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二).docx

    • 资源ID:63192761       资源大小:50.03K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二).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二)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八) 第2课时相识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4、例5,第5页做一做,第8,9页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视察、比较等学习活动,相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实力。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打算:课件、米尺、直尺、卷尺。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激发探究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的物体,太麻烦了! 1.复习回顾。看看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约是1厘米。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比划5厘米、10厘米的长度。 3用学生尺测量黑板的长。 (1)请一名学生拿着学生尺到讲台前,告知大家他(她)的尺的长度,再量出黑板的长度,其他同学仔细视察,看看量了几次,发觉了什么。 (2)请测量的学生和视察的学生谈感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相识长度单位“米” (1)老师介绍长度单位“米”,并板书课题-相识米。 课件出示:“米”的确定与演化。 老师介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板书:米、m) (2)相识米尺。 老师出示教具“米尺”,并介绍:测量较长的长度要用到“米”,这个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 老师边说边用米尺在黑板上画出一条1米长的线段。 2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1)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身高、一庹与1米进步行比较。 (2)通过视察,感受“1米”的长度。 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通过测量,进一步体验“1米”的长度。 让学生测量绳子,找出1米、2米、3米分别有多长。 3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猜一猜,估一估。 师:相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1米有这么长(指着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1厘米有这么长(边说边在黑板上1米线段的下面画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大家估一估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让学生猜一猜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并说明理由。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此处要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将“1米”详细化,帮助学生建立感性相识。 (2)视察米尺。 老师出示米尺,让学生视察,数一数,看一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数完后,老师提问: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1米100厘米。 (3)课件展示。 用课件展示:10个1厘米就是10厘米,1米里有10个10厘米。 再次理解:100厘米1米。 三、拓展延长,相识测量长度的工具 1课件展示:介绍不同的长度测量工具及其各自的特点。 2实际测量:完成教材上第9页练习一第5题。 四、反馈评价,深化理解 基础练习 1填一填。 2教材上第8页练习一第3题。 3教材上第8页练习一第4题。 拓展练习 比划30厘米、50厘米、80厘米、1米分别有多长。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米m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教学比较顺当,特殊是对测量,学生都很感爱好。对于米的相识和1米的长度的建构,大部分学生驾驭得比较好。但是,由于测量活动学生不是很娴熟,有的学生好动,留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到测量的方法和数据的感知上,因此,有少数学生还是没有落实,要加强学生的组织教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三) 相识线段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6、例7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第9页练习一第6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视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重点】 相识线段和量线段。用刻度尺画线段。 【教学难点】 驾驭线段的特征,会辨别线段。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在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待时的,每次接到任务时,他们为什么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生:因为从铁管上滑下来比走楼梯快。) 师: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学生可能回答:铁管很直或楼梯要拐许多弯等。)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有许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相识线段) 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特征。(教学例6) (1)看看线段有什么特点。 老师带领学生视察桌面上的一根细线。 小组探讨、沟通。 老师引导小结:直的,有两个端点。 老师补充:线段的两端是线段的两个端点。 (板书: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2)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师:找一找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引导学生回顾线段的特征,并指出无论怎么摆放,只要是直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那么它就是线段。 2找寻身边的线段。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线段了,你还能在教室里找到线段吗? (学生可能回答:数学书的边、黑板的边或门、窗的边等都是线段。) 师:刚才同学们从生活中的物体中找到了线段,那么你们能不能从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中找到线段呢? 老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生说出这几个图形中的线段。 3量线段的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固定,所以线段的长度是可以测量出来的。 (板书:可以量出长度。) 师:我们已经驾驭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那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呢? (测量线段的长度和测量物体的长度一样,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请同学们先估计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再测量出来。老师巡察指导。 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4画线段。(教学例7) (1)尝试:让学生分组尝试画线段,画完后在小组内展示,并和学生一起刚好进行评价。 (2)探讨: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3厘米)应留意什么? 步骤:右手拿铅笔,把笔尖从0刻度起先画,左手按着尺子不动,笔尖沿着尺子的边始终画到刻度3,并标上两个端点。 (3)演示:课件演示画法:左手按住尺子,右手拿着笔,从0刻度起先画,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并标上两个端点。 (4)反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让小组的同学相互检查,评一评。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 2师:现在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接到任务后立刻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铁管是直直的,楼梯是曲曲折折的,直直的路途近一些。)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立刻要结束了,让我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6、7题。 2课后作业。 敬请选用才智花朵相关习题。 六、教学板书 相识线段 【教后反思】 线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抽象又实际。因此在教学时应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多种实践形式,直观感受线段的特点,从而逐步建立线段的概念,培育学生视察、比较的实力。从实践中得出概念,也让学生在主动参加学问形成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欢乐。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六) 相识线段 1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视察,初步相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在视察、操作中逐步培育思索、探究的意识和实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2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留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意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加学生参加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爱好,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都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端正学习看法,对学习较为感爱好、有信念。学习充溢热忱,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课前做好打算,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发言、思索,声音洪亮。但个别的学生上课不留意听讲,爱搞小动作,须要刚好提示和引导。 3重点难点 重点:驾驭线段的特征。 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爱参与哪些体育活动?为什么?体育活动可以增加体质,磨练意志,大家要多参与。 2.出示图片,小挚友们在干什么?跳绳和拔河要用到什么?这两根绳子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3.出示图片,你能给图上的这些线分一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 4.你能把弯弯的线变直吗? 活动2【讲授】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学生操作,把弯线变直。师指出,拉直的这段线就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2.视察线段图,线段有什么特点?学生沟通,汇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推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4.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线段,举例,学生找线段。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1.一张长方形白纸上你能找到几条线段?你能再变出一条吗?学生折纸,师说明折痕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同桌比较折出的线段,发觉什么不同吗?得出结论:线段有长短。 2.线段可以测量吗?怎样测量?学生说测量方法。 3.出示一横一竖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学生通过测量发觉同样长。 4.测量书中第五页三条线段的长度。汇报,订正。 5.总结线段的三个特点: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活动4【练习】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连接两点能画出几条线段?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三个点呢?完成书第五页做一做的其次题,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四个点呢?两种方法不遗漏。一种是从外到内,一种是从一点动身。根据这两种方法完成五个点,每两个点画一条线段,能画出几条线段,是什么图形。 3.小明要去小红家,有四条路,请同学们帮小明找最近的那条路。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挑的路是最近的呢? 4.消防员接到任务是怎么样快速到达的?房间的管子是直的,滑下来可以节约时间。 思想教化:他们的工作很辛苦,我们应当敬重他们。 5.为什么乘坐电梯?因为电梯的运动轨迹是直的,省时省力。平安教化:乘坐电梯时要留意平安。 活动5【测试】刚好反馈,发展思维。 1.填空: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 )量出长度。 2.选择:下面哪些是线段? 3.量一量下面图形的边长,你发觉了什么? 活动6【作业】巩固学问,培育实力。 数学书第九页第6题,第7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四) 解决问题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8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第9页练习一第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类比、视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的推理实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米100厘米。 师:今日,“米”和“厘米”又来找我们做挚友,想了解同学们对它们驾驭和应用的状况,看同学们能不能精确地测定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7页例8。 老师谈话:(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揣测) 降低难度:这样揣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和你小组的同学相互说说想法。 指名回答,说想法。 引导: 方法一:解除法,1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画)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行能这么矮,所以是13米。 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当是13米高。10个小挚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当是13米。 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2巩固新知。 师:小明来到百鸟馆,望见了这样一只小鸟。 (课件出示) 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 (学生沟通) 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索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行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长,所以,小鸟的脚印应当是1厘米。 3做一做。 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 让学生探讨: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 引导:60米是多长?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长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估算,篮球场的长是28米。 4估一估,量一量。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这一单元我们相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相识了线段,学会了确定长度单位。 四、作业设计 1完成做一做。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8题。 3敬请选用才智花朵相关习题。 五、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 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教后反思】 学生初涉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很简单把这两种概念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长度概念上的混淆,学生在描述物体的长度时一味追求用尺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而面对生活中的详细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实力较弱。因此,本节课重点在策略的探讨上,通过经验视察、感知、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索实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十) 第4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内容,第9页练习一第8题,第10页第9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推想、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育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索,比较。 教学打算: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明确目标 师:前面我们相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请他们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1米等长度。 师:大家都相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挚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课件出示旗杆,让学生猜一猜它有多高。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学生思索,自主解决问题。 三、展示沟通 1小组内沟通 组内沟通各自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全班沟通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沟通。 3老师引导学生小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索多比较。 由于学生目前只学习了“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很简单作出不是13厘米,就是13米的推断。全班沟通时,要避开这种非此即彼的简洁推断,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 4反思回顾 老师出示一支粉笔,告知学生,一支粉笔的长度约是10厘米,2支粉笔叠起来就是20厘米,比13厘米长,所以一根旗杆的长度是13米。 四、反馈评价 基础练习(课件集中呈现) 1教材第7页做一做。 2教材第9、10页练习一中第8、9题。 拓展练习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反思与回顾是有难度的,所以老师可以示范,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居间里有一张美丽的床。 1学生思索: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 2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小结:同学们,今日我们进一步相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推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测量较长(高)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教学反思 虽然旗杆、课桌、教材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许多学生还是不知道它们的长度,他们只是有一个相对概念,即在比较中知道谁比谁长(或高),但是明确详细的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困难的。所以,旗杆究竟是13米还是13厘米呢?许多学生能很快说出是13米,因为旗杆比较长,所以就要选择长的长度单位米,而不会选择一个“标准量”进行比较,所以在学生自主解答和沟通时,我们还是要耐性引导。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七) 第1课时相识厘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1、例2,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境中,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子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通过详细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操作活动阅历,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重点: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打算:课件、实物投影仪、纸条、小棒、各种尺子、钉子、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新知 1谈话引入 假如让你用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你准备怎么测? 课件动画演示:古时候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并介绍:两手臂之间的距离一庹(tu)、两手指之间的距离一拃(zh)、一步等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设疑激趣 (1)小组合作,用拃来测量课桌的长。 (2)全班汇报测量的结果。 (3)设疑激发学生思索。 师:我们都是用“拃”来量的,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呢? 引发学生思索,再让学生沟通。 归纳:测量物体的长度须要统一长度单位。 二、自主学习,建构新知 1相识尺 (1)学生视察尺子。 老师拿出打算好的尺子,组织学生视察尺子,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意思。 (2)相识尺子。 课件出示直尺图,学生拿着自己的尺子沟通,课件上协作学生的沟通展示尺子上的刻度。 2相识厘米 课件演示:尺子上从0到1表示1厘米。 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 小结: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板书课题) 3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学生感知1厘米有多长,看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并用小手比划1厘米,同桌相互指着尺子说出随意的1厘米。 (2)闭着眼睛想象1厘米的长度。 (3)举例说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课件演示:1厘米的实物长度,如食指的宽、田字格的边长、图钉的长度等。 三、探究方法,度量物体 1学习测量方法 (1)自学教材第3页例3。 (2)沟通测量方法。 (3)小结(课件呈现):在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留意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 2方法运用 (1)学生自主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度。 (2)组织学生沟通测量结果,并进行评价。 四、反馈测评,巩固新知 基础练习 第4页的做一做,第8页练习一的第1、2题。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肯定要通过视察、比画、比较、测量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为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 拓展练习 1找一找,量一量。尺子上从刻度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 2假如有一把断尺,怎样用它来进行测量呢?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相识厘米 测量物体的长度须要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体会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相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相识了刻度尺,初步驾驭了用整厘米数测量物体的方法,并会认读刻度尺。但是,由于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对课堂上的一些语言表达还有点生疏,因此,学生操作的时候比较清晰、心里也明白,就是在说的时候口不达意,今后要引导学生多说。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五) 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第210页。 学问梳理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进一步相识线段,娴熟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4.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洁的估测。 复习重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复习方法 1.教材为本,整体复习。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须要有“本”可依。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使所学的学问由零散过渡到完整,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学问系统,训练综合运用学问的实力。 2.复习是对学生本单元学习状况的总结性训练,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某些学问点要进行归纳和对比,提高思索、分析问题的实力和应用学问的实力,学生要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有所收获,从而系统地驾驭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 3.本课中教学采纳实物演示法、探究法、视察法,学生采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预设A引用导入: 师:万圣之师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就是说把之前学过的学问通过重新学习、温习的方式可以加深印象,这样就可以当别人的老师,也可以把学问记得更坚固。今日我们要一起上一节复习课,现在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挚友的视力最好。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指生回答) 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165()。(生补充”厘米“)你刚才加上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今日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出示课题) 【品析:老师引用孔子的一句名言,不仅突出复习总结的重要性,而且渗透学习方法。在猜老师身高的思索中导入复习课。】 预设B趣味日记导入: 出示小猪皮皮的日记: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来,快速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用40米长的毛巾擦脸。然后坐在80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牛奶。我以每分钟100厘米的速度跑到学校,刚到门口就碰见身高165米的大象校长,我赶忙向校长问好。到教室后,我拿出1米厚的课本看起来。 小挚友们,看完小猪皮皮的日记,你肯定笑破了肚皮!我们已经学完了长度单位的学问,发挥你的聪慧才智,帮小猪皮皮改一改吧!(详见课件部分) 【品析:创设趣味日记的情景,引来学生的发笑,在笑声中感悟长度单位的选择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爱好。】 二、回顾整理,形成体系 复习厘米和米。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学问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沟通,回答。 小结:米和厘米是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常用的长度单位,通常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它们分别用字母”m“和”cm“表示。 2.回忆1米和1厘米有多长。 你还记得1厘米有多长吗?1米呢? (1)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比画出1厘米。 (2)张开双臂用庹表示1米的长度,指一指从地面到自己身体什么部位是1米的高度。 (3)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如:手指宽、图钉长、数学书的厚度等。 (4)详细估测,请大家拿出数学书,用你的手指估一估数学书的厚度。 3.用尺子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1)先估一估课桌的长度,再用尺子量一量。 (2)老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刚好发觉错误并订正。 (3)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特殊留意什么? (4)刻度0不见了怎么办? 复习线段。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还相识了一个新挚友。(出示线段) 1.线段有什么特征? 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2.画线段。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2)同桌相互检查是否画对了,画线段时要留意什么? (3)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并同桌相互检查。 【品析:在复习时,没有单纯地进行学问点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量一量、画一画“等操作实践中,经验复习学问的全过程,避开使学生感觉味同嚼蜡,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三、探究实践,强化提高 第一关:填空题。(以探讨的形式解决问题,并加以实物演示说明)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要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子的(),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3)一把尺的刻度从0到5是( )厘米,从6到10是()厘米。 (本题学生回答的答案可能不会有问题,关键是要让学生说出解题的方法,是计算还是推算。) (4)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10厘米,原来的绳子全长()厘米。 (本题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是20厘米、30厘米或者40厘米,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利用实物演示的教法,将40厘米长的彩带进行对折再对折,得出结论。) (5)用一把25厘米长的尺子测量1米的纸条,须要量( )次。 (学生可能会得出正确答案,老师可在黑板上演示,让学生看得更清晰。 ) 其次关:推断题。 (1)厘米是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示学生1厘米和1米的长度。) (2)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 () (学生可能会认为是对的,提示学生留意线段的特点,中间的一段是直的。小组合作,上讲台说明推断的理由。) 第三关:在括号里填”米“或”厘米“ 。(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室长8()黑板长4()课桌长50()小明身高120() 第四关:计算题。 1米-10厘米=()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 30米+6米=()米 21米-4米=()米 94厘米+6厘米=()厘米=()米 第五关:在里填上”>“” 3米3厘米 20厘米2米 2米26厘米 2m+30m50m 提示:先计算再比大小,或者数字相同看单位,单位相同看数字等。 第六关:画线段。 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小组合作进行探讨,汇报结果) 老师幻灯片补充画法:先用5厘米减去2厘米,等于3厘米,再用刻度尺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 第七关:解决问题。 小明家离学校50米,离超市70米。小明从家走到超市比从家走到学校要多走多少米? 【品析:通过闯关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学问的理解,使学问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主动思索、主动参加的意识,做到轻轻松松学学问,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欢乐。】 【参考答案】 第一关:(1)尺子(2)刻度0(3)54(4)40 (5)4 其次关:(1) (2)× 第三关:米米厘米厘米 第四关: 901536171001 第五关:> 第六关:略 第七关: 70-50=20(米) 四、评价总结,提升实力 提问: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觉得有哪些地方是须要留意的? 【品析: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欢乐。】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单元整理与复习课,巩固了学生对学问的驾驭,也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学问有了更加系统的相识与了解,对学生驾驭学问有很大的帮助。首先,这一课时的练习让学生更深刻地相识了米与厘米,能在生活中娴熟地应用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其次,对线段学问的驾驭又得到了巩固。这种课型有益于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我的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九) 第3课时相识线段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内容,第9页练习一第6、7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视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育学生的视察、想象、操作实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视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打算: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课件出示一条弯曲的绳子,让学生想方法量出它的长度。 2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就来相识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二).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