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补钙.docx
老年人骨质疏松补钙 目的:加强对疗养员关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护理与健康教化学问的宣扬,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及“治未病”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当然重要,但平常的预防护理及健康教化更是重中之重,向老年人宣扬骨质疏松症的一般学问和治疗预防要点,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危急因素、临床表现、治疗用药及日常饮食调养。骨质疏松患者的预防措施分为三级:一级预防为无病防病;二级预防为早发觉、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为综合防治。预防和护理指导包括:疾病学问指导;合理膳食;功能熬炼;合理用药;自我防护。预防骨质疏松(OP)的健康教化内容包括:预防OP的整体策略;预防OP要有完整的安排;均衡饮食,保持适当体重;常常运动,保持良好姿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居平安,预防跌倒;自我分析是否存在风险;及早进行骨质检查。结果:通过对疗养员在本院疗养期间进行关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护理与健康教化,提高了疗养员对于该病的相识,同时对于日后的日常生活起到指导作用。结论:只有让老年人对该病有系统的了解,才能更加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防止因骨质疏松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及“治未病”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健康教化;预防护理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我国发病人数已逾1亿,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位“国际骨质疏松日”。我国目前已将骨质疏松与糖尿病、老年性痴呆一起列为“十一五”期间三大重点攻关的老年性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指一种全身性的骨量削减及骨组织显微结构为特征,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骨的强度降低,在无创伤、轻度和中度创伤状况下,骨折危急度增加的疾病,此时骨矿物质与骨基质等比例削减。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2型:I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I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者都属于退行性的骨质疏松症。 骨组织分为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的功能包括支持、爱护、运动、造血和参加钙、磷的代谢。骨的代谢活动受到神经、内分泌、饮食习惯及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正常状况下,骨组织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骨生成与骨汲取保持动态平衡。假如破骨细胞功能增加,骨汲取增多,就会出现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影响较大的内分泌因素有: 1 甲状旁腺激素,使骨细胞溶骨作用加强,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使血钙上升。 2 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对抗甲状旁腺激素,减缓骨汲取。 3 生长激素,可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加速骨形成。 4 雌激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激活骨形成因子,对抗甲状旁腺激素,增加降钙素分泌。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高发病种,典型的症状是难受、身高缩短、驼背、胸廓变形导致呼吸困难,而最大的危害是极易导致骨折。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最主要缘由之一。 1 中国专家举荐的诊断标准分为以下两部分,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可依据各地不怜悯况分别选用: 1.1 标准差法:BMD(髋骨骨密度)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1个标准差之内为正常;BMD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12个标准差之内为骨量削减;BMD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2标准差以上为骨质疏松症,若同时伴有身体一处或多处部位骨折者为重度骨质疏松症。 1.2 百分率法:患者BMD比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削减1%12%为基本正常;患者BMD比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削减13%24%为骨量削减;患者BMD比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削减25%以上为骨质疏松症,若同时伴有身体一处或多处部位骨折者为重度骨质疏松症。 2 骨质疏松患者的三级预防措施 2.1 一级预防-无病防病 2.1.1 首先要获得志向的骨峰值必需摄取足量的钙和合理的养分,因为合理的平衡膳食和科学烹调可以有效提高钙利用率,避开进食高盐及高动物蛋白饮食,同时要避开过度吸烟、饮酒、咖啡、可口可乐,削减尿钙和粪钙的排出。 2.1.2 坚持适量的负重运动,如游泳、跑、跳、体操等,以加强骨骼和肌肉的熬炼。 2.1.3 要削减骨量的丢失。对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尽早识别并加以订正。 2.2 二级预防-早发觉、早诊断、早治疗 骨密度检测是骨质疏松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料骨折风险和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均有重要意义。因此老年人每年定期监测骨密度,以刚好发觉低骨量,并加以干预,预防发生骨质疏松。应尽早进行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2.3 三级预防-综合防治 以综合措施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肌力和反应力,提高其平衡和反应实力,防止骨折。老年人不要参与猛烈活动,不要举重物,避开在黑暗中及太光滑或有障碍的地面行走,穿舒适而耐磨的鞋,尤其天寒地冻,更要尽量削减外出避开外伤,防止骨折。加强刚好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对已丢失劳动力或致残者,实行主动的康复措施,尽量复原或保留功能。 3 预防和护理指导 3.1 疾病学问指导:向患者宣扬骨质疏松症的一般学问和治疗预防要点,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危急因素、临床表现、治疗用药及日常饮食调养,使患者对该病有系统的了解。取得患者的合作,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念。 3.2 合理膳食:为了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首先应变更不良饮食习惯,留意合理膳食搭配。对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强调补足够够的钙,特殊是饮食钙尤为重要。保证每日摄入钙的标准量在10001200mg以上。防止夜间骨质丢失,可嘱患者睡前饮牛奶,为防止便秘,酌情增加水果、蜂蜜等的摄入。指导患者选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低脂或无脂牛奶、酸奶、深绿色蔬菜豆类和豆制品、虾皮等。服用钙片时应避开同时食菠菜,因菠菜会与钙形成复合物而影响汲取。 3.3 功能熬炼:体育熬炼和户外活动是防止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体育熬炼时要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因人而异,顺其自然,劳逸结合,按部就班,适可而止。一般实行简便易行主动有效的活动方式,漫步、慢跑、或健身操等户外活动。激励患者多晒太阳,以增加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3.4 合理用药: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激素替代疗法、钙剂、维生素D及衍生物、中药治疗等。在各种药物运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以防不良反应发生及药物中毒,并且不论运用何种药物都必需补充钙剂。补钙坚持1年以上,才有增加骨密度的作用。女性2050岁需1000毫克/日,5060岁(绝经后)需10001500毫克/日,>65岁需1500毫克/日,男性2050岁需1000毫克/日,>65岁需1500毫克/日。补钙过多还可引起高血钙,心动过速,血压上升,故服药1个月后应检测血钙浓度,以后34个月定期测一次。补充钙制剂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和磷元素。钙磷比为1:13:2。适量补充维生素K,它有助于骨钙的沉积。 3.5 自我防护:骨质疏松患者骨骼松脆,易发生骨折,所以必需防治滑倒、摔倒。避开在雨雪天气外出,外出有人陪伴,挽扶。浴室地面有防滑设施,并有足够的照明,跨越台阶应当心,乘坐汽车要扶稳,下蹲时腰背要挺直,避开提重物,上下楼梯扶扶手,借助手杖。 4 预防OP健康教化内容 4.1 预防OP的整体策略包括:年轻时建立骨质,增加骨库;成年和老年期间保持或削减骨质流失,特殊是女性更年期后;老年人特殊留意饮食,增加体力,防止跌倒;爱护骨质不是一时兴致,须要一生的坚持。 4.2 预防OP要有完整的安排 4.3 均衡饮食,保持适当体重多吃钙质食物,如奶类(1ml牛奶=1mg钙)、豆类制品、簇新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肝脏等。有利于补充钙质和骨质的贮存。 4.4 常常运动,保持良好姿态适当的负重运动给骨骼应力刺激,刺激骨生长,防止骨质流失,而且相宜的运动能加强肌肉实力和反应力,削减跌倒的机会。运动要平安、有效,多做户外行走、慢跳、伸展运动,避开做弯腰、抬物等动作。 4.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过度喝酒及吸烟对骨骼有害,引起骨质的流失。因此必需戒酒、戒烟。 4.6 家居平安,预防跌倒老年患者运动及感觉功能退化,反应慢,应多相宜运动增加反应和平衡力。清除房间里及周边的环境障碍,保证行走平安。 4.7 自我分析是否存在风险通过对OP风险测试,知道自己是否骨质疏松症的高危患者。包括:近亲是否有OP患者;曾患骨折;体形瘦小;女性的月经状况;男性荷尔蒙是否正常;因患病而需高剂量或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是否患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疾病;少食钙质食物;缺乏运动;吸烟、喝酒、喝咖啡等。符合上述条件越多,患病机会越大。 4.8 及早进行骨质检查及早诊断对预防OP是最重要的。首先分析是否存在OP风险,假如有可能,就应当进行骨密度测试,依据结果询问医生,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