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节教师发言稿.docx
2020教师节教师发言稿2020老师节发言稿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日是第36个老师节,作为一名老师非常荣幸,今日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代表全体老师做表态发言。刚才听了各位领导的讲话,我深受鼓舞,作为一名青年老师,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一支主动进取、和谐凝合的团队是一所学校蓬勃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秋日杲杲,瓜果飘香,很兴奋在这样一个充溢收获的季节里,收获我职业路上这么重要的一个确定,这是荣幸更是鞭策。我会时刻督促我将来的为人师的道路上更加严于律己,更加不断进步,去更加符合新时代所要求的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 2020年老师节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化脱贫托举希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高度重视老师队伍建设,总书记每年老师节通过到学校视察、探望慰问老师、致慰问信等不同方式向全国广阔老师致以节日问候,对老师提出殷切期望,对老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做好今年老师节宣扬庆祝工作,旨在集中展示教化系统实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新成效,充分展示全面深化老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新进展,大力宣扬广阔老师争做 “四有”好老师的新风貌,弘扬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新风尚。 作为老师,都情愿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情愿接近有道德的学生。作为学生,也都情愿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情愿接近有道德的老师。所以,要做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情愿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情愿接近的老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老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老师的影响。学生情愿接近的老师,比学生不情愿接近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由此推断,作为老师,你要把学生培育成大家都情愿接近的人,你就要留意培育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情愿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更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生接近老师有许多缘由。除了道德,老师的学识、权力、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学识只能满意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听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留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气。这力气才是许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将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 对老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护。但对一位老师师德师风的真实精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权力,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全部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详细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同等。相互学习、相互敬重。由于受传统教化思想的影响颇深,师道尊严使学生在老师面前往往会失去自我,特殊是在中小学阶段,同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道尊严所替代。在教化这一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不是简洁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化主体与受教化主体间的双向沟通的关系。 向学生灌输同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高校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师在内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沟通和沟通,达到教化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好的师德师风的另一个详细表现,是师生之间要提倡民主,并且老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 在教学过程和教化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的、有依据的,学生在内心深处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特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有的指责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调,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探讨问题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沟通。明显,民主作风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师德师风建设中不行或缺的重要内容。 师德不仅是老师个人问题,也是老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终归还只是小范围的事。老师群体假如风气不好,特殊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 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化为整个教化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化为教化行业的不正之风了。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化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老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 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定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定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别说,由于教化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所以,任何时候,提倡老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 总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老师通过教化理念的创新,从而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为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主体,每一位老师都应当以身作则,肯定要仔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做品德之师、学问之师,努力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满足、社会放心、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