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3201772
资源大小:29.63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二地理教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设计.docx
高二地理教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设计2.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案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内容标准: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建议: 结合所学学问,推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引导学生相识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主要的区位因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主要生产条件、特征;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育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实力。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判某一地区的农业。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生产的观念和科 学的人地观念。 2培育学生了解家乡、酷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重点: 农业主要的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征、区位因素分析(我们这里的水稻种植业);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 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判某一地区的农业。 本节在单元中的地位及内容结构简介: 在人类的产业活动类型中处于最基础,与地理环境关系最亲密的当属农业活动,所以本单元首先介绍的就是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这一节讲三块内容: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二、农业地域类型 由于世界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就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众多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又特殊介绍有代表性的三种:原始的热带迁移农业,传统的水稻种植业,现代的混合农业;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多种多样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与人类各种不当的活动亲密相关,为了防治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当然得先要知道人类的活动,这里就是农业生产会活动引起那些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 附件下载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新学案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了解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因此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地域性特点,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过程。 学习者分析: 中学学生的视察、理解、推断和评价实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都在形成与增加阶段,因此,应当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开展教学,培育学生的学习实力,如: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实力;独立学习获得新学问的实力;运用学习策略的实力;运用学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社会实践实力;科学探讨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如:评价物象具有独特,敏捷的新观点;对待事物、解决问题具有新的思路;问题的表达、决策和调研具有新的见解或成果。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与地理活动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活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有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个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的内容之间看起来干脆的联系并不是非常的明显,但老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讲授说明它们之间彼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学问,其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材中仅仅是以一幅图片和简短的文字内容来作了介绍,但是在整个这一节内容中占有的地位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后面的两部分内容尤其是“农业的地域类型”是以此内容作为铺垫的,故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待,要细致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三大因素和各个因素中的子因素对农业生产产生的详细影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状况下,自然条件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在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市场发育程度完善的状况下,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则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要留意这两者的不同。其次部分“农业的地域类型”只是从当今世界存在的十余种农业地域类型中选取“热带迁移农业”、“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三种来讲解并描述,这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具有占有土地面积广袤、涉及人口众多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具有肯定的代表性。“活动”中介绍的“美国商品谷物生产”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达到学生对此内容的简洁了解即可。第三部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段,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峻威逼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也要花相当的时间来进行细致的分析,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浇灌农业,由于实行不合理的浇灌方式,会导致土壤的盐渍化”假如不对此内容进行板图的演示,仅一带而过,学生将无法搞懂这一内容。二、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2、在理解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基础上能详细分析家乡农业生产特点的形成条件、家乡农业的发展改变及其缘由。同时了解其他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在老师引导下探究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2、合作学习的过程: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详细表现。3、个别探究的过程:以寿光蔬菜基地为例,探究其建设的区位优势。4、思维碰撞的过程:全班沟通、探讨学习成果、相互质疑与辨析。(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相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重性(有利、不利)。2、通过对于重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形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难点:农业生产特点的形成、影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四、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试验班,农村学生对农业生产活动比较熟识,将学问系统化、地理术语专业化即可。五、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六、课前打算1学生的学习打算:预习课本学问,完成学案。2老师的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长拓展学案,城市图片。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打算探究学习。七、课时支配:1-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学生的怀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明前龙井”为什么在日本种不好?多媒体环境下的师生探讨: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哪里?(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学生活动:研读教材,了解农业的定义及特点。定义: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特点:(1)地域性;(2)季节性和周期性。师生互动:(探究)下列各地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哪些因素有关。(主导)(1)华南的双季稻种植。(热量)(2)上海郊区的乳畜业。(市场)(3)杂交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良种)(4)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少量农业工人。(机械)(5)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交通)(6)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生产。(土壤)学生活动: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农业的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古代农夫,一组代表现代农夫。(结合图3-1-2,引导学生逐项进行分析,必要时老师补充部分背景学问。归纳总结:气候: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特殊是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亲密自然条件地形:既影响农业类型和结构,也影响农作物的垂直分布土壤:对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影响很大浇灌水源:是自然降水的补充,对农业发展起保障作用,尤其在干旱地区。市场确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社会经济条件便利的交通是商品农业的必要条件政府和国家政策会干脆影响或干预农业的发展劳动力的数量、素养和生产习惯都对农业有较大的影响冷藏良种科技条件化肥机械师生互动:打开学问窗农业区位论引导学生读课本(1)说出农业区位论的含义。(2)说出农业区位论的理论内容。(假定一个大平原中心只有一个城市,也就是唯一的市场,并与四周的农业地域组成一个孤立的区域。该地区自然、技术、交通条件等都相同,则离城市越远,农产品越高;越接近城市地价或租金越高,农夫的选择应是带来纯收益最高的那种农产品。因此,农业布局形成以此城市为中心的三个同心圆地带。同现代农业区位的差别:现代农业区位论除了考虑市场距离以外还考虑自然、社会、政策等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并留意农业区域优化组合,为农业科学决策供应依据。)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的活动内容,找出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区位优势并回答。(1)自然条件方面:温带季风气候,光照足够,雨量适中。地下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社会经济方面:水陆交通便利。国内外市场广袤。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种植蔬菜的历史悠久。(3)农业技术条件:20世纪80年头,寿光解决冬暖大棚生产夏季蔬菜的技术难题,推动了蔬菜的生产发展。)(二)农业的地域类型承转:通过学习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了解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读书,说出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图3-1-5,"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使学生了解世界农业地域类型许多,知道有哪些,分布的大体范围在哪里。(热带迁移农业、水稻种植业等12种)学生活动:研读教材,分析热带迁移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缘由。相识热带迁移农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老师归纳:学生活动:读图318“世界水稻种植业的分布”,找出世界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学生活动:结合水稻的特点和世界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地区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人口条件,探讨并归纳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归纳总结:区位因素区位优势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 地形集中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地势平坦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水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为劳动密集型农业。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生产习惯食物偏好历史悠久的种植史,稻米是人们宠爱的主要粮食 学生活动:研读教材并结合学案中所给材料填写传统水稻种职业的生产特点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单位产量商品率经营规模水利工程量学生活动:参照水稻种职业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1)分布于澳大利亚的部和部,生产方式为种植和放牧相结合(2)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生产优点有哪些?归纳总结:1、形成良性生态系统(1)、.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2)、.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2、有效的合理支配农事活动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3经济收入比较稳定农夫可依据市场需求确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敏捷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承转:农业生产在变更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剧烈地变更着环境。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总结如下:砍伐森林生物多样性破坏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甚至荒漠化不合理浇灌土壤盐渍化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板结广泛运用农药农产品和土壤受污染老师归纳: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并且为我们供应衣食来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见学案)(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今日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农业生产与地理活动,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活动。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对这节课有一个感性相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九、板书设计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农业概念的特点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自然、社会经济、农业技术3、农业区位因素的主导因素是改变的4、农业区位论二、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2、热带迁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3、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区位条件、生产特点4、混合农业的生产优点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十、课堂小结用区位分析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一般步骤:首先明确分布地区,其次依据所学学问和资料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其形成的条件,最终从生产结构、经营方式及科技应用等方面归纳其生产特点。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活动(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区位因素的改变2.读图315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多样性3.知道热带迁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4.了解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有利区位条件及生产特点5、了解混合农业的主要分布、形成区位条件及生产优点二、预习内容(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农业的概念2、农业生产有什么优点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4、举例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发生着怎样的改变(二)农业的地域类型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2、读图315,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了解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多样性3、热带迁移农业的分布,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4、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生产特点,有利得区位条件5、混合农业的主要分布,形成条件,生产优点(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三、提出怀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怀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怀疑点怀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理解各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2、驾驭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并能够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通过本地区的详细案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详细因素。4、学会推断农业地域类型,并能分析其形成条件。5、树立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二者协调发展的观念。学习重难点:1.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2.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二、学习过程(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农业的定义2、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和等显著特点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主要有、。技术因素主要有、等4、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例如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5、阅读课本的活动内容,找出寿光蔬菜基地建设的区位优势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二)、农业地域类型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2、读图3-1-5“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世界上有种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它们分布的大体范围在哪里?3、热带迁移农业是一种怎样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缘由是什么?4、水稻种职业(1)读图3-1-8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图。说出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2)从地形,气候,人口等方面归纳影响传统水稻种植业区的有利区位条件。区位因素区位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3)依据所给资料,说出传统稻作业的生产特点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单位产量商品率经营规模水利工程量5、现代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的现代混合农业为例(1)分布于澳大利亚的部和部,生产方式为种植和放牧相结合(2)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生产优点有哪些?(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农业生产假如能保持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但人类若为目的,不顾违反,单纯谋求短时间内的,可能会导致、等问题。2、砍伐森林会引起,过度放牧会引起,不合理浇灌会引起,大量运用化肥会引起,广泛运用农药会引起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1.农业生产的对象是()A.土地B.农产品C.土壤D.动植物2.我国糖料作物“南蔗北甜”的分布体现农业生产的()A.地域性B.季节性C.商品性D.周期性3.我国东南丘陵相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市场B.土壤C.地形D.水分4.冬季我国南方四川、广东的蔬菜能大量供应北方,主要取决于()A.市场区位及改变B.北方人口众多C.交通运输条件的变更D.国家政策支持5.最终确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A.决策B.交通运输C.科技D.市场6.荷兰的鲜花装饰着世界很多城市,使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气候交通运输政策科技A.B.C.D.7.对农业区位影响最为突出的是()A.市场区位及需求的改变B.政府的安排C.农业机械的改进D.农夫的法律意识8.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的主导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棉花甜菜垂直农业区域专业化B.甜菜棉花区域专业化垂直农业C.棉花甜菜区域专业化垂直农业D.甜菜垂直农业棉花区域专业化9.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便利的交通运输A.B.C.D.10.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所示是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恶性循环示意图,请按因果关系推理,选择下列适当环节内容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空白方框内(每一个字母限用一次)。A.土壤肥力衰退B.毁林开荒C.旱灾加剧D.毁草开荒E.土地破裂F.粮食单产下降 课后练习与提高1.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奇的()A.自给农业B.种植农业C.种植园农业D.混合农业2、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亲密的自然条件是()A、光热B、水源C、地形D、土壤3、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4、从土壤条件来分析,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在()A、广泛分布红壤的地区B、广泛分布盐碱土的地区C、肥沃的冲积平原D、黑土分布广泛的温带草原5、我国东南丘陵相宜种植茶树,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B、地形C、土壤D、水分6、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A、运费少B、质量高C、科技含量高D、生产资料投入多7、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因素是最稳定的因素B、因为自然因素可以改造,所以任何地区都能发展种植业C、城市四周农业生产的重点主要是粮食、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D、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与政府政策有关8、目前,农夫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时主要考虑()A、气温柔降水的改变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C、市场需求的改变D、流淌人口的改变9、关于农业分类的提法,正确的是()A、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区分是依据农业生产对象B、粗放农业属于畜牧业C、种植业都属于密集农业D、我国当前农业是以商品农业占优势10、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制度A、B、C、D、11、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粮食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经济作物水稻种植的劳动力需求大于小麦种植小麦种植的劳动力需求大于水稻种植A、B、C、D、12.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农夫正在()剪羊毛收割小麦犁地放牧A.B.C.D.1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是()农业生产有很大的敏捷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农场是一良性的生态系统A.B.C.D.14.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需改造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是()A.土壤条件B.气候条件C.地形条件D.浇灌条件15.有关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农业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两国都是世界上主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的混合经营方式很突出,而美国实行专业化生产,没有混合农业生产区两国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羊毛出口国两国主要商品农业区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A.B.C.D.16.世界上的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A.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B.气候温柔潮湿的欧洲西部地区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美国和加拿大D.全年高温多雨的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17.读下面“某城镇四周农业区位支配图”,回答下列问题。(1)B、E两地,何处种蔬菜更合理_,理由是_。(2)麦田在D地,苹果园在A地是否合理_,理由是_。(3)本城镇今后农业发展以花卉种植为主要部门是否有可能_,理由是_。18.读“浙江西部某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粮食作物主要是_,经济作物主要是_,该地种植上述农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2)该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前,农夫经济收入低且生态遭到严峻破坏,缘由是_。(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该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发展了加工业,请列举两个以上加工工业部门_。此类加工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B.市场C.技术D.动力(4)最近,该地茶叶遭受“绿色壁垒”,出口受阻。你认为还须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三课时学案鲁教版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三课时学案鲁教版 第三课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活动1: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教学内容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播放视频资料: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破坏(2)ppt:探讨分析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同的影响。观看视频后,小组探讨,总结。直观显示,让学生易于理解。学会从资料中总结地理问题。内容解析农业生产变更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并在一些地区形成环境问题。(1)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浇灌,只灌不排,在提高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盐度,在蒸发强而降水少的状况下,盐分在表土不断析出和积淀,形成土壤盐碱化。(2)在地形起伏大的地方进行陡坡耕作,就减弱了植被对水土的涵养实力,简单造成水土流失。(3)在半干旱、半潮湿的农牧交织地带开垦农田、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用水,都破坏了自然植被,减弱了环境对风沙的防护实力,经常导致土地荒漠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通过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充分利用牛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关系,尽量削减外界物质和能量投入,削减废弃物的产生,解决农业生产中肥料、燃料、饲料相互之争,实现农业生产和农田环境爱护。由于生态农业增加了农业生产链,也在增加就业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方面表现突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和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混合农业(基塘农业)都是生态农业的代表。混合农业不是简洁的多种经营,如分别在不同地块上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而是强调对不同地块进行利用方式的轮换(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或对同一地块进行多层次、生态链式的综合利用方式(如基塘农业)。探究活动2:了解我国不同农业区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教学内容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PT显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分布图分小组探讨六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熟识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学会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不利条件及存在问题。找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内容解析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更。产业活动既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l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方式,农业土地等资源可以为人类永续利用。实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珠江三角洲具有“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降水丰富”的自然条件,当地农夫则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形成基塘生产。这种生产不但把农业和副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获得经济效益;而且有效地改造了区内不利的自然条件,使地理环境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是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有利影响的表现。l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1、农业生产强度、生产方式不合理,造成生态破坏实例1:热带迁移农业SHAPE*MERGEFORMAT是一种广种薄收的粗放农业,这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严峻破坏了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图2反映了热带迁移农业对地理环境的破坏。从图2中可看出,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四大圈层均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且影响范围从局部地区扩展到全球。实例2:中国国土宽阔,气候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较大,地形困难多样,山区面积广阔,平原面积仅占1/3,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地冲突尖锐。许多地区迫于生存须要或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致使农业生产活动严峻违反自然规律,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环境问题典型地区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盲目垦荒破坏地表植被,土地沙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毁林毁草开垦自然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潮湿、半潮湿区) 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毁林毁草开垦自然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潮湿、半潮湿区)片面扩大浇灌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的开垦湿地、围湖造田生物多样性削减,洪涝灾难增多,湿地的生态功能降低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2、农业生产技术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当然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假如运用方式不科学,同样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例如: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大量运用农药污染土壤和水源;破坏原有的生物种群平衡。实行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可能引起水体富养分化。把握施用时间,限制施用量,严格执行运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塑料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一般地膜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约需200年才能被生物降解)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淌和农作物的根系发育;燃烧会产生大量难于烧尽的烟煤、CxHy和致癌的“二恶英”,污染大气(称为“白色灾难”、“白色污染”)。筛出土壤中的地膜碎片;研制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地膜所以,从可持续角度动身,现代农业生产应当向以下方向发展:1、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的调整产业结构:比如山区发展林业,草原发展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扬长避短,开展综合利用;3、主动推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创建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比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4、延长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提高经济效益;5、主动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爱护生态环境;6、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科技兴农,使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农业地域类型的推断和评价1推断农业地域类型的一般方法推断一个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要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一生产目的一生产规模一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表:推断依据推断结论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水稻自给小农经营水稻种植业牛、羊面对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小麦、玉米面对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商品谷物农业谷物、牲畜面对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混合农业单一热带经济作物面对国际市场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种植园农业2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由于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别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评价某地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从该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生产特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实行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思索。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重要农业区的比较(1)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突出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夫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共同之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浇灌水源;地广人稀,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不同之处:美国商品谷物农场一般由家庭经营,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别的区位条件;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大面积可耕荒地是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3)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我国有四大牧区,其中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区有相像自然条件的是内蒙古牧区。我国内蒙古牧区畜牧业与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比较如下:区位比较:我国内蒙古牧区具有和阿根廷大牧场放牧区相像的自然条件,如草类茂密、有优良的自然牧场、地广人稀等。现状比较:阿根廷通过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条件、开拓水源、种植饲料,使潘帕斯草原形成大牧场放牧业,其畜牧产品加工现代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我国内蒙古牧区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草场退化、沙化,牧区生态环境恶化,产品的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借鉴之处: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自然草场的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主动推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4)我国大中城市四周的乳畜业与美国五大湖区四周乳畜带区位比较:美国五大湖区四周乳畜带分布地区气温较低,农作物生长期短,不宜于发展种植业,但降水量较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宜于发展畜牧业。形成以牛奶生产为中心的乳畜带,还生产牛肉和乳制品,发展家禽、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中国乳畜业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四周,是为了满意城镇、工矿企业对乳畜产品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但分布范围较小,呈零星分布,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借鉴之处:我国大城市四周的乳畜业生产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实力,完善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应依据市场的需求敏捷调整产品的生产结构,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