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脾胃的重要性.docx
御医黄元御有一句八字真言:培植中土,扶阳抑阴。阳是正气向 上走,所以要扶,阴是正气往下走,所以要抑,现在来看看前一句, 培植中土。中医最重视的就是气血,气血充盈,百病不生,气血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的核心是气。中医认为所有的病都是气血出了 问题导致的。那么气血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两点,一个是气血少,中医 里叫做虚,另一个是气血运行不通畅,用中医的说法叫做瘀,瘀滞, 堵塞。所有的病总结起来,就是虚和瘀。一个气血亏虚的人,即便吃 了再多名贵的补药,吸收也很有限,所以黄元御就很明确地指出,要 先把脾胃调理好。脾胃好了,如果虚得不是太严重,正常吃饭就可以 把气血补起来,虚得非常厉害的,脾胃好了以后再去吃补药。所以脾 胃强大,是补好气血的基础。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属于五行排列的中 间位置,所以叫中土,培植中土,就是调好脾胃。中医说脾胃运化五 谷精微成为气血,我们每一个细胞、组织和器官,都需要氧气和营养。 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都在食物当中。如果肠胃功能有问题,吸收 不好,那么对食物中的营养利用率就会很低,时间长了就会缺乏营养, 中医所说的气血缺乏,其实就是缺乏营养。(二)脾胃不好的老年人,吃饭没胃口,大便不是便秘就是便稀,甚至 有的人脸色都是发黄、发青的,这都是脾胃不好的表现,五谷之精微 不能上浮于面。所以人活着,不能离开脾胃运化食物。那么药为什么 能治病呢?无论中药、西药,从嘴里吃进去,要经过肠胃的消化,才 能进入到血里面,跟食物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脾胃功能不行,吸收、 利用率很低,吃药效果就不好,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脾胃,才能有 充足的气血去治病。无论什么病,培植中土,扶阳抑阴,这两项工作 是必须要做的。保护脾胃健康,需要保持好心情,中医有句话,叫做 思伤脾胃,整天嘻嘻哈哈的人,往往肠胃病比拟少,爱琢磨事的,用 脑过度的人,脾胃不好的多。另外脾胃喜欢稀的、小块的食物,食物 越小,对脾胃越好,吃饭时讲究细嚼慢咽,尽量嚼碎一点,减轻脾胃 负担。建议多喝肉汤,少吃肉,中医自古以来说粥是最养人的,这个 粥不光是米粥,也包括肉粥。为了保护脾胃,少吃多餐,忌暴饮暴食。 养护脾胃,是一件长期的事,生活中需时时注意,处处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