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2.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彼得的心情。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点】 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懂得要回报父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发爱好 1.板书:060 师:今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特殊的算式题,看到这一条算式你有什么疑问?生:0为什么会大于60 过渡:信任同学们对这个算式有着很大的怀疑,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今日的学习来解决这个疑问。 2.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引出“账单”,师:什么是账单?生:记录所买东西明细的纸条。在古代,人们把贝壳当作钱币进行交易,所以账字的偏旁是贝字旁。) 3.齐读课题(2次) 二、初读课文。 过渡:妈妈的账单上面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文中有几个难读的词语,下面老师考考你们驾驭没有。 2.学生认读词语。 过渡:刚刚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下面请你用以下几个词语来概括文章内容。 3.学生汇报:用上“索取酬劳得偿所愿惭愧万分”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探讨账单,感受母爱 过渡:让彼得得偿所愿的是一份账单,让彼得惭愧万分的也是一份账单,这原委是两份怎样的账单呢? 1指名读“彼得的账单”。 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句式:我觉得他是一个()的孩子,因为他() 提问:为什么小彼得要开这份账单给妈妈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一、二自然段,从文中找寻答案) 2.指名读“妈妈的账单”。 过渡:晚上,小彼得得偿所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酬劳。但同时,他也发觉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究竟写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指名读、齐读妈妈的账单。 句式:我觉得她是一个()的妈妈,因为她() 对比妈妈和彼得的账单,看看有哪些不一样? (从付出和酬劳两方面进行比较,突出妈妈的无私、无价) 过渡:这份账单承载着妈妈对彼得无私的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这份爱的无私。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又有什么反应呢?(惭愧万分)现在让我们带着惭愧万分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你从哪些词当中,感觉到了彼得那份惭愧?请你把它画出来,好好读一读。 (引导看图读中体会)把小脸隐避起来的同时,也想把自己的惭愧之心给藏起来。 小彼得也没有讲一句话,但是,他通过这些实际行动仿佛在对妈妈说什么话呢? 四、联系生活,熏陶感情。 1.妈妈为我们做的实在是太多了,接下来我给同学们讲解并描述一个有关于母爱的故事。 2.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妈妈都为你们做过什么?还记得吗? 3.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妈妈说?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它写下来。 4.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妈妈的账单,通过比较两份账单的不同,让彼得感受到妈妈无私的爱。这份爱不仅让小彼得变懂事了,也让同学们变懂事了。它让我们懂得了妈妈的爱是献给儿女最暖和、最深厚、最宏大的爱,让我们恒久牢记这份爱的账单。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母爱无价 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懂得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当的。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 2.读懂妈妈的账单教学过程: 一、唤醒心灵之约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别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另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说明 利用特别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盼,让学生带着极大的爱好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悟真情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平常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2.结合学生的发言梳理引导。(读、想、画、议) 设计说明 叶圣陶先生指出:“略读指导须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在学生自学前,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方法,削减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既培育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提高学习效率。 2.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通顺。 (2)a.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智力过三关: (1)指名认读词语:收款酬劳索取慈祥惭愧芬尼怀着蹑手蹑脚得偿所愿当心翼翼塞进(请你自由读读,指名读读) (2)指名理解:账单、酬劳、惭愧、蹑手蹑脚、得偿所愿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品尝帐单,真情感悟帐单导语:剩下两个问题的答案藏在文中的两份账单中,让我们带着问题对比读读两份账单,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彼得始终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华蜜生活 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为他始终有一个慈祥的母亲 0芬尼共计:0芬尼1.感受无价 (1)默读这两份账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沟通。预设:彼得为妈妈所做的都是微乎其微、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妈妈为彼得所做的事是十年如一日,许久的事;彼得为妈妈做事须要酬劳,要60芬尼。而妈妈为彼得做事却不需酬劳。为0芬尼。 依据学生反馈随机板书 (3)想象说话。十年来,妈妈不怕辛苦,细心照看小彼得,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仅仅是这些吗?(不是)想象一下十年来妈妈是怎么照看小彼得的,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列举一些账单的内容,想想妈妈还有哪些为小彼得做的呢? (4)计算酬劳。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亲的价格,她指出若母亲的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6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0多万元。而出名的“埃德尔曼财经服务组织”则经过缜密的计算与评估,得出这样的结论:若将母亲所做的各类型工作出钱聘人代劳,那么,子女一年所付的工资高达63.5万美元。可以说,母亲的工资足可以跟一些大公司的总裁相比。 设计说明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体会母爱的无价。 (5)(课件出示)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不禁想起了赞美母亲的一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A读诗 B让我们再来读读妈妈的账单,你又读懂什么? C小结得出母爱无价。(板书:无价) 小结: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太多太多,并且这一付出恒久不会停止,不变的是妈妈写的都是0芬尼,为什么? 2感受无私。 (1)母亲是一种职业,是一种无薪水的工作,始终到白头,也毫无怨言,对他们来说,做母亲是自己一生最大的事业。你看小彼得的妈妈为小彼得付出那么多,可她的账单上却都是0芬尼,让我们来读读天下母亲相同的一份账单,你还读懂了什么? (2)沟通后得出母爱无私。(板书:无私) (3)小结:十年来,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那么多,她给了小彼得一份多么珍贵的财宝啊,深情地读读这份无私的账单。 3感受无声。 (1)这无价、无私的账单,仿佛在诉说什么呢?(想象说话) (2)可是账单没有说话,它是那样无声地诉说着母爱的宏大,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 四、畅谈再现爱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惭愧万分。”出示最终一段 2.引导补白 (1)“读着读着”说明什么?(读了许多遍) (2)是啊!面对写满0芬尼的妈妈的账单,小彼得读了许多遍,此时的小彼得心里也想了许多。 (3)课件出示:小彼得读着读着,想起每天他读着读着,想起了圣诞节读着读着,想起了那天自己发高烧读着读着,又想起了 (4)补白写话: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景写详细。(放背景音乐懂你) (5)沟通补白内容。 设计说明 所谓情动而辞发,文本中所蕴涵的人文因素也在特性化的抒写中得以充分展示。 五、图文结合,提升感情1“惭愧万分”什么意思?从哪些词句看出小彼得为自己的行为惭愧万分?“怦怦直跳”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怦怦直跳?这是从神态上描写.“蹑手蹑脚” 什么意思?谁用行动表演一下。“当心翼翼”说明什么?(不好意思,难为情)这两个词是从动作上描写。 小结:小彼得已经意识到为妈妈做微乎其微、力所能及的事是应当的,他惭愧万分。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真正专心去思索、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将妈妈的账单蕴涵的深刻情感步步推动,层层提升。 2感情朗读,课文中最终一段,此时此刻你肯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回忆一下妈妈平常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3我们又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4哺育之恩,无以为报。(再次出示游子吟,深情朗读) 设计说明多媒体声像再现,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场景,深深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懂得应当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听了大家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六、提升生命成长 1总结深化,拓展积累。 (1)一位英国诗人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老师。”感谢小彼得也让我们懂得了妈妈的爱是无价、无私、无声的,她是最暖和、最深厚、最宏大的爱。让我们在心中牢记这份爱的账单。 (2)理解“060”(板书改为“爱60”) 2送给大家一句话:(课件出示:我之全部,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 设计说明 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在扎扎实实的研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思索,有所启迪,领悟了母亲的宏大,生命在阅读中有了一次成长。 七、作业超市 1课外去读读有关母亲的文章。 2在母亲节时做一件小礼物送给妈妈。 设计说明 以课文为支撑进行拓展阅读,旨在让学生爱的意识更清楚,“课虽止,意犹存。”课后让学生学以至用,把对母亲的回报落实到行动上,这样的作业把志向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具有实际意义。 板书设计:无价无私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教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顺课文,通过探讨学习明确课文要告知我们的道理,相识到母爱的无私。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从课文的事例中受到人文教化,引导孩子做一个酷爱劳动、酷爱家庭的好孩子。 重点与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打算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打算做什么事。 二、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 (1)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三、自读课文,同桌沟通 仔细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索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沟通一下。 四、全班沟通 1、齐读课文,正音。 2、提出你在读书中发觉的问题。(如,词句方面:“酬劳”“款项”“得偿所愿”“蹑手蹑脚”“芬尼”“当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3、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始终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华蜜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始终有一个慈祥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1)请同学们仔细视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酬劳”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得偿所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当心翼翼”是特殊当心、仔细) (2)依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酬劳。妈妈让他得偿所愿并开列一份特别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白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知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4、齐读课文最终一自然段。 (1)齐读。 (2)画出描写小彼得心理、神态、动作的词。 “读着读着、惭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走近、藏、当心翼翼、塞进。” (3)谈谈体会。(结合插图投影) (小彼得在看到妈妈的“0芬尼”账单后,惭愧万分,已经知道自己错了,静静把60芬尼还给妈妈。妈妈很兴奋看到小彼得知错能改。) 五、探讨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探讨中明白,这不是一份一般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化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专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珍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六、随文练笔 (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视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练习题精选人教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 jngxchénjìngzugùyòupàn quèrènzhìzhxchwàngwài 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口同声不()而同 ()在眉睫喜出()外 如()以偿羞()万分 三、我能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整个大地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雪停了,小玫和小钢拿着扫帚去扫雪。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北风吹,雪花飘。 ()渐渐地,树白了,房子白了,公路也白了。 四、假如明天是母亲节,你会对你的母亲怎样表示你的祝愿?请你在贺卡上写下你对母亲的感恩吧!建议你用诗歌的形式,这样写起来可能韵味足一点哦。 _ 三年级下妈妈的账单导学案 三年级下妈妈的账单导学案教学目标:xx小学陆x1学习默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3培育学生独立的阅读实力。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教具打算:课件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爱好。1、板书:“060”。质疑: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2、老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强调“账”与金钱有关是贝字旁)二、指导自学,整体感知。1、这是篇略读课文,请仔细读读课文前面的自读提示部分,想想要读好文章必需解决几个问题?(过渡:把三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就明白了小彼得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那我们来通过读书把问题弄明白好吗?)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多种方式认读)彼得、收款、酬劳、款项、芬尼、慈祥、塞进、得偿所愿、惭愧万分、蹑手蹑脚、当心翼翼(“酬劳”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得偿所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当心翼翼”是特殊当心、仔细)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填空)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张收款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酬劳),正值小彼得(得偿所愿)时,却看到了(妈妈的账单),他(惭愧万分)地把钱(塞进)妈妈的上衣口袋。三、学习课文,探究沟通。1、仔细读课文,思索:课文写了哪两份账单?圈画出两份账单,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想法。(不动笔墨不读书)2、沟通,指名回答,并随机出示两份账单。(1)、出示儿子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始终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2)、指名读;引导:你能告知我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吗?(义正词严地读;带着你的理由来读)(3)、出示母亲的账单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华蜜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始终有一个慈祥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4)、指导朗读。(温顺的妈妈,慈祥的妈妈)3、请同学们仔细视察这两份账单,你有什么发觉?指名说。(1)、专心读母亲的账单。(2)、都是0芬尼,再专心读。(3)、母亲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不索取酬劳?指名说。(板书:爱)4、联系实际说说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指名说。(引导:你的衣服多干净,你的身体多牢固,都是妈妈的功劳)5、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一日三餐十年了妈妈为你做了多少顿可口的饭菜,数得清吗?假如一餐10元,十年饭菜得多少钱?算得清吗?可妈妈问你们要了吗?是呀,母爱无声。(板书:无声)。彼得的妈妈也和我们的妈妈一样,疼爱自己的子女,十年中的吃喝要钱吗?生病时的护理要钱吗?(板书:0芬尼)所以母爱无法用钱来衡量,母爱无价。(板书:无价)6、假如让你给这份账单起个名字“的账单”。(板书:无私)7、再次专心读这份账单,师生合作读。你们读前面的,老师读后面的。8、拓展:小彼得也像我们一样读着读着,他想起了妈妈为做过的很多事,他想起了哪些事呢?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说一说。(组内沟通后全班沟通。)9、小彼得会怎么做呢?默读最终一段,圈出关键词语多读几遍。(1)、指名读。(2)、彼得会怎么做呢?指名说。(3)、你能体会他现在的心情吗?(惭愧万分)哪些词语表现了他惭愧万分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10、小彼得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假如时间倒流彼得还会写账单吗?彼得懂事了,妈妈可兴奋了,看图,妈妈会说什么?(想一想,写一写,组内沟通后全班沟通。课下完善。)四、拓展延长现在,让我们再读这两份账单,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指责他吗?教化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方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兴奋了!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华蜜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浩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看,始终那样的慈祥,她付出了多少辛苦,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惭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五、探讨深化。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探讨中明白,这不是一份一般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化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专心。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珍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六、小结:妈妈的账单向我们展示了母亲的宏大情怀,像这样歌颂母爱的文章还有很多,同学们课下可以找来读读,如母亲的工资试着用今日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去读读。做个爱读书的好孩子。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结合板书)母爱是无价的、无私的、无声的,母爱如歌,人生路上的一首歌,责怪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让我们今后都好好地爱自己的母亲吧!下课。七作业:随文练笔。(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视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七、板书设计:0芬尼60芬尼无价母爱无声无私 妈妈的账单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第六册) 妈妈的账单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兴奋有这次学习的机会。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第四册的妈妈的账单。这个故事通过妈妈把自己的账单计作0芬尼表现了母爱的宏大和无私,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化的优秀文章,也是一篇进行默读训练的好教材。课文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我的说课分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三部分。 先说说我对文章的理解,故事是这样的:彼得是一个商店老板的儿子,他常常帮父母去邮局邮寄一些账单,因此他慢慢觉得自己也成了一名商人,就写了一份账单给妈妈,为自己的劳动索取酬劳:60芬尼。妈妈发觉账单后付了钱,同时也给了彼得一份账单,列举了自己为儿子做的一切,酬劳总计0芬尼。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非常惭愧,把钱还给了妈妈。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辨别是非的实力,但感恩意识比较朦胧。从学生学习实力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理解实力,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接着熬炼学生运用字典的实力。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把文章读流利。 2、接着学习用默读的方法阅读文章。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的叙述依次,对比两份账单,找到学习的重点。 4、体会母爱的宏大无私,懂得感恩父母。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 第一步,提问导入,激起学生的爱好。 妈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妈妈始终是孩子们的心灵支柱和炫耀的资本,是孩子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我一上课就提出问题:这个世界上谁最爱你?你最爱谁?为什么?自然而然地打开学生的心房。使他们乐于发言思索。在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入课文:妈妈的账单会给我们讲解并描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其次步,布置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利用字典解决生字词,标出不懂的语句。把文章读流利。小学中年级要接着加强字词句的训练,学习理解字词的方法。查字典即是方法之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查字典的三种方法,只是不擅长利用,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培育他们的自学实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因此在三年级的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养成主动运用学习工具和擅长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培育学生的这两高校习习惯是我本年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我都会支配查字典和提出问题。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字词的难度不大,学生稍加努力就可以地达到老师的要求。给学生成就感可以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爱好。 第三步默读文章,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依次,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崔峦老师在去年的小学高效课堂展示研讨会上指出:中年级要训练默读,使学生通过读有初步感受能提出不懂的问题,略读文粗知大意,用较快的速度读,知其主要内容。因此我让学生在默读的同时概括段意,理出文章的叙述依次,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思索之后紧接着支配课堂沟通,确定正确的理解,指出偏颇之处和找寻正确思路的方法。课堂沟通给足学生发言的时间随时指正学生的表达不当之处。熬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实力和口语表达实力。 第四步比较两份账单,说说为什么文章以妈妈的账单为题。假设我们的妈妈也给我们开一份账单,她会写多少钱?在这里我支配了小组探讨的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思索的动力有发言的机会。组长总结发言之后,补充材料母亲的工资。而后让学生分别用一个词评价这两份账单。这部分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为了使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的重点我支配了比较两份账单的环节,两种付出,两种期望得到的回报,母爱的无私无声的涌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小组探讨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去思索,促使每一个学生在探讨中反思自己,产生回报母亲的冲动。评价结束播放歌曲母亲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自己的母亲的无私。 第五步,介绍信的格式,让学生给妈妈或爸爸写一封信。课文感情剧烈,学生通过阅读探讨对母亲的付出有了更高的相识:由起先的天经地义到现在的无私无价,这给他们的心灵振动使他们须要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歉意和酷爱,给他们一吐为快的机会,使文章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此种情境下的作文或许文笔不够美丽,但每一个字必是真情的流露,我手写我口,定会言之有物。另外应用文的写作是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之一,趁此机会让他们给妈妈或爸爸写一封信,初步接触应用文的学习。 总之本课的教学遵循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突出默读的训练,重视情感的教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学习重点,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重点、难点。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指正。 三年级下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的主要内容。 2、体会妈妈的的无私的爱。 3、知道作为儿女应当用自己的爱回报母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们家谁最劳碌啊? 2、板书:妈妈的账单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谈话很好地调整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下自由地表达。然后质疑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t: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能提出自己的问题,真棒。现在我们来读读这篇课文。 2、反馈学习状况,出示本课词语 3、t:现在用你的眼睛快速地扫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索取,当小彼得时,同时也看到。 t:哦,原来儿子给妈妈列了一份账单,多簇新哪! 设计意图:变更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主动参加,用自己喜爱的、习惯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语。 三、研读课文重点:2份账单 1、出示儿子的账单 2、从这份账单中,你读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3、学生自由探讨发言 s:小彼得懂事,常常帮妈妈干活。 t:从故事当中,你知道小彼得会帮妈妈做哪些事?这么懂事的孩子请你夸一夸他, s:小彼得很听话。 s:小彼得是商人的儿子,很有经济头脑。 4、t:小彼得向妈妈索取自己的劳动的酬劳,结果如何? 读文中的句子。 5、t:彼得还得到了什么?哦,望见了一份给自己的账单。让我们静下心来,认仔细真地静默地读一读吧。 出示妈妈的账单默读 6、t:告知老师,读到哪一条你有特殊的感受?你仿佛望见了什么?指名答 7、t:同学们,母亲十年来为儿女的辛勤付出莫非只有这四条款项吗?还会有哪些? 8、学生探讨举例 9、师小结 10、t:可我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在每个款项后面都写了0芬尼?指名答 t:假如给这这份母爱出一个价的话,你会出多少? 11、小结(板书:母爱无私无价) t:这是一份一般的账单吗?!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是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的爱啊,让我们一起替彼得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 12、t:小彼得也像我们一样拿着账单读着读着,他不由自主想起了每一天,想起每天早上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热牛奶;每天会烧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妈妈亲自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妈妈的怀抱恒久是自己暖和的港湾,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课件出示:课文最终一节 t:你读到了什么? 13、t: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心情。 探讨:小彼得为什么惭愧? 14、小结 四、拓展阅读:妈妈的爱 1、t:小彼得变得懂事了,或许你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许多话想说。 出示 我想对小彼得说: 我相对小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相对对自己的妈妈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培育学生表达实力的环节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老师设计了对彼得说,对彼得的妈妈说,对自己说,或者对自己的妈妈说,假如想说的许多,可以选择4个都说,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使每个学生都有熬炼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展示了目标的弹性。 2、t:同学们,此时我的脑海出现了这样一个广告。(课件出示广告:“妈妈,洗脚”) 设计意图:利用广告为学生创设说话的素材,供应了对话空间。“妈妈,洗脚”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心情,使学生不由自主想起自己的妈妈,想起自己应当为妈妈做些什么,来报答妈妈的哺育之恩。 t:爱要说,爱更要做啊,说得有一位哲人说: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让我们在有限地生命里多做些有意的事,回去后,你想为妈妈做什么事?指名答。 t:同学们,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里妈妈那无私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想起了我的妈妈,第一次摔倒,扶起我的是我的妈妈,教我开口说第一句话的是我的妈妈,第一次给我讲故事的是我的妈妈,二十几年如一日,青春不在年华老去,妈妈的黑发染成白霜,为我操碎了心,却仍无怨无悔,我感谢我的妈妈。 3、出示拓展小诗假如 假如我是一棵大树, 夏天,我会遮挡阳光 让妈妈乘凉 假如我是一条围巾, 冬天,我会遮档寒风, 让妈妈取暧。 假如我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自主参加,大胆写诗,把课本上学到的学问、技能、情感看法等进行迁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是学生在感爱好的自主活动中发展思维,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育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的精神。 4、作业收集写妈妈的诗歌并创作小试送妈妈。 设计意图:收集其他的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了学生信息量的沟通。这样做,既培育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实力,又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爱诗、写诗的爱好。 这一系列的拓展不再是由内到外的单向延长,而是走向文本深处,高效度,深层次,多纬度的立体推动。 妈妈的账单教案 妈妈的账单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相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接着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打算: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打算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1)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二、自读课文,同桌沟通 仔细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索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沟通一下。 三、全班沟通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觉的问题。(如,词句方面:“酬劳”“款项”“得偿所愿”“蹑手蹑脚”“芬尼”“当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始终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华蜜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始终有一个慈祥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1)请同学们仔细视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酬劳”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得偿所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