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XX中小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63228166
资源大小:13.8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XX中小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docx
2021年XX中小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XX中小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为实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化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看法(以下简称“双减”)精神,深化推动素养教化,全面提高教化质量,切实减轻我镇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欢乐成长,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结合XX实际状况,特制定此方案。一、 指导思想 强化学校教化主阵地作用,学校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以课后服务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强化德育、提升自主学习实力为重点,深化探究增效的策略、方法和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减的长效机制,稳步提高素养教化实施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XX中小学教化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切实减轻义务教化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二、 组织保障 1、 强化领导。各中小学要把“双减”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在重要任务、重大问题和关键节点上做好决策部署,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落地。XX小学“双减“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 成员各中小学校长 2、 强化舆论宣扬。召开老师会议,组织学习“双减“工作的有关文件,领悟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双减”的深远意义。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学生宣讲素养教化观、全面发展观,做好双减的宣扬工作,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双减工作。3、 强化督查问责。将落实“双减”工作状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项督导,加大违规查处和失责问责力度,落实校长责任。三、 详细实施 (一)、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1、统筹作业管理。进一步完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学校制定作业管理方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公开班级各学科作业,加强质量监督,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标。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2、限制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支配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确保足够睡眠。3、优化作业设计。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化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养教化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激励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学情,设计分层、弹性、特性化作业,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熬炼、艺术观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教科研机构要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探讨与指导,开展作业设计评比展示活动,督促老师精准布置特性化、有质量的作业。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处性作业,坚决杜绝手机布置作业。4、加强作业指导。老师要切实履行好作业指导职责,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老师要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刚好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仔细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 (二)、大力提高课后服务水平。1、成立XX中小学课后服务指导小组。XX中学、XX片区课后服务指导小组:XX、XX、XXX XX小学、XX片区课后服务指导小组:XXX、XXX、XXX、 XX中学、XX片区课后服务指导小组:XXX、XX 课后服务指导小组职能是督促学校科学的开展课后服务,指导课后服务的平安工作,协调好家校之间的关系。2、 落实课后服务全覆盖。各中小学要压实管理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科学制定一校一案”和课后服务详细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各中小学全覆盖,各校要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等方式广泛深化宣扬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和服务特色,使家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支配,引导学生自愿参与课后服务。3、 明确课后服务时间。各校要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原则上义务教化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不少于2小时,详细服务时间由各地依据实际状况和学生家长需求自行确定。对有特别须要的学生,学校可供应延时托管服务,实行弹性离校机制。学校要提高服务质量,尽量吸引有需求的学生每周5天都参与课后服务。4、 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学校要坚持优质普惠原则,制定详细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供应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与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切实增加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学校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仔细完成作业,组织优秀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爱好小组及社团活动,发觉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努力满意学生的不同需求,增加学生综合素养。5、确保课后服务平安。各学校要把平安工作放在首位,加强课后服务期间的平安管理,明确参加课后服务老师(含外聘人员)的职责与岗位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校级巡查指导,做好家校无缝对接,确保师生平安。(三)、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1、严格审批准入。不再审批新的面对义务教化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现有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压减,动态清零无证机构。依法依规肃穆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培训机构。2、严控学科类培训时间。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爱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3、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动态驾驭培训内容、培训材料、老师资质等信息,健全完善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较差、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2021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