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灰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技术交底样本.doc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交底记录 编号: JZSG-8-01-02-LJ-006 工程名称分部( 分项) 工程路基工程交底项目三七灰土填筑工艺性试验二级技术交底图纸名称、 图号一、 概述三七灰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段起止里程DK155+370.00DK155+490.00, 长度120m; 试验段位于DK155+109.35DK155+514.60段区间路基范围内, 该段路基前接小慢岭南大桥, 后接小慢岭北大桥, 长度405.35m, 地基采用柱锤冲扩桩进行加固, 桩径0.6m, 桩间距1.3 m、 1.5m两种, 正三角形布置, 加固深10.025.5m, 桩顶设厚0.8m的三七灰土垫层内夹铺一层抗拉强度不小于10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 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60kPa。三七灰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段分三个铺层, 铺层虚铺厚度分别为30cm、 35cm、 40cm, 每个铺层分2层铺设进行碾压试验; 试验段填筑按”三阶段、 四区段、 七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三七灰土填料采用集料拌和站集中拌和供应, 自卸汽车运输, 填筑按纵向分段、 水平分层进行布料, 平地机整平, 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二、 试验目的(1)验证碾压设备的类型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2)确定最佳的机械设备组合模式; (3)确定施工参数、 虚铺厚度碾压遍数、 填筑施工的延迟时间及压实后的填料厚度等; (4) 确定填料含水量及控制方法; (5)确定碾压后路基三七灰土压实系数K是否满足要求。(6)根据试验结果编制作业指导书, 用以指导下一步大面积施工。三、 试验段范围三七灰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段起止里程DK155+370.00DK155+490.00, 长度120m。四、 填筑工艺流程填筑按”三阶段、 四区段、 七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试验段路基填筑采用挖掘机开挖土方运输至集料拌和站搅拌三七灰土, 由自卸汽车运输合格填料, 纵向分段、 水平分层布料, 推土机整平, 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夯实, 工艺流程图如下: 三七灰土填筑工艺流程图 五、 资源配置1、 人员配置序号岗位数量工作内容备注1挖机司机1场地平整清理2压路机司机1碾压3推土机司机1整平4平地机司机1整平5汽车司机4运输填料6洒水车司机1洒水7小型打夯机操作手4边角处夯实8杂工4配合整平碾压本工艺性试验由一分部路基队负责。拟投入工艺试验的共有31人, 其中管理人员13人, 作业人员18人, 拟投入工艺试验的主要施工机械有推土机、 挖掘机、 压路机、 平地机、 装载机。2、 仪器设备配置投入试验段施工机械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状态备注1挖掘机SK460台1良好2振动平碾徐工22T台1良好3推土机山推D16台1良好4平地机天工PY160台1良好5自卸车20t辆4良好6洒水车CA10B,8000L辆1良好7小型打夯机鑫隆160台1良好8改良土拌和站WCZ600套1良好9级配碎石拌和站站WCZ600套1良好10柴油发电机300KW台1良好测量、 检测仪器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检定状态备注1天宝GPS台2合格2水准仪徕卡DNA03台1合格3全站仪徕卡TS09台1合格4钢尺50m把1合格5相对密度仪JDM-2台1合格孔隙率6EDTA检测设备/套1合格石灰含量7重型动力触探仪N63.5套1合格基底承载力8灌砂筒250mm套1合格压实系数9案秤AGT-10台1合格含水率10智能压实系统ICS100台1合格3、 原材料选定( 1) 填料来源与选择本段路基改良土填料改良土采用场拌法施工, 按照室内配合比进行改良土拌和。改良土拌和站位于DK155+500正线右侧280米。( 2) 水: 采用当地机井地下水, 水质应经检验满足施工要求方可用于施工。( 3) 石灰: 采用一级生石灰, 主要来源为外购。生石灰进场后进行检验, 检查合格后用于改良土拌和。六、 施工准备1、 施工场地的准备本段路基需开挖至换填底面, 地基承载力检验不得小于160KPa。在填筑试验开始前, 应在监理旁站的情况下做地基承载力试验, 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路基两侧做好排水沟, 使积水能够顺利地排出路基影响范围以外, 使路基免受积水的浸泡。2、 施工技术准备施工前, 应进行技术交底, 使全体施工人员明确自己工作内容和方向; 组织施工技术员积极学习规范、 设计图纸, 明确应该做到的标准。编制改良土填筑试验方案并报批。3、 测量放线测量人员根据试验段填筑断面图, 测放出试验段的中、 边线, 因试验段为路堤段, 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 需将填筑范围比设计值加宽50cm, 填筑范围洒白灰线标示待填筑完毕后刷坡处理。七、 施工方法1、 基底处理开挖至设计标高的基底, 并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基底处理完成后对平整度、 宽度、 高程、 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 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步施工。在路堤两侧和中间每10米立竹竿, 用红油漆每10cm画一横线, 并标注好填筑层数, 以控制松铺厚度。填筑一定高度后, 上移竹竿, 以此类推。2、 设沉降观测桩及沉降板开挖基底经碾压检测合格后, 按设计要求在线路上埋设沉降观测桩, 埋设位置分别在DK155+410、 DK155+460设置B型监测断面, DK155+484.6处设置D型监测断面。沉降观测桩: 采用20mm钢筋, 钢筋原长为40cm, 底端制作成半圆弯钩状, 顶部制作成球面状。沉降板: 由钢底板、 金属测杆( 40mm厚壁镀锌铁管) 及保护套管( 直径不小于75mm、 壁厚不小于4mm的硬PVC管) 组成, 钢底板尺寸为500mm×500mm×10mm。金属测杆采用经过3根10mm钢筋采用双面电弧焊焊接在钢底板上, 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 保护套管用PVC外接头连接, 随着填土的增高, 测管与套管亦相应加高, 每节长度不超过1m, 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 在填土施工中采取措施保护监测设施。 工作原理: 埋在地表的沉降底板随地基沉降而下沉, 经过连接在上面的测杆的传递测量其高程, 测杆高程减去杆长即为沉降板高程, 每次沉降差就是地表沉降值。3、 运输及卸料控制填料采用集料站集中拌和供应, 自卸汽车在运输过程中, 为避免填料的含水量流失, 采取覆盖和尽量减少运输时间等措施。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 每10m钉出边线木桩,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 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自卸汽车按照单车运量22m³计算, 按照不同的松铺厚度, 填筑前用石灰按照既定的铺筑厚度画好网格, 卸料时按照每个网格卸料控制, 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序号虚铺厚度( cm) 摊铺面积( m2) 网格宽度( m) 网格长度( m) 备注13073982356387.93405586.9倾倒在网格内的填料, 在摊铺前检查填料是否均匀。填料在填筑范围内重复以上填筑顺序, 且每层均保证达到所在位置压实标准。填料的摊铺采用推土机, 保证每一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 摊平过程中不断用铁锹挖洞检查松铺厚度。在相邻两区段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须错开不小于3m 的距离。在沉降观测桩周围1m 范围内的路基采用人工填筑整平。 卸料方格网图 方格网内卸料图4、 摊铺平整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卸土后, 用推土机、 平地机摊铺平整, 做到填铺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 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均匀地接触填铺面进行碾压, 达到碾压效果。摊铺时边坡两侧各加宽0.5m, 在推铺的同时利用推土机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 并保证压路机压到路肩时不致发生滑坡。 摊铺平整图 平地机精平图5、 分层填筑路基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 纵向分层填筑的方式。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 从最低处分层填筑, 由两边向中心填筑,完工时刷坡整平。填筑施工根据现场施工条件, 采用推土机、 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现场技术人员、 测量人员负责控制松铺厚度, 并配合机械随时进行厚度调整。为节省摊铺平整时间, 在运送填料时, 严格控制倒土密度, 根据车载量及松铺厚度计算卸车密度。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 各种填料禁止混杂填筑, 每一水平层的全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 并做成横向4%的排水坡。桩顶填筑0.8m的三七灰土垫层内夹铺一层抗拉强度不小于10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铺设时底面应平整、 密实, 一般应平铺, 拉直、 不得重叠, 不得卷曲、 扭结, 相邻的两幅土工格栅需搭接0.2m, 并沿路基横向对土工格栅搭接部分每隔1米用8号铁丝进行穿插连接, 并在铺设的格栅上, 每隔1.5-2m用U型钉固定于地面。6、 连续压实施工试验场地采用平地机整平后, 用白灰在试验段起止里程设置起始和终止标志线, 为保证压路机在进入试验区域时达到正常振动状态, 在起始和终止线各退后10m再设一道线作为压路机工作的起止线。在压路机行驶线路上按10m间距画上横道线, 方便取点定位。根据相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要求, 按照压实程度分轻度、 中度、 重度三个等级分别进行相关试验。对检测数据进行筛选, 剔除掉异常数据后, 将每个检测点的压实系数K检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相关性分析, 如相关系数大于0.7, 则相关性成立。然后根据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规定的压实指标最小值计算所对应的振动压实值, 即得到三七灰土填料在该施工条件下, 连续压实检测的控制指标。三七灰土填筑试验分区参数表松铺厚度( cm) 含水量碾压方式( 遍) 检测内容30Wopt-1% 静压1遍+连续压实检测1遍压实系数k, 7d无侧限抗压强度Wopt静压1+强振1遍+连续压实检测1遍压实系数k, 7d无侧限抗压强度Wopt+1%静压1+强振n遍+连续压实检测1遍压实系数k, 7d无侧限抗压强度35Wopt-1% 静压1遍+连续压实检测1遍压实系数k, 7d无侧限抗压强度Wopt静压1+强振1遍+连续压实检测1遍压实系数k, 7d无侧限抗压强度Wopt+1%静压1+强振n遍+连续压实检测1遍压实系数k, 7d无侧限抗压强度40Wopt-1% 静压1遍+连续压实检测1遍压实系数k, 7d无侧限抗压强度Wopt静压1+强振1遍+连续压实检测1遍压实系数k, 7d无侧限抗压强度Wopt+1%静压1+强振n遍+连续压实检测1遍压实系数k, 7d无侧限抗压强度强振n遍是将碾压区完全压实所需的遍数, 当振动压实值不再随碾压遍数变更时可结束碾压, 若经过常规检测依然没有合格, 需更换更重型的压路机或改进填料继续碾压至合格要求。(1)连续压实工艺流程三七灰土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应按照”设备检查、 相关校验、 过程控制、 质量检测”四阶段进行”工艺流程图如下: (2)加载设备碾压作业用重型振动压路机( 22t) 碾压, 碾压量测过程中振动压路机振动频率的波动范围不应超过规定值的±0.5Hz, 碾压时压路机行驶速度宜为3.0km/h, 最快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3)设备安装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压路机振动轮轮轴上, 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方向应与压路机动轮轮轴方向垂直, 并垂直于路面。为了安装牢固, 在振动碾压时不致松动, 将传感器用螺丝固定到铁板上后, 再焊接到机架上。按照同样的方法安装行车定位系统在车轮上。经过数据传输线将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 数据线用绑扎带固定到压路机机身管道上, 再沿管道孔引入到驾驶舱内。处理器固定于压路机操作室内, 连接显示终端使压路机操作人员能够直接读取检测信息, 实时观察到压实情况。每次施工前, 将施工检测里程、 时间、 压路机型号参数、 压路机行驶速度、 振动频率、 填料参数等数据输入系统。连续压实设备安装如下图所示。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1振动轮; 2传感器; 3内机架; 4外机架; 5减震器(4)建立相关性在选定的120m路基范围内, 松铺、 试验段划线等准备工作完成后对整个路基面开始碾压, 碾压遍数现场进行常规性试验确定, 压路机应按照划定的轨迹运行, 相邻压实轨迹之间重叠不超过10cm; 达到轻度密实状态后, 根据振动压实曲线, 在曲线变化平缓的位置选1个区段( 原则上是35m范围) , 每个压实区选6段, 选取该区段的中间位置, 进行压实系数测试; 选取2个点进行压实系数测试, 并做好试验记录为了比较路基在不同碾压遍数下的振动压实曲线变化, 除了在轻度、 中度、 重度3个压实程度的最后一遍进行连续压实测试外, 在中间的过程中再多次进行连续压实测试, 注意进行连续压实测试时压路机必须正向行驶, 不得倒行; 压路机应按划定的行车路线对整个路基面进行检测, 并记录行车轨迹; 整理数据, 判断相关性是否成立。(5)建立相关性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 )的要求, 三七灰土与压实系数K建立相关关系。本次试验填料为三七灰土, 为了比较振动压实值与不同压实指标之间的关系, 本次对压实系数K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的要求, 当相关系数大于0.7时, 相关性成立。7、 检验签证按验标要求对填料质量、 填筑厚度、 填层面纵横方向平整度、 压实质量、 宽度、 边坡质量及坡度等进行检查验收签证。达不到标准的不验收。8、 路面、 边坡整形路堤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 每20m设三个桩( 两个边桩, 一个中桩) 。进行高程测量, 计算平整高度, 施放路肩边线桩, 修筑路拱, 并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一遍, 使路面光洁无浮土, 横向排水坡符合要求。依据路肩边线桩, 用人工按设计坡率挂线刷去超填部分。边坡刷去超填部分后进行整修夯实, 整修后的边坡达到坡面平顺没有凹凸, 转折处棱线明显, 直线处平直, 变化处平顺, 压实度合格。9、 预留台阶路堤试验段填筑完成后, 沿线路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路堤端挖出台阶, 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高度同填筑层厚度。 10、 养生碾压完成后, 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 三七灰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三七灰土不能过湿, 更不能忽干忽湿或水泡, 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当三七灰土分层施工时, 下层检验如压实度、 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 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11、 成品保护(1)施工时, 应注意保护定位桩、 轴线桩、 标高桩、 防止撞坏位移。(2)夜间施工时, 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不正确。(3)施工完成后应临时遮盖, 防止日晒雨淋, 三天内不得受水浸泡。八、 连续压实质量检测(1)连续压实检测与常规压实质量检测结果相关系数达到0.7以上, 则相关性成立, 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后续路基段的连续压实质量检测。(2)将待检路基段按100m的长度划分, 每次检测100m长度, 不足100m的可单独取作一段; (3)使用安装了连续压实检测装置的压路机进行全断面检测, 要求该压路机与相关性试验段使用的压路机为同一台, 测试过程中使用弱振, 正向匀速行驶, 行驶速度3km/h,行车轨迹应覆盖整个路基面, 每一个行车轨迹至少测试两遍; (4)连续压实分析结果以每1为一检测单元, 检测结果应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压实程度经过率: 满足VCVVCV的单元超过95%, 且每个不达标的局部区域面积小于5; 压实均匀性: 每个单元VCV0.8时, 代表碾压面上单位面积压实值, 为该100m范围内所有检测单元的振动压实平均值; 压实稳定性: 当同一碾压轨迹上前后两遍振动压实值变化率小于2%时, 能够认为在该碾压工艺下已经稳定; (5)根据检测结果, 有针对性的对该段路基或局部区域进行处理, 处理完毕后重复步骤, 直至该段路基压实质量满足连续压实检测要求; (6)在连续压实检测经过后, 立即进行常规压实质量检测, 常规检测根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相关验收标准进行, 同时选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三七灰土区间正线压实系数6个抽检点中选取1个点在连续压实检测反映出的薄弱区域内, 另外5个点分别为距路基边线1m处左右各2点、 路基中部1点; 三七灰土无侧限抗压强度3个抽检点中选取1个点在压实质量薄弱区域内, 另外2个点根据薄弱点所在位置补充确定; 九、 质量控制(1)原土料的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 硫酸盐含量( 折算成SO42-) 不应大于0.8%, 且应每5×104m3检验一次原土料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 填料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 应重新进行检验, 且同一土源不少于一次。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 规定的灼失量法或重铬酸钾法, 硫酸盐含量测定采用钡质量法或EDTA容量法。(2)改良土的外掺料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一级建筑钙质生石灰粉或合格建筑钙质生石灰, 其石灰的含量不应小于80%, CO2含量不应大于9%, 生石灰粉0.9mm筛的筛余不应大于0.5%、 0.125mm筛的筛余不应大于12%。(3)改良土使用前应进行配合比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验证试验,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床以下部位改良土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就小于250kpa, 寒冷地区路基冻结影响范围的基床底层改良土7d饱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就小于550kpa。(4)改良土混合料拌制前, 应检查配料计量系统的工作状态, 测定原土料和混合料的含水率, 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环境条件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改良土混合料出场时的含水率宜在工艺试验确定的填料出场控制含水率范围内。(5)改良土外掺料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的外掺料剂量( 以百分率表示) -0.5%+1.0%。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 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每层抽样检验3处( 左、 中、 右各1处) ,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检验方法: 采用滴定法或仪器法检验。(6)改良土出场前应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7)路拌法改良土混合料中应不含有素土团或素土层。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 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每层抽样检验6处( 左、 中、 右各2处) ,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检验方法: 观察。(8)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改良土填筑压实标准”的要求, 站场站线路基基床以下改良土填筑的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基床底层改良土填筑压实标准指 标压实标准压实系数0.95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350( 550) 注: 括号内数字为寒冷地区改良土考虑冻融循环作用所需强度值十、 施工注意事项1、 找平验收: 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 应拉线检查标高和平整度, 超高处用铁锹铲平, 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2、 雨天和-10以下天气不允许施工。3、 灰土地基完工后, 应及时砌筑基础, 回填基坑, 防止受水浸湿或晒裂, 否则应临时遮盖。4、 石灰的包装、 运输和储存应保证不受潮变质, 土料中不应含草根、 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