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同样写秋 异样风采——两首咏秋诗比较赏析.docx
-
资源ID:63208748
资源大小:12.3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同样写秋 异样风采——两首咏秋诗比较赏析.docx
2022年同样写秋 异样风采两首咏秋诗比较赏析 江苏 朱海岚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行秋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秋天,西风猎猎,落叶飘舞。因而在众多文人的笔下,写秋的作品往往和“忧愁”“伤感”联系在一起。而这两首诗却能一扫同类作品常用的低唱悲吟的情调,在构思上另辟蹊径,在艺术风格上又能各树一帜,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总的来说,刘诗以格调昂扬见长,徐诗以意境闲适取胜。详细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两首诗的立意迥然不同。秋词虽写于刘禹锡官场生活失意,政治理想难以施展之时,但诗人却无丝毫的懊丧和气馁,而是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幅开阔辽远而又富有生气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昂扬向上、奋勉进取的气氛。这不仅是现实秋景的客观描绘,更是诗人人格志向的形象写照。诗人的豪迈情怀可见一斑。徐玑是南宋中叶“永嘉四灵”之一,平生不热衷于功名,主见以清爽之词写闲适之趣。行秋代表了其艺术风格。诗中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一幅静谧安静的早秋风景画。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闲静安逸的心态。秋词展示了追求人格完善的崇高美,而行秋则呈现出“欲辨忘言”的田园牧歌美。其二,艺术手法各有千秋。秋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文章先从反面立意,以“自古逢秋悲寂寥”反衬“我言秋日胜春朝”,由虚而实,突出了诗人对秋的独到见解。尤其一“胜”字,笔力千钧,堪称诗眼。第三句描写宽阔的晴空下一鹤排云而上的壮景,更是将诗歌引入高潮。这既是实景,也是不甘沉沦,昂然不屈的诗人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谓实中有虚,虚中寓实。而“诗情”本是抽象的,诗人用一“引”字,化虚为实,变无形为有形,以其开阔恢弘的气概和浓烈的感情,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行秋则运用动静衬托的写法。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动衬静。整首诗以动为主,又辅之以鸣蝉、飞叶来增加动感,达到以动衬静、动静相生的艺术效果。二是以人物外在的动与内在的静相互衬托。诗人听蝉、赏溪、观叶,“动”无处不在,而这种“动”又与内心的静紧紧相连。因其“心”静,才有赏景的情趣;因其“心”静,聒噪的蝉鸣才变成了悦耳的筝音;因其“心”静,一叶生浪的微小改变才未逃出作者锋利的目光。因此,动景的描写也反衬诗人闲适安静的心境。全诗用动静衬托的手法,渲染出一种淡远安静的艺术氛围,映射出人物的心境。语文月刊·朱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