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证论治慢性胃炎]咳嗽经方辨证论治.docx
-
资源ID:63236807
资源大小:12.8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经方辨证论治慢性胃炎]咳嗽经方辨证论治.docx
经方辨证论治慢性胃炎咳嗽经方辨证论治 关键词 经方 慢性胃炎/中医药治法 今将经方辨治慢性胃炎五法简要介绍如下。 黄芪建中汤补虚建中 黄芪建中汤见于金匮要略虚劳病篇第14条,用以治疗脾胃阴阳气血俱虚而尤以气虚为甚的虚劳病,以此方治疗慢性胃炎属脾胃虚寒而气阴两虚者收效甚佳。此类患者临床表现为脘腹隐隐作痛并喜温喜按,得食痛减,四肢不温,神疲乏力,气短自汗,纳呆口干,大便不畅或秘结,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而少津,脉细缓等。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方中饴糖、炙甘草、大枣与白芍(其用量双倍于桂枝)相配酸甘化阴,与桂枝、生姜相配甘温扶阳,与黄芪相配甘温益气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温补建中,益气养阴之功,故相宜于脾胃虚寒而气阴不足的胃炎。该方酸甘养阴,润肠通便作用较显,且甘味药为主,故临床运用时不宜于腹胀较甚或大便溏泄者。若病久兼瘀,伴脘腹刺痛者加丹参、玄胡;纳呆腹胀者加白术、枳实、麦芽;呕恶者加半夏、砂仁;便秘较重者加杏仁、火麻仁、当归;气虚严峻者加党参或太子参。 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 半夏泻心汤见于伤寒论149条和金匮要略呕吐病篇第10条,用以治疗中焦寒热错杂引起的呕吐、脘痞、肠鸣等证,笔者以之治疗寒热或湿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之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其临床表现为胃脘痞满、嘈杂,胃中既恶寒又畏热,恶心或呕吐、嗳气,口苦有异味,纳食不香,肢倦乏力,肠鸣泄泻或排便不爽,舌质红,苔腻而黄白相兼,脉缓或濡数等。半夏泻心汤中半夏、干姜辛温以散寒,黄连、黄芩苦寒以泄热,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虚实兼顾,既可祛邪散结以消痞,又能调理脾胃气机之升降,故相宜于寒(湿)热互结于中焦之慢性胃炎。临床运用时,若寒湿偏胜而苔白腻、脉缓,则重用干姜、半夏,少用黄连、黄芩:热重于湿而苔黄腻、脉数,则重用黄连、黄芩,少用干姜、半夏;脘胀甚去大枣加枳实、厚朴、苍术。 小柴胡汤疏肝和胃 小柴胡汤见于伤寒论96条和金匮要略呕吐篇第15条,用以治疗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喜呕等症。刘渡舟教授认为:在慢性胃炎的发病中,饮食、情志、湿邪是3主要因素,因此对于慢性胃炎的病因治疗,必需针对3种因素方能取得好的疗效。用小柴胡汤疏利肝胆,调畅情志,同时,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化湿和胃消食,湿去食消则脾胃自健,心情安逸则病无反复。不仅恰如其分地针对了这3种致病因素,而且方中的人参、炙甘草、大枣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也照看到了疾病后期脾胃气虚的病机,可以说对于慢性胃炎起到了祛除病因,兼顾病机,祛邪与扶正并举的效果。因此,该方就成了刘老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剂之一,并经常取得较好疗效。 小陷胸汤清热化痰 小陷胸汤见于伤寒论138条,用于痰热互结心下(胃脘)之证。用以治疗慢性胃炎属痰热互结,气机阻滞者疗效甚佳。这类病人临床上多表现为胃脘灼热,胀痛拒按,食后痛甚,伴口苦口臭或口腔溃疡,呕恶,头重,胸闷,失眠多梦,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栝蒌实组成,方中黄连苦寒,清泄胃脘之热;半夏辛温,化痰散结;栝蒌实甘寒,清热涤痰而兼润下。三药相配,既能散结消滞,又可化痰清热,故用于痰热互结型胃炎颇为相宜。 竹叶石膏汤养阴益胃 竹叶石膏汤见于伤寒论397条,用于伤寒热病解后,大热虽去,但津气两伤,余热未尽。笔者以之治疗慢性胃炎属胃阴不足者,效果良好。此类病人临床表现为胃脘部隐痛或灼热,嘈杂不适,食欲不振,口干舌燥,五心烦热,便秘,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或兼数。竹叶石膏汤中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人参、甘草益气生津,麦冬、粳米滋养胃阴,半夏降逆止呕,并行人参、麦冬之滞而调和胃气3。本方有较好地益气阴,清虚热,降逆气之功。 参考文献 1 蔡光先,赵玉庸,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82. 2 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 3 梅国强.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2.