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物流业跳出传统模式全面迈向现代物流51736.docx
-
资源ID:63164948
资源大小:15.85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宁波物流业跳出传统模式全面迈向现代物流51736.docx
宁波物流业跳出传统模式 全面迈向现代物流不久前,宁波市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办法出台,宁波市政府统筹安排3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以第四方物流市场为平台的物流企业发展。面对第四方物流市场正在成为现代物流业信息集散地,宁波市数千家物流企业如何跳出传统物流模式,抓住机遇,全面迈向现代物流业?4月10日,宁波市工商局发布的一份关于宁波市物流业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宁波市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物流总值、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还面临着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平衡,人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物流企业逐年增多无论是在栎社机场、北仑港还是宁波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宁波的物流企业承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运输与中转。随着国务院将宁波确立为长三角物流区域三大中心之一、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我市物流业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从1999年起,宁波市不少投资主体纷纷把视线投向了物流业,物流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新设物流企业逐年增长。早在1999年以前,宁波市新设物流企业每年不到30家,但从1999年开始,每年新设物流企业都超过百家,年均有316家,年均增长速度在16.4%。据工商部门最新统计,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612家,已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竞争充分的物流市场主体。但是,物流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数量多、规模小。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有59户,仅占总量的1.6%。根据有资产记录的物流企业数据,资产总额小于1亿元的企业,占到96.2%;员工人数小于100人的企业,占到93.2%。现有的三千余家物流企业服务单一,多为功能型物流企业,缺乏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输的只管运输、仓储的只做仓储,单纯从事搬运的物流企业就有近1500家,真正能从事仓储、搬运、运输一体化的企业数量相当少。三大瓶颈制约行业转型当前,宁波市物流企业还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在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人才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从管理机制上讲,虽然宁波市已经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物流业的局面,但是在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不同的部门,而部门之间高效协作有待进一步理顺。企业的自身管理模式也是造成当前物流企业发展不畅的原因之一。在许多物流发达的国家,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开发增值服务,提供物流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程化物流服务,国内的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储等都已开展了物流增值服务,而宁波市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局限于仓储、运输等常规物流服务项目的竞争,大大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基础设施看,经过几年来的大规模建设,宁波市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扩张较快,但衔接和配套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不同运输方式间存在着衔接不畅。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多次中转、分拆倒装,增加了无效运输,难以满足物流服务一体化的需要;二是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铁路、公路干线较快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物流结点,如物流园区等建设相对滞后。三是部分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仓储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缓慢,有些仓库历史悠久,超期服役。根据工商部门对46家储运企业的调研数据,企业仓库以普通平房库、普通楼房库、开放式堆场为主,占总量的91.4%;立体仓库、可调节温度的仓库等现代化仓库数量极少。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欠缺,也影响了产业整体优化升级。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物流专业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有60余万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中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具体业务操作人员和设备操作及维护的技术人员等需求都十分迫切。随着宁波市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综合型的高级物流人才需求急剧增长。而宁波本地高等教育资源发展不足,在甬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需要,高层次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跳出传统模式有良策现代物流业是宁波的优势行业,也是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市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业,出台了许多政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物流业是涉及许多部门的复合型行业,又是新兴的服务型产业,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工商部门一份调查显示,“政策支持”和“市场规范”是我市物流企业目前最希望政府加强的服务方向。针对物流业发展现状,有识之士提出,首先要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物流发展所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改善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现象,提高行业监管的效率。同时可结合宁波实际,进一步安排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改善物流企业的融资环境,研究出台税费减免政策。比如对于多功能的物流企业,其经营发生的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不分别计税,实行统一征税等;在物流企业过桥过路等费用上适当减免。其次是有关部门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供给。鉴于物流业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完善基础设施供给方面,应积极推进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及运营,促进物流场站功能提升。再次,物流企业应积极抓住当前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发展机遇,推进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信息整合,应用先进网络技术拓展业务,推进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环节的渗入,提高运营效率,改变已建信息化系统功能局限于企业内部事务性管理的现状。在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可考虑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如加强学历教育中物流专业对其他专业的渗透力度;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等。此外,调查显示,当前物流企业对于规范物流业竞争环境的反映强烈。相关部门可依法整顿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和收费管理,加强工商、质检、公安等职能部门对物流市场秩序的监管,构筑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应鼓励物流行业协会发挥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功能,实现行业自律。不久前,宁波市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办法出台,宁波市政府统筹安排3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以第四方物流市场为平台的物流企业发展。面对第四方物流市场正在成为现代物流业信息集散地,宁波市数千家物流企业如何跳出传统物流模式,抓住机遇,全面迈向现代物流业?4月10日,宁波市工商局发布的一份关于宁波市物流业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宁波市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物流总值、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还面临着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平衡,人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物流企业逐年增多无论是在栎社机场、北仑港还是宁波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宁波的物流企业承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运输与中转。随着国务院将宁波确立为长三角物流区域三大中心之一、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我市物流业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从1999年起,宁波市不少投资主体纷纷把视线投向了物流业,物流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新设物流企业逐年增长。早在1999年以前,宁波市新设物流企业每年不到30家,但从1999年开始,每年新设物流企业都超过百家,年均有316家,年均增长速度在16.4%。据工商部门最新统计,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612家,已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竞争充分的物流市场主体。但是,物流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数量多、规模小。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有59户,仅占总量的1.6%。根据有资产记录的物流企业数据,资产总额小于1亿元的企业,占到96.2%;员工人数小于100人的企业,占到93.2%。现有的三千余家物流企业服务单一,多为功能型物流企业,缺乏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输的只管运输、仓储的只做仓储,单纯从事搬运的物流企业就有近1500家,真正能从事仓储、搬运、运输一体化的企业数量相当少。三大瓶颈制约行业转型当前,宁波市物流企业还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在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人才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从管理机制上讲,虽然宁波市已经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物流业的局面,但是在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不同的部门,而部门之间高效协作有待进一步理顺。企业的自身管理模式也是造成当前物流企业发展不畅的原因之一。在许多物流发达的国家,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开发增值服务,提供物流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程化物流服务,国内的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储等都已开展了物流增值服务,而宁波市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局限于仓储、运输等常规物流服务项目的竞争,大大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基础设施看,经过几年来的大规模建设,宁波市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扩张较快,但衔接和配套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不同运输方式间存在着衔接不畅。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多次中转、分拆倒装,增加了无效运输,难以满足物流服务一体化的需要;二是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铁路、公路干线较快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物流结点,如物流园区等建设相对滞后。三是部分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仓储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缓慢,有些仓库历史悠久,超期服役。根据工商部门对46家储运企业的调研数据,企业仓库以普通平房库、普通楼房库、开放式堆场为主,占总量的91.4%;立体仓库、可调节温度的仓库等现代化仓库数量极少。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欠缺,也影响了产业整体优化升级。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物流专业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有60余万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中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具体业务操作人员和设备操作及维护的技术人员等需求都十分迫切。随着宁波市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综合型的高级物流人才需求急剧增长。而宁波本地高等教育资源发展不足,在甬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需要,高层次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跳出传统模式有良策现代物流业是宁波的优势行业,也是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市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业,出台了许多政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物流业是涉及许多部门的复合型行业,又是新兴的服务型产业,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工商部门一份调查显示,“政策支持”和“市场规范”是我市物流企业目前最希望政府加强的服务方向。针对物流业发展现状,有识之士提出,首先要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物流发展所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改善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现象,提高行业监管的效率。同时可结合宁波实际,进一步安排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改善物流企业的融资环境,研究出台税费减免政策。比如对于多功能的物流企业,其经营发生的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不分别计税,实行统一征税等;在物流企业过桥过路等费用上适当减免。其次是有关部门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供给。鉴于物流业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完善基础设施供给方面,应积极推进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及运营,促进物流场站功能提升。再次,物流企业应积极抓住当前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发展机遇,推进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信息整合,应用先进网络技术拓展业务,推进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环节的渗入,提高运营效率,改变已建信息化系统功能局限于企业内部事务性管理的现状。在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可考虑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如加强学历教育中物流专业对其他专业的渗透力度;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等。此外,调查显示,当前物流企业对于规范物流业竞争环境的反映强烈。相关部门可依法整顿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和收费管理,加强工商、质检、公安等职能部门对物流市场秩序的监管,构筑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应鼓励物流行业协会发挥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功能,实现行业自律。不久前,宁波市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办法出台,宁波市政府统筹安排3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以第四方物流市场为平台的物流企业发展。面对第四方物流市场正在成为现代物流业信息集散地,宁波市数千家物流企业如何跳出传统物流模式,抓住机遇,全面迈向现代物流业?4月10日,宁波市工商局发布的一份关于宁波市物流业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宁波市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物流总值、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还面临着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平衡,人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物流企业逐年增多无论是在栎社机场、北仑港还是宁波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宁波的物流企业承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运输与中转。随着国务院将宁波确立为长三角物流区域三大中心之一、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我市物流业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从1999年起,宁波市不少投资主体纷纷把视线投向了物流业,物流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新设物流企业逐年增长。早在1999年以前,宁波市新设物流企业每年不到30家,但从1999年开始,每年新设物流企业都超过百家,年均有316家,年均增长速度在16.4%。据工商部门最新统计,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612家,已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竞争充分的物流市场主体。但是,物流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数量多、规模小。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有59户,仅占总量的1.6%。根据有资产记录的物流企业数据,资产总额小于1亿元的企业,占到96.2%;员工人数小于100人的企业,占到93.2%。现有的三千余家物流企业服务单一,多为功能型物流企业,缺乏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输的只管运输、仓储的只做仓储,单纯从事搬运的物流企业就有近1500家,真正能从事仓储、搬运、运输一体化的企业数量相当少。三大瓶颈制约行业转型当前,宁波市物流企业还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在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人才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从管理机制上讲,虽然宁波市已经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物流业的局面,但是在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不同的部门,而部门之间高效协作有待进一步理顺。企业的自身管理模式也是造成当前物流企业发展不畅的原因之一。在许多物流发达的国家,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开发增值服务,提供物流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程化物流服务,国内的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储等都已开展了物流增值服务,而宁波市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局限于仓储、运输等常规物流服务项目的竞争,大大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基础设施看,经过几年来的大规模建设,宁波市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扩张较快,但衔接和配套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不同运输方式间存在着衔接不畅。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多次中转、分拆倒装,增加了无效运输,难以满足物流服务一体化的需要;二是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铁路、公路干线较快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物流结点,如物流园区等建设相对滞后。三是部分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仓储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缓慢,有些仓库历史悠久,超期服役。根据工商部门对46家储运企业的调研数据,企业仓库以普通平房库、普通楼房库、开放式堆场为主,占总量的91.4%;立体仓库、可调节温度的仓库等现代化仓库数量极少。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欠缺,也影响了产业整体优化升级。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物流专业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有60余万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中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具体业务操作人员和设备操作及维护的技术人员等需求都十分迫切。随着宁波市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综合型的高级物流人才需求急剧增长。而宁波本地高等教育资源发展不足,在甬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需要,高层次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跳出传统模式有良策现代物流业是宁波的优势行业,也是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市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业,出台了许多政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物流业是涉及许多部门的复合型行业,又是新兴的服务型产业,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工商部门一份调查显示,“政策支持”和“市场规范”是我市物流企业目前最希望政府加强的服务方向。针对物流业发展现状,有识之士提出,首先要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物流发展所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改善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现象,提高行业监管的效率。同时可结合宁波实际,进一步安排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改善物流企业的融资环境,研究出台税费减免政策。比如对于多功能的物流企业,其经营发生的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不分别计税,实行统一征税等;在物流企业过桥过路等费用上适当减免。其次是有关部门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供给。鉴于物流业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完善基础设施供给方面,应积极推进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及运营,促进物流场站功能提升。再次,物流企业应积极抓住当前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发展机遇,推进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信息整合,应用先进网络技术拓展业务,推进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环节的渗入,提高运营效率,改变已建信息化系统功能局限于企业内部事务性管理的现状。在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可考虑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如加强学历教育中物流专业对其他专业的渗透力度;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等。此外,调查显示,当前物流企业对于规范物流业竞争环境的反映强烈。相关部门可依法整顿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和收费管理,加强工商、质检、公安等职能部门对物流市场秩序的监管,构筑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应鼓励物流行业协会发挥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功能,实现行业自律。不久前,宁波市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办法出台,宁波市政府统筹安排3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以第四方物流市场为平台的物流企业发展。面对第四方物流市场正在成为现代物流业信息集散地,宁波市数千家物流企业如何跳出传统物流模式,抓住机遇,全面迈向现代物流业?4月10日,宁波市工商局发布的一份关于宁波市物流业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宁波市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物流总值、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还面临着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平衡,人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物流企业逐年增多无论是在栎社机场、北仑港还是宁波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宁波的物流企业承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运输与中转。随着国务院将宁波确立为长三角物流区域三大中心之一、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我市物流业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从1999年起,宁波市不少投资主体纷纷把视线投向了物流业,物流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新设物流企业逐年增长。早在1999年以前,宁波市新设物流企业每年不到30家,但从1999年开始,每年新设物流企业都超过百家,年均有316家,年均增长速度在16.4%。据工商部门最新统计,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612家,已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竞争充分的物流市场主体。但是,物流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数量多、规模小。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有59户,仅占总量的1.6%。根据有资产记录的物流企业数据,资产总额小于1亿元的企业,占到96.2%;员工人数小于100人的企业,占到93.2%。现有的三千余家物流企业服务单一,多为功能型物流企业,缺乏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输的只管运输、仓储的只做仓储,单纯从事搬运的物流企业就有近1500家,真正能从事仓储、搬运、运输一体化的企业数量相当少。三大瓶颈制约行业转型当前,宁波市物流企业还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在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人才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从管理机制上讲,虽然宁波市已经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物流业的局面,但是在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不同的部门,而部门之间高效协作有待进一步理顺。企业的自身管理模式也是造成当前物流企业发展不畅的原因之一。在许多物流发达的国家,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开发增值服务,提供物流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程化物流服务,国内的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储等都已开展了物流增值服务,而宁波市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局限于仓储、运输等常规物流服务项目的竞争,大大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基础设施看,经过几年来的大规模建设,宁波市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扩张较快,但衔接和配套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不同运输方式间存在着衔接不畅。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多次中转、分拆倒装,增加了无效运输,难以满足物流服务一体化的需要;二是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铁路、公路干线较快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物流结点,如物流园区等建设相对滞后。三是部分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仓储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缓慢,有些仓库历史悠久,超期服役。根据工商部门对46家储运企业的调研数据,企业仓库以普通平房库、普通楼房库、开放式堆场为主,占总量的91.4%;立体仓库、可调节温度的仓库等现代化仓库数量极少。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欠缺,也影响了产业整体优化升级。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物流专业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有60余万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中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具体业务操作人员和设备操作及维护的技术人员等需求都十分迫切。随着宁波市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综合型的高级物流人才需求急剧增长。而宁波本地高等教育资源发展不足,在甬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需要,高层次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跳出传统模式有良策现代物流业是宁波的优势行业,也是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市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业,出台了许多政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物流业是涉及许多部门的复合型行业,又是新兴的服务型产业,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工商部门一份调查显示,“政策支持”和“市场规范”是我市物流企业目前最希望政府加强的服务方向。针对物流业发展现状,有识之士提出,首先要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物流发展所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改善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现象,提高行业监管的效率。同时可结合宁波实际,进一步安排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改善物流企业的融资环境,研究出台税费减免政策。比如对于多功能的物流企业,其经营发生的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不分别计税,实行统一征税等;在物流企业过桥过路等费用上适当减免。其次是有关部门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供给。鉴于物流业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完善基础设施供给方面,应积极推进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及运营,促进物流场站功能提升。再次,物流企业应积极抓住当前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发展机遇,推进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信息整合,应用先进网络技术拓展业务,推进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环节的渗入,提高运营效率,改变已建信息化系统功能局限于企业内部事务性管理的现状。在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可考虑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如加强学历教育中物流专业对其他专业的渗透力度;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等。此外,调查显示,当前物流企业对于规范物流业竞争环境的反映强烈。相关部门可依法整顿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和收费管理,加强工商、质检、公安等职能部门对物流市场秩序的监管,构筑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应鼓励物流行业协会发挥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功能,实现行业自律。不久前,宁波市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办法出台,宁波市政府统筹安排3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以第四方物流市场为平台的物流企业发展。面对第四方物流市场正在成为现代物流业信息集散地,宁波市数千家物流企业如何跳出传统物流模式,抓住机遇,全面迈向现代物流业?4月10日,宁波市工商局发布的一份关于宁波市物流业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宁波市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物流总值、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还面临着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平衡,人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物流企业逐年增多无论是在栎社机场、北仑港还是宁波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宁波的物流企业承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运输与中转。随着国务院将宁波确立为长三角物流区域三大中心之一、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我市物流业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从1999年起,宁波市不少投资主体纷纷把视线投向了物流业,物流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新设物流企业逐年增长。早在1999年以前,宁波市新设物流企业每年不到30家,但从1999年开始,每年新设物流企业都超过百家,年均有316家,年均增长速度在16.4%。据工商部门最新统计,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612家,已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竞争充分的物流市场主体。但是,物流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数量多、规模小。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有59户,仅占总量的1.6%。根据有资产记录的物流企业数据,资产总额小于1亿元的企业,占到96.2%;员工人数小于100人的企业,占到93.2%。现有的三千余家物流企业服务单一,多为功能型物流企业,缺乏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输的只管运输、仓储的只做仓储,单纯从事搬运的物流企业就有近1500家,真正能从事仓储、搬运、运输一体化的企业数量相当少。三大瓶颈制约行业转型当前,宁波市物流企业还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在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人才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从管理机制上讲,虽然宁波市已经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物流业的局面,但是在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不同的部门,而部门之间高效协作有待进一步理顺。企业的自身管理模式也是造成当前物流企业发展不畅的原因之一。在许多物流发达的国家,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开发增值服务,提供物流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程化物流服务,国内的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储等都已开展了物流增值服务,而宁波市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局限于仓储、运输等常规物流服务项目的竞争,大大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基础设施看,经过几年来的大规模建设,宁波市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扩张较快,但衔接和配套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不同运输方式间存在着衔接不畅。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多次中转、分拆倒装,增加了无效运输,难以满足物流服务一体化的需要;二是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铁路、公路干线较快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物流结点,如物流园区等建设相对滞后。三是部分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仓储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缓慢,有些仓库历史悠久,超期服役。根据工商部门对46家储运企业的调研数据,企业仓库以普通平房库、普通楼房库、开放式堆场为主,占总量的91.4%;立体仓库、可调节温度的仓库等现代化仓库数量极少。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欠缺,也影响了产业整体优化升级。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物流专业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有60余万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中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具体业务操作人员和设备操作及维护的技术人员等需求都十分迫切。随着宁波市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综合型的高级物流人才需求急剧增长。而宁波本地高等教育资源发展不足,在甬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需要,高层次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跳出传统模式有良策现代物流业是宁波的优势行业,也是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市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业,出台了许多政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物流业是涉及许多部门的复合型行业,又是新兴的服务型产业,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工商部门一份调查显示,“政策支持”和“市场规范”是我市物流企业目前最希望政府加强的服务方向。针对物流业发展现状,有识之士提出,首先要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物流发展所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改善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现象,提高行业监管的效率。同时可结合宁波实际,进一步安排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改善物流企业的融资环境,研究出台税费减免政策。比如对于多功能的物流企业,其经营发生的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不分别计税,实行统一征税等;在物流企业过桥过路等费用上适当减免。其次是有关部门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供给。鉴于物流业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完善基础设施供给方面,应积极推进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及运营,促进物流场站功能提升。再次,物流企业应积极抓住当前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发展机遇,推进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信息整合,应用先进网络技术拓展业务,推进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环节的渗入,提高运营效率,改变已建信息化系统功能局限于企业内部事务性管理的现状。在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可考虑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如加强学历教育中物流专业对其他专业的渗透力度;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等。此外,调查显示,当前物流企业对于规范物流业竞争环境的反映强烈。相关部门可依法整顿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和收费管理,加强工商、质检、公安等职能部门对物流市场秩序的监管,构筑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应鼓励物流行业协会发挥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功能,实现行业自律。不久前,宁波市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办法出台,宁波市政府统筹安排3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以第四方物流市场为平台的物流企业发展。面对第四方物流市场正在成为现代物流业信息集散地,宁波市数千家物流企业如何跳出传统物流模式,抓住机遇,全面迈向现代物流业?4月10日,宁波市工商局发布的一份关于宁波市物流业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宁波市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物流总值、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还面临着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平衡,人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物流企业逐年增多无论是在栎社机场、北仑港还是宁波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宁波的物流企业承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运输与中转。随着国务院将宁波确立为长三角物流区域三大中心之一、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我市物流业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从1999年起,宁波市不少投资主体纷纷把视线投向了物流业,物流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新设物流企业逐年增长。早在1999年以前,宁波市新设物流企业每年不到30家,但从1999年开始,每年新设物流企业都超过百家,年均有316家,年均增长速度在16.4%。据工商部门最新统计,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612家,已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竞争充分的物流市场主体。但是,物流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数量多、规模小。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有59户,仅占总量的1.6%。根据有资产记录的物流企业数据,资产总额小于1亿元的企业,占到96.2%;员工人数小于100人的企业,占到93.2%。现有的三千余家物流企业服务单一,多为功能型物流企业,缺乏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输的只管运输、仓储的只做仓储,单纯从事搬运的物流企业就有近1500家,真正能从事仓储、搬运、运输一体化的企业数量相当少。三大瓶颈制约行业转型当前,宁波市物流企业还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在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人才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从管理机制上讲,虽然宁波市已经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物流业的局面,但是在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不同的部门,而部门之间高效协作有待进一步理顺。企业的自身管理模式也是造成当前物流企业发展不畅的原因之一。在许多物流发达的国家,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开发增值服务,提供物流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程化物流服务,国内的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储等都已开展了物流增值服务,而宁波市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局限于仓储、运输等常规物流服务项目的竞争,大大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基础设施看,经过几年来的大规模建设,宁波市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扩张较快,但衔接和配套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不同运输方式间存在着衔接不畅。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多次中转、分拆倒装,增加了无效运输,难以满足物流服务一体化的需要;二是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铁路、公路干线较快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物流结点,如物流园区等建设相对滞后。三是部分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仓储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缓慢,有些仓库历史悠久,超期服役。根据工商部门对46家储运企业的调研数据,企业仓库以普通平房库、普通楼房库、开放式堆场为主,占总量的91.4%;立体仓库、可调节温度的仓库等现代化仓库数量极少。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欠缺,也影响了产业整体优化升级。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物流专业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有60余万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中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具体业务操作人员和设备操作及维护的技术人员等需求都十分迫切。随着宁波市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综合型的高级物流人才需求急剧增长。而宁波本地高等教育资源发展不足,在甬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需要,高层次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跳出传统模式有良策现代物流业是宁波的优势行业,也是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市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业,出台了许多政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物流业是涉及许多部门的复合型行业,又是新兴的服务型产业,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工商部门一份调查显示,“政策支持”和“市场规范”是我市物流企业目前最希望政府加强的服务方向。针对物流业发展现状,有识之士提出,首先要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物流发展所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改善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现象,提高行业监管的效率。同时可结合宁波实际,进一步安排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改善物流企业的融资环境,研究出台税费减免政策。比如对于多功能的物流企业,其经营发生的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不分别计税,实行统一征税等;在物流企业过桥过路等费用上适当减免。其次是有关部门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供给。鉴于物流业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完善基础设施供给方面,应积极推进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及运营,促进物流场站功能提升。再次,物流企业应积极抓住当前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发展机遇,推进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信息整合,应用先进网络技术拓展业务,推进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环节的渗入,提高运营效率,改变已建信息化系统功能局限于企业内部事务性管理的现状。在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可考虑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如加强学历教育中物流专业对其他专业的渗透力度;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等。此外,调查显示,当前物流企业对于规范物流业竞争环境的反映强烈。相关部门可依法整顿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和收费管理,加强工商、质检、公安等职能部门对物流市场秩序的监管,构筑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应鼓励物流行业协会发挥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功能,实现行业自律。不久前,宁波市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办法出台,宁波市政府统筹安排3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以第四方物流市场为平台的物流企业发展。面对第四方物流市场正在成为现代物流业信息集散地,宁波市数千家物流企业如何跳出传统物流模式,抓住机遇,全面迈向现代物流业?4月10日,宁波市工商局发布的一份关于宁波市物流业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宁波市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物流总值、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还面临着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平衡,人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物流企业逐年增多无论是在栎社机场、北仑港还是宁波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宁波的物流企业承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运输与中转。随着国务院将宁波确立为长三角物流区域三大中心之一、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我市物流业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从1999年起,宁波市不少投资主体纷纷把视线投向了物流业,物流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新设物流企业逐年增长。早在1999年以前,宁波市新设物流企业每年不到30家,但从1999年开始,每年新设物流企业都超过百家,年均有316家,年均增长速度在16.4%。据工商部门最新统计,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612家,已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