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院感工作计划5篇.docx
2022年院感工作计划5篇2022年院感工作计划1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平安,并结 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际,特制订20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 规要求开展工作。1、制定全院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在工作 中组织实施。所有工作人员定期考核,包括消毒隔离制度、各项无菌技术操作以及正确的 洗手方法等,定期培训、考核配奶员的配奶工作以及新生儿食具的消毒工作;定期培训、考 核消毒员、清洁员的消毒隔离工作等。每月进行消毒工作的工作总结,认真查找问题,发 现问题及时讨论并解决。(有考核、有记录)培训率应90%,合格率80%。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二、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监管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应,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 施。2、做好生物监测每月监测物体外表(暖箱消毒前后、奶具、监护仪等)、工作人员的 手、一次性物品、做空气培养等。如发现不合格者,找出原因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再次进 行监测,直到合格为止。3、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4、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三、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药物人员的自身防护,以防医院感染于未然。1、加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2、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手消毒规范, 并强制管理。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生命,因此,监测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是非常 重要的工作。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地控制NICU的院内感染,不但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 度,还要有严格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抗感染意识,将之列入常规工作日程,做 到人人重视。新生儿科NICU以“交叉感染像链条,每个环节都重要,一个环节不注意,整 个链条成废料”为座右铭。医护人员自觉地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 生,从而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人的经济负担,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 量。2022年院感工作计划2为加强我院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病人平安、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务人 员职业平安,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结合我院实际,制 定20_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一、依据国家及卫生部公布的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不断修订、 完善我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制度、措施、流程等。二、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本年度院感科组织全院培训至少4次(每季度一次)。本年度全院重点培训消毒隔离相 关知识、手卫生、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等;各科室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培 训计划,提高全体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和业务水平。三、开展医院感染监测1、开展医院感染的全院综合性监测。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临床科室医师填写报告卡,按规定的时 限和途径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对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确认、核实,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反应给相 关科室,联合相关科室制定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2、年内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四、加强对呼吸道、导尿管相关尿路、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 制。各临床科室自查相关制度与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院感科定期到各临床科室进行督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应,提出整改建议。五、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配置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对医院全体员工进行 手卫生培训,并考核。院感科、科室定期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改进。六、加强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医院隔离、无菌技术操作等工作的监管和指 导。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制度,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隔离工作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有效切断外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最大限度的降低 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引起的医院感染。七、开展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灭菌剂的浓度监测含氯消毒剂:每天一次,应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进行快速简易测试。戊二醛:每周一次,采用戊二醛浓度测试纸进行快速监测。2、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每月一次,开展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监测。3、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化学监测:每包均进行监测,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监测,包内放化学指示卡监测。4、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积照射时间。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应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测试。八、定期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外表的监测。每月对手术室、检验科、口腔科、内镜室、临床科室等重点部门进行常规监测,对不 合格工程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九、做好对医疗废物处理的监管与指导工作。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按照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对医疗废物实行分类收集、 放置,严禁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严禁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贮存及时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做好医疗废物登记。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等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十、做好医务人员职业平安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保障医务人 员的平安。对医务人员开展职'也平安防护知识的培训与指导;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医 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及时给予登记、报告、评估、预防处理。十一、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质量的考核与控制。院感科制定各科室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评价标准,依据此标准,对各科室医院感染 防控质量进行考核,做到基础、环节与终末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不断提高、持续改进医院 感染管理质量。院感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各部位的医院感染工作质量进行一次考评,不定期进行专 项督查、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医院有关科室反应,限期整改,并再次检 查、督导,直至改正。2022年院感工作计划3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是医院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 全。20_年,新的儿童医院即将投入使用,院感工作将迎来新的挑战,在充分总结20_年 工作的基础上,院感科将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规范各项院感工 作,针对上年度存在问题,围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医院感染爆发流 行、突出院感各项监测前瞻性及时效性”等问题,制订20_年工作计划:一、调整确立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和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依据医院四大 中心的学科规划,调整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并根据学科设置完善院感委员会职责。二、进一步完善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每年召开院感委员会会议两次,研究、协调、解 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突发事件随时召开专题会议。依据医院四大中心,修订完 善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加强环节控制,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1、依据新的医院感染质控检查标准,每月对全院进行质控考核,同时有重点的对各科 室及重点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书面反应意见,由检查者和被查 科室负责人双签字,反应单一式两份,由科室监控小组提出整改意见并通报全科人员,同 时写出书面整改意见记录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记录内。以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执 行力。2、充分发挥三级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及时监测各类 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催促本科室医生及时上报院感病例,避 免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发生。3、参加科室院感管理质控小组会议。四、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1、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2、加强手术室、产房、新生儿、NICU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强化环境监控, 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五、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1、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院综合性监测,突出院内感染监测的前瞻 性和预防性,重视无菌手术切口的管理。每季度将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应,找出感 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措施并指导实施。2、持续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对重点部门手术室、产房及新生儿病房的空气、物体表 面、医务人员手每季度进行监测,发现或怀疑有医院感染爆发迹象时,随机进行环境卫生 学监测,对检测出的问题立即责令相关科室进行整改。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2)无菌物品监测。(3)压力蒸汽灭 菌容器监测。(4)加强手卫生的过程和结果监测。保障消毒、灭菌质量达标,确保医疗安 全。4、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检验科微生物室、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做到早发现、早 诊断、早隔离,切断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途径,催促消毒隔离措施与手卫生的落实,合 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危害。六、开展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工作1、制定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具体见附表二),针对培训内容,对院感知识进行测试1 次。通过培训、考核促使医务人员从接受认知到改变信念,最终影响其行为。通过院内知 识讲座、下发资料等途径进行院感知识的宣传。2、派相关专业人员、专职人员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医院感染法律、法规,医院感 染新进展培训班,不少于16学时。3、开展20_年新上岗人员、实习生岗前教育。4、对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指导保洁公司工勤人员做好医疗废物 的交接、转运及日常院内保洁工作。七、与后勤保障部门协作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管。继续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每月对医疗废物的分类、 收集、转运、暂存及登记工作进行检查。八、积极参与儿童医院开诊前准备工作。九、重点工作目标1、医院感染发病率8%。2、可循环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到达100%。3、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重点科室手卫生操作正确率100%,全员洗手正 确率及手卫生依从性270%。4、病原学检查率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0%。5、医疗废物分类、储存、运送合格率100%.6、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工97%.7、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WL5%。2022年院感工作计划4为提高我院院感管理质量,进一步搞好院感管理、传染病管理工作,保障医疗、护理 平安,特此制定20年工作计划:一、医院感染控制1、每月下到各个科室监测住院病人院感发生情况,催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院感病例, 防止医院的感染爆发或流行。2、每月对手术室、产房、血透室等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外表、工作人员手、消毒 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发现不合格处, 严加整改,直至监测结果合格为止。3、每季度对临床科室、重点部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检查一次,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反 馈,并且提出改进措施。4、根据本年度院感监控管理要求,配合全国院感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开展医院感染横 断面调查一次。二、抗菌药物应用:1、按照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协助检验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 药物提供依据。三、传染病管理:1、每天收集全院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卡、死亡医学诊断证明书、居民恶性肿瘤报告 卡,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肿瘤病例报告工作。2、每天对提供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保证其内容完整、真实。3、收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按照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 系统进行网络直报。4、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 验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发现漏报及时补报。5、每月与医务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6、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 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四、医疗废物监督管理1、每月到医院临床支持中心检查一次,催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执行情 况,防止发生医疗废物流失。2、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一次、发现漏项及时填补。五、手卫生及职'也暴露防护1、将手卫生消毒列入科室质量检查工程,每季度抽查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技术考 核一次。2、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减少职业的暴露风险。3、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六、院感知识培训1、本年度协同医教科组织新进人员进行院感、传染病知识岗前培训一次。2、分层次开展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两次,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水平。2022年院感工作计划5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平安,根据医 院感染管理方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有关文件和规定,在医 院领导支持下,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一)、医院感染监测:1,每月抽查出院病历,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出院病人进行 漏报率调查,减少医院感染漏报,逐步使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化;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循环对全院医疗部门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 剂、无菌物品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3、继续对重点部门进行监控,特别是ICU、新生儿病 房,加强三管的目标性监测;选一个手术切口为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二)加强质控检查,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 理等工作提供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反应到临床科室,催促整改,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 全。各临床科室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记录表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进一 步加强多部门联合检查力度,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着重对供应室清洗、灭菌记录,手术室的消毒管 理。二、强化手卫生管理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及宣传,完善手卫生设 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三、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进一步培训,指导医务人员卫生平安职业防护工作,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 识,认真落实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确保员工职业平安。四、加强医院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审核工作。定期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使用及证件进行检查。五、加强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进行分层次医院感染知识培 训。主要计划培训以下内容:1、院感相关知识及个人防护知识;2、.对护理人员主要为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等3、对全院人员进行手卫生,医疗垃圾的分类、职业暴露防护培训等。4、新员工(包括实习生)岗前培训5、保洁人员职业防护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