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1).docx
-
资源ID:63167487
资源大小:24.7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川成都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1).docx
四J11成都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1 年)锦城竹枝词四首(其三)彭懋琪百花潭对百花庄,小小朱楼隐绿杨。听得门前花担过,隔帘呼买夜来香。(选自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十一)1 .全诗多处提及“花”,有何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2分)2诗句处处写人却未见其人,下面哪一项表述更符合诗中人物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结 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分)A.避世独居的隐士B.辛勤劳作的妇人C.娇羞可爱的女子【参考答案】L通过写“花”,描绘了雅致的居住环境,表现出高雅的生活情趣。2 .选C。“小小朱楼”符合女子身份,“隔帘买花”写出娇羞可爱。(2021四川成都)过摩诃池(其二)宋祁池边不见帛阑船,麦陇连云树绕天。百岁兴衰已如此,争教东海不为田?(选自景文集卷二十四)【注】争教:怎么能让。1 .诗人所见的摩诃池景象,是否符合A卷摩诃池,消逝的仙湖中关于“仙湖”景象 的描绘?请结合本诗,简说观点及理由。(2分)2 .下面哪个选项更符合诗人“过摩诃池”时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分)A.乐B.叹C.伤【参考答案】1 .不符合,因为本诗描绘的摩诃池景象冷落、衰败。2 . B。作者因昔日的热闹场面变为麦陇连云、树木绕天的衰败景象而感叹历史变迁的必 然。(2020四川成都)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2分)1 .诗中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A.雪花 B.梅花 C.菊花【参考答案】1 .诗歌虽以“寒夜”为背景,但重在写寒夜里围炉煮茶的温暖氛围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 谊。2 . Bo梅花与窗前月构成清雅画面,与煮茶当酒的高雅意趣相符,以梅花的高洁暗赞来客 (2019四川成都)南乡子李均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鹏鹃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13 .烟、雨、落花、鹏鹃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 作答。14 .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参考答案】15 .从“思乡”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思乡小词。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 飘落水中,鹏鸽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 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14. C(2018四川成都)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1. 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2分)答:2. 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 结合诗歌,简要分析。(2分)答:【参考答案】1 .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 气,这是写雨前之景;后两句,以“平明”二字与上文的“夜”字相照应,以“忽见溪流急” 与上文的“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相照应,而“溪流急”又与“他山落雨来”互 为因果,前者为果,后者为因。这是写雨后之景。2 .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杜诗则正面 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夹杂着议论。在抒情手法上,翁诗寓情于景,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惊异之情;杜诗则直抒胸臆与 借景抒情相结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崇高理想和 无私的奉献精神。(2017四川成都)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宜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注】富(yfio)然:远去的样子。1 .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分)2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宣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2分)A.无可奈何花落去B.风住尘香花已尽C.簌簌衣中落枣花【参考答案】1 .诗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带有儿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 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 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此时的心情是 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 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2. C(2016四川成都)锦江思李新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得鱼且斫金丝绘,醉折桃花倚钓船。1 .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2分)答:2 .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 简要赏析(2分)答:【参考答案】1、答:“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 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r思”即“想”,作者站在锦江边上想到的,就是作者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因此,只要能准 确理解诗歌,便能答对这道题。】2、答: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 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 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从这首诗的文字中(结合第一小 题),可以读出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是初中阶段学过的一首词, 辛弃疾其人,便是一个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一生渴望杀敌报国的词人,联系到他所看的 “剑”,再联系到这个人,便能得出“醉”所表达的情感。】(2015四川成都)成都曲【唐】张籍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L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 (2分)答:A。3 .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2分)答:o【参考答案】L(2分)自然景色市井景况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2. (2分)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写邮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 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评分标准:答出“问句”具体内容,0.5分;答出结构作用,0.5分;答出侧面作用, 0.5分;答出作者情感中,0.5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2014四川成都)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1 .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 一句。(2分)2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2分)【参考答案】1 .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 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 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2 .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 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 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1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 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 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1分)(2013四川成都)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1 .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答:2 .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 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参考答案】1 .(2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 近即可)2 .(2分)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 “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语意相近即可)(2012四川成都)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注一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 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1 .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 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答:2 .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 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答:【参考答案】1. (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 边。(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2. (2 分)参考示例1 :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 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 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2011四川成都)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 .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分)答:2 .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答:【参考答案】1、(1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2、(3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 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 通人心的灵性。(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1分,简要赏析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2010四川成都)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L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2.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2分)答:【参考答案】L (2分)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意思相近即可,若答“思乡之情”计1 分)2.(2分)参考示例:(1)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 “老树” “昏鸦”“古道” “西风” “瘦马” 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 苦之情。(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 “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3)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二“瘦马” “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慨(指出的 特点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意思相近即可)(2009四川成都)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 发了 之情。(2分)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 分)答:【参考答案】1 . (2分)折戟(1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1分;语意相近即可)2 .(2分)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 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 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1分);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 乏诗味(1分)。(语意相近即可;未明确回答“不好”扣0.5分)(2008四川成都)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涵了什么哲理?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 谈谈。(3分)2 .有人评价说这首诗除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其他诗句都是 多余的,没有写的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1分)【参考答案】1 .这一句说明事情到了最糟糕的时候往往出现转折。联系实际只要符合诗句所含这里 即可。(意思相近即可,哲理2分,联系实际1分)2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观点鲜明、说理详细即可。(1分)(2007四川成都)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O (分)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 简要分析。(3分)答:【参考答案】1 .(1分)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思相近即可计1分,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3分)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分),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分)。(意思相近即可计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2006四川成都)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 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 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2005年四川成都中考试题)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 o (2分)2 .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参考答案】1 .(共2分)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 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2 .(共2分)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2004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