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docx
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二 执教:赖雪春 教学内容:整理复习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学问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2、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育学生的思想情感,酷爱生活酷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归纳总结本阶段所学的基本学问和技能,会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良好的思想情操. 一、教学过程: 1、让学生回顾本阶段所学的学问和技能 2、学生分析回顾 3、学生自由发言(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 谁能具体地说说 二、拓展延长 1、老师今日带来了一些数学卡片,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算得又快又对的同学奖他一个桔子。 出示卡片: 2你们知道吗,这些桔子是农场王叔叔送给我们的。王叔叔还邀请我们去他的农场参观,你们想去吗。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张线路图,你们能看懂吗,谁来说说是怎么走的。 3学生说: 4现在几点了,我们动身吧。(请一名学生说出时间) 5让全体学生张开翱翔的翅膀,闭上眼睛一起飞。 6出示农场图 7请学生仔细视察,找寻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和大家沟通,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共摘了几千克桔子?河里有几条鱼?有几朵花?30只小鸟住得下吗?一个星期须要几千克饮料等。 8王叔叔还知道我们二(5)班的同学爱看书,买了许多书送我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书吗?(出示书图:) 但是叔叔要考我们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念解决它吗。 问题一:王叔叔买了一种书,正好用了54元,他可能买了什么书?买了几本? 问题二:王叔叔还用了20元买了三套书,他买的是什么书呢?每个小组最少说出两种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找寻答案。 三说说这节课你对老师的教学满足吗?对老师有什么要求。 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四嬉戏(玩扑克牌) 嬉戏规则:同桌一人出一张扑克牌,看谁先算出两个数的积,扑克牌就归谁。 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整理与复习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33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练习,培育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实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3、培育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学问的实力。教学重点: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培育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实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能敏捷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沟通算法。老师巡察、指导。学生个别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沟通,归纳整理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沟通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索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简单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沟通想法。老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2、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出示主题图学生视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沟通。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4、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设计意图:培育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学问的实力。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1、完成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2、完成第4题。老师巡察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3、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须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学问并能运用学问解决问题。四、课堂总结:依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复习内容:课本第35页36页的内容,整理和复习。复习目标:1、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使学生初步相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娴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使学生初步学会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5、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惜大自然的教化。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独立思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复习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复习过程:1、小组竞赛背乘口诀。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学问。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探讨的结果。4、师生共同梳理其次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1)除法的意义。A、老师呈现课本35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依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C、练习。(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再采纳倒计时的方法抢算。B、让算得快的小挚友结合详细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嬉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娴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3)用除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A、老师出示课本35页工人叔叔运水果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视察,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B、让学生依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D、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沟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6、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二年级数学上册相识厘米和米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相识厘米和米教案 教学打算教学目标1、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3、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厘米”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生沟通引入老师:同学们,在古代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指生说,然后出示资料: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单位长度。下面,请同学们用拃相识厘米和米wbr教学设计wbr教案作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学生量。指生说是多少?生:5拃生:3拃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感受。(有大有小,测量的不精确)老师说明:在测量课桌的过程中,我们采纳了同样单位拃,虽然得出了结果,但测量的不精确,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便利的。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了精确、便利地表示物体的长度,还有什么好的便利的工具?生:.师:为了精确、便利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独创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实物演示)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在不同位置的两张纸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虽然统一了单位长度,但用同一物体作标准摆放时受到限制。激发学生想用比较便利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的欲望。二、探究新知1、介绍相识尺子。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细致视察过尺子吗?(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学问。(2)全班进行沟通。老师小结结题:刚才,你们对刻度尺的相识还真不少,今日就让这把尺子帮助我们相识一个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到的较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板书:相识厘米,用厘米量)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3)全班沟通,老师小结: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课件演示,相识刻度线)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标有5的刻度线在哪儿?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课件演示)设计意图学生现有的数学阅历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究、建构新学问的“支架”,介绍相识尺子提高学生的学问面,老师了解学生对刻度尺的相识程度,为下面的学习作打算。2、相识长度单位“厘米”。(1)1厘米有多长?: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表示出来。沟通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课件演示)师: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沟通得出: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课件演示)(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师:“请小挚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想一想,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沟通后,课件演示)(3)相识几厘米。师:你还有什么发觉?生: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4cm、5cm、9cm的长度。设计意图采纳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使学生进一步相识直尺,知道1厘米不仅仅是从刻度0到刻度1的距离。通过多种形式,巩固1厘米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显明表象。使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丰富、科学的厘米表象,深刻理解了直尺上的1厘米就是1大格,2厘米就是2大格为后面自主探究测量物体的长度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3、用厘米量(1)比一比:在刻度尺上比一比,一根油画棒有多长?(2)量一量:纸条有多长?(汇报量的方法,全班评价)老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纸条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课件演示)请学生再测量一次。(3)估一估,小正方体,5角硬币的长分别是多少?(4)量一量。用正确的方法量出小正方体,5角硬币的长分别是多少。(课件演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沟通、分析、反思,体会到从“刻度0”起先测量的优势,并且能依据实际的状况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测量的方法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亲身经验学习数学学问的过程。三、方法应用1、用直尺量一量,看看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2、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有多长。3、推断题。(课件演示)4、量一量。量出数学书的宽度量出你的橡皮的长度5、假如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6、想一想,你的一拃有多长?()厘米人体上的“尺”人的身体很好玩。假如把一个成年人头的长度当作一把尺,那么身高相当于7个头长,肩宽等于2个头长,上肢等于3个头长,下肢等于4个头长。用脚长也可以测量,因为人的身体约是脚长的7倍。但人体的几把尺不是一成不变的,小孩的头要大些,身子短一些。在不同地区,人体的几把尺也不完全相同。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加深用厘米量的正确测量方法。培育了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学生明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必需建立在对“厘米”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足吗?假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请生回答)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量比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作单位。相识了1厘米的实际长度。进一步相识了刻度尺,学会了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并能估计一个物体大约的长度。同学们采纳自主思索、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胜利的驾驭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胜利的欢乐。但是,还有几个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向这些同学学习,主动参加学习活动,主动回答问题,好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收获,在一次体验学习的欢乐。老师最终的小结,不仅重申了本节课学习重点内容,同时激励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主动参加,享受胜利的欢乐。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相识图形、厘米和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相识图形、厘米和米复习内容:教材第106107页,完成期末复习第1014题。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厘米、米的含义,感受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并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3、能结合详细的事物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表示相应的长度,能用厘米和用米作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会数出简洁平面图形中线段的条数。4、让学生感受几何初步学问和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产生主动的学习心理。复习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书目,看看书目中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是什么内容?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识图形、厘米和米这两个单元的学问。二、相识多边形1、回顾:我们已经相识的平面图形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吗?依据学生回答板书: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设问:怎样知道一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呢?依据学生回答小结:要知道一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可以数数它有几条边。2、完成教材第106页第10题。先请学生细致视察第10题的主题图,指名说一说:图中有哪几种多边形?每种多边形各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独立完成题中的统计图,集体反馈。引导学生反思:填表时要留意些什么?要仔细视察、细致辨别,分清晰每种颜色的图形各是几边形;要仔细有序地点数图形,既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完成后要即时检查一遍。3、小组合作探讨:一个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一个几边形?记录结果并分组汇报,展示剪的过程。三、厘米和米1、长度单位。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依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谈话:1厘米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1米呢?你能依据1厘米的长度估计出2厘米有多长吗?5厘米呢?请学生比照学生尺上的刻度,看自己的估的准不准。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厘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米?出示教材第106页第12题,学生独立思索后,指名口答,全班沟通。练习:在里填上、或。1米60厘米70厘米7米10米15厘米100厘米1米2、长度测量。提问: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一段距离,通常用什么做单位?经常用什么尺作为测量工具?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什么做单位?用什么尺作为测量工具?请学生举例说明。请学生用刻度尺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看教材第106页第13题,请学生先估一估每一条线段的长度,再量一量。3、相识线段线段有哪些特征?依据学生回答板书:直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有短。先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量一量,相互检查看谁画得准。反思画法:画线段须要留意些什么?强调:长度要精确,线段要直,两个端点。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口答)小组合作探讨,分组汇报,展示画法。过三个点,每两点画一条线段,最多可以画几条线段?过四个点呢?过五个点呢?四、全课小结。五、补充长度单位选择变式练习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口答)操场跑道长100();小红的鞋子长约20();妈妈的裤子长约1();数学课本厚大约1();企鹅身高约50();小红的鞋子长20();教室长8();长颈鹿高约4();教室里门高约2();教室黑板的宽约1();算术本长约19();一棵大树高约16();教室里讲台高约();小学生一拃长约12();一栋大楼高约19();一个热水瓶高约55();一块橡皮厚约1();茶杯高约12();旗杆高约15();一本字典厚约3();小红的身高是1()24()。六、补充其它相关变式练习。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排列:6厘米、1米、60厘米、6米、95厘米数出下面每个图形中的线段有多少条。【原创】二上总复习教案:相识图形、厘米和米 1米比27厘米长()厘米,60厘米比78厘米短()。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学生尺的刻度()画到刻度()。假如从刻度4画到刻度8,这条线段长是()厘米。一根长78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10米,其次次剪去18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小明搭了一个三角形、小亮搭了一个正方形,小军搭了一个六边形,三人总共用去的小棒最少有多少根?我们已经相识的四边形有()、()和()。把一个五边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分成几个三角形?用一根15厘米长的彩带围成一个三条边都行相等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每条边长多少厘米?扎一个花环须要3米长的彩带,做8个这样的花环须要多长的彩带?一捆彩带有18米,可以扎几个这样的花环?一根彩带对折2次后,长度是6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厘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教材99101页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视察、揣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洁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实力目标:经验探究简洁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情感目标: 1培育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验探究简洁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洁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媒体:乒乓球、套餐组合图片、纸箱、每组三张数字卡片、吹塑纸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今日我们学习的题目是数学广角,这里边有许很多多的数学学问。想知道吗?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一、情境创设,激发爱好 孩子们,我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挚友(课件出示明明的自我介绍。)那咱们快去吧。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排数: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师:看,明明的好挚友也来了。他们在一起欢乐的玩。(课件:情景创设。明明说: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排数嬉戏吧。用1、2这两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 师:孩子们,你们会吗?用1、2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指名回答。(课件:明明说:假如是1、2、3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多少个呢?) 师:从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哪些呢?(2)自主探究:师:小组的小挚友沟通沟通,也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摆一摆,然后把你们排出的数记录在纸上。学生活动,老师巡察。 (3)汇报结果。 2.你们小组排出了哪些数?怎样排的?指名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汇报。其他学生一起说数。 3、检查一下,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吗(有没有漏掉的) 4、谁发觉了他们小组排数的规律?(可以让排数的学生说,也可以指名其他同学说。) (4)视察、比较、分析、小结。 5.孩子们,看看,这几个组排出的都是哪些数? 6、看来呀,每个组的方法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只能排出这6个数。7、你喜爱哪个小组的方法? 8、老师小结:看来,这种先固定最前面一个数,再用这个数,与其他两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最快最准,不简单重复,也不简单漏掉。 9.抽奖孩子们,你们学习特别仔细,我们来做个抽奖嬉戏,想参与吗?每个小挚友都有中奖的机会哦。 (1)老师出示4个号球:这里有四个号球:2、5、7、8。 (2)什么样的号码能中奖呢?我给你们透露点信息:中奖号码就是从这4个数中选出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猜猜,什么号码可能中奖?这个号码确定能中吗?再猜?看来,可能中奖的号码有许多个。有什么好方法确定能中奖?(把你认为能中奖的号码都写出来吧)(把用这四个数能组成的全部两位数都写出来,老师巡察,“有孩子写出来8个两位数,她还在接着写,看来不止8个”“你是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数?”) (3)写好了吗?大家推举一个人来摸奖吧。学生先摸出一个球。中奖号码的最前面一位数出来了,是2,那中奖号码可能是?25、27、28。再摸一个球。中奖号码是? (4)你中奖了吗?把你写出的这个数圈出来。同桌相互看看,假如你同着中奖了,请你给他画一个苹果。( (5)出示全部结果:孩子们,你刚才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两位数?用2、5、7、8能组成的两位数原委有多少个呢?咱们用刚才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数的方法把这些数都排出来吧!老师写,你们说好吗? 10.握手 (1)师:孩子们,你们也是一群擅长动脑的好孩子。这么多同学中奖了,来,咱们握握手,庆贺庆贺!加油! (2)提出问题:三个小挚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猜猜看!生1:6次!生2:4次! 师:原委几次,小组长作裁判,小组内的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究竟几次? (3)学生汇报表演。小组长指挥说明。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握手的次数。(留意握过小挚友一边休息) (4)师问: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5)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依次无关。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这和依次有关。 三、拓展应用,深化探究 1.菜肴搭配。 课件:情景创设:妈妈为孩子们打算了好吃的菜肴。妈妈说:孩子们,菜的养分要合理搭配,又不奢侈,每个小挚友从这六个菜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1)师:该吃午饭咯,妈妈为孩子们打算了丰富的自助餐。老师都流口水了拉。这么多好吃的菜,你选那些菜肴呢?听听妈妈怎么说:(课件出示) (2)师:哪些是荤菜,哪些是素菜?在这六种菜里选两种,还要留意只能选一种荤菜和一种素菜,可以怎样搭配呢?指明学生说一、二个,还有吗?看来有许多种搭配,原委一共有多少种搭配呢? (3)把你们想到的搭配用线连起来,竞赛哪个小组的最快,方案最全:不重复,不遗漏。 (4)学生连线。学生小组汇报,有和他们想法不一样的吗? (5)一共有多少种搭配?你这么快就知道啦,是不是有什么发觉呀?(点数或者加法:3+3+3=9) 2.合影: 课件:情景创设:妈妈说:孩子们,给你们三个合个影作纪念。你们三个排成一排抓紧站好了。 (1)师:明明和红红、东东站成一排,可以怎样排呢?一共有多少种排法?(给学生肯定的思索时间,可以画一画,摆一摆,同学一起排一排) (2)谁来说说,他们三个可以怎样排?你是怎么想的?(固定左边的小挚友;固定右边的小挚友;固定中间的小挚友)(师:全部的方案他说完了吗?还有补充吗?谁能够把全部的方案都能说一说?有这么多排法啊,你是怎么想的,能说得这么全面一个都没漏掉也没重复?) (3)还有跟他不一样的想法吗?其实,还可以固定最左边(右边、中间)小挚友,交换其他位置小挚友的方法,甚至还有其他的方法,你情愿动脑筋去想吗?不管用什么方法,这里三个小挚友排成一排,都只有6种排法,你能把这6种排法画出来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深化对两步算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过程设计:一、干脆写出得数。35-5X463-(35+14)32-5-719+3X945+8-398X9-3856+34-392X8+498X6+52二、推断题。1甲数是35,比乙数多8,乙数是43。()280减去7的4倍,差是52。()3第一个加数是15,其次个加数与它相同,两个加数的和是45()三、填空。(1)34加19的和是_,再减去47得_。(2)6乘9的积是_,再减去39得_。(3)89减去43的差是_,再加25得_。(4)76减去43的差是_,再减去19得_。四、列式计算。1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2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3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4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五、应用题。1校内里种了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杨树有多少棵?2某市参与全省科技竞赛的共80人,其中参与航模组的34人,参与船模组的36人,其余的参与车模组。参与车模组的有多少人?3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米,修了3天,还剩多少米没修?4有16米布,做床单用去5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5一箱苹果,吃了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5个,可以吃7天。这箱苹果原有多少个?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和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六课时 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初步相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娴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使学生初步学会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5、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惜大自然的教化。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独立思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1、小组竞赛背乘口诀。 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学问。 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探讨的结果。 4、师生共同梳理其次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除法的意义。 A、老师呈现课本35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依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C、练习。(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再采纳倒计时的方法抢算。 B、让算得快的小挚友结合详细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 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嬉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娴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除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A、老师出示课本35页工人叔叔运水果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视察,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B、让学生依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D、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沟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6、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编辑举荐: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过河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过河教案 教学内容:P810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依次,后进行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题:(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计算32-8÷820+16÷430-4×5二、探究新知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图上告知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假如同学们都坐大船,须要几条船?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组织学生探讨:“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依次?这个算式应当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依次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怎样解决运算依次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3、相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写出解答过程(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54÷9=6(条)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须要6条船。5、提问:假如54人都坐小船,须要多少条船?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须要几条小船。因此算式为:54÷(9-3)三、课堂练习P9试一试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须要多少辆小车。算式:(70-46)÷8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依次,再算一算。24+16÷8(24+16)÷8引导学生发觉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依次、结果不一样。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依次怎么样?假如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四、巩固练习P910练一练所以内容。五、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依次怎样?能举例说明吗?板书设计: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54÷9=6(条)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须要6条船。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长度单位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楚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洁的估计。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4、学生进一步娴熟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重难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1米=100厘米教学过程:一、回顾梳理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学问你知道哪些?学生小组沟通,回答。二、依据回答整理:1、米和厘米是我们测量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米用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厘米用来表示比较短的物体。它们的英文分别是:m和cm。2、回忆1米、1厘米究竟有多长。你还记得1厘米究竟有多长吗?1米呢?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说说生活中哪有1厘米长的东西?如:手指宽度,方格边长,订书钉长度,语文书厚度等。详细估请大家拿出口算本,用你的手指估一估口算本的宽度。反馈,两种估法学生投影展示:一个手指估两个手指交替估哪种方法好呢?为什么?其次种更精确。用尺子量一量,口算本究竟有多宽。学生活动。老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刚好发觉出现的错误。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特殊留意什么?0刻度对准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几就是几厘米。0不见了怎么办?谁估得最准?3、那1米有多长,你还记得吗?生张开手臂。是的,1米大约是我们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有些小挚友可以手握住拳头,有些还要略微收拢一些。练习:填上恰当的单位名称(1)、一本书厚约1()(2)、电脑屏幕长25()(3)、讲台长约130()(4)、一棵大树高约5()(5)、一幢大楼高20()(6)、跑道长400()4、厘米与米的关系。老师板书:1米=100厘米400厘米=?5米=?知道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进行计算了1米1厘米=()厘米1减1不是等于0吗?为什么不能干脆减?单位不一样那怎么办?统一单位再减。1米+1厘米=()厘米弟弟身高86厘米,他再长()厘米,正好是1米。你是怎么想的?1米=100厘米100厘米-86厘米=14厘米三、复习线段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还相识了一个新挚友,出示线段。1、线段有什么特点?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的,一条直直的线。2、画线段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同桌检查是否画对了。要留意什么?端点、直、量一量。画一条比3厘米多2厘米的线段。检查。3出现错例推断四、独立练习长度单位专项训练。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整理学问的方法,初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并能合理、敏捷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2、提高学生归纳实力、推理实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3、培育学生的数感和学习爱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4、培育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00以内加减法学问的整理以及敏捷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揣测: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现在老师告知大家我的年龄和×××同学的年龄加起来是38,我几岁?你们是怎么知道的?2、揭题:小挚友们用数学的学问算出了老师的年龄,真能干。这其实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这个学期我们接着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今日,我们一起来对本学期学的10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看看谁能更加坚固地驾驭这一学问。(板书:100以内加减法复习)二、系统梳理,形成网络1、我们先来看看小挚友们整理得怎么样?(预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须要对本单元学问进行整理的表格,要求每个学生早一天先各自独立地对本单元的学问作初步的整理和复习。)2、全班整理完善表格,然后同桌交换一下表格,相互检查。3、学生相互补充整理。还有一条该怎么填?(随机而行)没关系,等一下我们确定能找到。三、分层练习,拓展提升我们已经对这个单元的学问进行了整理,下面老师要出几道题检查小挚友学得怎么样,大家你们有信念吗?(一)基础性练习练习一:31+2647+1790-1157-1864+1779-281、估一估(估算时应留意什么呢?)先估后算这样比较快。2、算一算(比比谁是计算小能手?)你是怎么算的?笔算加减法时要留意什么?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了,看!这些算式就变成了什么?练习二:31+26-18=47+17+17=90-11-28=1、估一估2、算一算(二)综合性练习小挚友做得真棒,下面老师嘉奖带大家去儿童乐园玩一玩。1、课件出示:(比太空船便宜9元)2、这张价目表你能看懂吗?小火车的价格怎么算?完整表格:现在你知道这条毛毛虫应当填什么了吗?3、老师玩了两项刚好花了50元,猜猜我玩了哪两项?玩一次太空船比木马贵多少?假如我玩了3项,还剩下1元,你猜我又玩了哪三项呢?你是怎么想的?现在给你40元,你最多可以玩几项?有哪些玩法?用算式表示出来。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三)思索性练习小挚友真会动脑筋,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数学摩天轮上藏着什么数学学问?1、课件出示有数娃娃的图形:问:细致视察四周的8个数娃娃,想想中间藏着数字几?怎么想?依据学生回答重点板书:30+40=7025+45=70十位的2加4怎么会等于7呢?34+36=7050+20=702、大家的眼睛真亮,那你还能再创建一道+=70吗?出现错误时,追问:怎么改就对了?还可以怎么改?老师也想来写一写,(两道写完后问:你知道我接下来写什么吗?为什么想得那么快?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