部均衡§ 即指某一时间、某某一市场的某某种商品(或或生产要素)的的价格或供求求所达到的均均衡,是一个个市场一种商商品的均衡。§ 3.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分析是是研究整个经经济体系的价价格和产量结结构的一种分分析方法,也也称总均衡分分析。即研究究整个经济体体系中各个市市场、各种商商品、每种要要素在相互影影响、相互作作用的条件下下,供给和需需求同时达到到的均衡状态态。§ 4.过程分析§ 均衡分析不涉及及均衡达到的的过程情况,而而过程分析正正是论述调整整变化的实际际过程。这种种分析方法通通常把经济运运动过程划分分为连续的分分析“期间”,以便考察察有关经济变变量在相续继继起的各个期期间的变化情情况。故过程程分析又称为为“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三、静态分析、比比较静态分析析与动态分析析§ 1.静态分析§ 就是分析经济现现象的均衡状状态以及有关关经济变量达达到均衡状态态所必须具备备的条件,完完全抽象掉了了时间因素和和具体变化的的过程。是一一种静止地、孤孤立地考察某某些经济事物物的方法。静静态分析时通通常假定资本本数量、技术术水平、人口口规模、生产产组织和制度度体制等因素素固定不变。§ 2.比较静态分分析§ 比较静态不考虑虑经济变化过过程中所包含含的时间阻滞滞,而只考察察静止状态时时假定不变的的因素发生变变化后所引起起的新的均衡衡。§ 比较一个经济变变动过程的起起点§ 和终点,而不涉涉及转变期间间和具体变动动过程本身的的情况,实际际上只是对两两种既定自变变量和各自相相应的因变量量的均衡值加加以比较。§ 3.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对经经济事物变化化的实际过程程进行分析。动动态分析的根根本特征是引引入了时间因因素,从时间间序列上对社社会经济活动动作时点分析析和期间分析析、事前分析析和事后分析析,试图说明明经济活动怎怎样从一种均均衡状态到另另一种均衡状状态。动态分分析着重考察察在静态分析析中假定不变变的因素在时时间过程中发发生变化时,将将会怎样影响响一个经济体体系的运动。四、经济模型的的建立§ 1.模型与济经经模型§ 模型与模型方法法在整个科学学领域,不论论是自然科学学还是社会科科学,都有着着普遍而广泛泛的运用。经经济模型是一一种分析方法法,也是用来来描述和研究究经济现象有有关经济变量量的依存关系系的一种理论论结构。经济济理论是实际际经济事物与与经验认识的的高度抽象与与概括,经济济模型就是经经济理论的简简明表达。§ 2.分析与表达达§ 经济模型的分析析与表达,可可以有几种方方法:用普通通文字,用算算术式,用简简单几何以及及用代数式。这这些简单的不不同的语言可可以相互译通通。选择哪一一种方法,完完全是个人胃胃口问题。劳埃德雷诺兹§ 3.经济模型的的构成§ 通常有四部分:§ 定义、假设、假假说、预测。第三节 微观观经济学与宏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学§ 1.什么是微观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从从个量分析出出发,以单个个经济单位为为研究对象,是是关于单个经经济单位的经经济行为和个个别经济变量量变动的理论论。微观经济济学的定义中中应有以下内内容:§ (1)研究方法法是个量分析析。§ (2)研究对象象是单个经济济单位。§ (3)要达到的的目标是最大大化。§ (4)解决的问问题是资源配配置。§ (5)核心是价价格理论。§ 2.微观经济学学的假设§ 第一,理性经济济人假设。§ 第二,充分就业业的假设。§ 第三,市场出清清假设。§ 第四,完全信息息假设。§ 3.微观经济学学的主要内容容§ (1)均衡价格格理论。供求求决定价格,价价格又调节供供求及生产者者和消费者的的行为。§ (2)消费者行行为理论。消消费者如何把把既定收入分分配于不同商商品和劳务的的消费上,以以实现最大化化的满足或效效用。§ (3)生产者行行为理论。其其中又包括了了生产理论、成成本理论、收收益理论和市市场结构与厂厂商理论。§ (4)分配理论论。§ (5)一般均衡衡与经济福利利理论。§ (6)微观经济济政策。二、宏观经济学学§ 1.什么是宏观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从从总量分析出出发,以整个个国民经济为为考察对象,通通过研究经济济中各有关总总量的决定及及其变化,来来说明社会经经济资源如何何才能得到充充分利用。宏宏观经济学定定义有以下几几点:§ (1)研究方法法是总量分析析。§ (2)研究对象象是整个经济济。§ (3)解决的问问题是资源利利用。§ (4)中心是国国民收入决定定理论。§ 2.宏观经济学学的主要内容容§ (1)国民收入入决定理论。§ (2)失业和通通货膨胀理论论。§ (3)经济周期期和经济增长长理论。§ (4)开放经济济理论。§ (5)宏观经济济政策。§ 三、微观经济学学与宏 § 观经济济学的关系§ (1)微观经济济学与宏观经经济学是相互互补充的。§ (2)二者在分分析中所假定定的制度前提提一致,都假假定制度因素素不变。§ (3)二者所使使用的分析方方法(除个量量分析与总量量分析的区别别外)是相同同的。§ (4)微观经济济学是宏观经经济学的基础础。宏观分析析总是以一定定的微观分析析为基础。第四节 价格格制度与微观观经济学§ 一、自给自足经经济§ 二、中央计划经经济§ 三、完全市场经经济§ 四、现实混合经经济§ 五、价格制度和和微观§ 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之所所以又被称为为价格理论,是是因为它在许许多方面都涉涉及到价格制制度的运行,它它的主要目的的之一就是提提供一个对价价格制度的功功能和效率的的理解,这种价格制制度在混合经经济借以运行行的方式中起起着重要的作作用。§ 第五节 市场场经济理论对对社会主义经经济学的影响响§ 一、重建社会主主义经济学的的出发点:资资源稀缺和欲欲望无限;§ 二、重新明确资资源配置是社社会主义经济济学的基本问问题;三、重重新认识经济济体制的实质质;四、重建建开放的社会会主义经济学学;五、为计计划与市场结结合方式的研研究提供新的的起点;六、当当前经济学研研究的误区。单纯实证、远离现实、片面求深求精、故弄玄虚、食洋不化。第二章 需求求、供给与市市场均衡第一节 需求的的基本理论§ 一、需求与需求求定律§ 1.需求概念:消费者在某某一特定时期期和一定市场场内,在每一一种价格水平平上愿意并能能够购买的商商品和劳务的的数量§ 2.需求函数:商品需求量量与其本身价价格之间的相相互依存关系系:QD =F(P)§ 3.需求定理:在其它因素素既定条件下下,需求量与与商品本身价价格成反方向向变动关系。§ 公式:QD = a bP§ 二、需求表与需需求曲线§ 1.需求表(教教程P27)§ 2.需求曲线§ 3.需求价格:消费者购买买一定量商品品所愿支付的的最高价格。三、需求的变化化和需求曲线线的移动§ 1.影响需求的的其它因素§ (1)收入§ (2)偏好§ (3)相关商品品的价格§ (4)消费者的的预期§ (5)社会时尚尚§ (6)人口数量量与结构§ 由此可得完整的的§ 需求函数:§ D=F(P、TT、I、Pr、Pe、N)§ 2.需求曲线的的移动§ 3.需求水平的的变化与需求求量的变化:需求量的变变化:同一条条需求曲线上上,不同价格格水平下点的的位置的移动动;§ 需求水平的变化化:同一价格格水平下需求求曲线位置的的移动。第二节 供给给的基本理论论§ 一、供给与供给给定律§ 1.供给概念§ 生产者在某一市市场上、一定定时期内、在在各种可能的的价格水平上上愿意并且能能够生产和销销售的商品数数量。§ 2.供给函数§ 某商品的供给量量与其本身价价格之间的依依存关系。§ 公式: QS=F(P)§ 3.供给定律§ 商品供给量与其其本身价格之之间呈同方向向变动关系。§ QS = a + bP§ 二、供给表与供供给曲线§ 1.供给表§ 2.供给曲线§ 3.供给价格:生产者为提提供一定量商商品所愿接受受的最低价格格。三、供给的变化化和供给曲线线的移动§ 1.影响供给变变动的其它因因素§ (1)生产的技技术水平。§ (2)生产要素素的价格水平平。§ (3)相关商品品的价格。§ (4)生产者的的目标和对未未来价格的预预期。§ (5)其它经济济因素,如政政府政策、银银行利率、创创新活动等因因素的影响。§ 完整的供给函数数:§ QS=F(P,M,V,Pr,PT,O)§ 2.供给曲线的的移动§ 3.供给水平的的变化与供给给量的变化(教教程P49-50)第三节 均衡衡价格的决定定及其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的决定§ 均衡价格是指某某商品供给量量与需求量相相等、需求价价格与供给价价格一致时的的市场价格。如如图:§ 二、均衡价格的的形成过程三、均衡价格的的变动:供求求定理§ 1.需求变动影影响均衡§ 2.供给变动影影响均衡§ 3.供求相同方方向变动的影影响§ 4.供求相反方方向变动的影影响5.供求定理§ 以上分析可得如如下结论:§ (1)需求的增增加会引起均均衡价格上升升,供给(均均衡)数量增增加;§ (2)需求的减减少会引起均均衡价格下降降,供给(均均衡)数量减减少;§ 因此,需求的变变动总是引起起均衡价格和和均衡数量同同方向的变动动。§ (3)供给的增增加会引起均均衡价格下降降,需求(均均衡)数量增增加;§ (4)供给的减减少会引起均均衡价格上升升,需求(均均衡)数量减减少。§ 因此,供给的变变动总是与均均衡价格呈现现反方向变动动,而与均衡衡数量呈同方方向变动。四、以公式说明明均衡价格和和均衡数量的的决定§ 根据供求定律,设设:§ QD=abPP=200-2P§ QS=-a+bP=-40+P§ 均衡条件QD = QS§ 解得:§ 200-2PP= - 440+P§ P=80;Q=40§ 如果需求曲线或或供给曲线的的位置发生移移动,则P和Q都会有新的的均衡值。§ 注意:在经济分分析中与数学学的习惯相反反,以横轴代代表因变量,以以纵轴代表自自变量。这样样函数QD=abP实际上是是§ P=a/b11/bQD的反函数。如如需求函数QQD= 2000-2P,可可写成P=11001/2QD 。如图:第四节 市场场均衡模型的的应用§ 一、货物税对价价格的影响§ 税后:PD=1160-2QQD§ PS=-40+2QS§ PT= PS +T§ PD = PT§ 已知T=220§ 解得:Q=455; P=70§ 生产者得到的净净价格:§ 7020=550美分§ 生产者实际负担担的税收:§ 6050=110美分§ 其余税收由消费费者负担。在现实经济中,货货物税在多大大程度上由消消费者或生产产者承担,这这将取决于需需求的价格弹弹性和供给的的价格弹性。§ 图1:§ 图2:二、最低限价和和最高限价对对经济活动的的影响§ 最低限价及影响响:§ 最高限价及影响响:第五节 需需求弹性与供供给弹性§ 一、需求的价格格弹性§ 1.定义、公式式与特点§ 定义:需求弹性性是指需求量量变动对商品品本身价格变变动的反应程程度。§ 公式:§ 特点:§ 第一,需求的价价格弹性系数数是一个负数数。因为根据据需求规律,需需求曲线的斜斜率为负,需需求量与价格格呈反方向变变化。§ 第二,需求价格格弹性系数是是一个无维量量,即弹性大大小与计量单单位无关。§ 第三,根据弹性性公式,可知知需求弹性由由两部分构成成,§ 因此弹性大小由由DQ/DP和P/Q来决定定。2.点弹性与弧弧弹性的计算算方法和图解解§ (1)点弹性:即测量需求求曲线上某一一点的弹性。§ .点弹性的确确切公式是:§ 公式表明,点弹弹性是P/QQ和§ dQ/dP的乘乘积,其值大大小不能单凭凭需求曲线的的斜率来判断断。例如,线线性需求曲线线的斜率是常常数,但其弹弹性不一定也也是常数,而而是会随着曲曲线上价格和和需求量的不不同而变动。§ .点弹性的几几何图解:.点弹性比较较§ 同一条需求曲线线上点弹性比比较:§ 不同需求曲线上上点弹性比较较(2)弧弹性:测量需求曲曲线上两点之之间弧的弹性性§ 公式为:§ 图例:3.需求价格弹弹性的几种形形式§ 人们在说明需求求弹性大小时时,常以需求曲曲线的斜率不不同来区分,用斜率小的的曲线说明弹弹性较大,而以斜率大大的曲线说明明弹性较小。所所以这样做,一一是由于斜率率较大的需求求曲线,其弹弹性较大的部部分一般价格格都很高,而而在常见的价价格范围内看看到的弹性都都小于一。图图1)二是由于于斜率较小的的需求曲线,其其弹性较小的的部分一般价价格都很低,而而在常见的价价格范围内所所看到的弹性性都比较大。图图2)§ 图1:4.影响需求弹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弹性的的因素很多,主主要有以下几几种:§ (1)人们对该该商品的需求求程度的大小小。一般生活活必需品弹性性较小;而一一些奢侈品弹弹性较大。§ (2)该商品的的替代品数目目和可替代程程度。替代品品越多、可替替代程度越高高,该商品弹弹性也越大。§ (3)该种商品品的用途是否否广泛。用途途越广弹性越越大,反之则则越小。§ (4)该商品在在购买者家庭庭预算支出中中所占的比重重。占的比重重越小则弹性性也越小;否否则弹性较大大。§ (5)所观察的的时间与商品品使用时间的的长短。一般般说来,观察察时间越长,越越容易找到替替代品,弹性性也就越大;而短时间内内价格变动时时,不易立刻刻调整需求量量,弹性也就就较小。同样样,使用时间间较长的商品品如耐用品的的需求弹性较较小,使用时时间较短的如如非耐用品的的需求弹性大大。二、供给的价格格弹性§ 1.定义、公式式与特点§ (1)定义:供供给弹性是指指某种商品供供给量对本身身价格的反应应程度。§ (2)公式:§ (3)特点:第第一,供给的的价格弹性系系数为正。因因供给定律表表明,供给量量与价格呈同同方向变动。§ 第二,在同一条条供给曲线上上,点的位置置不同则供给给的价格弹性性大小也不同同。如果供给给曲线上某一一点的切线与与纵轴相交,则则该点的弹性性大于1;如果与横横轴相交,则则弹性小于11。§ 第三,不管供给给曲线的斜率率如何,只要要四通过坐标标原点的直线线型供给曲线线,曲线上任任何一点的弹弹性都等于11。2.供给价格弹弹性的计算和和图解§ 同需求弹性一样样,供给弹性性也有点弹性性与弧弹性,分分别测量一条条供给曲线上上某一点的微微小变动和两两点之间的弧弧的变动。§ 例如,当价格是是2元,供给量量为200单位,当当价格上升到到4元时,供给给量增加到3300单位,则则供给弹性是是:弧弹性:4.影响供给价价格弹性的因因素§ (1)供给时间间的长短。§ 时间与供给弹性性存在正相关关:瞬时供给给不随价格变变化,是一条条垂直于横轴轴的供给曲线线,ES=0§ 短期供给缺乏弹弹性;长期供供给富有弹性性。§ (2)生产产品品成本变化。§ 生产成本增加快快,则供给弹弹性小,反之之就大。§ (3)生产规模模与生产周期期。通常企业业产品生产周周期长,生产产规模大,会会对价格变化化反应较迟缓缓,供给弹性性较小;反之之,较大。§ (4)调整产品品的难易程度度。供给弹性性与调整的难难易程度反方方向变动:产产品容易调整整的,供给弹弹性大;反之之弹性小。§ (5)生产要素素的供给情况况。§ 如果存在齐备的的要素并且价价格较低,供供给弹性就大大;反之弹性性较小。四、弹性理论在在决策和政策策方面的运用用1.对厂商价格格决策的作用用§ 2.政府制定价价格政策的应应用§ 一是制定价格政政策。政府在在决定价格政政策时必须考考虑价格弹性性的大小。只只有正确地预预算到价格变变化对需求量量和供给量的的可能影响,才才能使价格政政策达到预期期的目标。例例如农产品的的需求一般是是缺乏弹性的的,农产品丰丰收会引起农农产品价格下下降,进而使使农业生产者者收入下降,为为了维护农业业生产者的利利益,必须有有正确的农产产品价格政策策。§ 二是制定税收和和津贴政策。P106§ 三是制定外贸政政策。为增加加出口,多创创外汇,对需需求弹性不同同的商品采取取适当的价格格,会增加收收入。习题:§ 1.设:某种汽汽车价格稳定定在30000美元,汽车车销售量从99500辆下下降为70000辆,而同同年的广告费费从1000000美元下下降为500000美元,再再假定人口、收收入、信贷利利用等其它影影响汽车销量量的因素不变变。试计算这这一区间汽车车广告费与汽汽车销量之间间的弧弹性。§ 2.设:某种汽汽车需求函数数对价格的偏偏导数DQ/(P=30000(是一个个常数),当当价格为30000美元时时,汽车销量量为950万万辆;当价格格升为35000美元时,汽汽车销量减为为800万辆辆,试计算该该种汽车在不不同价格水平平上的点弹性性,以及在两两种价格水平平之间的弧弹弹性。第三章 效效用论与消费费者行为理论论§ 本章引言:所谓谓消费者行为为,是指人们们为了满足自自己的欲望而而利用物品的的效用的一种种经济行为,即即人们在市场场上作出的购购买决策和购购买活动。消消费者行为理理论,实际上上是对下述问问题提出理论论答案,即消消费者在日常常生活中决定定购买的众多多消费品的种种类和不同消消费品的不同同数量,是由由哪些因素和和根据什么原原则来决定的的,以及消费费者达于均衡衡状态的条件件。§ 同其它理论一样样,消费者行行为理论也需需要使用某些些假定。这些些假定是:§ (1)消费者的的信息正确而而完备。§ (2)消费者的的收入既定。§ (3)消费者的的偏好既定。每每个消费者都都有一个偏好好类型,消费费者要用既定定的收入,通通过购买商品品和劳务求得得最大满足。§ (4)商品的价价格既定。第一节 基数数效用与消费费者行为§ 一、欲望与效用用§ 1.欲望:对某某种物品,既既有缺乏的感感觉,又有满满足的愿望,二二者相结合产产生的一种心心理感觉。欲欲望是人类一一切经济活动动的原动力。人人的欲望又分分成五个层次次:生理、安安全、社交、尊尊重和自我实实现。这五个个层次的欲望望,由低到高高,依次产生生。欲望的种种类又是无限限的,一种欲欲望一经满足足,又会产生生新的欲望。§ 2.效用:所谓谓效用,是消消费者从消费费某种物品或或某组商品时时所获得的满满足程度。任任何一种物品品的效用,不不仅在于该物物品本身具有有的满足人们们某种欲望的的能力,而且且还依存于消消费者的主观观感受。因为为效用是指消消费者在个人人心理上感觉觉到的满足。所所以,某种物物品的效用,对对同一个人来来说是可比的的,对不同的的人来说则是是不可比的。同同种物品的效效用也会因时时因地不同而而有所不同。3.基数效用§ 效用的大小怎样样测量呢?西西方经济学家家有两种测量量商品效用的的方法,即基基数效用论和和序数效用论论。基数效用用是指可以用用基数1.22.3.5等具体数数量测量商品品的效用。基基数效用论者者认为,效用用的大小是可可以用基数形形式来计量和和比较的,因因为效用既是是消费者从物物品的消费可可得到的主观观上的满足,而而这种满足的的程度就如物物品的重量一一样,通过效效用的衡量§ 单位便可以测量量。例如,对对某个消费者者来说,一杯杯咖啡和一杯杯牛奶的效用用,可以分别别用10单位和5单位来表示示。这意味着着该消费者从从一杯咖啡得得到的满足是是一杯牛奶的的二倍。如果果消费者所消消费的咖啡和和牛奶的数量量增加,则每每增加一单位位的消费所增增加的效用还还可以加总求求和。如果假假设每个消费费者都能说出出从每一物品品所获得的效效用单位数,那那么每一物品品的基数效用用又可分为总总效用、平均均效用和边际际效用。二、总效用和边边际效用§ 1.总效用函数数§ 总效用是消费者者在特定时期期内消费一定定量某种物品品所获得的满满足总和。§ 用TU表示总效效用,某种商商品的消费量量为Q,则总效用用函数为TUU=U(Q)§ 效用函数所表示示的就是:总总效用量随着着消费者所消消费的商品量量的变化而变变化。实际上上,消费者往往往同时消费费多种商品。为为便于分§ 析,可假定消费费者只消费XX、Y两种商品,则则总效用函数数为: TU=f(QX)+g(QY)§ 或 TUU=U(X,Y)§ 公式表示,总效效用为X、Y这两种商品品的效用之和和,但1式意味着X的效用与Y的效用彼此此无关;2式则表示X、Y的效用相互互影响。如盐盐的效用在单单独使用时效效用很小,但但加入菜中,效效用就会增大大。显然后一一种情况更比比较符合实际际。其一般形形态为:§ TTU = AA X a Y b2.边际效用函函数§ 边际一词,在经经济分析中通通常指一个量量的变化率。边边际效用是指指消费者在一一定时期内追追加一单位某某种产品消费费所增加的效效用。以MUU表示边际效效用,则§ MU=DTUU/DQX§ 如果消费量可以以无限分割,总总效用函数为为连续函数时时,则可利用用微分方程,求求得总效用的的精确变化率率产品X的边际效用用,是X的总效用对对X消费量的一一阶导数:§ 如果总效用函数数为多元函数数,TU=ff(X,Y,Z)则可假定其其它产品的消消费量不变,而而只考察其中中一种产品消消费量的微小小变动所引起起的总效用的的变动,即边边际效用是总总效用对某一一种产品消费费量的一阶偏偏导数。如由由总效用函数数TU=U(X,Y)得:4.边际效用递递减规律§ (1)在一定时时间内,某商商品的边际效效用随着其数数量的增加而而不断减少的的现象,被称称为边际效用用递减规律,又又叫戈森第一一定律。德国国经济学家戈戈森(Gosssen)在在1854年提提出了两条有有关欲望的规规律:一是欲欲望强度递减减规律,它说说明在一定时时期内,一个个人对某种商商品的欲望强强度会随着商商品数量的增增加而不断降降低或减少;二是享受递递减规律,这这是指随着人人们欲望的满满足,从商品品使用所得到到的享受是不不断减少的。边边际效用递减减规律就是从从戈森定律引引伸而得来的的。效用是对对欲望的满足足;随着商品品数量的增加加,人们的欲欲望强度递减减,从商品中中所得到的享享受或满足程程度就会递减减;商品的边边际效用也就就会递减。§ (2)第一个面面包第一口效效用最大;以以后每个面包包每一口的效效用都会依次次递减;第五五个面包最后后一口效用最最小;当吃掉掉第六个面包包时,对消费费者产生了很很大的负效用用。(3)边际效用用递减规律有有以下特点:§ 第一,边际效用用的大小同人人们的欲望强强度成正比。§ 第二,边际效用用的大小同人人们消费的商商品数量成反反比。人们不不能准确说出出每单位的边边际效用,但但可以人们愿愿意支付的需需求价格来近近似地表示。§ 第三,边际效用用离不开时间间因素,是在在特定时间内内的效用。人人们的欲望具具有反复性或或再生性,边边际效用也具具有时间性。§ 第四,边际效用用实际上永远远§ 是正值,虽然在在理论分析时时有负效用。这这是因为作为为有理性的消消费者,在一一种商品的边边际效用趋近近于零时,由由于人们的欲欲望有多样性性,他会改变变消费内容与与消费方式,去去满足其它欲欲望,以增加加总效用。§ 第五,边际效用用是决定商品品价值的主观观标准。主观观效用论者认认为,商品价价值由边际效效用决定,消消费数量少,边边际效用就高高,价值或需需求价格也就就高;反之,则则相反。三、消费者均衡衡的原则§ 1.所谓消费者者均衡,是指指能使消费者者实现效用最最大化的均衡衡购买行为。§ 消费者均衡的原原则或预算分分配原则,是是指消费者在在花掉其全部部收入的情况况下,使花费费在每一种商商品上的最后后一单位货币币所提供的边边际效用都相相等。§ 或:MUU=(P§ 例如消费者购买买A、B两种种商品的组合合,当达到均均衡时,实现现效用最大化化的A和B的的购买组合是是一个特定的的§ 唯一的组合,消消费者货币收收入的使用和和分配不会再再发生任何调调整和转移,处处在相对静止止的状态。这这就是消费者者均衡。§ 2.消费者均衡衡的条件§ 如果消费者只购购买一种商品品且无预算约约束,则总效效用最大化的的条件是商品品的边际效用用为0。§ 如果消费者是购购买两种以上上商品组合,则则有消费者均均衡的限制条条件和消费者者均衡的实现现条件:第二节 序数数效用与消费费者行为§ 一、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论的难难题:各种商商品的效用大大小难以准确确计量;效用用受相关商品品数量变动的的影响。§ 序数效用论认为为,效用不是是数量多少的的问题,而是是顺序先后优优劣的问题,故故应按消费者者对不同物品品的偏好程度度,用第一、第第二、第三等序数加以以排列。这样样人们不必说说出每种商品品的绝对效用用是多少,而而只须按偏好好程度排列出出相对效用即即可。§ 序数效用论者认认为,消费者者的偏好和选选择是以理性性为前提,提提出偏好公理理或选择合理理性:§ 第一,是次序性性或顺序性。对对任何§ A、B两种商品品,其效用为为U(A)、§ U(B),它们们之间有三种种可能:§ U(A)U(B); U(A)U(B); U(A)=U(B);三者必居居其一,且只只居其一。§ 第二,转移性或或传递性。如如有三种商品品,若U(A)U(B);U(B)U(C);则U(A) U(C);§ 第三,一致性。一一般来说,对对同种但不同同数量的商品品组合,人们们总是偏好数数量多的一组组。 二、无差异曲线线§ 1.无差异曲线线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是表表示在偏好既既定条件下,能给消费者者带来同等程程度满足的两两种商品的不不同数量组合合的点的轨迹迹。这是消费费者主观偏好好在坐标图上上的几何表示示。例表:§ 图示 :三、预算线预算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又又称消费可能能线或等支出出线,它表示示消费者用同同一收入I按既定价格格PX和PY所能购买的的商品X和Y的不同数量量的各种组合合。预算方程程:I=X PX +Y PPY 。§ 例如:I=500元; PX=2;§ PY=10;如如只购买X商品可购买买25单位,只只购买Y则可购买5单位,或者者可购买两种种商品的不同同组合。§ 如图:对方程求得:3.边角均衡或或边角解法§ 图1§ 图3五、货币收入变变化对消费者者均衡的影响响§ 1.收入-消费费曲线ICCC§ 2.恩格尔曲线线EC第四章 生生产者行为理理论§ 本章引言:本章章分析决定供供给的生产者者行为。在西西方经济学中中,生产者称称为厂商,是是指能作出统统一生产决策策的经济单位位。在生产过过程中,厂商商追求的是利利润,他们购购买和投入生生产要素从事事生产经营活活动的目的,就就是要实现利利润的最大化化,这是生产产者行为理论论的中心课题题。为了获得得最大利润,生生产者总是尽尽可能使生产产特定产量所所支出的成本本为最小,或或使消耗一定定量成本所生生产的产量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