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8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
安徽芜湖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七年,入见,帝沉着问日:“卿得良马否? ”飞日:“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 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那么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 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假设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 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鸳钝之材也。”帝称善,日:“卿 今议论极进。”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介:备上鞍甲。褫(chi ): 脱去,卸下。秣:喂食。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策之不以其道(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比行百里始奋迅(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1)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2)然非精洁那么不受19 .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才能展现“千里之 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 ""的特 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3分)20 .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展 开议论,岳飞那么通过 阐述,他们都希望 o (4分)【参考答案】17. (4分)(1)鞭打,鞭策。(2)通晓,理解。(3)等到。(4)流汗。(各1分)18. (4分)(1)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然而如果还是精致,洁净的就不接受(不吃不喝)。(各2分,意思对即可) 19. (3分)一食或尽粟一石 受大而不苟取 力裕而不求逞(各1分)20. (4分)反面(1分)正反比照(1分)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绍兴七年,岳飞面君,宋高宗沉着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 ”岳飞答复说:“我 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草料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假设不是干净良 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接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 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 也不出汗,展现一副假设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分却不 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 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 择。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几乎像要 死了一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 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 ”皇帝称赞岳飞说的好,说:“你的议论很有道理!”(2010安徽芜湖)【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日:“子 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日:“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 ”日:“无苛政。”夫子日:“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 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7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阡陌交通:便要还家:子之哭也:苛政猛于虎也: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吾子又死焉19 .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 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 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20 .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参考答案】21 .(4分)交错相通 通“邀”,邀请 你 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1分)22 . (4分)(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23 . (3分)记叙(描写)虚构(想象) 反衬(比照)(各1分)24 . (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 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 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思 对即可)【参考译文】【乙】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 派子贡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 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 不离开这里呢? ”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子路要记住: 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2009安徽芜湖)【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乱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那么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 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 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怀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 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那么无麦。”“十 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那么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那么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 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17.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3分)(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余至扶风之明年() (3)既而弥月不雨()18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译文:19 .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4分)20 .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分) 答:【参考答案】. (3分)(1)跟从,随从(2)第二年(3)下雨(各1分)21 .(4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分)(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分)22 . (4分)关心人民疾苦(2分,意思对即可。答“喜雨”给1分)与民同乐(2分,意 思对即可)23 .(4分)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 美。(各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 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 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 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 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 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 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 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 ” 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 "他们回答说: “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 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 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 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2008安徽芜湖)【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 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房山, 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押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 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座山破, 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日:“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法然出涕,日:“国亡不能操,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弘范:元军元帅。杆(han):保卫。法(xuan)然:水滴下的样子。 操:同“救”17、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2)天祥注然出涕 涕: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译文:(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译文:19、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表达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分)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20、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1分)21、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4分) 【参考答案】17、(2分)(1)通“避",躲避。(1分) (2)眼泪。(1分)18、(4分)(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 亡更严重的事。(2分)(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2分)19、(4分)国亡不能抹,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2分) 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2分)20、(1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21、(4分)甲文:通过比喻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2分)乙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2分) 【参考译文】【乙】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 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 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 ”张弘 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写。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诗的末尾有这样的句 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说:“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尽了忠孝 之心了,如果你改变对南宋的忠心来效忠于元朝皇上,还给你宰相的官职J文天祥流泪说: “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摆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 ”(2007安徽芜湖)【甲】假设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 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 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此:指滁州。掇:拾取,采取。上:皇上。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 作者为滁州知州。20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佳木秀而繁阴。秀:遂书以名其亭焉。名:2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22 .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23 .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24 .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参考答案】25 .滋长命名26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于是 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27 .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28 .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29 .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 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备,精确熨帖。乙文以“掇幽芳” 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 “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 目前。异:乙文用散句描写。甲文那么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 “而” “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参考译文】【乙】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 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俯身听泉。春天采摘幽吞的鲜花,夏天 在茂密的树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 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 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百姓为那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 这里的山脉河流,表达这里风俗的美妤,让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种丰收之年的快乐,是因为有 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年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 这座亭子命名。(2006安徽芜湖)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 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 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 不自知也。 (节选自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16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称其气之小大称:(2)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见: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18 .孟子、太史公二人的“养气”有什么不同?(3分)19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写好文章?对此你还有什么补充意见?(5分)【参考答案】16 . (2分)(1)相当,配合。(2)表现。17 . (3分)但是(如果不先养气),文章不是可以凭学习就可以写得好的,气可以通过修 养获得。18 .(3分)孟子“养气”,强调内在修养;太史公“养气”,强调外在阅历。意思对即可19 . (5分)要加强内在修养和丰富自己的阅历。补充意见:要加强内在修养和丰富阅历 这两种养气方法的联系和融会,养气既要注重传承,更要注重创造,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表达,然而文章 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 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 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 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4安徽芜湖)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韭独贤在立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0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所恶有甚于死者恶:(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A、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也*C、所欲有甚于生者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21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B、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2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23 .文中“甚于生者”是指, “甚于死者”是指 o (2分)24 .作者提出的论点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3 分)答:【参考答案】16. (2分)(1)恶:厌恶,讨厌。(2)辟:通“避”,躲避。17. (2 分)C18. (3分)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19. (2分)义不义20. (3分)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或:“舍生而取义”。比喻论证: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那么舍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 与义不可得兼那么舍生而取义;比照论证:把鱼与熊掌比照,把生与义比照,把重义轻生与贪 利忘义比照。(2003安徽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