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慢肺阻一般能活几年.docx
呼吸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慢肺阻一般能活几年 摘 要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慢性堵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测定为24级)46例,个别或集体赐予为期6个月的呼吸功能训练,视察训练前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结果:36例完成试验,呼吸训练后最大肺活量(P1。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赐予常规抗炎、平喘等治疗,且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病情稳定,符合COPD临床缓解期的诊断标准,并自愿参与呼吸功能训练。46例中10例未完成全部呼吸训练项目及调查项目,有效资料为36例。 训练方法:放松训练:取坐位,躯干前倾20°,双肘屈曲90°,肩部放松,双上臂及肩关节前后做环行运动;头部缓慢地左右旋转;取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放松,然后缓慢地前后摇摆;躯干左右缓慢旋转。上述每个动作做1015次。运动训练:依据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实行不同的方式。步行速度每分钟6090步,每次1015分钟,每天2次。登梯先用鼻缓慢吸气,然后缩小口唇缓慢呼气,两阶梯呼吸1次。呼吸训练:吸气时用鼻缓慢吸气,放松腹肌,然后缩小口唇缓慢呼气。以能使距离口唇1520cm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而不熄灭为度。每次1015分钟,每天2次。呼气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23倍。 训练基本规则:训练强度以呼吸和心率增快为限,停止训练10分钟,复原至安静状态示强度相宜。起先进行康复训练时,需在专业护理人员的管理下完成。 视察指标:采纳MS-Diffusion型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分别于起先训练前及呼吸训练6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视察指标为最大肺活量(VCmax)、1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采纳万崇华等2编写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命质量评估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 统计学处理:采纳SPSS10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呼吸训练前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定比较:6个月呼吸训练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中日常生活因子及社会活动因子显著降低,说明患者日常生活及社会关系得到显著改善(P3报道,缩唇呼吸能显著削减患者的呼气末肺容积,从而削减肺过度膨胀,尤其是对重度气道堵塞的患者;通过变更COPD患者浅快的呼吸模式,延缓呼气流速,让呼吸道内保持肯定的气压,防止外周小气道过早陷闭,使肺泡残气量削减;同时,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度,使膈肌的收缩力加强,变更呼吸方式,提高呼吸效率,从而使减退的肺功能得以复原,阻挡肺功能进一步下降。视察结果显示,COPD缓解期患者经呼吸训练后,VCmax、FEV1、FEV1/FVC%、PEF均较呼吸训练前有显著改善;同样,生存质量评定结果显示,系统的呼吸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个因子的平均分亦显著下降,生存质量显著提高,与相关文献探讨4基本一样。 COPD患者由于呼吸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活动后往往出现或加重气促症状,使活动受限,而且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惊和惊慌心理,更加使呼吸肌群不能放松,产生恶性循环。放松训练是最大限度地放松或在肌肉最大收缩的前提下,再最大松弛,并消退惊慌心情,放松全身肌群,削减不必要的氧气消耗。呼吸康复训练为缓解期COPD患者的康复供应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堵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 万崇华,李晓梅,赵旭东,等.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探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1130-1131. 3 邢西迁.如何提高COPD患者肺康复的训练效果.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9):858-863. 4 韩典慧,梁焕.呼吸康复训练对缓解期慢性堵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护理探讨,2004,18(7B):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