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

    • 资源ID:63169745       资源大小:25.9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目标1、领悟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2、体会孔子的思想3、驾驭“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教学重点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教学方法1、文言学问积累、学法探究2、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见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假如人类要在21世纪接着生存下去,必需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才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孔子以及有关文学常识。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见,激励人们,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体散文,是记录的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 板书课题二、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老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老师可补充以下内容:1、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2、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3、因之:之,指代师旅。4、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三、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老师点评,驾驭重点学问:(一)、翻译下面句子,留意句子依次和现代汉语不同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留意句式特点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4、何陋之有?(陋室铭)5、唯利是图(成语)6、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找寻规律和方法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二)翻译下面句子,留意加点的词1、吾一日长乎尔2、乎大国之间3、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三)、翻译下面的句子,留意“尔”的用法1、子路率尔而对曰2、鼓瑟希,铿尔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1、尔何如?尔:代词,你翻译学过的句子,复习“尔”的用法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假如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四)、翻译下面句子留意“方”的用法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复习学过的学问1、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方形1、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五)、翻译下面句子,留意“与”的用法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同意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与:语气助词复习学过的学问1、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2、遂与外人隔绝与:和3、生三人,公与之母与:赐予(六)、翻译下面句子,留意加点词的用法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四、小结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完成对孔子师生不同性格的详细体认。其次,借助课文内容,重点训练对常用词语、常见句式等的理解和把握。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 其次课时一、复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殊要留意加点词。1、居则曰:“不吾知也。”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6、何伤乎?7、吾与点也。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二、学生探讨: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依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文概括段意。三、学生发言,老师明确: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肯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当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2、全文可以依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其次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四、思索并回答:(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看法。(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详细分析孔子的形象。五、学生沟通作业中的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1、子路:有理想,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状况下,只须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精彩。言谈之中,语气非常确定。由此可见其理想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常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化思索的状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虚心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实力的估计非常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开以君子自居,他先虚心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事实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看法不够虚心,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足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当更重要的工作。3、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忱而又严格的老师。起先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看法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常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指责(因为孔子主见“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留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即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怪,仍耐性地诱导、热忱地激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六、小结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理想,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原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理想,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冲突。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主动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七、作业背诵课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 通过副词“率尔”就可看出。毫不犹豫。说明他素怀大志。 (3)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子路的话,要把他自负的神情看法读出来。 (4)曾皙、孔子很赞许他的志向。作品特意把他支配在最终一个出场。问他有什么志向,他并没有干脆说出来,而是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假如本文是一篇小说的一个片段,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悬念抑制法。在散文里,这种手法叫欲扬先抑。目的一样,引起读者的爱好。 (5)他怎么谈自己的志向的?请一位同学先读一读。试着把握一下人物的特点。 (6)子路与曾皙做一下比较,性格上有何不同?(探讨) 子路比较性急、直爽,而曾皙就显得文质彬彬,特别潇洒。 (7)找一下哪些动词能体现曾皙的潇洒? 舍、作、浴、风、咏。 (8)曾皙的回答不同于其他几位,没有干脆豁达自己有什么才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特别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憧憬什么样的生活?大同世界,悠然自由。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怀。 (9)再来看看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两有个共同的特征:谦让。 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且出言谨慎。冉有刚说“方六七十”,立刻觉得有些夸张了,可能会引起孔子的不快,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须要其他高超之士。 公西华更为虚心。我们知道他是个外交家。但他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学习的机会。(此处可把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谈谦让) 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并且有才能的。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10)孔子这个人大家怎么看他?他有没有谈自己的志向?从他的问志、评志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他有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也很谦逊,其实他做到了这两点。尤其是对学生谆谆教导,擅长用含蓄的语言点拨学生。 总结:我们写文章要考虑,假如让你来表现一个人物,能否三言两语就抓住人物特征。 三、点分角色读。 四、布置作业:随笔“难忘的训诲”写作训练,要求:通过语言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探究活动 可以把季氏将伐颛臾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相结合,通过两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对自己的政治主见、政治原则的坚持和作为教化家的孔子谆谆教导的风范、温顺敦厚的君子之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 王充在论衡中说明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说明:“舞雩,祭水旱也。” 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志向。 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 孔子政治上主见“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详细治国措施,又敏捷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许呢? 六、课后练习(略) 十堰一中刘会文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其次次被选进中学教材的课文,有关词句的理解,教材中有比较具体的注释,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理解上,从而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了解以人物语言及简洁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特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样性。 教学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从体会作品语言着手,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新课前,先来检查一下昨天字词的学习状况。 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 率尔而对助词,的样子 铿尔,舍瑟而作同上 求,尔何如你 方六七十方圆 且知方也礼义 如或知尔假如 如会同或者 吾与点也赞成 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助词。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大致内容 (1)这篇文章选自哪里?论语 (2)论语是哪个学派的经典著作?儒家学派 (3)论语这部书是什么体裁?语录体 (4)语录体的特点是什么?文字精练、质朴含蓄、概括力强。 (5)“精练”等于不等于“简洁”?不等于。“简洁”就是简单流于肤浅,而“精练”则不同。我们刚学过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从中知道,精练的文字同样能够描写困难的典型环境,塑造显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日学习的这篇文章是论语里最具有文学色调的一篇。我们就来看看本文是怎样运用精练的文字塑造人物形象的。 二、齐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分析,以学生读、说为主。 (1)本文共提到了哪几个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孔子。 (2)按课文题目依次来分析,先看子路。 子路有何性格特征? 直爽、豪放、自负。(夸耀、擅长渲染气氛、语气坚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 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其次次被选进中学教材的课文,有关词句的理解,教材中有比较具体的注释,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理解上,从而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学时间: 一至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假如人类要在21世纪接着生存下去,必需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才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孔子以及有关文学常识。 孔子,名_,字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思想核心是_,政治上主见_,激励人们_,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_体散文,是_记录的_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 二、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 由也/为之求也/为之赤也/为之小 三、学生质疑,解决疑难词义,学生接力翻译 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假如有人了解你们。 则何以哉你们准备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由于。 四、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问 其次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 假如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 五、研讨性学习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志向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哂之 冉有:虚心叹之 公西华:更虚心惜之 曾皙:潇洒与之 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 3、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这是一个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玩而已(教参就这样翻译的),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志向,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弄清这个问题,对全文的理解会有肯定帮助的。 当然,人们已经从主动或消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过不少分析,这里姑且不论。 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皙的回答吧。 “莫春”,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是比较冷,怎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唯恐难以说明得通吧?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是能随意上去的地方吗? 王充在论衡中说明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说明:“舞雩,祭水旱也。” 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志向。 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 孔子政治上主见“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