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视剧《高山清渠》研讨发言.docx
观看电视剧高山清渠研讨发言 观看电视剧高山清渠研讨发言 近日,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心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剧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贵州省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用艺术的形式讲解并描述了“当代愚公”黄大发为变更家乡贫困缺水的面貌,带领全村人艰苦奋斗的故事。广阔党员干部要以黄大发同志为榜样,从“开山凿渠、志拔穷根”的动人故事中读懂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初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努力创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从高山清渠中读懂“一生只为一道渠”的恒心,用执着信念诠释“坚决信仰”。“一锤锤凿、一钎钎撬”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峻的问题,黄大发同志带领村民前后两次动工,历史36年建成了一座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生命渠”,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做出巨大贡献。在那个物资紧缺、技术落后的年头,黄大发以执着的信念带领群众一锤锤凿、一钎钎撬,跨越36年最终引得活水来,凭的就是“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的恒心。广阔党员干部要从高山清渠中读懂“革命志向高于天”的坚决信念,筑牢志向信念之基,苦练干事创业本事,在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中诠释对党忠诚和为民初心。 从高山清渠中读懂“要从天上引来水”的决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实干担当”。“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拼尽全力,也要干成。”1962年,黄大发担当了草王坝村的村支书,面对缺水的难题,他下定决心要“从天上引水来”。在之后的36年间,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从实地考察到跟班学习,他总是冲在凿渠引水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早出工晚收工、穿草鞋上工地,日复一日不停留,最终凿出了被乡亲们亲切称为“大发渠”的天堑之渠,彻底解决了草王坝滴水贵如油的历史。广阔党员干部要从高山清渠中读懂共产党员的“实干担当”精神,坚信只有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下定决心、苦干实干、不懈奋斗,才能创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从高山清渠中读懂“壮志未酬誓不休”的雄心,用持续奋斗诠释“初心使命”。“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草王坝村通水后,黄大发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近年来他又把精力放在脱贫致富上,先后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从前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以前的穷山沟变成了旅游景点。人民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阔党员干部要从高山清渠中读懂“为民服务”的初心,时刻将人民“置顶”,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在民族复兴的宏大征程中用持续奋斗诠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实践中奋楫前行。 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 以贵州省“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于7月16号晚在中心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播。“当代愚公”黄大发艰苦奋斗、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加坚决了乡镇第一线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念和决心。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凿天渠、修村路、架电线、建学校。他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拔掉了村子的“穷根”,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彰显出当代共产党人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这正是检验共产党人能否顶得住、靠得牢,是否具有非凡志气与担当的精神。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经济的调整期、社会的转型期和冲突的凸显期,这些都是我们党,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面临的诸多“关键时刻”,这就迫切须要广阔共产党员主动地“站出来” “顶上去”,挑最重的担子,直面冲突和问题,敢于接受困难和挑战,努力创建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乡镇党员干部更是要坚决信念、敢闯敢拼,在乡村振兴一线砥砺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做好群众的就业问题、项目发展等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华蜜感、平安感、获得感。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名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诺言。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理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这种不等不靠、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