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教学理念八字格言.docx
-
资源ID:63199639
资源大小:16.5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教学理念八字格言.docx
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教学理念八字格言 摘要文章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化工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指出其基于“八个一体化”的建设理念和校企合作的建设模式构建的四层递进的化工实践教学体系,为培育化工高素养技能人才供应了高水平的实践平台。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理念一体化 作者简介李晋(1963-),男,河南西峡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到处长助理,高级工程师,硕士,探讨方向为化学工程教学和科研。(四川泸州646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化厅2010年度四川省精品课程项目“流体输送与传热”的阶段性探讨成果。(课题批准号:川教函2010410号)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58-02 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是化工类高职院校基础实力建设的核心,是高职院校做优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教化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化教学质量的若干看法中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加强和推动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实力。国家将在重点专业领域选择市场需求大、机制敏捷、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与建设,形成一批教化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化工实训基地是中心财政重点支持的职业教化实训基地,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及中国化工教化协会联合命名的“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化工实训基地建设以“八个一体化”的建设理念,实行校企共建的建设模式,构建了四层递进的化工实践教学体系,建成集项目化教学、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术开发与服务、社会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化工实训基地。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有: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化工专业实训中心、化工仿真实训中心、化工管道拆装实训中心、化工设备修理实训中心、化工仪表限制实训中心、年产100吨聚乙烯注塑件生产车间、DCS限制柔性化工生产车间、碳酸氢铵生产车间、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泸州化工产业科技服务中心、泸州化工产业科研开发中心和10个校企共建的“厂中校”顶岗实习基地。 一、创建“八个一体化”的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新理念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习情境的建设观,依据化工行业的特点,创建了“八个一体化”的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新理念,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校与企业一体化、车间与教室一体化、老师与师傅一体化、学生与学徒一体化、作业与产品一体化、仿真与实操一体化、教学与科研一体化。 1.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就是将理论学问与实践技能有机地融为一体,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是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织出现,实中有理,理中有实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室和实训中心,做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依据美国哈佛高校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个体身体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的人的认知领域或学问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每一个个体由此组成的智能结构并因此而呈现的智力类型是不同的,且存在极大的差异。教化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依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力类型,实行适合的培育模式,针对每一类教化的特点,来发觉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特性。从总体上来看,可将个体所具有的智力类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抽象思维,另一类是形象思维。实践表明,职业教化的教化对象,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化,其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学问为主、陈述性学问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阅历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开设面对生产岗位工作领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将化工原理、化工反应过程与设备、化工机械、化工平安技术、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课程,根据工作过程序化学问,建成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项目化课程。采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理实一体的教室和实训中心进行实践相识,从中驾驭化工基本技能并发觉问题和困惑,带着问题进行理论学问的学习,将理论学问运用于生产实践,不断驾驭各种学问和技能,提高职业综合素养。 2.学校与企业一体化。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实行校企合作共建等方式,建成集专业学生实训实习、企业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双师型”老师培育、科技研发服务为一体的“校中厂”和“厂中校”的综合性化工实训基地。化工实训基地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校企共同建设,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化工实训基地营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成为既是教学和生产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鉴定站,又是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服务的平台,更是学院与各化工企业紧密合作的窗口。建成“企业是学院的实训实习基地,学院是企业职工的培训中心”的校企互利、互惠、共赢的共同体。 3.车间与教室一体化。就是建设既能满意理论教学,又能满意实训教学的一体化场所,即教、学、做的场所一体化,教室车间化、车间课堂化。职业教化对象的智力类型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它是“两维”甚至是“三维”的,总是与情境有着亲密联系。遵循建构优先与指导优先相融合的教学原则,要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通过“行动来学习”的方式,就必定要求职业院校的硬件建设要凸显职业教化的特点。根据融合性原则教学的“三个存在”理论,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主动、自调、建构以及情境、引导、社会化意义的“学”;基于激励、支持、询问以及指示、描述、说明性意义上的“教”;基于项目、案例、问题意义的“境”,情境建构存在。融合性原则注意一体化学习场所的建设,如集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小组工作、实践技能之大成的多功能教室建设;采纳智能化媒体的具有高仿真度的虚拟实习场所的建设;可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订单培育的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等。建构优先原则下的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围绕学习过程的情境,呈现一种“现场实践”的“真实存在”的状态,是对实际职业情境干脆运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在化工实训基地建设中,特殊重视与真实职业干脆相关的学习场所的建设,将职业情境和企业文化引入化工实训基地,培育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4.老师与师傅一体化。老师既是理论学问的传授者,又是指导生产操作的师傅。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要求老师“能文能武”,既能教授学问,又能动手实践,实现学问、技能、技术教学的一体化。高职院校“双师型”老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须要,根据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以专任老师双师素养实力提升和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通过内培、挂职、外聘、引进、互聘互兼等方式,校企共同建设一支素养优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兼职“双师型”老师团队。支配专业老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实力。要求每位专业老师与本专业紧密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一对一”结对,到企业进行顶岗工作实践、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与培训等;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当兼职老师,加大兼职老师的比例,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实力强的高素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5.学生与学徒一体化。学生既是学问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岗位上的学徒,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学问、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学习的一体化。以“零距离培育”为目标,把生产操作环节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上岗。在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里,学生进入生产车间就是一名生产员工,必需严格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平安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根据平安生产操作法进行规范操作。行动导向学习是通过实际的行动或整合的行动来学习的方式。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实力为目标,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自我调整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不断获得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力、方法实力和社会实力。 6.作业与产品一体化。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生产合格产品的过程,实现作业与产品的一体化。在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里,将项目化课程与企业生产项目有机结合,在保平安、保质量的前提下,学生的作业就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遵循“资讯、安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导向的教学环节,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老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与老师互动,让学生独立地获得信息、独立地制订安排、独立地实施安排、独立地评估安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驾驭职业技能,习得专业学问,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阅历和学问体系。 7.仿真与实操一体化。就是将真实的化工实训装置系统与化工仿真操作系统有机地结合,优势互补,构成一个完整的化工实训体系。针对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化工仿真操作系统能够真实地模拟各种化工单元操作和化工合成生产过程中的正常操作、不正常操作、故障的处理、紧急状况下的处置措施。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包括离心泵、精馏塔、换热器、液位限制、汲取解吸、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压缩机等。化工生产仿真实训包括乙烯、聚丙烯、乙醛氧化制醋酸、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装置,具有模拟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现象的处理,再现真实生产过程的实施动态特性;既能对生产实际有一个很好的相识,又能亲自动手进行反复操作,更平安、全面、详细和深化地了解不同的化工生产操作,熬炼提高了学生专业应用技能。仿真与实操一体化的实训模式,突破了高危化工行业人才培育实践难的瓶颈,实现了人才培育与生产岗位的亲密对接,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8.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就是充分利用专业教学优势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成果促进教学质量上水平。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更好地履行高等院校人才培育、科学探讨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学院组织和牵头建成了“泸州化工产业科技服务中心”“泸州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泸州化工科技研发中心”等化工产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体现了学院服务化工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推动了校企、校际合作的“机制创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办学进程。老师进行科研工作是老师增长专业学问、技术实力的过程,可以驾驭广博的学问、娴熟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自如,得心应手。学生深化参与科研的各个环节,可以培育学生的综合职业实力、科研实力、创新实力及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四层递进的化工实践教学体系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了从简洁到困难、从单一到综合的四层递进的化工实践教学体系: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化工专业实训中心、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第一层次: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化工单元操作进行实训。如流体输送操作实训、离心泵操作实训、传热设备操作实训、汲取塔操作实训、精馏塔操作实训等项目。通过实训以培育学生的化工基本职业技能。其次层次:化工专业实训中心。针对学生专业培育方向开设的专业性操作实训项目,如化工工艺限制实训、有机合成实训、化工平安操作技术实训、化工仿真实训、化工管道拆装实训、化工设备修理实训、化工仪表操作实训等项目。通过专业实训可以使学生驾驭专业学问、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实力。第三层次: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了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而建设的化工生产车间和中心,如年产100吨聚乙烯注塑件生产车间、DCS限制柔性化工生产车间、碳酸氢铵生产车间、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泸州化工产业科技服务中心、泸州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泸州化工科技研发中心等。通过在化工生产车间的实训,进一步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实力、职业素养和化工技术应用实力。第四层次: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实力、驾驭真实化工生产岗位的操作技能。学院选择技术先进、区域影响大、人才供需稳定的泸天化、泸州老窖、四川天华、泸州北方等大型骨干企业亲密合作,建成10个化工类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保证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满意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须要。在深厚的职业氛围中熬炼和培育学生从事和胜任职业岗位的实力,能刚好驾驭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使他们的理论学问在实践中升华、实力在实践中增长,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和适应社会的实力,为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院以“八个一体化”的建设理念,校企共建化工实训基地,创新了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实力和综合素养,成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及中国化工教化协会联合命名的“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为培育化工高素养技能人才供应了高水平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化学探讨新论M.北京:教化科学出版社,2007. 2教化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化教学质量的若干看法(教高200616号文件)Z.2006-11-06. 3薛叙明.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究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化,2008(7). 4王艳国.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教化与职业,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