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的检测技术.docx
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的检测技术 摘 要 目的:比较血糖仪和生化仪葡萄糖的检测值,对血糖仪检测的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及评价。方法:对208例住院DM患者同时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末梢血用于血糖仪检测;静脉采血用于生化仪检测。结果:205例在两种仪器上葡萄糖测定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3例超出允许误差。结论:只有了解仪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才可以最大限度避开临床药物、患者体内成分、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使血糖检测的数据更加精准。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仪 血糖仪 葡萄糖 评价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反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1。 科学、规范地进行血糖监测是对糖尿病病情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严格的血糖限制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通过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同时运用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浓度。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10年收治糖尿病患者208例,男111例(53.37%),年龄587岁;女97例(46.63%),年龄1989岁。全部病例依据1999年WHO对糖尿病的诊断标精确诊为糖尿病2。 仪器与试剂:迈瑞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血清葡萄糖检测方法为已糖激酶法(HK),试剂和校准品均为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质控品为朗道公司生产。拜安易血糖仪及原装配套试剂,用于末梢血葡萄糖检测。 方法:采集静脉血,30分钟内分别血清,1小时内在迈瑞400全自动生化仪上检测完毕,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每天进行室内质控,其结果均在限制范围内。 拜安易血糖仪每半年进行1次校准,试纸条按说明书要求保存,在有效期内运用,仪器测试区干净,操作室温在20±5。实行足量末梢血,按仪器操作规程检测。 血糖仪误差标准3:精确性要求:血糖仪检测与试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满意以下条件: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围内;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10%的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精确度要求: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 结 果 208例探讨对象中205例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占98.56%(相符组);3例和试验室数据相比超出误差范围,占1.43%(不符组)。特别病例对其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同时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样,出现血糖假性高值。对这3个特别病例进行临床资料调查。见表1、2。 例1:患者,男,5岁,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脑昏迷型),严峻脱水,血压120/70mmHg,从入院到出院始终给氧治疗,生化指标:UA 605umol/L,Urea 17.95mmol/L,电解质紊乱,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例2:患者,女,58岁,2型糖尿病,血压130/80mmHg,全程未作给氧治疗,HCT 34%,生化指标均正常。 例3:患者,女,39岁,短暂性脑缺血急性发作,血压120/90mmHg,全程未作给氧治疗,HCT 35.1%,生化指标均正常。 讨 论 目前,市场上血糖仪有基于葡萄糖氧化酶原理和葡萄糖脱氢酶原理两种,拜安易血糖仪是基于葡萄糖氧化酶原理,葡萄糖通过与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过氧化氢,用另外一监测系统测定过氧化氢的多少,从而得出血糖含量4。葡萄糖氧化酶对葡萄糖特异性高,不受其他糖类物质干扰,但由于反应过程须要氧的参加,因此,这类试纸测量结果简单受血氧含量影响而造成结果出现偏差。HCT 35%55%为宜,血球压积率是指在总血样中的红细胞(RBC)的百分比率,其凹凸影响血糖快速检测结果。红细胞(RBC)将会影响血浆流入试纸的速率。给氧治疗时不宜运用血糖仪。病例1给氧治疗;病例2HCT为34%,导致血糖值假性上升。 体内代谢物如维生素C、尿酸等还原性物质浓度过高时,会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导致结果偏高。病例1尿酸值高。 血糖仪不适合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不良的人,尤其在一些特别的状况下,如呼吸衰竭、心衰、严峻感染和生活在高原的缺氧人群,严峻的低血压、高脂血症、高胆红素、高渗性高血糖症和严峻脱水也会影响血糖仪检测结果。病例3可能是其中的缘由导致血糖假性增高。 血糖仪适用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监测,并不能替代试验室的葡萄糖检验,必需对血糖仪进行定期校准和质量限制。并避开体内成分、环境等因素对仪器的干扰,所检测结果仅供参考,患者假如依据假性高值接受治疗,可能会造成异样的低血糖(低血糖症)、昏迷甚至死亡。 本试验中特别病例(3例)都是假性高值,有无假性低值可能,有待于接着比对。 参考文献 1 李萍,刘彬.生物化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2-154. 2 李健斋,王抒.应重视冠心病脂类危急水平和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试验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12:741-743. 3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209. 4 拜安易血糖仪运用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