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doc
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国睚|囡固同2021年4月第9卷第12期前护理人员要重视对于阴道的处理,特别是要对阴道后穹隆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一般可以使用75%酒精或l%碘酒进行反复擦拭.如果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病症时,护理人员可以采用0.25%碘伏棉球进行擦洗和消毒.1.3.2.3疼痛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手术创口普遍需要经过较长的愈合期,而患者在术后经常会出现局部疼痛的病症.为了有效降低和解决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的疼痛病症,护理人员可以遵照医嘱在术后624h为患者注射镇痛剂,一般可以选用50-90mg杜冷丁进行肌内注射,注射频率控制在23次/d【.对于局部术后疼痛病症较为强烈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选取镇痛泵减少患者的肺部感染概率,并且加强对于患者翻身,深呼吸,咳痰等动作的护理干预.1.3.2.4预防感染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较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病症,对于患者的伤口愈合及身体康复造成不利的影响.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进行连续35d的观察.同时,为了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现象,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在术后要多饮水,勤排尿,并且适当做运动.对于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于患者尿液流量,颜色,性质的化验,并且定期更换引流袋.1-3.2.5加强病房健康教育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情普遍较为复杂,在临床治疗及预后阶段极有可能出现因健康意识薄弱而引发的不良反响和并发症,因此境,护理人员要结合医院现有的条件积极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向患者家属了解病情,介绍需要采取的紧急处理方案,并要求家属做好治疗配合工作.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一般对自身病情比拟熟悉,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引导患者配合医师的治疗.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IJ,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临床护理?161由表1可见,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出现不良反响及相关并发症4例(11.4%),7例(20%),两组比拟差异有显着性(P<O.05).表1两组病例不良反响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l4.06,P<0.05,有显着性差异3讨论据世界医疗卫生组织公布的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是现代妇科临床中发病率占第三位的恶性肿瘤,其占女性癌症患者的6%8%,约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30%,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绝经期妇女,患者发病年龄集中于5165岁】.目前,国内外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以手术疗法为主,临床治愈率较为理想,对于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也相对较高.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主治医师紧密配合,进而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工程,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理念,需要护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探索.护理人员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要及时改变传统的观念,逐步应用现代医学的心理学观念和综合护理知识,进而才能到达预期的护理效果,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参考文献1陆宁丽.1例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_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21,7(4):292.296.2曹勤利,吴卫利.20例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2021,6(29):965-966.3郭静,令狐荣铁.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2007,9(23):69.71.4王强.子宫内膜癌患者社会支持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9(8):9296.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余络(长沙市四医院手术室,湖南长沙410015)【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观察和系统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入实验组,予以系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海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1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入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远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6%),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O.01).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予以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21)12016103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且常会采用手术治疗.但是甲状腺部位的重要的神经血管很多,血供丰富,解剖结构复杂以及功能较多,在此做手术容易引起甲状腺血管神经性的损伤,严重者甚至可累及生命.因此加强术前的准备和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早期发现并发症,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和确保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长沙市四医院自2007年1月以来,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2021年12fl在长沙市四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20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入实验组,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甲状腺l62?临床护理?April2021,Vol.9,No.12表l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术式等情况比拟手术的150例患者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术式等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1.2实验方法实验组患者麻醉,手术及护理方法,如下:1.2.1麻醉方法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双侧颈丛神经的阻滞,甲状腺周围的局部麻醉以及双侧合谷的穴位封闭和全身麻醉等.双侧神经阻滞麻醉分为深和浅两层,不能同时进行双侧的深丛神经阻滞,为免因双侧喉返神经麻痹后而造成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如果是甲状腺癌而需要进行淋巴清扫术,那么使用气管插管与全身麻醉的方式比拟好.颈丛阻滞麻醉主要优点表现为:手术过程中患者是清醒的,可以与其进行交流,能够即刻发现患者声音的异常,以此来判断是否有损伤了喉返神经.如果患者的声音改变出现在钳夹后,说明钳夹的部位在喉返神经处,应立即松开,不然可能会引起喉返神经永久性的损伤.1.2.2手术方法运用改良的囊内结扎切除手术法】,喉返神经受损是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0.3%一13.3%.囊内结扎切除手术,能较好的防治手术中喉返神经的受损.手术要点有:熟知喉返神经的解剖学结构,据报道,喉返神经约有83%在甲状腺的旁边发出后外支支配着食管和气管,有些患者会有喉返神经袢,且很多喉返神经分支的发出部位约在甲状腺的中下l/3的前方.在其固有包膜内结扎上下动脉的分支,而不要切断其动脉主干.在甲状腺反面手术时,也需在包膜内进行处理.这种手术方法使手术点远离了喉返神经的分布的位置,从而防止了手术可能引起的损伤.1.2.3护理方法J:1.2.3.1术后出血的护理手术中结扎牢固,止血彻底,常规放置引流管,便于术后引流及准确的记录.观察术后生命体征,患者半坐卧位,观察其血压,呼吸,脉搏以及心率的情况变化,是否发生呼吸困难或窒息.观察患者颈部有无增大的情况,伤口敷料是否有渗血,有无血液从颈侧流至颈后等.指导其正确咳嗽方法,尽量少说话以免发生出血.万一出现了上述情况,应稳定患者的情绪,紧急拆线,结扎出血点,清理积血.1.2.3.2神经损伤护理手术中的操作应小心谨慎,保护腺体和黏膜的完整,结扎上l/3时应尽量靠近腺体,以免牵拉到血管.术后要准确的评估患者声音情况,其清醒后应提问,要求患者答复简短,观察声音的变化.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看呼吸的频律,节率是否有异,是否有呼吸困难及窒息的发生等.床边应置备吸痰器,气管切开包和急救药物,以防止急用.进食流质时,观察其吞咽情况有无误咽和呛咳的情况发生,进食宜慢.1.2.3.3手足抽搐的护理细心检查切下来的腺体,如有甲状旁腺,应立即移植到颈部肌肉中.定时查房,观察面部口唇以及手足是否有麻木或者针刺的感觉.饮食要适当限制,减少进食含磷高的食物,如瘦肉和牛奶等.适合吃高钙低磷食物,如豆腐和绿叶蔬菜等,病症较轻的患者口服维生索D加钙片,严重的可I=1服双氢速变固醇提高血钙.抽搐发生时,应静脉推注地西泮或10%葡萄糖酸钙等控制痉挛.1.2_3.4甲状腺危象的护理手术前需稳定患者情绪,了解其心态,预防甲状腺危象的关键在于术前的正确引导.手术前2周给患者口服林格氏液;对心率快的患者予盐酸普萘洛尔口服,精神紧张者予地西泮口服等对症的处理,使患者的心率保持在90次/分以下,根底代谢率正负20%以下.术后48h之内是高危期,注意高热情况,如发生应以物理降温为主.甲状腺危象的表现主要是发热,体温一般高于40C,脉搏超过120次/分,患者会出现大汗,烦躁甚至于昏迷的病症.发现后应立即予以物理降温:吸氧,200毫升冰盐水灌肠,10%碘化钠510mLD人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等.1.2.3.5气管塌陷护理在手术过程中,特别是切除甲状腺瘤体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如突发的呼吸困难,躁动不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情况.当出现气管塌陷时,应行气管切开悬吊术,同时插入内外套管.由于患者气管的切开,存在有语言的障碍,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他的要求,从而出现出焦虑的情绪,要细心观察其手势和表情,以了解其要求,满足需要.观察气管内的套管吸出痰液性质和量,手术后48h之内,吸出痰液应是带少许血色且稀薄的分泌物,量不多,吸痰时间不宜过长;术后35天痰液会较黏,在吸痰前应先帮患者由下往上拍背,同时在管内滴入化痰的药物,吸痰动作要轻准快,防止反复操作.加强口腔护理以及气管切开处周围的护理,预防感染.1.3观察指标比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情况.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z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对佥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虱睚量圜固同2021年4月第9卷第12期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尸<O.01),详细并发症发生情况详见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均予以治愈或改善,未发生严重后果,无1例死亡.3讨论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器官中最常接受手术的器官】,同时由于甲状腺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且血供异常丰富,因此甲状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且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平安.因此术后护理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积极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如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处理,防止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院自2007年1月以来,结合以往甲状腺手术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制定了一系列的针对性较强的系统围术期护理方法,本研究证明,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方式,20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为7.5%,远低于2007年前的26%的并发症发生率,且l5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由于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及及时的抢救治疗与护理,均顺利治愈康复出院,未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本研究认为甲状腺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在于及时发现各类并发症,积极有效配合抢救.护理人员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应常规地在病人床旁放置无菌的气管切开包和手套,以备急用,应该熟悉各类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及时发现?临床护理?163并发症;要求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有效地配合抢救.同时除了在护理方法中提到的具体护理措施外,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很重要.手术是生理和心理的一个重大应激因素,能使机体产生很强烈的身心应激反响.所以,手术前应主动关心患者,了解其思想状态和要求;并向患者解释手术中的体位及手术中配合的重要性和术后康复的考前须知,例如向患者示范本次手术特殊的体位;正确的雾化吸入方式及正确的咳嗽方法等,让患者树立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能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减少其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康复.总而言之,通过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以较大限度的降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熊云新_夕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8.2马琴,李骞,李茂竹.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98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275.3刘阳.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护理J_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2(14):93-94.4】姜志连.甲状腺手术期间血压与心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4):287-288.5刘宝梅,褚兰华,刘宝环,等.体位干预预防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4):226.鼻咽癌放射治疗85例的护理体会范文文(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湖南长沙410011)【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各项不良反响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忆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接受放射治疗的85例患者的,占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2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o照射,对放射治疗后出现的各项不良反响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放射性口腔炎61例,放射性皮炎49例,听力损伤2例,颞领关节功能障碍35例均通过针对性治疗后顺利完成治疗后出院.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减少放疗副反响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不良反响;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21)12一o163-02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分型以低分化癌最为常见,对放射治疗敏感,且随着CT和MRI等影像学定位技术及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鼻咽癌的放射治疗疗效越来越让人满意1】.但因鼻咽解剖部位较深,毗邻关系复杂,故放射治疗容易引起局部及全身的放疗反响与损伤.因此,鼻咽癌放疗过程中的护理十分重要.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对85例鼻咽癌患者行放射治疗,并进行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鳞癌,初治,有完整资料的患者85例,男58例,女27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为(52±2)岁,详细病例资料见表l.所有患者均用Co60照射,面颈联合野照射40Gy后缩野,鼻咽部照射6070Gy,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用Co60照射至6075Gy.依据1995年美国放射肿瘤治疗组织(RTOG)急性放射治疗反响分级标准,评价放疗过程的不良反响.1.2护理方法对有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响的患者予以及时的心理疏导,对放射表185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r1)性皮炎采用一般护理及局局部期护理,放射性口腔炎予以自制漱口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庆大霉素+地塞米松+2%利多卡因)等综合护理治疗.2结果85例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其中并发放射性口腔炎6l例,放射性皮炎49例,听力损伤2例,颞颌关节功能障碍35例(表2),经过综合治疗后均顺利出院.3讨论3.1心理护理癌症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情绪,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放疗前应进行充分的健康宣教,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详细告知患者放疗的重要性及放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响,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