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指南_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按摩与康复锻炼.docx
-
资源ID:63203232
资源大小:13.0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指南_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按摩与康复锻炼.docx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指南_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按摩与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很高。本病是常见的腰腿痛病之一,属于中医“痹症”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重者可致人丢失工作实力乃至生活自理实力,给患者带来很大苦痛。 发病缘由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腰椎间盘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所引起。形象地说,人的椎间盘就犹如汽车的减震弹簧,减缓着人体所受的外力冲击与震荡,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或者外伤的影响,“减震弹簧”的弹性会渐渐减弱,20岁以后,腰椎间盘就起先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实力也随之减退。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的一些积累性损伤,使腰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等负荷,就可能在腰椎间盘受力最大的部位,即纤维环的后部产生裂缝。随着承重的反复进行,裂缝渐渐增大,使此处的纤维环变得越来越薄,在此基础上加上外伤,就可能使纤维环裂开,已变性的髓核组织由纤维环的薄弱处或裂开处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甚至产生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因此,在本病早期须刚好治疗,这样不仅削减患者苦痛,而且疗效颇佳。 康复熬炼 当病情缓解后,可进行康复熬炼来增加腰背肌肉的力气,从而达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1 退步走:每天退步走12小时。以走完后微感疲惫,但不加重症状为度。 2 屈腰活动:向前、后和左、右屈腰102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不要用暴力、不行作旋腰动作。 3 燕飞式:俯卧在床上,将上肢放置背后,然后用力将头胸部和双腿挺起离开床面,使身体呈反弓型,坚持至稍感疲惫为止。依此法每次熬炼 205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渐渐加量。 4 仰卧屈腿:仰卧在床上,双手抱下肢做屈曲动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20个。 5 仰卧蹬车:仰卧在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6 五点支撑:仰卧在床上,用双肘、双足及头支撑身体,用力向上挺腹,坚持片刻,然后放下,重复数遍,以坚持至稍感疲惫为止。每天早晚各一次。 7 仰卧起坐: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1020个。 以上康复熬炼方法,每天可选择几种交替进行。熬炼以自我感觉稍疲惫为标准,不行过度熬炼。假如能够坚持自我按摩、康复熬炼,并且留意平常对腰部的爱护,信任您会取得不错的疗效。 预防常识 抬重物时先想到护腰(正确的姿态参见本刊2006年第1期第12页编者注)。在搬、抬、扛重物时要量力而行,不行强用暴力,更不行在负重状况下做扭腰动作。在运动、劳动过程中,留意爱护腰部,避开摔伤、撞伤、扭伤等。 要保持良好的坐姿。“正襟危坐”是古人提倡的保健坐姿,可使腰骶部韧带、肌肉等不受到过度的牵拉,使腰椎乃至整个脊柱保持正直。坐椅子工作时,应将椅子拉向桌缘,在“正襟危坐”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这样可以降低腰椎间盘的内压,腰背、腰骶部的肌肉不至于太疲惫,可防腰痛。不宜久坐,工作1小时应休息1020分钟,或变更姿态活动一会儿;尤其不宜久坐沙发。 腰部要留意保暖。即使是三伏天,在有空调的室内,温度也不宜调得过低,留意别让冷气直吹腰部。 出现腰部急性扭伤之后,应肯定卧床休息,不仅能够避开病情加重,同时也能起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肯定要留意选择合适的鞋,因为假如鞋子不合适,可能会使站姿不稳,从而使腰痛恶化。 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简单学习,而且操作简便,经济好用,还可代替药物。假如能常常做腰部的自我按摩,除了可防治腰痛,还能补肾强身。自我按摩方法如下: 1.揉腰眼腰眼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54寸之凹陷(此处“寸”为中医学中的“同身寸”)。两手握拳,用食指掌指关节紧按腰眼,作旋转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胀为宜。 2.擦腰两手掌根紧贴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力,以腰部有温热感为度。 3.捏拿腰部肌肉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从上向下捏拿、提放两侧腰部肌肉,直至骶部。如此自上而下捏拿4次。 4.抖动腰部肌肉两手掌根部按压腰部,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5.扣击腰骶部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着力,有节奏地、交替呈弹性叩击骶部。手法要平稳,力气由轻到重,有振动感,有透力。可先从骶部向上叩击至手法不能及为止(腰部)。再向下叩击至骶部,从上至下,如此来回七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