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docx

    • 资源ID:63202998       资源大小:38.76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docx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1)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1)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1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相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育学生视察、动手的实力及归纳的实力。 教学重点: 相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打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教学过程: 一、相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态是长方体? 学生沟通。 (2)老师出示长方体教具 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沟通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老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望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只画三个面。 老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老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相识一下,并在小组里沟通,然后全班沟通。 老师依据学生的沟通状况刚好板书。 顶点:8个 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 面:6个,相对面的形态完全一样。 学生比照自己的教具再说说长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 老师进一步介绍学生相识长、宽、高并板在图中板书。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3、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干脆在小组里沟通。 二、相识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2 (1)出示正方体的教具,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们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仿照例1的学习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探讨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2)沟通学习的结果,老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的异同 学生依据板书,结合立体图形,小组探讨沟通。 汇报探讨的结果,老师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1)学生视察后推断哪个是长方体?哪个是正方体? (2)学生干脆口答。 (3)重点说说其余的几个面是否完全相同? 3、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让学生先分别指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哪条线段,然后说说各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快与大家说说吧!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案(五)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学设计 中卫中心校浍史完小 常红艳 教学内容: 课本P12的例1、例2"练一练",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相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高(棱长)的含义,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阅历,增加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索。 3.培育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相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高的含义。 教学难点: 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打算: 打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的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师:(大屏幕出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识这些图形吗?生答.给下面这些图形分类,说说分类的依据。(课件演示) 2.我们四周很多物体的形态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课件把实物装换成立体图形.今日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相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学问。(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一)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 .看课件相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 2、小组内互说。 3、同学们依据自己打算的学具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 依据探讨提纲,小组合作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老师对学生的操作应赐予充分的确定及激励。) 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4、学生汇报结果,结合课件演示。 (二)相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出示长方体框架,视察它的十二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么分? 学生沟通汇报。 (师揭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师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中较长的叫做长,较短的叫做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 2、练练手:(1)(课件演示)拿长方体模型横放、竖放、侧放,并让学生指出在不同摆放的状况下的长、宽、高,告知学生不管相交于哪个顶点的三条棱,都可以叫做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提问: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 (3)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课件) (三)相识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相识了长方体并知道它的特征,那正方体又有什么特征呢? (1)自主视察、探究 1.正方体的面有几个?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的棱有几条?有什么特点? 3.正方体的顶点有几个? (2)小组汇报沟通。(师板书) 2.师:通过我们的学习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那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汇报。 (课件步步出示)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图。 三、反馈练习,巩固学问。 1.推断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肯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 ,面积相等。 (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 肯定是 正方体。 ( ) (5)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二十四条棱。 (6)长方体是一种特别的正方体。 ( ) (7) 相对的4条棱都相等的物体肯定是长方体。 ( ) 2、 假如用铁丝围成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须要多少厘米的铁丝? 3、 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框架,这根铁丝长多少分米?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1、完成练习三第五题。 2、自己做一个长方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案(三) 案例名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 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学生 年级:六年级 课时:1课时 主备人:雍爱龙 教材内容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是在学生初步相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为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打下基础。依据以上的相识,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让学生正确地驾驭长正方体的特征。 学情分析: (1)学问上:学生已经直观相识了长正方体的形态,也进行过视察长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学习,已具备精确分辨长正方体实物的实力。 (2)阅历上:生活中长正方体的物体较多,学生对长正方体的感性相识比较丰富。 (3)实力上:学生已经具备了视察、猜想、验证、归纳等实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基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我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课前调研,调研中发觉,95%以上的学生能从众多的立体图形中精确地挑出长正方体,对长正方体的特征也有初步地了解,但30%的学生对于特别的长方体相识模糊,特殊是相对面是较大的正方形,如瓷砖,有68%的学生认为是正方形,或者认为是正方体。这一调研结果显示出学生空间观念的欠缺,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位为,驾驭特别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通过视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相识长、正方体,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视察、想象、归纳、概括等活动使学生经验建立立体图形表象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看法价值观:在操作和探究的过程中,要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进一步增加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地驾驭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驾驭特别长方体的特征。 课型:新课 教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教具打算:课件、长正方体框架、长正方体物品、土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旧知,提出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回忆点、线、面,并引出立体图形。 揭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长方体中找到我们已学过的点、线、面的学问? 组织全体学生摸一摸、指一指所找到的面、棱、顶点,思索长方体中的棱、顶点是如何形成的。 课件出示:面、棱、顶点。 师:假如想深化探讨长方体,你会提出哪些有关面、棱、顶点的问题? (若学生有困难,老师示范引领提出关于面、棱、顶点的数量、大小以及关系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短时间内回忆以前所学过的点、线、面,并把它们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让学生明白学问间的联系,以形成学问结构的统一,同时也为获得探讨立体图形的学习路径奠定基础。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有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要从现实的生活物体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对他们来说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通过奇妙地揭示名称并以此为深化探讨的入口,让学生提出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明确思索的方向。 二、学习目标: 1、相识长、正方体,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驾驭特别长方体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实践操作,解决问题 1.借助实物相识特征。 学生分小组探讨。 借助手中的长方体,用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来探讨面、棱和顶点的特征,把自己的发觉成果在小组里沟通,组长记录到报告单中。 (设计意图:空间观念的培育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相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量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相识。) 学生汇报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对于特征的相识只停留在零散的状态中,尤其是哪些面完全相同?哪些棱长度都相等?老师应让学生广泛沟通,形成共识。必要时要出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都相等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明确的分析问题。 2.制作框架理解长、宽、高。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 老师:假如遮掉其中的一条棱,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比划一下。 老师:假如再遮掉一些棱呢? 追问:想一想,至少要剩下哪几条棱,才能保证让我们可以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动手试试看。 学生动手操作,并展示自己的思索结果,大组进行质疑沟通,得出结论:只要剩下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就可以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 反馈小结:这三条棱很重要,缺一不行,它们干脆制约着这个长方体的形态和大小。 老师结合课件揭示长、宽、高的定义。并变换位置让学生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长、宽、高的相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中制作框架的目的是通过分组引出长、宽、高。我稍作了些调整,因为觉得这种调整在不影响学习目标的状况下,对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好像比教材的呈现方式更有效。制作框架的目的一是巩固特征或也可认为是验证特征,二是通过制作框架和拆除框架这一来回,学生表象的建立会更丰富。学生经验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楚的过程,对于长、宽、高的意义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3.迁移方法探讨正方体。 假如要探讨正方体,你们觉得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发觉的结果。 引导学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异同点和建立关系。 (学情预设:本课涉及的学问点较多,要丰富学生的真实体验,必需用上肯定的时间,否则若蜻蜓点水。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正方体的相识可引导学生迁移提出思索的问题,独立探讨正方体的特征。) 4.归纳提升,实现建模。 四、随堂小测: 完成第1填空题: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棱长相等。 (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 ),每条棱长都( )。 (3)、长方体中相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4)、在墨水瓶盒,魔方玩具,排球中,( )的形态是长方体,( )的形态是正方体。 完成2题: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相互指一指每个几何体中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老师也参加谈收获,总体评价学生的表现,以此激励学生。 板书设计: 长方体 正方体 面 6个面 相对的面对等 相同 棱 12条 相对的4条棱相等 相等 顶点 8个顶点 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 12条棱 分成3组 8个 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12条棱长度都相等 8个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案(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页的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究阅历,增加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索。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加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重点探究长方体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直观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关系。 教学打算每生带一个长方体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请视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物体(课件呈现),提问:哪些物体的形态是长方体?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态是长方体?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1.视察物体,理解直观图。 (1)师激疑:从不同角度视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生试着从不同角度视察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实物。 汇报沟通,达成共识:不论从哪个角度视察,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个面。 相机呈现长方体直观图(动画演示:先画出能够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 (2)相识面、棱、顶点。 视察直观图,说说从一个角度看到了哪些面?哪些面不能看到? 结合长方体直观图,师向学生介绍: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课件同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结合直观图中棱和顶点,说说它们分别是由哪些面(或棱)在此相交得到的? 在小组里相互摸一摸,指一指长方体物体的面、棱和顶点。 2.探究长方体特征。 (1) 分小组探讨长方体特征,填写"长方体的相识"探讨报告单。 "长方体的相识"探讨报告单 面 棱 顶点 探讨小组: 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沟通。(课件出示探讨提纲) 长方体每个面都是什么形态?哪些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展示成果,沟通方法。 师提问: 面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你们是如何发觉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你们又是如何发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的? 顶点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沟通方法,同时配课件演示。 引导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也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相识长、宽、高 师: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课件演示) 拿长方体模型横放、竖放、侧放,并让学生指出在不同摆放的状况下的长、宽、高,告知学生不管相交于哪个顶点的三条棱,都可以叫做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题。 3.探究正方体特征。 课件演示长方体慢慢变成正方体,仔细视察,发觉了什么? (师述: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由于长、宽、高都相等所以称棱长) 依据刚才探讨的方法,请你们小组探讨探讨出正方体的特征,填写"正方体的相识"探讨报告单。 展示成果,沟通方法。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 4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面、棱、顶点的次序,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整理成表格。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态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每一组相互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都是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练习三第3题。 独立完成每小题,再沟通反馈。 三、巩固运用 拓展创新 1练习三第2题。 借助直观图,依据图中标注的数据先同桌有条理地指一指、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说说相关面之间的关系再独立把有关面的形态和长、宽有条理地写下来。 2练习三第4题。 (1)先推断课本中摆出的几个图形中分别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再同桌相互指一指每个图形中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 (2)每个学生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在小组内相互说说摆出的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棱长)。 3练习三第5题。 四、梳理学问 反思总结 你认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相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棱长的含义; 2、驾驭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分; 3、培育学生的视察、概括实力。 教学 教学重点: 驾驭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比较。 课前打算: 教法学法 实践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请大家回顾一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设疑:第4个图形的长、宽、高相等,说明:这样的物体叫作正方体。大家想不想探讨它?这节课我们要探讨它的有关学问。 (揭示课题:正方体的相识) 二、概括特征 1、以小组为单位发学具。 2、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手中的正方体。建议: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来探讨。 3、自主探究。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进行探究,再让他们小组沟通自己的发觉。 4、汇报沟通 (1)让生结合实物说说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让学生说说棱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3)让生说说有几个顶点?你是怎么验证的? 5、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正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 多指名几个同学说特征。 6、结合直观图小结:正方体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有12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它还有8个顶点。 7、提问:依据我们今日所学的学问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态是正方体? 8、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运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一下我们今日学习的正方体的特征。然后找代表说一说。完成表格。 三、视察比较,体会异同 1、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进行视察、归纳,再同桌沟通视察的结果。 3、汇报沟通。相同点是: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4、依据比较结果,想一想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不同点: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练习 完成P20做一做 总结 今日这堂课我们相识了正方体,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 正方体的相识 6个面 (完全相同,都是正方形) 立体图形鈫捳教?12条棱 (长度相等) 8个顶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相识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相识 教学目标: 1.初步相识立体图形、相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视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接着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究、擅长合作沟通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驾驭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视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老师:这些物体都占有肯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相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打算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觉?(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解并描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解并描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相识。 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根据肯定的依次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引导学生视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态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老师分别出示这两种状况的教具。 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风光的特征。 (2)棱的相识。老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留意视察 长方体有几条棱?这些棱可分为几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探讨,实际测量。依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老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相识。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根据肯定的依次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相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视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相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探讨: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1)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视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态,哪些面形态是相同的?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题:求长方体的棱长和。 (3)第4题:让学生通过视察,发觉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相互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相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学问,谁情愿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长方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并驾驭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2、让学生驾驭并会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视察、分析、抽象、概括和沟通的过程中,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发展初步的抽象实力;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培育独立思索和与人合作的实力。 教学重点 依据实际状况推断出应当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哪几个面之和。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面积,谁还记得? 2、计算下面物体的表面积。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6厘米、高12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5分米。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探究领悟,总结方法: 谈话:在实际生产中,有时还要依据实际须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和。 出示例5 一个长方体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须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1、 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鱼缸的样子。 提问:求须要多少玻璃,就是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求须要多少玻璃,就是求这个鱼缸的表面积。 启发学生思索: 依据实际状况,须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其中哪两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 学生沟通,指名口答。 明确: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下面的面积,再相加。也可以先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再减去上面的面积。 2、列式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 谈话:你能说说你列式的依据吗?让学生明确算式的含义。 相机出示: 5×3.5+5×3+3×3.5+3×3.5+5×3 (5×3+5×3.5+3×3.5)×2-5×3 3、谈话: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再相互沟通。 4、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明确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也就是长方体的侧面积。 第2题,做让学生先弄清晰须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列式依据。 三、巩固练习: 练习四第6 题,思索问题是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依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作业: 1. 练习四第7题 要学明确木板是上、下、左、右四个面,沙网是前后两个面。 2. 练习四第8题 明确教室的地面(也就是相应长方体的下面),不须要粉刷;算出顶面和四面墙壁的总面积后,还应当扣除门窗及黑板的面积。 3. 练习四第9题 帮助学生理解台阶占地面积应为各级台阶的上面的面积之和,即0.3×6×5=9(平方米)。铺地砖的面积则是各级台阶的上面和前面的面积总和,即9+0.2×6×5=15(平方米)。 4. 练习四第10题 要提示学生以厘米作单位测量有关数据。测量结果可保留一位小数。 五、思索题: 提示学生:这个物体中的每一组相对的面的面积都相等。由此,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7+7+6)×2=40(平方厘米)。按要求补成的最小正方体棱长是3厘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教案(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 2、经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 3、通过试验操作、探讨归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爱数学的好情感。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驾驭和运用。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老师打算:一大块橡皮泥;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24块;投影仪。 学生打算: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2个 教学方法 : 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 2、小结: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随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究 1、小组探讨、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然后汇报: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2、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很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3、试验:师生都拿出打算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31页的第(1)题摆好。 视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 4 3 1 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体积:4×3×1=12(立方厘米) (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试验,你发觉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探讨) 4、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abh 5、应用:出示例1 一块正方形的石料,棱长是 6 dm。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解答。 6、思索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7、结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 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43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再依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3)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七的第5、6题。 3、补充练习: 、一个正方体的棱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docx)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